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讀者投稿】當香港人到斯里蘭卡打合球

【讀者投稿】看到標題後,可能在大部分人腦海中會浮起第一個問題,究竟「斯里蘭卡在哪裡?」第二個問題也可能是,究竟「甚麼是合球」?

不過當你還在思考這幾道問題的時候,剛過去的2月,也是香港疫情後外遊政策稍為放寬的二月,和誠元美合球會 一隊本地合球會為慶祝其成立的10周年,到訪了斯里蘭卡,與當地合球總會進行了5天的交流活動。筆者有幸成為一員,為斯里蘭卡U19合球代表隊球員進行集訓,與大學隊進行友誼賽,並且於當地的公眾地方示範演練以推廣合球。

合球發展

合球這項運動,於1902年起源荷蘭,發展已超過100年歷史,在1999年被引進到香港,都已經是20多年的事,但今天在香港仍然會因為其低認知度,常被歸納為「新興運動」。和誠元美合球會,成立了10年,有現役、退役的港隊合球員、國際教練,亦不泛多年的資深球員。至於斯里蘭卡的合球發展,大概源於2013-15年間,隨著國際合球總會International Korfball Federation(簡稱IKF) 幾位負責人到訪當地,成立機構,舉辦第一個學界地區比賽等事情,慢慢萌芽。

整個旅程中,我們得到當地合球總會負責人 Pushpa的帶領和款待,一邊帶領著我們到訪不同地區作運動交流,同時作了半個導遊,帶領我們體驗斯里蘭卡的生活文化。

有一天,我們到了Negombo Beach-這個在2017年舉行過第一個斯里蘭卡沙灘合球錦標賽的地方,在氣溫攝氏30度的島國,有著拉克代夫海吹來的海風, 我們兩位同樣被Pad Man 啟發的人,喝著當地的獅子啤,一起談起合球,開始談起故事,談談它背後的價值來。

這運動慢慢地改變些甚麼

我們剛剛走到海邊,這裡有遊客,有來自歐洲的、東南亞的,也有些本地人,附近有一班女生在海邊看風景自拍。Pushpa 說,這裡的女生比較喜歡穿長褲。

我: 「即使是在海灘玩耍?」「對,記得當時我們的第一套合球運動裝,女生是要穿短裙的。

即使女隊員住得不遠,但每次她們來練習,也是穿著運動上衣與球鞋,唯獨下身還是穿著長裙或長褲,從門前走到後園,才敢到更衣室換上運動裙,練習時非常不習慣,常常把手向左拉一下,往右扯一下。」

果然,人是會慢慢適應的。剛剛跟我們打比賽的女生,大概已經完全沒有這回事。

我問起,「Pushpa , 你覺得這種男女一起玩的運動,其實有沒有改變些甚麼?」

「我相信運動可以慢慢改變一些事情,儘管那都是微少的改變。」

「有一次,一班中學生正初次體驗接觸合球,我們進行一個小型比賽練習,兩男兩女一隊。」 Pushpa 說。

合球講求合作,拒絕單打獨鬥,沒有「單刀」,只能接轉,製造空位投籃,

他繼續說道,「有一位男孩子只會轉球給另一位男生,他心目中只有那一位男生是隊友。即使身邊有另一位女生沒有人防守,但他從不想過要轉給那位女生。」

Pushpa 知道這種想法實在太根深蒂固,那個她還沒有機會去顯示她有沒有能力得分之時,很多人都已經搶著為她選擇了。

於是,他為活動再定立了一個規則,在入球前必須每個球員也接觸過合球,才可投籃並有效得分。他看著那男孩戰戰兢兢地把球轉給女生,果然隊中的一名女孩子入了一球得分。此是,在她身旁那同隊的男生,竟有種被冒犯的感覺。

「很多男孩看見女孩子做到和自己相同的事情時,會有一種衝擊,那是因為在他認知中,那從來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我們尊重別人,究竟是在尊重甚麼?

尊重,好像是一個蠻正面的字,但其實又是一件很有Context的事情,因著處境,用這字會有不同含意。我們尊重別人,究竟是在尊重甚麼?不論斯里蘭卡還是在香港的男女,尤其是在青春期的,男女生交流不多。體育堂,男女也會分開上。
有些男孩子初初打壞主意,以為打合球這種「有一定身體接觸的運動」,可以「接觸「多些女生。Pushpa 說:「這是學習尊重的過程吧。」,希望在這個階段的他們會明白,對異性的認知不只是「外貌是否姣好」。他們除了可以是你的追求對象,你會以禮相待,欣賞熱愛之外;原來也可以是跟你出生入死的好隊友,與你一起付出相若時間體力心力。 場上每一個人的入球,也是一隊的榮譽,我們一樣是隊員的身份,一同擁有40分鐘公平比賽的運動員。

運動-Physical Education

故名思義,是一種教育,也是一種需要身體力行的教育。所有理論、戰述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其實由參加比賽開始,讓球員有機會到國外看看,不但是與來自其他國家、其他文化的人一起打比賽,也是在一個地方經歷一些日常 – 那些在球場看比賽、到飯堂吃飯,或是頒獎禮後的慶功宴,或從飛機上所遇見的服務員,在街上遊走看看有什麼吃的,到買手信時與當地人的交流,都是不斷的增廣見聞。當我問起當地女生的適婚年齡時,Pushpa 他沒有實際數據,但只是說了一句「it depends」 。以他理解,出身貧窮的女生就愈早婚。而且有很多運動項目的女運動員,大概到了20歲後就驟然不見了。可能因著她們的人生階段- 婚後生兒育女,成為全職媽媽,就放棄了其他可能性。也許是教練?總會幹事?推廣或任何有關事務的崗位?好像都消失了。

「她們人生最大的出路不只是嫁入豪門,不只是管理家庭。她們喜歡也可以讀書,做研究,或是參與更多社區的事情。」「我知道這地方依然有很多不公平,女性的地位也不可以說是一樣,我希望女生們,可以看見更多可能性。我相信人們腦子有多一點想法,日後就可以有多一點行動。」

打著性別平等旗號的運動

其實男女平等,在香港是一回事,又好像不是什麼的一回事。「不是一回事」的意思,可能是我們對此字詞並不陌生。有些人會說,相比某些地區,香港經濟發展尚可,「性別平等,同工同」”一直被倡議,男女接受教育的機會相若,不乏女性從政。

又或者,對於平等,公義這字詞,目前在社會中的,除了「男」與「女」之外,還有些分類與版塊中存在更大的差異,需要被關注。不過,某些世界的差異又大到不能用己力去爭取之時,人又不妨將目光轉到日常,我們只看一個球場上,平等又是否那麼容易?心態又如何改變?

聽著Pushpa 說斯里蘭卡的故事,我心中大概點頭點了十萬次。球齡即將接近20年的我,重新檢視這打著性別平等旗號的運動,能否真正成為一種社會運動。平等只是其中一個重要價值,「共融」,「溝通」等還有待繼續倡議。這所有事情大概需要由普及開始。認識,參與,理解,才有更多改變。

香港的合球代表隊,今年將會參加由國際合球總會舉辦的U19 世界合球錦標賽2023( IKF U19 World Korfball Championship 2023),來自13個國家地區的青年代表隊將會在4月7-9日於比利時一併高下,又是一個機會讓大家支持香港運動員,也支持合球的運動發展。

寫於3月8日國際婦女節

文:: Toby Tsui
(體藝混血兒,運動人 x 樂團主音,相信運動旅遊等於無限快樂,最想推廣合球,希望有更多女生可以一起做運動。)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讀者投稿】當香港人到斯里蘭卡打合球

Posted on

【香港七欖】利物浦名宿古積特、史米沙訪港觀戰

【體路專訊】「國泰/匯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將於今年3月31日至4月2 日在香港大球場以「零限制」舉行!兩名利物浦傳奇球員Dirk Kuyt(古積特)及Vladimír Šmicer(史米沙)月底應邀訪港觀賞賽事。

想同兩位足球名宿 以香港欖球代表隊隊員 Sebastian Brien、Russell Webb (韋兆新)傾吓計、關心吓球員們的生活日常、喜好、球場內外趣事?現在,嘉士伯就為您帶來這個難得的機會,拉近球迷與偶像的距離!

於3月下旬起,可到嘉士伯香港官方Instagram (@carlsberghongkong) 參加遊戲,於相關之Instagram Story提交最有趣、最有創意的問題,問題一經被選中,將於及後發佈的球員「快問快答」短片中出現。同時只要在相關貼文內參加簡單遊戲,就有機會贏取限量版Tee、HK7s入場劵或賽後派對入場券等。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七欖】利物浦名宿古積特、史米沙訪港觀戰

Posted on

【港足】德丙U19射手表態正領護照:安達臣的信任非常重要

【體路專訊】港足入籍兼外流球員料再添一員。即將踏入19歲的傑志青年軍前成員、現效力德丙球會恩高斯達特U19的前鋒米高(暫譯、Michael Udebuluzor)近日接受轉會網站《Transfermarkt》訪問,透露去年底返港探親時已申請特區護照,但未能趕及在本周的國際賽期為港足候命,料最快6月可上陣,又指港足主教練安達臣的信任是其轉籍的最重要原因。

(圖:傑志Facebook)

將於下月1日踏入19歲的米高是曾效力晨曦及流浪的尼日利亞前鋒哥連斯之子,在香港出生並曾在傑志青年軍受訓,到2018年獨自轉到德國「落班」。他接受《Transfermarkt》德國版訪問時提到,本身仍以代表尼日利亞為目標,但與家人商討加上與港足主帥安達臣見面後,決定轉而代表自己的出生地:「我在香港出生和長大,在那裡上學並踢過足球。但決定性的一點是主教練安達臣,因為他相信我的能力。我們年初在香港見過面,他再次向我表明,我在他的計劃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對這個決定感到非常高興,並期待盡快代表香港出戰!」

(圖:Instagram)

米高今季為恩高斯達特U19上陣10場攻入4球,亦曾為二隊上陣45分鐘,不過季中因足踝傷患影響表現,期間安達臣曾安排訓練員協助其康復。他指自己已申請特區護照,但未知何時才能真正到手:「不幸地我應該未能在今次國際賽期代表香港,但我對下一輪國際賽可以加入球隊感到非常樂觀。」安達臣曾於月初的U23港足操練時透露,有一名正在歐洲的18歲小將申領護照,希望在6月能徵召對方,「他現在仍非球星,但希望將來會是。」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足】德丙U19射手表態正領護照:安達臣的信任非常重要

Posted on

【田徑】程小雅第3度奪最佳運動員 劍指35公里世錦賽及奧運競走資格

【體路專訊】香港田徑總會今日(21日)舉行執委就職暨周年頒獎典禮,其中「跳遠王子」陳銘泰及東京奧運競走代表程小雅分別獲膺男、女子公開組「最佳運動員」,第3度獲獎的程小雅坦言劍指今年的世錦賽及明年巴黎奧運資格,並再爭奪衛冕。至於兩位跨欄小將張紹衡及白凱文則獲膺男、女子青年組「最佳運動員」。

活動繼2019年後再次舉辦,而2020至22年度一共有49名候選運動員分別在4個組別中競逐「傑出運動員」及「最佳運動員」殊榮。最多票數的6位運動員成為「傑出運動員」,該組別總分數最高的則獲膺為「最佳運動員」。

男子成年組得獎運動員
女子成年組得獎運動員

「跳遠王子」陳銘泰及東京奧運競走代表程小雅分別獲膺男、女子公開組「最佳運動員」,各得1萬元獎金,但陳銘泰因在外國集訓未能親身領獎。至於連奪兩屆「最佳運動員」及第3度獲選「傑出運動員」的程小雅,表示出戰奧運是得獎的最大原因,並希望下年能再度上台奪獎,「今次拿到獎應該是因為我去到奧運,因為是香港首位女子競步運動員去到奧運,上一位香港競步奧運代表已要數到60年代。在疫情下達標去到奧運不容易,幸好最後去到,所以這個獎是錦上添花。」

程小雅透露目前將訓練重心由20公里加長至35公里。

她續表示4月中將出戰日本錦標賽,期望在35公里組別造出達標時間(2小時51分30秒),或以排名晉級在匈牙利舉行的世錦賽資格,亦預計與巴黎奧運A標時間相若。去年12月程小雅曾在澳洲35公里競走錦標賽以3小時02分20秒打破港績,但她指該仗在天氣因素下讓表現受限,坦言很大信心在短期內達標。她透露過去1個月裡,每周均跑足140公里,雖然對於訓練量感到吃力,但感覺在耐力方面提升不少。

男子青年組得獎運動員
程小雅、張紹衡、白凱文

至於晉身2021年U20田徑世錦賽跨欄決賽的張紹衡,以及在去年U18田徑亞錦賽「欄后」白凱文分別奪得男、女子青年組「最佳運動員」。張紹衡認為獎項是對於努力的肯定,並未曾預計能夠奪獎:「今次是總結了好幾年的成績,其中我和林銘夫都去到世青賽,只是我更幸運地獲獎,很想感謝家人及教練的支持。」

7月在中國成都舉行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將是他的下一個目標,他希望在本地田徑系列賽裡跑出佳績,以奪得世大運的港隊席位,並劍指13秒74的香港紀錄,「我已升上成年組1年,希望有更多突破。香港跨欄水平有所提升,但世界水平一直在進步,我們也要分一杯羹,希望帶更多得著回港。」中五的白凱文亦感謝家人、學校及教練的栽培,而明年她也要備戰文憑試,希望畢業後再考慮轉任全職運動員。

香港田徑總會2020-2022周年頒獎典禮得獎名單

女子青年組傑出運動員:
白凱文(最佳運動員)
賈慧妍
李紫桃
馬穎雯
盛楚殷
黃卓寧

男子青年組傑出運動員:
張紹衡(最佳運動員)
陳志強
陳一樂
朱洛言
林銘夫
葉景維
姚柏羽 

女子成年組傑出運動員:
程小雅(最佳運動員)
陳彥霖
呂麗瑤
鍾慧欣
姚潔貞
俞雅欣

男子成年組傑出運動員:
陳銘泰(最佳運動員)
張培賢
高澔塱
李康傑
石錦程
黃尹雋

圖、文:李子正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田徑】程小雅第3度奪最佳運動員 劍指35公里世錦賽及奧運競走資格

Posted on

【國際都會高球賽】許龍一職業後主場首戰冀打好波 望九月出戰杭州亞運

【體路專訊】「M」品牌活動之一、香港哥爾夫球會呈獻——「國際都會高爾夫球錦標賽」將於本周四(23日)一連四日在粉嶺高爾夫球場舉行。五名參賽球手,包括曾贏得香港公開賽的保爾特、奧爾斯比,以及東道主球手許龍一,今日(21日)出席賽前記者會並登上天星小輪留影。首次以職業球手身份主場出賽的許龍一坦言對此感到榮幸,冀與其他本地球手一同爭取好成績,又透露已向總會申請出戰亞運。

斯滕森(左)及保爾特

斯滕森、奧爾斯比、許龍一、阿費巴拉特及保爾特(左起)

首度舉行的國際都會高爾夫球錦標賽是英國公開賽資格賽系列的三場亞洲區賽事之一,共有132名球手參加,著名選手包括2010年香港公開賽冠軍保爾特(Ian Poulter)及2016年英國公開賽盟主斯滕森(Henrik Stenson)等。參賽的20多名本地球手則有在2021年度的亞太業餘錦標賽奪得亞軍、轉為職業球手不久的許龍一,以及同樣剛獲得亞巡賽資格張雄熙等。

保爾特、斯滕森、許龍一、兩屆香港公開賽冠軍奧爾斯比(Wade Ormsby)及泰國球手阿費巴拉特(Kiradech Aphibarnrat)今午在大會安排下,登上天星小輪在維港留影。

一眾球手之後到中環碼頭出席記者會,當中首次來港參賽的斯滕森笑言想不到自己仍有機會做「新人」,大讚維港風景之餘亦希望在香港打出自己水準。阿費巴拉特就希望與其餘亞巡賽球手一起在亞洲賽展示實力,又笑言要盡力阻止保爾特再在香港封王。至於記者會上唯一「本地薑」許龍一就獲委任成為香港哥爾夫球會大使之一。

許龍一(中)

今年展開職業球手的生涯的許龍一早前出戰泰國國際系列賽,以低標準桿12桿的佳績排行並列第34名,直言非常享受成為職業球手後的生活:「每做一件事都像在推動我進步一樣,加上我喜歡到處遊歷,嘗試征服不同的球場,這種感覺很好。」首次以職業身份主場出擊,許龍一形容非常可喜及期待,但並未為今次錦標賽定下特別的成績目標:「在比賽中做到最好,打出最好的水準,希望我的水準足夠贏出。」他指自己擁有的主場優勢在於不用周車勞頓,加上有本地觀眾支持,希望與其他香港球手一同造出好成績:「今次是一個展示我們實力的好機會,我覺得大家都有很好的技術,距離好成績其實不遠。」

他透露已向總會申請出戰亞運,希望能在9月首次代表香港參加這項四年一度的運動會,並會嘗試透過今次錦標賽爭取英國公開賽資格:「去年6月曾出戰資格賽,見識過英國公開賽的球手實力,如果能以英國公開賽作為我第一個大賽也算是實現夢想。」

今次國際都會高爾夫球錦標賽四日賽事將免費開放予觀眾入場,門票可預先到網站登記。明日(22日)將舉行職業業餘配對賽,藝人林德信及何雁詩、韓國女團少女時代成員孝淵及參演《體能之嶺:百人大挑戰》的MMA選手秋成勳都會參賽。大會亦邀請到C AllStar、張天穎、Byejack及Nowhere Boys等歌手樂隊,於24及25日在賽事完畢後演出。

圖、文:麥景智

「M」品牌認可賽事

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於2004年11月設立了「M」品牌制度,各類符合審批準則的體育活動會獲委員會授予「M」品牌認可,部分活動的主辦機構更會獲得撥款資助,協助香港的體育總會發展可持續的大型體育活動,為香港培養可持續的體育文化,提升香港為亞洲體育盛事之都的形象,同時促進社會凝聚力。獲大型體育事務委員會頒發的「M」品牌,標誌著緊張、精彩、刺激的大型體育活動。

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網站:http://bit.ly/2uoCVQo
按此瀏覽2022年「M」品牌認可賽事:https://bit.ly/3IzQui0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國際都會高球賽】許龍一職業後主場首戰冀打好波 望九月出戰杭州亞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