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賽馬會「齊跳高飛」跳繩計劃揭幕  世界冠軍周永樂張琬茹執教

賽馬會齊跳高飛跳繩計劃教練張琬茹(右)及周永樂(左)。

【體路專訊】賽馬會「齊跳高飛」跳繩計劃於2019年已經啟動,惟因疫情關係,第一期親子「齊跳高飛」跳繩班及學校「齊跳高飛」跳繩班延遲至今年10月中展開,由世界冠軍級選手周永樂及張琬茹擔任教練,兩人希望透過這個計劃令更多人認識跳繩運動,也讓參加者感受跳繩為自己帶來的改變。

中國香港跳繩總會會長夏秀禎教授
一眾教練於網上齊起動活動上作跳繩表演。

「賽馬會『齊跳高飛』跳繩計劃 – 網上齊起動」計劃今日(31日)舉行啟動活動,邀得多位嘉賓、教練及參加者出席,分享他們在跳繩路上的學習經歷。中國香港跳繩總會會長夏秀禎教授表示:「跳繩目前並非奧運項目,很多人對這項運動了解不足,因此我們希望透過計劃將跳繩運動普及化,在學校及社區作更深入推廣。此外,世界衛生組織倡議6至18歲的年青人,每日要有60分鐘中高強度運動量,跳繩正正可以達到這個要求,加上跳繩所需的裝備很簡單,亦不受場地限制,十分適合香港的環境。」

是次計劃對象為全港中、小學生、家長、教練及公眾,希望透過跳繩運動培育兒童及青少年對跳繩運動的認識和興趣、鍛鍊身體、建立自信及團隊精神,與此同時更鼓勵親子同樂,跳繩班設有初階及進階課程。計劃同時為中國香港跳繩總會教練提供報讀運動相關專業課程的資助,使一眾教練自我增值,以應付未來實際的教練工作。

賽馬會「齊跳高飛」跳繩計劃吉祥物
跳繩計劃分為親子班、中學組及小學組。

世界賽金牌得主周永樂及張琬茹分別擔任學校班及親子班的教練。周永樂跳繩年資已經達15年,多次代表香港出賽獲獎無數,現時已全職擔任跳繩教練。周永樂認為跳繩是具挑戰性的運動,運動員除了要有體能,更考驗其創意:「跳繩花式千變萬化,只要你發揮自己的創意,不時都可以有新動作誕生,可以增添跳繩運動的挑戰性和趣味性。」

除了需要運動員加入創意,一條簡單的繩甚至能夠改變人生,張琬茹分享其自身跳繩經驗:「以往自己讀書成績並不是名列前茅,令過往曾經缺乏自信,但因為跳繩培養了我的自信,令成績慢慢進步,更讓現在的我成為一名體育老師,去教育下一代。」

計劃參加者陳僖淘(左)和黃嘉慧(右)。

年僅9歲的陳僖淘是親子班的參加者,她表示渴望與父母一同參與,至於13歲的中學組參加者黃嘉慧並非跳繩初哥,她曾經贏得國際賽事銀牌,今次參與計劃最希望可以繼續進修,提升自己的跳繩技巧,她亦鼓勵身邊同學一同參與。

由中國香港跳繩總會主辦,並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賽馬會「齊跳高飛」跳繩計劃於2020年10月中展開,課程費用全免。參加者完成計劃課程後更可以參加於明年舉行的金銀章挑戰賽,金銀章挑戰賽將於稍後有詳情公佈。第二期賽馬會「齊跳高飛」跳繩計劃活動暫定於 2021 年 2月至7月期間進行,有關報名詳情將於本年 11 月公佈。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賽馬會「齊跳高飛」跳繩計劃揭幕  世界冠軍周永樂張琬茹執教

Posted on

【田徑測試賽】「疫」下田徑界首復賽 防疫措施做到足

【體路專訊】本地田徑界9個月後再次舉辦賽事,田徑測試賽經過月中的延期後終在今日(31日)於將軍澳運動場閉門上演,亦是體育界繼港超聯後另一個復辦的大型賽事。場內採取多項防疫措施,包括隔線起跑、消毒器材及要求運動員佩戴口罩等。女子跳高代表鄧伊程指要求選手等候上場時要戴口罩略有麻煩,但亦認為要安全至上及並不影響心情。

田項運動員在等候比賽期間都要戴上口罩。

田總對上一次舉辦的本地賽已是1月19日的季前試賽,今次測試賽原定本月10日及11日上演,但田總賽前一日宣布未取得舉辦正式比賽的許可而需要延期。作為疫情下首個舉辦的田徑賽事,田總早已為測試賽訂下一系列防疫指引,包括比賽閉門上演、100米短跑、100米欄及110米欄賽事隔線上演、運動員在場內除熱身跑步及比賽外均要佩戴口罩,以及比賽器材在賽前及比賽期間均會消毒等。

記者入場前要戴上手帶。
攝影師只能在看台上拍攝。
訪問亦改到看台上。

 

大會安排運動員與教練、傳媒及屬會人士分開閘口進出運動場,當中傳媒只限預先登記人士進入,並要在門口量體溫、消毒雙手並戴上手帶作識別。有別以往可到場邊採訪,傳媒今次只能在看台上拍攝及訪問,但大會並無限制記者走動,可以看台上任何位置拍攝。至於訪問就需通知工作人員訪問對象,由對方帶領運動員到看台。

跳高運動員度步點時需戴上口罩,但試跳則可選擇脫下口罩。

場內的工作人員全部都戴上口罩,部分更有透明面罩作阻隔。標槍及跳高等田項方面方面,如果會接觸比賽器具的工作人員亦戴上手套,並在運動員每次使用或接觸器材後消毒。部分運動員在熱身時都有戴上口罩,以女子跳高為例,3名參賽運動員中有2人熱身時戴上口罩,但到試跳時亦已脫下口罩。徑項的短跑項目就採用分隔線道的形式上演,但由於測試賽參賽人數不多,大部分項目均有兩組內完成。

工作人員以毛巾抹淨跳高墊。
徑項採用隔線比賽。

 

女子跳高港隊代表鄧伊程成為首日賽事焦點之一,不過最終未能突破1米73的個人最佳成績,只能以1米7畢業。相隔9個月沒有比賽,她坦言重回賽事的感覺非常新鮮,亦意外自己的狀態比想像中更好。鄧伊程透露大會早在賽前已通知運動員要填寫健康申報表,並在到達時做足量體溫等防疫措施:「不過可能因為我們這項較少人,跳數又較多,變相我們要不斷重複戴口罩。雖然保護大家是對的,但的確有少許麻煩,始終跳完又很快要準備,工序比以前更多。」但她指措施並不影響自己的比賽心情,認為需要以安全為主,亦希望可以讓當局了解可逐步恢復賽事:「始終田徑場範圍大,比賽人數亦不太多,只要大家做好措施,加上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才比賽也應該會安全的。」

鄧伊程,田徑,田徑測試賽
鄧伊程未能躍過1米75的高度。

鄧伊程,田徑,田徑測試賽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田徑測試賽】「疫」下田徑界首復賽 防疫措施做到足

Posted on

香港體育舞蹈代表吳森雋網誌:香港體育行業哀歌

筆者第二所粉嶺分校亦受疫情影響。

【運動員網誌】疫情之下,體育界別哀鴻遍野,傷亡慘重。筆者開辦的兩所體育舞蹈學校被勒令關閉,三個半月來幾近停擺,租金難以負擔,所有比賽無法進行,港隊選拔一時絕路。

首當其衝的是無法工作的體育教練,三個半月來零收入,維持生計成疑。尤有甚者,體育教練加上體育學校經營者雙重身分,在無收入的時候仍然要交租出糧,不是零收入,而是負收入,百上加斤。

政府防疫基金,僅作小補;疫情雖似暫告一段落,但前路實未可樂觀。香港寸金尺土,運動行業收入泰半貢獻地主,血汗勞力及多年專業,地位仿若微塵。誠然,疫情重創體育事業,然而天災以外,政府政策長年漠視及滯後,實削弱了本地體育事業的抗壓力及韌性。

體育必須空間,大部分運動項目都需要不同形式、昂貴專業的設備,越精密越高水平的越如是。以體育舞蹈為例,昂貴的彈性木地板、健身器材、鏡子之類一旦裝修後,就不容易離開,減弱行業面對租金加幅的靈活性。體育行業,恰好正是香港天價租金成本之下最弱勢的行業。

被逼關閉之前上環學校的意大利世界冠軍訓練營。

要體育運動精英化、普及化,則體育發展的政策不能不長遠而有規劃。「地盡其利,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工廈有地無用、運動事業未盡其利、體育人才莫展所長。幾多專業受訓的運動員逼於香港生存空間,無法將一身功力薪盡火傳,轉行他往,過往血汗棄如敝屣、逝如流水。

筆者忝為政府青年發展委員會委員,曾與政府相關部門開會,一直提出正視體育界別長期面對的租金難關,希望盡快活化更多工廈,減輕運動行業成本。一個社會,人人專長不同,不少青年文體藝術各有所長,未必盡是金融地產才俊;但這個社會,不知文體藝術對一個社會安寧、社會流動、精神面貌發展的可貴。以地租光明正大的蔑視所有其他專業,實在是香港今天的哀歌。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體育舞蹈代表吳森雋網誌:香港體育行業哀歌

Posted on

Red Bull 3人籃球賽敲定11.28開鑼

Red Bull Half Court三人籃球賽,籃球

【體路專訊】「Red Bull Half Court三人籃球賽2020 」公佈最新賽期,初賽將於11月28、29日及12月5日進行,決賽則定於12月6日舉行。大會將會緊守政府所建議公眾體育活動的衛生措施,致力為一眾球員打造一個安全的作賽環境,享受一個獨一無二的街頭籃球體驗。

今年賽事殺入多個別具特色的屋邨球場,體現街頭籃球精神,大會現敲定3天初賽將分別於11月28日在屯門兆禧停車場天台籃球場、11月29日假安定邨停車場天台籃球場及12月5日於九龍灣啟業運動場上演;決賽則定於12月6日在九龍灣啟業籃球場進行。今日賽會亦於活動網站上公佈正選、候補隊伍的名單以及確認參賽的須知,早前已登記報名的隊伍可按此查閱最新賽事資訊。

此外,為支持球員在運動競技上的付出,原定賽事男、女冠軍隊將代表香港出戰全球總決賽之獎項亦會作出調整,改以男女子組冠軍隊各會獲得港幣30,000元獎金代替。

Red Bull Half Court三人籃球賽

Red Bull Half Court三人籃球賽

Red Bull Half Court 3人籃球賽以FIBA的賽例為基礎建立出一套獨有規例,考驗球隊耐力、意志力、技巧和團隊合作。每場賽事最高21分,法定賽事時間為10分鐘。假如在法定時間結束後雙方打成平手,在加時賽段首先取得2分的球隊將會獲得勝利。此外,為了讓球隊更積極進攻、得分,賽事晉級資格以Own the Court積分計算,球隊獲勝可得5分,另外在小組各場比賽得分合計最高分的球隊,可以額外獲得6分的Own the Court獎勵積分。每組獲得最高積分的首2名球隊可以晉級下一圈賽事。如果小組賽完結後,3支球隊獲得相同數量的勝負以及相同的總得分,則以射罰球「突然死亡」的形式來決定晉級球隊。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Red Bull 3人籃球賽敲定11.28開鑼

Posted on

【港超聯】陳晉一 巴拉克獲邀到薩格勒布戴拿模試腳兩周

【體路專訊】港超聯衛冕球隊傑志今日(30日)公布,陣中兩名年青球員陳晉一及巴拉克獲克羅地亞球會薩格勒布戴拿模邀請試腳兩星期,傑志會在稍後安排二人飛往當地。

傑志指月中接獲薩格勒布戴拿邀請,希望球員陳晉一及巴拉克於疫情過後親赴當地見面並參與為期兩周的訓練。「藍鳥」今日指已致函回覆對方,將於稍後時間安排兩人前往克羅地亞。陳晉一和巴拉克均對收到邀請感到高興,其中巴拉克表示自己將會把握今次機會,發揮出自己最佳的表現,爭取最好結果:「我自10歲開始已經在傑志這個大家庭長大,很多謝傑志對我的栽培以及家人一直以來的支持。」陳晉一則說道:「經歷了今年疫情的洗禮,我學會盡量珍惜今天所有,好好把握當前的機會。」

陳晉一
巴拉克(中)

傑志足球總監朱志光期望二人此行可展現出最好一面:「巴拉克自小在傑志受訓,相當理解傑志的戰術理念,近季在一隊出場機會漸多,也表現出過人技術;出身自太陽國際體育會的陳晉一亦有優秀基礎,他加盟傑志以來非常努力融入,上季亦開始獨當一面。無論結果如何,都肯定有助擴闊球員的視野、對兩人將來發展大有幫助,希望他倆能夠把握難得機會,盡展最好一面。」會長伍健亦對此感到欣喜:「今次有歐洲球會邀請我們的青年球員前往試訓,證明傑志一直秉持的青訓理念及方向正確。球會將全力支持兩位球員遠赴當地,希望他們能夠享受當中的過程,從中學習。」

現年18歲的陳晉一兩年前加盟傑志,前季曾為球隊出戰亞冠盃外圍賽,亦首次代表「大港腳」上陣。他去季逐漸取得更多正選機會,並在復賽後交出好表現,當中傑志復賽後頭6個入球均與他有關,其後更當選菁英盃MVP及9、10月最佳球員。擁以色列血統、21歲的巴拉克則出身傑志青訓,2016年尾首次為傑志在職業賽事上陣,並兩度助球隊奪得菁英盃冠軍。

薩格勒布戴拿模被譽為克羅地亞最成功的球會,過去10季聯賽贏得9次冠軍,但今屆歐聯在資格賽出局,只能轉戰歐霸盃。該隊昨晚在歐霸盃分組賽與俄羅斯的莫斯科中央陸軍互交白卷。

陳晉一(左)當選菁英盃MVP。(圖:體路資料庫)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陳晉一 巴拉克獲邀到薩格勒布戴拿模試腳兩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