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追風逐浪】新丁上陣初出即勝

「鳳凰號」新丁初出即勝。

【體路專欄】令人引頸以待的「寶馬秋季帆船賽」終於在上周日(10日)圓滿舉行,為香港遊艇會2023至2024年的帆船賽季揭開序幕。筆者起初還擔心因9月9日一場世紀暴雨而令賽事取消,幸好賽會只把兩日三場賽事縮短為一日兩場賽事;即使開賽日早上天文台發出黃色暴雨警告,天氣在當日較後時段亦漸趨穩定,故帆手們都可在開鑼日盡享追風逐浪之樂。

「寶馬秋季帆船賽」終於在上周日圓滿舉行。
即使開賽日天氣不穩,亦不阻帆船提早到賽場檢查船隻。

最令筆者印像深刻的,便是兩艘TP52型職業賽船 ─ 「Happy Go號」及「鳳凰號」在維港大鬥法。除了兩艘船的帆船運動員在海上短兵相接之餘,更大的因素是兩隊帆手的組合出現很大落差感。「Happy Go號」精英雲集,船上十四名帆手至少有四名為前港隊帆船運動員,當中包括王傲文、羅逸峰及謝劭傑等。「鳳凰號」則為積極培育帆船新手,本賽季首場賽事即大派新人上場。船上十三名船員,只有四名是資深帆手,其餘均是華洋滙聚的帆船新鮮人。

賽事管理團隊確保所有帆手在安全情況下順利開賽。
「鳳凰號」選手一早在船上預備,嚴陣以待賽事。

最後,「Happy Go號」因在首場賽事出現狀況而遲了起航,變相「輸在起跑綫」,「鳳凰號」則先拔頭籌,首場賽事即佔盡優勢。「Happy Go號」船員眾人在第二場賽事急起直追,扳回一城;類計兩場賽事成績,最終奪亞而回。「鳳凰號」隊伍在兩場賽事中表現穩定,即使船上滿載新帆手仍初出即勝,在其帆船組別稱霸。

「Happy Go號」精英雲集,船上十四名帆手至少有四名為前港隊帆船運動員,當中包括王傲文、羅逸峰及謝劭傑等。

因此,別小覤新丁的實力。比賽時,隨了參賽者的實力,更要有充足的準備及穩定的表現,便可大大提升勝算。當然,我亦不得不佩服「Happy Go號」的隊員,他們對於開賽時的突發狀況,其反應之快及冷靜面對,即使他們一開始落後於人,仍很快便調整過來,憑藉多年的參賽經驗讓他們冷靜應對。所以,筆者寄語所有帆船新鮮人,把握不同的機會參加帆船比賽,增加陣上經驗,說不定更會有「意外收獲」呢!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追風逐浪】新丁上陣初出即勝

Posted on

【堅並肩撐港隊】杜詠彤黃雯靖:一年半極速磨合 亞運初體驗不甘志在參與

【體路專訪】相處之道有所謂「人夾人緣」,運動場上亦然,尤其像沙灘排球這種只有兩人合作的項目,杜詠彤及黃雯靖正是在8米乘8米的場地上夾出了一片天。這對港隊組合拍檔僅一年半,卻在短短的時間裡找到磨合方法,一同突破重重阻礙,最終在今年分別迎來生涯首次亞運會,冀在大舞台上展現這18個月的努力成果。

杜詠彤(阿彤)與黃雯靖年紀相差7年,兩人的交集或許就只有沙灘排球,而她們的共同故事就從阿彤去年4月的一通邀約電話開始——由於與教練及隊友商討後決定轉換拍檔,已在沙排場代表港隊逾7年的阿彤希望與雯靖合作,在緊接的比賽爭取佳績,以及爭取延期一年的杭州亞運入場券。為甚麼會「看中」雯靖?阿彤如是說:「她好勤力、好有活力,會努力改善不足的部分,又能夠感染到身邊的人,這點十分吸引我,相信大家能夠擦出新火花。自己打波多年,雖然覺得熱情沒有減褪,但也不易保持活力,她就像令我再次投入沙排。」

至於被邀請的雯靖則直言驚喜,希望能夠從這位港隊師姐身上「偷師」:「自己當時還是青年隊,未實際代表過香港成年隊出外比賽,好開心她會考慮邀請我。加上自己原本拍檔受傷而有空窗期,所以當時希望嘗試跟隨她和教練黃俊偉學習與練習,還未考慮到要爭資格、外出比賽。」阿彤為體院資助精英運動員,仍為大學生的雯靖則是資助青少年運動員,後者隨阿彤練習後時間表就被填得密密麻麻,週中有三日上午練習後,吃過飯就回校上課,週末兩人再在愉景灣沙灘練足一日,讓她不禁笑言:「好像我也變了全職運動員一樣!」

新拍檔需時磨合,阿彤與雯靖卻時間有限,因此花了最大的力氣,務求在短時間內發揮最佳的水平。然而實際執行並不容易,阿彤指:「默契需要時間建立,以往我們與拍檔可能要花兩、三年時間才磨合得到,但與雯靖卻要『即食』,因為年尾已是亞運資格賽,時間好倉促。」兩人曾到泰國集訓兩週,合作3個月後迎來首項本地比賽,最終以第四名作結,兩人總結指:「是一次幾好的失敗,好明顯告訴我們合作到收成是要一點時間,讓我們知道要改善的問題,要更花時間及心機去磨合。」

其中一個要磨合的部分是位置,因為兩人合作前同為打「正手位」,合作後需要互相配合,雯靖指:「原本決定未夾熟時就阿彤先就我,後來發現這樣不太可行,反而變得『兩頭唔到岸』,之後轉位效果就好得多。」從細節開始改善,兩人慢慢培養出默契,在2022年9月合作參加首項國際賽,最終以第25名作結。隨後回歸本地比賽,兩人終於順利奪得冠軍,更在港隊的杭州亞運資格賽上擊敗其他組合,全勝姿態獲得亞運入場券。

阿彤2018年雅加達巨港亞運時亦曾參與港隊的資格賽,惟最終落敗無緣出戰這項4年一度的盛事,今年克服上屆失敗的經驗後,首度征戰亞運的她坦言如釋重負。然而運動員心態總是追求更好,兩人未有只滿足於取得資格,而是希望提升水平、更進一步,結果就在合作短短一年後迎來了她們口中的樽頸,「我們有與往拍檔不同的新火花,但去到一個位置希望做得更好,練習時大家做得到,比賽時卻總是差一點做不來。」今年4月連續出戰兩站賽事,兩人完成第一站後坐下來好好對話,「不是『拗撬』,是討論,好激烈的討論,不過都是為了打球的客觀討論。」

現在再談起5個月前那次「傾到喊晒」的討論,兩人相視而笑,雯靖認為是讓彼此有更深了解的一次對話:「阿彤可能好直接地講要甚麼、做甚麼,但我第一年打成人賽,未習慣沒有教練在旁提點、只能與隊友一對一溝通。可能最初我會希望隊友多講鼓勵性說話,但落到場就大家都好著緊而未消化好,結果變成大家都不出聲,打得不好又調整不到。」兩人最終透過對話表達自己想法,同時解開心結,「我想如果當下大家沒有直接表露自己的感受,可能好難繼續打下去。」更可喜的是,兩人之後一站國際比賽成功於資格賽擊敗勁旅澳洲,取得正賽資格,讓阿彤及雯靖感受到突破,「激烈討論完後產生了下一次的勝利,這對我們而言是幾難忘的成長經歷。」

阿彤與雯靖繼續迎來成長與突破,今年8月為亞運寓賽於操而連續出戰三站比賽,其中兩站賽事取得第5名,更讓兩人深信努力確能換來收成。因此談及杭州亞運,雯靖說取得資格是對兩人努力的肯定,但不會只抱著志在參與的心態,阿彤補充指:「我以前覺得亞錦賽、亞運會是最高水平的賽事,只要參加到,就像完成人生清單上的一項。但由以前打比賽小組賽未能出線,到之後能夠出線,再到打入8強,讓我們覺得香港是有機會打得更高水平、更高排名,原來有些比賽不是只是打到就OK。」兩人為亞運會定下第5名或以上的目標,冀能夠享受杭州之旅同時發揮到最好,「畢竟已經努力了很多個月、辛苦了很多站比賽,高高低低都一同經歷過,希望放鬆心情一同面對,期待會有不同的結果。」

圖、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堅並肩撐港隊】杜詠彤黃雯靖:一年半極速磨合 亞運初體驗不甘志在參與

Posted on

【杭州亞運】敍利亞阿富汗退出 港足料未開波已出線十六強

【體路專訊】港足在杭州亞運的分組形勢及賽程出現變數,原本同組的敍利亞及阿富汗先後退出,令C組只剩港足及烏茲別克。根據最新賽程,港足將與烏茲別克於922日及25日踢兩場分組賽,按賽程的出線席位暫時仍有兩個,首名將對EF組的第三名,次名則對D組次名。換言之,港足預料未開賽已直接出線十六強。

 

港籃賽程已定
男子籃球方面,港協暨奧委會16日宣布已獲亞運組委會確認,由於黎巴嫩退出比賽,港隊重新得到亞運入場券。根據官網最新賽程,港隊直接取代了黎巴嫩的B組席位,26日先對台北、28日對蒙古、30日對東道主中國。首兩仗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體育館比賽,30日移師到杭州奧體中心體育館。首名出線隊伍於10月3日再戰,次名或第三名出線將於10月2日作賽。

官網今日更新賽程,港足將與烏茲別克對陣兩場。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杭州亞運】敍利亞阿富汗退出 港足料未開波已出線十六強

Posted on

【泰國青少年乒賽】陳顥樺U19男單奪亞 黎騏豪U15名列季席

(圖:WTT)

【體路專訊】香港乒隊再傳喜訊!年僅18歲的陳顥樺在WTT泰國青少年挑戰賽U19男單過關斬將殺入決賽,最終力戰下以1:3不敵中國球手溫瑞博,勇奪亞軍,小將黎騏豪則獲得U15男單季席。

港隊派出6位球員出戰U19男單賽事,當中以陳顥樺表現最亮眼,他首兩輪均未受考驗,以直落三局分別淘汰印度及日本代表,晉級8強與中國的孫陽激戰五局,陳顥樺以14:12、11:9先下兩城,卻被對手連追兩局11:9、11:5扳平,進入決勝局港將採取主動取得壓倒性優勢,卒以大比數贏11:4,鎖定3:2的勝局。

陳顥樺(左)(圖:WTT)

陳顥樺勇闖4強遇上另一位中國代表黃友政,儘管先失9:11,但隨即全力反撲,次局打至「刁時」險勝14:12扳平至為關鍵,之後一鼓作氣再取兩局11:4、11:9,總分以3:1過關,殺入決賽,連續三場惡鬥中國球手,硬撼應屆亞青冠軍溫瑞博,陳顥樺受對手壓制下先失4:11、3:11,第三局奮戰拿下11:7,追至1:2,可惜未能保持氣勢,第四局再失4:11,以局數1:3稱臣,但仍奪得亞軍。

至於王昀希就在16強以1:3不敵台北的KUO Guan-Hong,麥淞瑋及姚鈞濤於32強止步,李翰文、羅嘉杰則同告64強下馬。

黎騏豪(圖:WTT)

U15男單方面,黎騏豪以3:1及3:0氣走印度及韓國選手,打入8強再以3:2(10:12、11:8、2:11、11:1、11:8)反勝泰國的Ekkapop KONGSAKSRISAKUL,可惜在4強戰以0:3(9:11、7:11、5:11)不敵台北的HUNG Che-Yen,名列季席。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泰國青少年乒賽】陳顥樺U19男單奪亞 黎騏豪U15名列季席

Posted on

【香港羽毛球公開賽】七名球星與過百本地小將交流 冀啟發新一代繼續堅持

【體路專訊】「VICTOR香港公開羽毛球錦標賽」進入最後衝刺階段,連日來除了在場外舉辦簽名會外,昨日(16日)亦在九龍公園體育館舉行「國際球星示範觀摩會」,讓過百名本地羽毛球青年軍向一眾國際頂級球手學習。出席活動的球星均大讚本地小將水平甚高,希望能啟發小朋友繼續投放熱情到球場上。

(圖:香港羽毛球總會提供)

吳芷柔、李晉熙、拉法迪、許永凱、陳薇涵、艾達莉及陳芳卉(左起)

今次國際球星示範觀摩會由香港羽毛球總會舉辦,邀請約140名9至12歲、來自羽總重點青年軍、分區青年軍及預備青年軍的小球手參加,連同一眾青年軍家長共逾200人出席,場面墟冚。三支混雙組合,包括港隊的李晉熙/吳芷柔、新加坡的許永凱/陳薇涵、印尼的拉法迪/艾達莉,以及中國女單代表陳芳卉與本地小球手交流近兩小時。

一眾球星先示範基本擊球技術,兩對外國混雙組合亦上演表演賽,結果由新加坡組合以1分險勝。「李吳配」隨後「拆伙」與兩名男、女小球手合組隊伍比賽,許永凱及拉法迪又各自挑選小球手對打,不論是球星跳起殺波抑或小將成功防守都搏得全場歡呼。七位球星最後向出席的小將及家長大派簽名及合照,亦輪流與小球手對猜。

港將吳芷柔樂見一眾小朋友面對國際級球手亦不怯場,又憶起小時候亦參加過與國手切磋的交流活動:「以往曾與中國隊的奧運選手打,當時感覺很難得能與高水平運動員接觸,活動後對羽毛球的熱情都增加了,希望他們亦會有這種感覺。」國手陳芳卉就大讚本地小將水平,並希望能他們留下開心回憶:「看得出他們都很喜歡羽毛球,即使是挑戰我們都很積極。喜歡和堅持是最重要,希望能為他們帶來正面榜樣。」

小將朱清宜

新加坡球手許永凱就稱,在自己家鄉亦曾出席類似與小朋友的交流活動,認為球手的工作正正要啟發新一代:「他們的水平及基本功都很好,希望他們不要放棄,繼續在羽毛球場上追逐更好成績。」被許永凱選中對打、來自中西區重點青年軍的朱清然就大嘆與頂級球星交手的經驗「好爽、好開心」,又指對方的扣殺很大力,「但我都接到少少!」

一眾球手在交流活動結束轉到酒樓品嚐本地馳名的蛋撻,並在天際100觀景台欣賞香港景色,幾位海外球星特別為天際線拍照留念。

(圖:香港羽毛球總會提供)
(圖:香港羽毛球總會提供)
(圖:香港羽毛球總會提供)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羽毛球公開賽】七名球星與過百本地小將交流 冀啟發新一代繼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