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醫學在烏干達

縣際賽女子3000米首名完成時間為10分23秒。

【體路專欄】大家還記得今屆東京奧運馬拉松項目的比賽嗎?賽事中,36歲肯亞名將傑祖基(Eliud Kipchoge)以2小時8分38秒大熱稱霸,衛冕金牌,而亞軍和季軍的運動員都是非裔的馬拉松好手。

「為何非洲跑手可以跑得這麼快?」相信有留意賽事的讀者,與筆者都有相同的疑問。

機緣巧合下,筆者有幸於在2014至2018年間數度到非洲進行研究及服務,親身為以上的問題嘗試尋找答案。

跑步既是生活  也是出路

首次到訪非洲時,筆者前往肯亞進行了一項有關「赤腳跑」的研究。肯亞地處高原,平均海拔在 1500 米以上,高原訓練能夠增強運動員的血液攜氧能力,讓他們有更強的耐力。同時,肯亞的孩子們由於貧窮,自小都需要赤足步行或跑上幾公里到學校上課,避免因遲到而被老師體罰;而下課回家時,又要再步行或跑一次。在當地,不少八歲兒童都能夠於4分30秒內跑完一公里而面不改容。故此,除了先天的環境因素外,這種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也為肯亞孩子們打下了長跑基礎。

縣際賽男子5000米首名完成時間為15分20秒。

在肯亞,並沒有「 leisure run」這一回事。在街上隨隨便便的一位路人都可能是一位跑國際賽的職業跑手。跑手們每天只有訓練、睡覺和吃飯這三件事,經濟上全賴家人和親戚的補助,但親人們對此亦絕無怨言,因為跑步能幫助他們脫貧。如果勝出比賽的話,獎金足以買地、建屋,甚至養活一家,絕對是改變人生的出路。

傷患阻撓逐夢

在考察期間,筆者剛巧接觸到一位按摩師傅,他的十公里跑最佳成績是29分鐘。原來他曾經也是一位職業跑手,但因久傷未能處理,無法繼續訓練,於是便在空閒時間兼職按摩。正因為他是一位跑手,知道如何放鬆腳部相關肌肉,便藉著這門「手藝」賺取生活費,希望一天能東山再起,繼續追尋「跑步夢」。

非洲跑者基數龐大,像以上受傷患困擾者,為數不少。我們的團隊曾向跑手介紹受傷後的冰敷處理,他們卻回答說「冰是很罕有、貴重的東西」,因為經濟能力所限,當地人普遍花不起錢用電,更遑論買雪櫃製冰。

除了物資短缺,大部分跑手的訓練都可以用「土法煉鋼」來形容。跑課、飲食、傷患處理都是經驗傳承,甚至是道聽塗說,試過不適合自己的話,就再自行調整。一則咬緊牙關不顧一切繼續跑,待他朝成為頂尖跑手時,便能受邀進駐訓練營,三餐起居、疲勞傷患、比賽訓練等皆有「經理人」處理。至於最終未能解決傷患的跑手,也只能接受命運,回家種田。然而,如果他們能夠及早學習到預防受傷的知識,跑手們的命運,又會否不一樣呢?

運動醫學服務團 到訪非洲

有見及此,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團隊在2017及2018年間,透過非洲教會慈善組織Watoto的聯繫,兩度組團前往位於烏干達的Suubi及Bbira兒童村,進行運動醫學服務及文化交流。

2017年中大運動醫學代表團
2018年中大運動醫學代表團

兒童村的服務對象為孤兒及弱勢兒童,他們在村內生活,入讀村內的中小學,村內亦設有運動場及診所。有賴來自世界各地的贊助及捐贈,在非洲而言,村內的生活條件尚算不錯。組織希望村內的青少年,除了讀書外,還能夠透過運動培養正向的人生態度,又或者與頂尖的肯亞跑手一樣,跑出人生的另一條出路。我們是次的任務,就是讓當地年輕運動員的生涯能跑得更遠。

位於烏干達Suubi兒童村的宿舍,每棟可住10人。

傳授知識 跑得更遠

中大運動醫學團隊一行十多人,包括醫生、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運動創傷防護員、體適能教練及醫科生,為他們度身訂造了一系列工作坊,內容包括了常見的運動創傷及處理方法、運動姿勢評估、肌力與體適能訓練、返回賽場復康期的準則、運動貼布及防護用具的應用、運動營養學、專項運動熱身及伸展的實習操作等等。當中,各個工作坊的核心目標都是預防運動創傷,教導對象除了當地高中生,亦包括學校教練及體育老師。

預防受傷的運動實習
運動姿勢評估
運動貼布及防護用具應用教學
場邊傷勢評估及重返賽場教學實習

除了理論教學,團隊亦為有傷患困擾的學員,提供「一條龍式」的專業診症及建議:首先安排醫生及醫科生為傷患學員診症或轉介,而治療師則負責為他們評估傷患、制訂康復計劃,再由體適能教練設計重返賽場前的體能及肌力訓練方案。最後,運動創傷防護員會總結個案情況,向當地教練團隊解釋每個學員的傷患處理及重返賽場的建議,協助教練們清楚了解運動員的狀態。

來自中大運動醫學團隊的醫生、物理治療師及運動創傷防護員為當地運動員診症。
來自中大運動醫學團隊的醫生、物理治療師及運動創傷防護員為當地運動員診症。
來自中大運動醫學團隊的醫生、物理治療師及運動創傷防護員為當地運動員診症。

翌年,團隊再次到訪兒童村。為了鞏固知識,我們一方面檢討當地教練們所設計的熱身流程,及其於專項運動執行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亦提議訓練較年長的學生,組織場邊支援隊,並在實際比賽中跟隨代表團內經驗豐富的成員學習,務求學以致用。

FIFA 11+賽前熱身預備
為比賽作場邊支援

同時,為了加強兩地運動醫學知識的交流,當地亦於2018年派出兩名教練到香港中大運動醫學團隊進行培訓及參與場邊支援實習,藉以豐富經驗。我們也喜聞一位曾是場邊支援隊的高中籃球女學員,透過非洲籃球聯賽選秀,以籃球運動員的身份成功考獲奬學金到美國升學。

來自烏干達Watoto的教練到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隊進行實習交流。

運動醫學  與追夢者及大眾同行

運動醫學不但在運動員的追夢路上,肩負起同行者的角色,同時亦有助普羅大眾預防受傷及提升運動表現,讓運動愛好者以更有效及更安全的方式做運動,持續健康生活。

無論閣下是一位追夢者,或希望以運動強身健體,只要你對運動醫學有興趣,都可追蹤中大運動醫學團隊的專頁,了解更多。團隊自2008年起便推廣「運動醫學在社區」,不時為社區人士舉辦講座及工作坊。當然,也請務必繼續留意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的專欄文章!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專欄】

文:劉桉瑜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運動物理治療師委員會委員(2020 – 2022)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醫學在烏干達

Posted on

【亞青殘運】港將分途掃牌 單日添5金6銀6銅

【體路專訊】巴林2021亞洲青少年殘疾人運動會踏入周六(4日)舉行第3天賽事,港隊各項目小將單日取得5金6銀6銅。

乒乓女將王愉程於女子TT7-8級單打循環賽憑四戰全勝勇奪金牌。隊友唐志銘於四強賽及決賽以局數3:0分別淘汰伊拉克球手Abdulrahm AL SHAIKHLI及約旦球手Mahmoud Abed HAYEK,增添一面金牌。TT11級選手溫偉樂及梁仲仁於男單四強賽分別以局數3:0及3:2擊敗南韓選手Jae Hyeon CHOI及Minhum BAEK,二人於決賽對壘,終由溫偉樂以局數3:0勝隊友,取得一金,梁仲仁則收獲銀牌。

王愉程(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唐志銘(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梁仲仁(橙衫)銀牌、溫偉樂(綠衫)金牌(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關智謙及劉旭浩於男子TT6-7級及TT8級單打四強賽分別面對約旦選手Mahmoud Abed HAYEK及菲律賓選手Linadr SULTAN ,均以局數0:3告負,在不設銅牌戰下取得兩銅;隊友林恩羽亦於女子TT9-10級單打四強賽以局數1:3不敵伊朗選手Fatemeh MOHAMMADI,取得一銅。TT6級球手彭穎加於女單循環賽憑一勝兩負,為乒隊再添一銅。TT5級鄭中於男單循環賽取得一勝三負,無緣獎牌。

游泳女子SB14級100米蛙泳(16-18歲)決賽方面,謝林恩及陳睿琳分別游出1分26秒85及1分27秒57,包辦金、銀牌,隊友張可盈以1分31秒42位列第五名。三人再出戰100米背泳(12-18歲)決賽,陳睿琳及張可盈以1分11秒90及1分18秒56觸池,再添一金一銀,其中張可盈更刷新個人最佳時間,隊友謝林恩則造出1分25秒20,以第五名完成賽事。

陳睿琳(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張可盈(左)銀牌、陳睿琳(中)金牌(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謝林恩(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此外,區樂詒及張浚諾分別出戰女子SB4-9級及男子SB14級100米蛙泳(12-16歲)決賽,泅出個人最佳成績的1分37秒20及1分17秒66,取得兩銀。隊友譚文慧在女子SB4-9級100米蛙泳(16-18歲)決賽游出1分52秒87,取得銅牌;林樂兒出戰男子S2-7級50米蝶泳(12-16歲)決賽,憑1分02秒的個人最佳成績,為港泳隊再摘一面銅牌。

硬地滾球方面,陳可欣於女子BC3級個人四強賽以9:0大勝伊朗選手Fatemeh KHEYRKHAHA,惜於決賽以1:12負於泰國球手Ladamanee KLA-HAN,收獲一面銀牌。另一女將陳舸鍶在BC1級個人循環賽取得一勝三負,無緣獎牌。

陳可欣(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港隊現時獎牌數累積至7金7銀9銅。

資料來源: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亞青殘運】港將分途掃牌 單日添5金6銀6銅

Posted on

【澳門馬拉松】中國跑手楊紹輝張德順全馬封王稱后

【體路專訊】「2021銀河娛樂澳門國際馬拉松」周日(5日)舉行,來自中國的楊紹輝及張德順分別獲得全馬男、女子冠軍,銀娛更是連續17年摘下馬拉松團體盃。

「澳門國際馬拉松」自1981年舉辦至今,已經踏入第40屆,在澳門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賽事已經發展成為本澳以至亞洲地區的重要體育品牌活動。今年賽事設有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以及迷你馬拉松合共12,000個參賽名額,比賽路線途經多個景點,包括「澳門銀河™」、嘉樂庇總督大橋、澳門世遺景點媽閣廟、西灣大橋等多個著名景點,讓參賽者在競賽同時,亦能欣賞澳門新舊建築,感受澳門獨有的中葡文化。

最終中國跑手包辦男、女子全馬冠軍,楊紹輝以2小時13分04秒在男子組稱霸,張德順則以2小時29分09秒衛冕女子組錦標。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澳門馬拉松】中國跑手楊紹輝張德順全馬封王稱后

Posted on

【港超聯】理文主場贈四蛋 U23主帥:日本風波沒對球隊太大影響

【體路專訊】港超聯今日(5日)的尾場在將軍澳運動場上演,由理文主場迎戰香港U23。主隊早段由荷西安祖開紀錄,加上張憙延的入球及杜查祖利亞梅開二度,結果以4:0大勝U23。今仗是U23港足被爆出在日本醉酒鬧事後,香港U23的第二場比賽,主教練張健峰指新聞對球隊未有太大影響,惟同樣有份隨隊的張憙延就指有影響自己心情,「不過繼續做好自己就不會被人質疑甚麼。」

U23續由龐焯熙把關。

中村祐人頂中楣。

面對今季各項賽事只得1勝的香港U23,理文今仗稍作輪換,張憙廷、翁煦濤、中村祐人及陳嘉豪等小將或副選擔正,前線則續有巴西射手杜查祖利亞及基華尼頓攻堅。U23就繼續收起門將謝家榮,由龐焯熙把關,兩名「超齡球員」羅曉聰及黃威先任後備。

理文開賽早段已佔盡主動,僅花6分鐘就先由荷西安祖把握一次角球機會門前撞入。但完全控制戰局的理文要到上半場中後段才再有具威脅攻門,迪高接應角球頭搥被護空門後頂回中路,中村祐人門前升起一頂卻告中楣。不過這位日裔入籍中場2分鐘後就交出助攻,與張憙延一個撞牆後回傳對方撞入成2:0。補時階段,基華尼頓盤過龐焯熙後起腳,但皮球中柱後再彈中回防的黃浩然出底線,理文維持兩球優勢入更衣室。

杜查祖利亞梅開二度。(右)
基華尼頓今場腳風欠佳。

理文換邊後隨即收起迪高及黃俊皓,U23亦由袁世傑入替何家智。主隊48分鐘幾乎拉開到3球差距,但亞哥斯達離門兩碼撞射卻越楣而過。第3次為理文上陣的杜查祖利亞到60分鐘終於找到加盟後的首個入球,禁區內轉身起右腳腳面射入。不過他今仗的前鋒拍檔基華尼頓卻腳風欠佳,多次門前撞射或半單刀均被門將救出或射斜,尾段更一度因射失而發脾氣,到86分鐘被換走。U23尾段換入黃威,加上理文球員稍為放鬆下開始取得更多控球,李藹軒兩腳遠射亦甚具威脅。理文到補時階段再由杜查祖利亞頂入「埋齋」,結果4球淨勝U23,暫以兩戰得4分位列第5位。

陳曉明
張憙延

今季聯賽首度上陣的張憙延完半場前為理文擴大優勢,興奮慶祝之餘亦雙手指向天上,他透露希望將入球送給離開人世的婆婆及小狗:「至於開心就因為自己很久沒有入球,加上是個人在聯賽的第一球,終於達到這個目標。」在鄭兆均因傷長休下,張憙延可望獲得更多上陣時間,今仗亦被委以重任擔任死球專家:「或多或少都有些壓力,因為死球對入球很重要,但會慢慢學習去保持準繩度,做好自己後正選機會就自然會來。」U23港足的風波發生後,這名理文陣中唯一隨隊球員今日首次上陣,坦言對心情有多少影響,「大家始終是同一隊,不過繼續做好自己就不會被人質疑甚麼。」

主教練陳曉明亦讚賞張憙延及翁煦濤兩名小將,認為兩人表現滿意收貨,談及U23風波時亦指張憙延今日非常集中:「起碼他知道我們的要求,以及職業足球是怎樣一回事。我們球隊內的紀律有自己做法,別人如何處理他們的球隊就不給意見了,至少我們隊內無有這種情況就可以。」球隊整體表現方面,陳曉明指球隊在前場製造到很多機會,即使入球數字上未必如預料中的差距,但全場都未給予太多機會對方:「只有球員有時腳風會不太順,不過他們也不是機器,要自己慢慢尋回感覺。」他亦指杜查祖利亞已慢慢與隊友培養到默契,但呼籲外界不要給予太大壓力:「很多人會將他與其他球員比較,說他加盟後理文就能奪冠,但其實整體發揮重要過個人,不應有太大壓力。」

隨隊出戰U23亞盃外的香港U23球員中,只有黃智康(圖)及畢頓正選,袁世傑後備入替。
謝家榮(中)自完成隔離後連續4場失去正選。
張健峰

今場是U23港足被爆10月在日本醉酒鬧事後,香港U23第2場比賽。陣中5名有份隨隊的球員中,今場只有畢頓及黃智康正選,袁世傑半場後備入替,謝家榮及張俊軒均只列後備,其中前者在完成隔離後的4場比賽均失去正選。主教練張健峰被問到連串新聞對球隊的影響時,坦言未見太大影響:「因為我一回來已經向他們說過整個情況、說過紀律的重要、說過作為職業球員,即使代表的是香港U23,平常有些行為做得不好的也要去改,所以對他們的影響不大。」他指球隊今場算是做到部署,雖然應付死球仍要多加改善,但在比賽過程已有一定進步。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理文主場贈四蛋 U23主帥:日本風波沒對球隊太大影響

Posted on

【跑步】遠征華倫西亞馬拉松 紀嘉文破香港紀錄

跑步, 馬拉松, 華倫西亞馬拉松, 紀嘉文

【體路專訊】香港跑手紀嘉文周日(5日)在西班牙出戰華倫西亞馬拉松,結果他跑出2小時19分48秒的時間,刷新了香港男子全馬紀錄。

上月在香港渣打馬拉松贏得男子組半馬拉松冠軍的紀嘉文,周日出戰華倫西亞馬拉松,港將最終以2小時19分48秒完成賽事,以1分10秒之差打破原本由另一長跑好手黃尹雋保持的香港紀錄;舊紀錄的時間為2小時20分58秒,由黃尹雋在2019年的防府馬拉松所創。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正在上海跟隨國內跑會「易居馬拉松俱樂部」訓練的黃尹雋,周六(4日)曾經在一場全馬測試賽跑出2小時18分59秒的成績,時間比紀嘉文的新香港紀錄還要快,不過由於黃尹雋是在測試賽中做出這個時間,故不會獲承認為香港紀錄。

跑步, 馬拉松, 華倫西亞馬拉松, 紀嘉文
Lawrence Cherono衝線一刻(Photo Credit:Twitter)

華倫西亞馬拉松始於1981年,至今已有逾40年歷史。賽事今年的男子組冠軍由肯雅「氣袋」Lawrence Cherono奪得,他跑出2小時5分12秒的時間奪冠,時間比去年由另一肯雅跑手Evans Chebet所創的賽事紀錄2分3秒00慢2分12秒;亞軍為埃塞俄比亞跑手Deso Chalu,季軍則由肯雅的Philemon Kacheran奪得,前3名的衝線時間相差只有7秒。

女子組方面,肯雅的Nancy Jelagat以2小時19分31秒掄元,埃塞俄比亞的Etagegne Woldu和Beyenu Degefa分別得第2、3名。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跑步】遠征華倫西亞馬拉松 紀嘉文破香港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