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劍擊挑戰盃】張家朗連環逆轉封王 崔浩然「退役紀念日」奪季

【體路專訊】本地劍擊計分賽事「挑戰盃劍擊錦標賽」今日(5日)於科學園會展中心上演首日賽事,港隊男花「一哥」張家朗在淘汰賽連續逆轉張小倫、鄭鐵男及蔡俊彥下順利封王,連續兩周於本地賽事掄元。今日亦為崔浩然的退役3周年紀念日,這位年初復出的港將則連續兩周奪季。

張家朗(右)
崔浩然小組賽6戰全勝,總成績首名出線淘汰賽

上周於香港公開賽勇奪冠軍的張家朗,今周轉戰另一項本地賽續有好表現,小組賽錄得6戰全勝失4劍,總成績以第2名出線淘汰賽,僅次於同為6戰全勝但只失1劍的崔浩然。張家朗之後在32強及16強分別大勝15:3及15:5,8強硬撼張小倫在初段落後兩分下以15:8反勝。這位東京奧運個人賽金牌得主隨後於4強迎戰鄭鐵男,一度大幅落後6分下驚險以15:13逆轉。壓軸決賽鬥蔡俊彥爭冠,張家朗在落後7:10下再度逆轉,以15:12反勝,連續兩周奪得冠軍。

鄭鐵男
鄭鐵男(左)開局連取5分,一度大幅領先張家朗6分
蔡俊彥
蔡俊彥4強以15:11擊敗崔浩然

張家朗賽後指自己今日較慢熱,但認為四強對手鄭鐵男表現佳:「也許自己在四強前未熱夠身,又等了一段時間才比賽,一開始未進入到狀態。不過對手也打得好,看到大家的表現都在大競爭下有提升,是一個好現象。」本地賽成績影響明年杭州亞運人選,香港排名第一的張家朗可謂穩奪亞運資格,上屆於雅加達亞運得個人賽銅牌、團體賽銀牌的他明言,今屆賽事將矢志在兩項衝金。早前因傷缺陣全運的他亦指,自己狀態已恢復七、八成,預備好迎戰國際賽事。男花港隊將於下周前往法國集訓及預備明年1月的世界盃分站。

體院副院長蔡玉坤(右)前來觀戰並擔任男花項目頒獎嘉賓

同樣於小組賽錄得全勝的崔浩然,則在8強以15:10挫隊友楊子加,惟於4強11:15負蔡俊彥。崔浩然賽後笑言,社交媒體的回顧提醒他今日是退役3周年紀念日,這位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個人賽銀牌得主於今年初宣布復出,惟缺陣幾項本地賽事下,本地排名暫時落後隊友張小倫、吳諾弘及楊子加,明年還有一站本地賽事爭取排名及亞運資格,他指:「經過今日後排名應該還是第6,我歸隊後沒有太多分數在手,也盡了自己努力,如能爭取到資格就好開心,爭取不到也屬正常。」稍後將與隊友一同出戰國際賽,崔浩然直言期待,「雖然好自大,但我覺得自己較2018年時更強,隊也友勁了好多。第一站國際賽不會想太多,希望透過比賽看看自己現在的水平。」女子花劍決賽方面,鄭曉為以15:8擊敗張楚瑩。

崔浩然

同日的男子佩劍賽事,由上周香港公開賽得亞軍的羅浩天稱王,於決賽15:12擊敗陳智軒。羅浩天賽後指場地較焗促及較有壓迫感,起初未適應場地,但就認為自己表現放鬆、發揮較上周更佳,自評指:「自己可能勝在經驗較佳,但未到最佳狀態,希望之後外出比賽及集訓會有新衝擊。」羅浩天及陳智軒均為上屆亞運團體賽奪得銅牌的港隊成員,後者指:「今次比賽後基本上確認自己入選亞運名單,現在可以一心一意準備亞運會,這兩年因為疫情,大家都準備得好差,希望之後半年在外國能夠好好準備,打得較上一屆更好。」女子佩劍決賽由劉穎怡以15:12擊敗朱詠翹。

羅浩天(右)

陳智軒、羅浩天

「挑戰盃劍擊錦標賽」第二日賽事將於12月19日(日)舉行,將上演男、女子重劍賽事。

圖、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挑戰盃】張家朗連環逆轉封王 崔浩然「退役紀念日」奪季

Posted on

【中國隊訪港】29名中國隊健兒雲集伊館 李慧詩鍾天使鼓勵年輕運動員堅持追夢

【體路專訊】繼早上兩場示範活動後,周六(4日)下午在伊利沙伯體育館再有「奧運健兒大匯演」綜藝節目,29名東京奧運中國代表團運動員齊集與市民見面。除了分享訓練及生活趣事外,更發揮各自所長,用特別的方式作表演。

馬龍與許昕進場時再次成為最受歡迎的運動員。

特首林鄭月娥致詞,透露一眾中國運動員活動結束回國需在珠海接受14天隔離。

經過上午一輪活動後,29名中國隊成員下午5時雲集伊利沙伯體育館,出席「奧運健兒大匯演」綜藝節目,運動員包括劉詩穎(田徑)、鞏立姣(田徑)、蘇炳添(田徑)、楊浚瑄(游泳)、湯慕涵(游泳)、王宗源(跳水)、謝思埸(跳水)、侯志慧(舉重)、汪周雨(舉重)、李雯雯(舉重)、李發彬(舉重)、諶利軍(舉重)、石智勇(舉重)、呂小軍(舉重)、鄒敬園(體操)、劉洋(體操)、朱雪瑩(彈床)、崔曉桐(划艇)、呂揚(划艇)、張靈(划艇)、陳雲霞(划艇)、孫夢雅(獨木舟)、徐詩曉(獨木舟)、鍾天使(單車)、孫一文(劍擊)、王懿律(羽毛球)、黃東萍(羽毛球)、馬龍(乒乓球)及許昕(乒乓球)。

馬龍與許昕同時以3個乒乓球對打。
表演後馬龍亦將乒乓球打上觀眾席送給現場觀眾。

在進場期間,中國男子乒乓球隊隊長馬龍及許昕出場時再次成為最受觀眾歡迎的運動員,兩人亦打頭陣獻技,除了普通對打,兩人更同時以三個球對打,盡顯功架。隨後有東奧重劍金牌得主孫一文登場,示範以劍擊穿汽水罐。隨緊「牛下女車神」與中國單車隊運動員鍾天使一同登場,從旁指導兩名年輕小將,鍾天使更寄語「人生最精彩不是實現夢想的瞬間,人生最精彩不是實現夢想的瞬間」,李慧詩亦指「只要努力堅持去做就會成功」,鼓勵年輕運動員要在追夢路上堅持。

除了兩名乒乓球運動員外,中國「百米飛人」蘇炳添登場同樣受現場觀眾熱烈歡迎,他與香港「欄后」呂麗瑤及男子100米記錄保持者吳家鋒大鬥原地步頻跑,結果他在8秒內跑出88步贏出這場較量。壓軸有東京奧運羽毛球混雙金牌得主王懿律與王東萍登場,表演以羽毛球打破汽球,展現他們的力量及準繩度。

蘇炳添

李克勤與4名中國運動員一同獻唱《紅日》。

在運動員連場表演後,香港歌手李克勤登場,與4位中國隊運動員鄒敬園、謝思埸、張靈及劉洋一同獻唱《紅日》。在活動的尾聲,許昕亦即場清唱《好久不見》,為這場綜藝節目畫下句號。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中國隊訪港】29名中國隊健兒雲集伊館 李慧詩鍾天使鼓勵年輕運動員堅持追夢

Posted on

【甲一排球】兩年來首復賽 升班馬青龍挫龍隊 教練指需時適應街場

甲一排球,青龍,龍隊

【體路專訊】受疫情影響而停擺超過兩年的本地排球最高組別甲一組,今日(4日)終於首辦比賽,在街場上演「香港排球聯賽2022 – 季前熱身賽」小組賽。3場比賽中有升班馬青龍以局數2:0勇挫同門的上屆聯賽冠軍龍隊,教練游學俊指結果有驚喜,但認為球隊仍需時適應室外場。

本地排球聯賽甲一組賽事自2019年6月完成後,10月的會長盃先因社會事件影響而取消,繼而2020年及2021年賽事連續兩年因疫情停擺,至今已有近兩年半未再舉辦比賽。排總於今年10月底宣布計劃2022年2至3月復辦「香港排球聯賽2022」,並要求各隊職球員注射疫苗以符合室內體育處所無須佩戴口罩的要求。排總亦在今年特設「香港排球聯賽2022- 季前熱身賽」,讓各隊能以熱身賽作備戰。

季前熱身賽於街場上演

季前熱身賽由8支甲一隊伍分兩組進行單循環小組賽,每組首名出線冠軍戰、次名出線季軍戰、第三名爭奪5至6名次。賽事全部於街場舉行,今日率先在北區公園上演男子甲一組首輪賽事,賽場未設觀眾席下球迷在場外席地而坐,排總職員不時提醒球迷保持社交距離。雖然防疫規定場內球員無須佩戴口罩,但今日比賽期間仍有不少球員戴著口罩作賽。

比賽期間不時有街坊途經
賽事規定場外後備球員需戴口罩,場內12名球員則無須佩戴口罩,不過今日仍有不少球員戴著口罩作賽

季前熱身賽採三局兩勝,首兩局先取21分者勝,決勝局則打11分。升班馬青龍於首戰即硬撼同門的2019年聯賽冠軍龍隊,同為兩隊教練的游學俊作壁上觀未有落場督師,最終青龍連取兩局24:22及21:15,「爆冷」取下勝利。雖然球隊首戰失利,龍隊隊長蕭昌鴻仍喜見比賽重辦:「兩年未有正式比賽,所以賽前都有期待,終於重拾做球員的感覺。但始終兩年未比賽,大家上到場都生疏了,需時找回比賽感覺。」他指室外場地與室內場地感覺截然不同,但「有室外場打總比完全無比賽好,也給予球員動力。如能在室內打,相信大家表現都會更好。」

蕭昌鴻

龍隊及青龍教練游學俊則笑指,球員久未比賽下對復賽有掙扎,「比賽是否真的?幾時有得打?大家起初會不太相信這件事,有一點虛幻感,跟平時經過好好準備後去打比賽不同。」他指印象中甲一組鮮有於街場練習及作賽,擔心球員未能適應:「光線、風向及地板等都完全不同,對球員會是個考驗,希望他們盡快適應、享受比賽及打出室外場的高水準,同時不會受傷。」

青龍驚喜取下勝利

由於賽事在街場舉行,球場後不時有街坊途經,游Sir認為周遭防疫安排相對鬆懈,各隊球員需加倍留神,「會方在室外舉辦比賽需要比平時更多的人手,他們亦好盡力,可能球隊要在防疫用品方面多作準備,在場內、出入球場、洗手間等要保護自己及互相保護。」提及今日賽事,游Sir指結果有驚喜,認為對龍隊是鞭策、對青龍是頗有代表性的勝利,希望青龍在往後聯賽能以「謙虛」態度,先做好護級,再爭取更佳成績。

力臻
仁濟

同日另外兩場比賽均需打到決勝局分勝負。與「雙龍」同屬A組的另一場賽事由力臻對仁濟,力臻先贏21:14下被仁濟以21:17追和,不過決勝局由力臻以11:8取下,贏局數2:1。另一場賽事由B組的盧幹庭及華青上演對決,首局兩隊激戰5次「刁時」後由華青先贏26:24,盧幹庭隨後以21:18追平局數,再於決勝局險勝11:9,局數2:1取下首勝。

盧幹庭
華青

「香港排球聯賽2022 – 季前熱身賽」男子甲一組賽程

初賽

日期:12/12/2021(日)
地點:石鼓壟道遊樂場
14:00 A組 龍隊 VS 力臻
15:00 A組 仁濟 VS 青龍
16:00 B組 華青 VS 力戰

日期:26/12/2021(日)
地點:北區公園
10:30 A組 龍隊 VS 仁濟
11:30 A組 力臻 VS 青龍
12:30 B組 盧幹庭 VS 力戰

決賽

日期:1/1/2022(日)
地點:維多利亞公園
14:45 5-6名次賽 A組第三名 VS B組第三名
16:00 季軍戰 A組第二名 VS B組第二名
17:15 冠軍戰 A組首名 VS B組首名

圖、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甲一排球】兩年來首復賽 升班馬青龍挫龍隊 教練指需時適應街場

Posted on

【亞洲壁球團體賽】香港女隊不敵大馬屈居亞軍

壁球, 亞洲壁球團體錦標賽

【體路專訊】「第20屆亞洲壁球團體錦標賽」周六(4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決賽,香港女子隊以場數1:2負予馬來西亞,拿下亞軍。

在今屆賽事被列為頭號種子的香港女子隊,早前在分組賽先以3戰全勝的姿態,首名晉級準決賽,周五(3日)鬥再憑何子樂和湯芷穎建功,以場數2:1力克3號種子印度打入決賽。

在周六的決賽,香港與馬來西亞爭冠軍。港隊今仗先由廖梓苓打頭陣,迎戰世界排名比自己稍高4位、排名39的Rachel Arnold,第一局廖梓苓先輸6:11,但她之後以一局11:8扳成平手。不過,港將最終再連輸兩局7:11和2:11,局數輸1:3。

湯芷穎(Photo Credit:Squash Racquets Association of Malaysia)

香港隊在第二戰改由湯芷穎掛帥,鬥世界排名115位的Ainaa Amani,湯芷穎今仗早段基本上完全控制戰局,輕鬆先贏兩局11:8、11:6,儘管Ainaa Amani隨後以11:6追回一局,但仍無阻湯芷穎在第四局再贏11:9,替港隊在總分追成平手。

進入決勝的第三場,何子樂肩負替港隊爭奪冠軍的重任,鬥大馬排名第2高的Aifa Azman。雙方的世界排名接近,在40位的何子樂排名比Aifa Azman稍低5位,第一局亦以大馬球手完全佔得上風,輕鬆先贏一局11:4。第二局,何子樂未及調整下,甫開局即大幅落後1:7,再輸一局3:11;港將之後再輸6:11,卒以0:3告負。隨著何子樂落敗,港隊最終以場數1:2不敵東道主馬來西亞,在今屆亞洲壁球團體錦標賽屈居亞軍。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亞洲壁球團體賽】香港女隊不敵大馬屈居亞軍

Posted on

【中國隊訪港】跳水「夢之隊」維園獻技 楊浚瑄、湯慕涵組港青演接力賽

【體路專訊】昨(3日)午抵港的2020東京奧運中國代表團,周六(4日)展開連串表演活動,在維多利亞公園游泳池則有跳水隊的王宗源以及游泳隊的楊浚瑄與湯慕涵親身示範,並與現場觀眾分享心得。

大會安排香港韻律泳隊作表演暖場,惟因音樂問題大部分未能順利演出。

東京奧運香港賽艇代表洪詠甄亦有到場擔任嘉賓。

周六上午一眾中國代表團兵分兩路,分別在伊利沙伯體育館及維多利亞公園游泳池與市民見面。在維園泳池內,一眾中國隊東奧金牌得主登場前,大會先安排香港韻律泳隊進行表演,惟因大會音樂播放問題,最終大部分演出未能順利進行。

雖然暖場活動出現瑕疵,但一眾中國隊成員出場時,仍獲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歡迎。中國跳水隊這次有東京奧運男子雙人3米跳板金牌得主王宗源與謝思埸訪港,惟後者因傷未有親自示範,轉為擔任旁述,為觀眾講解隊友王宗源的表演,雖然王宗源的示範未有太多高難度動作,但仍獲得全場觀眾的掌聲。表演過後兩人與一眾香港年輕跳水運動員交流,談到培養默契的方式,兩人均指除了訓練,平日食飯、治療、玩遊戲都一同進行,在日常生活中磨合出來。

王宗源

隨後有東奧賽艇女子四人雙槳金牌崔曉桐、呂揚、張靈、陳雲霞及獨木舟女子500米雙人划艇金牌得主徐詩曉進行分享。壓軸有游泳女子4×200米自由泳金牌得主成員楊浚瑄和湯慕涵登場,與6名香港年輕泳員進行交流,並組隊進行男女混合4×50米自由泳友誼賽。

湯慕涵(左)與楊浚瑄。
左起:湯慕涵、中國游泳隊教練王愛民與楊浚瑄

雖然礙於現場收音問題導致未能聽清運動員的分享,但仍無阻現場觀眾投入程度,其中帶同兒子入場欣賞中國隊演出的張小姐透露,其兒子正在學習游泳,所以帶他到現場親身感受。對於能在現場觀看中國隊的演出,8歲的鄭小朋友坦言激動:「看完中國隊的表演,對游泳的興趣更大。會以運動員為榜樣,未核希望可以成為游泳教練。」

中國代表團今午5時會再次在伊利沙伯體育館參與「奧運健兒大匯演」綜藝節目,屆時市民可一睹內地運動員風采。及至周日早上,運動員會到理工大學出席「東京2020奧運會內地奧運健兒與市民有約」分享會,與本港學生及運動員分享經驗和故事。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中國隊訪港】跳水「夢之隊」維園獻技 楊浚瑄、湯慕涵組港青演接力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