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新型肺炎】康文署加強圍封泳灘關閉洗手間 全民運動日取消免費租用設施

泳灘
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香港政府於本地爆發新型肺炎疫情第三波下收緊限聚令,康文署亦於上周關閉轄下康樂設施及沙灘,惟周二早上拯溺員工會指出不少市民未有理會禁令,繼續前往沙灘。康文署傍晚發布新聞稿,呼籲市民切勿前往泳灘,並指已即時關閉洗手間設施及將加強圍封。另外康文署亦宣布,原定8月2日舉行的「全民運動日2020」將取消免費開放康樂設施供市民使用的安排。

港九拯溺員工會發言人胡啟榮今早接受電台訪問時指,儘管泳灘入口已圍封,並放置鐵馬、膠帶,亦有提示廣播,但很多市民仍然照闖海灘,泳灘人流就較往年多三分一至1倍,清水灣、淺水灣、黃金泳灘等熱門較地點到周末更達一千人。另外沙灘的更衣室環境欠佳令感染機會大增,沖身設施關閉下,部分泳客卻轉而向救生員發洩。(相關報道:市民硬闖封閉泳灘 人流上千增染疫風險

泳灘
圖:體路資料庫

康文署周二傍晚於網上發新聞稿,發言人強烈呼籲市民盡量留在家中,切勿到已關閉的泳灘游泳或日光浴,以減少人流聚集,減低病毒在社區傳播的風險。新聞稿亦提到康文署將加強圍封各泳灘,惟部份泳灘受地形限制而未必能全部圍封,康文署呼籲市民忍耐及自律,不要進入泳灘範圍。另外,除了早前已關閉的沖身設施及更衣室外,泳灘洗手間亦已即時暫停開放。新聞稿亦提到轄下所有刊憲泳灘的救生服務已暫停,並會加派人員在相關地點巡邏,如發現違規情況,會採取適當跟進行動。

康文署較早前亦發新聞稿,提到原定8月2日舉行的「全民運動日2020」將會取消開放康樂設施供市民免費使用的安排,取而代之的是將於當日在網上播放一系列全新的健體運動示範影片,鼓勵市民在抗疫期間留在家中做運動。康文署每年8月舉行「全民運動日」,免費開放大部分康樂設施供巿民使用,鼓勵不同年齡和能力的市民參與體育活動,養成每日運動最少三十分鐘的良好習慣,惟今年因疫情而未能舉行。市民可於當日起瀏覽康文署「全民運動日」網頁,觀看一系列由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設計的簡單易學健體運動示範,在家中進行適量的運動。

圖:體路資料庫

資料來源:康文署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新型肺炎】康文署加強圍封泳灘關閉洗手間 全民運動日取消免費租用設施

Posted on

【體路專欄】謝謝您給我勇氣——寫在原定出發東京之日

 

專欄,體路,大雄

【體路專欄】如果東京奧運沒有因疫情而延期,體路小隊就會在今天2020年7月21日出發往「日出之國」,預備一連3周採訪4年一度的盛事,把香港運動員在最大型舞台上的第一手消息帶給大家。我們提早預備,去年11月推出東京奧運專頁,四出採訪及記錄運動員的Road to Tokyo,轉眼將至的運動會卻突然變得遙不可及。

明明只是延遲1年,但感覺卻十分遙遠,像在觸不可及之處,大概因為期待感落空(小編本來是第一次採訪奧運啊!),再加上對未來的不安與不確定使然。作為本地體育傳媒,在疫情期間與體育界一同經歷寒冬,排得密密麻麻的比賽沒了,每天悠閒的時間多了,《體路》團隊繼續努力繼續營運網站外,小編也在過程中再思體育記者這回事。

10個人有10種理解,10個人就有10種體會,小編略談愚見。不知道體育在國民生產總值中佔多少,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沒有經濟貢獻,但至少體育界給了我一份工作,養活了我。然後,每天工作出去看比賽、拍照片、做訪問、寫報道,我覺得工作帶來的遠不止於薪酬,還有滿足感。

下半場,專欄
《下半場》電影截圖
下半場,專欄
《下半場》電影截圖

台灣以高中籃球作背景的電影《下半場》中有一幕,主角姜秀宇帶領的光誠中學闖進HBL決賽後,教練陳書文在畢業禮上跟全校同學講了一番話:「同學們,接下來你們也會有你們要面對的戰場,當你們面對挫折的時候,我希望你們要記得,在場上還有一群不懂得放棄的人們,他們能做得到,你們一定能做到。我的球員們,當你們在場上奮戰的時候,我希望你們也要記得,在你們的背後,也有一群人默默的看著你們,因為有你們,他們才得到了往下走的勇氣。」

我覺得這一段是全套電影的精髓,也道出運動的魅力。

運動的激情不止於勝負,運動員的奮鬥能夠感染身邊人,體記就是那個在場外最近距離看得最多、拍得最多、聽得最多的人,大概也是最容易被運動員感染的人吧。那些在互聯網上找得到零碎的報道,其實是體記與運動員共同經歷許多回憶中的一部分,一張在頒獎台的照片背後,我們見過運動員背後的失敗與痛哭,或礙於空間與時機未能一一在報道呈現,卻深深烙印在體記腦海中。如果你問我,我認為這些對一個體記而言彌足珍貴。

姚錦成
2次在亞運決賽飲恨後,七欖港將姚錦成終於在2018雅加達亞運取得金牌,賽後激動、落淚,現場一眾記者聽得動容(相片由行家拍攝)

人生總有高低與悲歡,運動員也有成功與失敗的階段,但他們的堅韌卻帶給我們最大的動力,或如電影所講的——勇氣,精英運動員尤甚。讀到這裡,可能你會心想,「講經咩?打場波之嘛,有無咁誇?」你看看報道就知道。看看李慧詩怎樣在2016年里約奧運「炒車」倒下、痛哭、重新站起來,然後緊接經歷普教練離世的打擊,卻蛻變成逢人過人的雙料世界冠軍,然後淡然說早已放下。相片會說話。你再看看,看看石偉雄與陳晞文兩位倫奧港將,如何在8年間錯過里奧,卻在歷盡高山低谷後迎來東奧。還有男子花劍隊,這4年他們怎樣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般的賽果,然後歷史性取得奧運團體資格?還有曹星如自甘放下光環,為了嘗試衝一次奧運呢?明知艱難仍願嘗試,現在雖然尚未成功,但不也是在以態度為我們作生活的榜樣嗎?

2016里約奧運,場地單車,李慧詩
李慧詩完成里約奧運後接受傳媒訪問時數次哭成淚人(圖:體路資料庫)
「跳馬王子」石偉雄2012年參加倫奧卻未能如願發揮,2014年仁川亞運勇奪金牌,2016年因傷錯過里奧,2018年雅加達亞運衛冕金牌。2019年兩奪世界盃金牌後,在呼聲甚高下出戰世錦賽,最終在決賽失手錯過獎牌,同時又獲得2020年東奧資格。高低又高低,造就更堅強的「石仔」。(圖:體路資料庫)

疫情來襲,東奧延期,運動員沒有停下來。《體路》團隊過去數月與資深運動攝影師程詩詠四出前赴運動員家中,看著他們在疫情的限制下盡最大努力練習,維持體能或作輕量的技術訓練,好在疫情過後能立即重投訓練、爭取成績。他們有的會拍片在社交媒體分享,鼓勵大家一同留家運動抗疫;有的則在網上開設教學班,讓更多人接觸運動;也有在網上作不同分享,幫大家解悶等。空手道運動員李振豪與2位隊友在海外集訓後不幸確診,他們與病患搏鬥,同時也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喜怒哀樂,搏擊運動員是否比較「捱得」不得而知,只知道他們在比賽場外也努力地貫徹運動員精神。我們體記從中得到了勇氣,希望也能把它傳遞給在螢幕上看著文字的你們。

李振豪,新型肺炎,空手道
李振豪自言「積極地悲觀」戰勝病毒,比賽場外貫徹精神與鬥心,雖然有疲倦、痛苦、失意,但他一一捱過,等待重返賽場哪天。(圖:體路資料庫)

或許我們都未能如願按計劃出發往日本,或許生活本來就有許多不如意的事情,但感謝香港運動員在這段期間繼續帶給我們勇氣。在此也感謝在《體路》四出採訪期間提供支援的Canon、國泰航空、爽Wifi與Club SIM,感謝你們支持《體路》團隊、支持香港運動員。這不平凡的一年,讓我們共勉之。

《體路》在2012年倫敦奧運後的冬天成立,兩位主編與團隊努力了3年讓公司走上軌道。2016里約奧運主編徐飛獨自一人前往巴西採訪,其他同事留港支援。
在團隊的努力及各方支持下,《體路》在2020年東京奧運終於能以「小隊」形式出發採訪,這支「小隊」在2018年曾到雅加達採訪亞運。正如外界期望香港運動員在東奧的成績會比往屆更好一樣,我們也期望今次採訪奧運能做得比5年前更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謝謝您給我勇氣——寫在原定出發東京之日

Posted on

【新型肺炎】市民硬闖封閉泳灘 人流上千增染疫風險

【體路專訊】新型肺炎疫情在港爆發第三波,確診人數幾何級上升,全城恐慌,但亦有人無視疫情,在康文署下令關閉沙灘的情況下照樣「搶灘」,較大泳灘人流比去年同期多三分一至1倍,洗手間及更衣室人頭湧湧,港九拯溺員工會發言人胡啟榮坦言染疫風險大增。

圖:體路資料庫
圖:體路資料庫

肺炎疫情本月再度爆發,港府早前重啟「限聚令」,康文署亦宣布再次關閉轄下球場、體育場館、泳灘及設施、更衣室等,然而仍有示不少市民不理禁令,胡啟榮今(21日)早接受電台訪問時指出,儘管泳灘入口已組圍封,並放置鐵馬、膠帶,亦有提示廣播,但很多人還是照闖可也,今年泳灘人流就較往年多三分一至1倍,清水灣、淺水灣、黃金泳灘等熱門較地點到周末更達一千人。

胡啟榮表示,有泳客埋怨沖身室閂水喉,轉向救生員發洩,「做咩閂哂我哋啲水喉呀?沖吓涼都唔得?」惟救生員沒執法權,身份尷尬,難以阻止,只能勸告市民離開。他強調沙灘更衣室衛生環境欠佳,大家沒戴罩,有人更「口水、鼻涕、汗都周圍抹」,感染機會大增;工會有向康文署反映,但署方只是叫救生員加強巡查,呼籲市民盡量忍耐,避免到沙灘。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新型肺炎】市民硬闖封閉泳灘 人流上千增染疫風險

Posted on

【新型肺炎】疫情轉趨嚴重 第二次「港乒擂台賽」延期舉行

港乒擂台賽, 乒乓球, 香港乒乓總會,

【體路專訊】香港乒乓總會今日(21日)宣布,原定7月31日至8月2日上演的「2020港乒擂台賽 – 第二次賽事」,因本港新型肺炎疫情近日轉趨嚴重,決定賽事將會延期舉行。

港乒擂台賽, 乒乓球, 香港乒乓總會, 何鈞傑

港乒擂台賽, 乒乓球, 香港乒乓總會, 杜凱琹

為了讓香港隊一眾球手在全球體壇停擺下能夠保持競技狀態,香港乒乓總會早前舉行「港乒擂台賽」。賽事分3次於6月至9月期間進行,當中以世錦賽團體賽制進行的第二次賽事原定7月31日至8月2日舉行,惟近日本港新型肺炎爆發第3波疫情,香港乒乓總會今日宣布賽事將會延期進行:「鑒於新型冠狀病毒在本港未有止息跡象,加上香港體育學院現只開放場館予全職運動員,為保障各運動員及工作人員的健康,香港乒乓總會宣布原定於2020年7月31日(五)至8月2日(日)於香港體育學院舉辦的『2020港乒擂台賽 – 第二次賽事』將延期進行。」

港乒擂台賽, 乒乓球, 香港乒乓總會,
第一次「港乒擂台賽」男子組冠軍─鎮廷隊。
港乒擂台賽, 乒乓球, 香港乒乓總會,
第一次「港乒擂台賽」女子組冠軍─凱琹隊。

「港乒擂台賽」總獎金高達30萬港元,首場賽事早於6月19日至21日上演,當時賽事採用東京奧運團體賽制,即先進行一場雙打,再進行四場單打,以五場三勝定勝負。男子組由兆恒隊、鈞傑隊、柏男隊及鎮廷隊角逐,而女子組則有成竹隊、皓晴隊、穎嵐隊及凱琹隊爭奪。經過一連三日激戰,最終由鎮廷隊與凱琹隊稱王封后。

資料來源:香港乒乓總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新型肺炎】疫情轉趨嚴重 第二次「港乒擂台賽」延期舉行

Posted on

【港足.專訪】為香港足球做檢測(一) 李德能:青年球員可以「足學兼優」

足球,大專足球

【體路專訪】今年夏天不一樣,雖然球圈停頓,但關於香港足球的議論卻罕有地熱閙,除了立法會嚴詞問責,香港足球總會的第二個五年計劃亦獲得政府撥款支持,而資深球評人李德能就出版了《我的香港足球綠皮書》,比較全面和具體地探討如何為香港足球固本培元,強身健體。《體路》與這位自認香港足球「大好友」的講波佬對談,了解他眼中理想的港足發展新方向。

足球,李德能
李德能最新著作《我的香港足球綠皮書》

足球,大專足球

香港足球的社會基礎廣闊,踢波的青少年甚多,但到頂級聯賽的高度,卻大歎新血不足,究竟問題癥結何在呢?李德能認為,這一代的父母,比幾十年前更在意子女的學業和事業前途,「踢波影響學業」和「踢波無前途」的印象,加上由青年軍銜接上專業隊的階梯到18歲就出現斷層,令不少有潛質的球員在中學文憑試(DSE)之後就會選擇放棄專業足球路,就算獲職業合約的小數球員,亦難以一下子提升到專業水平,因為香港青少年階段的訓練和比賽,水準跟頂級聯賽實在差太遠。

李德能認為,要保留人材,先要令父母和球員安心,減少學業憂慮,然後將有志向和有能力的少數有潛質的年輕人集中訓練,讓他們在18至22歲的年紀,更具備升上專業隊的能力。

在他的新作《我的香港足球綠皮書》中,李德能建議由香港教育大學開辦「專業足球競技學位課程」。他說:「香港運動員普遍的讀書能力都不俗,不少世界冠軍都是邊訓練邊讀書,成績、學歷兼備。但隊際項目較困難,因為要出成績,需要一隊人。現時的大專學習環境,很難配合隊際項目的運動員兼顧讀書和訓練。」

足球,李德能
李德能

足球,大專足球

「如果一班已經具備一定足球水準,又達到入學要求的球員一起讀書,利用大學的球場、宿舍和其他訓練設施,由專業教練帶領,就可以做到天天訓練,跟專業隊接近。訓練之餘,球員又可以完成學士學位,父母自然放心得多。」

為甚麼特別提出由教育大學開辦呢?

李德能認為,教育大學除了具備良好設施,更加是培訓體育教學人材的專家,如果這個學位課程的學生最終不選擇成為職業球員,亦可以較容易轉型投入相關的行業,例如做老師或者做教練。除了大學,他認為IVE(專業教育學院)都可以開辦證書或文憑課程,令不具備入大學成績的青少年球員都有「足學兼優」的出路選擇。

如果你是一個熱愛足球的青年球員,或者你是足球小將的家長,這個學位課程的建議,你歡迎嗎?

下一期,《體路》會同李德能探討另一個香港足球的問題。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足.專訪】為香港足球做檢測(一) 李德能:青年球員可以「足學兼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