Posted on

【港超聯】足總提聯賽重開建議 擬9月復賽11月尾開下季

【體路專訊】港超聯自3月尾再次停賽至今一直未能復賽,重開日期亦繼續在討論之中。足總早前以書面方式收集球會意見,據了解在今個周末向各球會提出一系列復賽建議,當中包括在9月至11月重開今季並在約3星期後展開下季賽事,以及不會紀律處分選擇退出今季的球會。

足總早前曾召開董事會商討聯賽安排。(圖:體路資料庫)

 

足總原定上星期二舉行會議商討復賽安排,但最終改以書面形式收集球會意見。據了解,足總在周末向球會提出復賽建議,當中提及今季及往後兩季的安排。據悉足總認為現時未有足夠條件在短期內重開賽事,並了解球會及球員的困難,建議在9月中重開今季餘下賽事,目標在11月初完成44場聯賽及3場盃賽決賽,同時取消升降制一季。下季就會在今季完成後3星期開始,並在明年6月完季,2021-22年球季就在明年9月至22年6月舉行。足總又建議夏季轉會窗延至今季最後一場賽事後生效。

足球, 足總盃, 香港飛馬, 東方龍獅
香港飛馬(圖:體路資料庫)

 

香港飛馬日前已表明不會參加重開的今季賽事,足總亦有在建議中提出解決方法。據了解足總通知球會若因疫情而要退出,需要在今個月內書面申請,並引用聯賽章則指不會對球會作紀律處分及保留下季參賽資格,不過退出的球會在今季的賽事及賽果就會被取消。至於提早落實「展望2025策略計劃」中更改賽季週期的建議方面,據悉足總認為會對整個足球界造成影響,希望在有充分諮詢後才作改變。

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足總提聯賽重開建議 擬9月復賽11月尾開下季

Posted on

世界級拳手向柏榮網誌:疫症下的戶外運動

網上圖片

【運動員網誌】因疫情嚴峻,近日政府強制多種行業關閉14日又14日, 主要希望大家不要再交叉感染,盡快將肺炎疫情控制(當然封關是最大需求)。在疫症陰霾下,有人對外出卻步,但有人卻認為多做戶外運動希望能增強抵抗力,所以加多了郊遊及戶外運動,令更多人到公園、郊區及海旁等,交叉感染風險有增無減。

本來適當的戶外運動的確對身心都有得益,但對戶外進行搏擊訓練便存在更高意外風險。在二十年前運動中心/拳館不流行的時候,我有一段時間都是在戶外公園練習搏擊運動的,當時需盡量選擇比教少人使用的時間在公園練習,但當中仍發現戶外環境訓練有很多不能控制的因素:
.缺乏合適安全搏擊運動配置
.突然大風把灰塵揚起吹到入眼睛
.地面有沙石滑倒或拗柴
.運動呼吸時吸入昆蟲小動物
.穿運動鞋做轉動動作有扭傷機會
.吸入路經車輛的廢氣
.吸入路人吸煙二手煙
.對途人產生滋擾

倘若你真的按耐不住又找到少人出沒的時間及地點作個人戶外運動的話,也需留意下列幾點:
1)最好毋須乘搭交通工具,選擇家居附近空氣流通和空曠地方,盡量減少接觸公共設施;2)運動時應與其他人保持足夠距離,亦應避免在密閉空間和人群聚集地方做運動。

至於戶外運動時是否需要戴上口罩?雖然在運動時會流汗、呼吸喘氣等會令口罩被沾濕,減低口罩的保護作用,運動時口罩會移位不能完全覆蓋呼吸位置使其失去保護了功能……等等,但試想真一層,若除下口罩做運動,其實是否要承擔更高風險?因為我們不會知道身邊跑越過自己而沒有戴口罩人,一路跑一路大啖呼吸大啖噴氣的人,他本身有沒有感染風險,我又會否為他人做成這個風險呢?

雖然很難忍耐但仍希望大家為人為己多忍耐14天,為著大家都不能再承受多一次14日,請耐心等待著,疫情受控制後大家便能安安心心在戶外重新進行運動訓練!

或者大家可以在家中看看我的Home Boxing Channel,一齊做簡易家居訓練!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世界級拳手向柏榮網誌:疫症下的戶外運動

Posted on

【體路專欄】業界疫境自強 90後教練推出外賣健身服務

健身界疫境自強
一個人加一個粉紅色行李箱,外賣式健身服務成為疫市奇招。(邱益忠攝)

【體路專欄】受到肺炎疫情影響,全港健身中心關閉14日又14日,28日關閉令導致不少從業員即時加入「零收入」大軍,其中90後女教練Rainie在逆境下發揮打不死精神,一個人加一個粉紅色行李箱,推出外賣式健身服務,成為市面上罕有的「流動健身室」。

24歲的Rainie成為全職健身教練未夠半年,便要面對所屬健身中心需要停業14日的壞消息,難免不知所措,難得她仍然充滿正能量,「我係一個Focus喺解決方法嘅人,比較少Focus喺問題上,第一時間諗我可以做啲咩。我本身係一個好新嘅教練,未經歷過旺季淡季,入行到呢家都唔係一個好好嘅環境,所以一出14日關閉令,第一時間諗,我可唔可以以將Gym嘅元素搬出去外面呢?」

當初Rainie有想過在公園或海濱長廊和學生一起做運動,後來想到戶外做運動需要戴著口罩,以及面對日曬雨淋的問題,「學生辛苦之餘,自己又要拎住20KG嘅健身用具走來走去,既然大家咁辛苦,有咩方法可以解決到呢?」小小的行李箱內藏一對5.5KG的啞鈴、2KG沙包、橡筋帶、TRX、按摩槍、瑜珈墊,加上因應衛生問題,也齊備酒精、消毒磋手液等用具,總重量加起來差不多20KG,對一個女生來說相當吃力。

後來想到,只要學生家中的客廳有足夠地方容納一張瑜伽墊,便可以進行一對一私人訓練,「作為一位專業教練,我好Focus去幫學生Keep住做運動嘅習慣,(外賣式健身服務)比平時喺健身中心花更多人力物力資源及時間,得到回報差好遠,但呢個唔係我首要Concern,學生好辛苦去Build Up做運動嘅習慣,只要佢地想做運動,我都想幫佢Keep!」

健身界疫境自強
Rainie(右)認為,只要保持正面態度,總會找到出路。(受訪者提供)
健身界疫境自強
Kevin因疫情影響下運動次數減至零,認為外賣式健身服務比較貼心。(受訪者提供)

筆者對Rainie這種逆境自強的個性很佩服,在訪問中多次大讚她的想法頗新穎,Rainie也直言,無論發生什麼事也好,也要想想解決方法,「呢個大環境令我地工作有好多阻礙,但同時有好多機會,永遠從另一個角度諗,都會搵到出路」!

從事理財財務策劃的Kevin一向有一星期做三日運動的習慣,不是外出踢足球便是跑步,但因疫情影響下運動次數減至零,最近他有跟從Rainie做運動,認為外賣式健身服務比較貼心,「喺家中一對一健身唔使同人迫,比較安全,又無人喺旁邊睇住,無咁緊張」。

至於美容院接待員Charlie一星期訓練四天,其中2月開始兩天跟從Rainie健身,兩天在家中自行訓練,對14日關閉令感到失望,「難得自己第一次咁有恆心做運動,Rainie佢係一個好有感染力既人,我由零運動習慣,變成一星期做四日運動,到呢家諗到直接上去我屋企train我,絕對唔係因為錢,純粹係覺得我好勤力唔想因為咁而放棄我」。

文:邱益忠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業界疫境自強 90後教練推出外賣健身服務

Posted on

【足球・專訪】Samuel Bensley望香港青訓追上世界步伐

【體路專訪】香港,這個在地球上只有一個小點的城市,近一年來屢屢在國際新聞中出現,從社會運動到外國向香港借鑒防疫方法,香港人的確讓人引以自豪,香港的青訓足球運動也同樣如此。在港居住了三年半的英籍足球教練Samuel Bensley(Sam)為香港足球總會精英發展教練,他也帶著一顆香港心,孕育出不少港腳球員。

初來香港擔任草根足球經理的時候,他為之驚嘆:「香港的球場可以與市區這樣近,與鬧市相距不到10分鐘步行距離,就有10個連續球場,相信是全世界獨有。」Sam說的是跑馬地球場,當時的工作就是每天去不同球場觀看各區隊與球會訓練。到來香港前,Sam在北京已待上3年,對亞洲已有基本認識,而且他覺得香港像英國,很快已適應香港生活。

Sam盛讚香港足球U13青訓工作做得不錯,「U13(13歲以下組別)的訓練與世界級別距離不遠。」但他分享英國足球總會的一句話「Better education better football」,英國足球相信體學相長,球會以至國家隊的青訓都有專責部門為球員補習,以平衡學習和運動。但英國球會普遍會用mentoring(指導)多於tutoring(補習),在球員於功課學習上有困難時給予提示及協助。但礙於香港本土重學業的學習文化,青訓走到青少年階段就會流失不少球員。

從文化背景不同,英國與香港的足球學生也有差異,因而令教學方式也有不同。Sam謂:「英國足球小朋友自小以職業球員為學習前提,大多能夠自律,教練多用引導方法,誘導他們思考自發找出問題再解決。相反,香港小球員學習模式偏向直接,教練也要花心機在教學上,如何令他們集中、專心、守紀律,要用不同方法去刺激他們學習。」

Sam曾負責地區精英計劃,主要安排香港球員與曼聯青年軍交流。「那計劃是由香港派出港隊青年軍與地區精英球員參賽,對手有廣州及曼聯青年軍,合演一場四角賽。」地區精英是由香港18區經選拔後挑選出來的25位球員。「他們都是未經琢磨的鑽石,他們過去或許曾落選港隊,又或差一點就能入選港隊。透過那計劃把這班地區精英聚在一起,讓他們從集訓中得到成長。他們當中今天已有人成為港腳一員。」作為主教練,令Sam最為興奮莫過於看著年青球員「經琢磨後變成鑽石」擁有成就。Sam教授過的學生中,鄭進泓、張哲恆、鄭俊毅、黃獻中和楊紫彬也正走上職業足球員的路。

Photo Credit: 香港賽馬會

宏觀目前香港青訓系統,Sam認為還要花上努力去追上世界步伐,重點要改善教練質素和球員的比賽機會。「教練有責任要留意更多細節,學習更多才能因應每個學生需要因材施教。小球員階段以玩樂為主,觸球時間會很多,戰術在這階段是其次,目的為改善學生對足球的心態,不是為勝利而學習。同時,也要讓本土球員有更多外出對賽機會,眼光不止放在本土,而是應放眼世界。」

延伸至香港足球要進步,香港的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論球員體能、營養、場地,以至球例,每一部分都是環環相扣,需要一同進步才行。」今年初提出的「香港2034計劃」表示會以香港標準訓練陣式4-3-3用作青年軍訓練,Sam並不完全認同:「陣式只是數字上的變化,球員在青年階段應著重基本功,嘗試不同位置,從中找出一套最適合香港的打法。如巴塞的小組滲入,皇馬的快速反擊等。」

可惜的是,港隊近月訓練已因疫情關係而暫停,Sam亦不被足總續約,將於今個月底後離任,Sam對香港足球的抱負留有遺憾,他坦言對前路有很多未知。但人生活著就必須面對許多無奈、人際關係、勞苦、爭執、離別、變故、失去等。就如香港人一樣,我們有時會退縮,有時或會做得過火,但我們都需誠懇面對,將沉重的事轉化成力量,再重新上路。

筆者衷心感謝Sam在這段日子對香港足球的貢獻。

Samuel Bensley 小檔案

教練資格:亞洲足協A牌、歐洲足協B牌
香港足球總會精英發展教練、前草根足球經理、香港青年隊教練

文、圖:黃梓(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足球・專訪】Samuel Bensley望香港青訓追上世界步伐

Posted on

D卜克贏《NBA2K》電競賽 捐10萬美元獎金抗疫

D卜克贏《NBA2K》電競賽
Credit : NBA2K Twitter

【體路專訊】NBA、NBA球員協會及遊戲製造商合辦的球員限定《NBA2K》錦標賽於美國時間周六(11日)圓滿結束,結果太陽射手D卜克(Devin Booker)在採取3場2勝的決賽中,以直落2:0擊敗隊友D艾頓(Deandre Ayton)奪冠,並獲10萬美元捐款作為抗疾慈善用途。

受到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疲情影響,NBA無限期停賽,NBA官方早前與電玩《NBA2K》合辦球員限定賽事,共16名球員在線上比併,每人可選擇8支球隊,每隊只能用1次,比賽前兩輪均為一場過淘汰賽,及至4強及決賽則轉用3場2勝制。值得一提,冠軍得主可獲10萬美元,捐給他指定的機構用作對抗肺炎疫情。

參賽球員,以早前確診肺炎但已康復的籃網「王牌」杜蘭特(Kevin Durant)最具話題性,他在《NBA2K》能力值為16人當中最追的96,故被列為首號種子,可惜他上周卻在首圈即以62:78不敵熱火的戴歷鍾斯(Derrick Jones Jr.),無緣晉級。

D卜克贏《NBA2K》電競賽
Credit : NBA2K Twitter
D卜克贏《NBA2K》電競賽
Credit : NBA2K Twitter

經過多輪角逐後,太陽「雙子」D卜克及D艾頓攜手殺入決賽,D卜克第一場使用火箭,主場以72:62拔下頭籌,第2場改用金塊乘勇追擊,最終以74:62再下一城,場數2:0輕取分別操作湖人及公鹿的D艾頓榮膺「機王」,奪冠兼做善事。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D卜克贏《NBA2K》電競賽 捐10萬美元獎金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