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登山漫畫隨地倒湯掀爭論 行山到底應有甚麼禮儀?

山與食欲與我,行山

【體路專訊】日本登山美食漫畫《山與食欲與我》最近一話講述女主角與友人一同行山,並在山上煲水煮杯麵,剩下麵湯時想要在地上挖洞埋起來待它自然分解,結果被其他行山人士斥責。漫畫在網上引發爭論,網民紛紛就隨地倒麵湯的行為是否正確提出見解。

山與食欲與我
按此觀看《山與食欲與我》(漫畫截圖)

《山與食欲與我》是日本漫畫家信濃川日出雄的作品,自2015年起連載,講述經常行山的27歲上班族主角日日野鮎美時在山上所見所聞。漫畫透過主角帶讀者遊走日本的山脈,還有大量美食,真的看見都流口水。連載最近由主角回憶起昔日行山時的往事,當時她尚未有許多登山知識,有次與朋友一同到御岳山(136話),在山上煲水煮杯麵,食完後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剩下的麵湯,鮎美提出挖個洞埋起來,讓麵湯在土壤中自然分解,引來另一位登山人士斥責,責罵她們「不懂禮儀就不要在山上用餐!」結果鮎美道歉後就把剩下麵湯都喝光。

山與食欲與我
在山上煲水煮杯麵(漫畫截圖)
山與食欲與我
打算把剩下的麵湯「活埋」(漫畫截圖)
山與食欲與我
結果遭到其他登山人士斥責(漫畫截圖)

漫畫這一幕被分享到討論區後,隨即引來網民熱烈討論。有人指出在山上不應胡亂拋棄垃圾,而且多鹽的麵湯會污染山林及影響植物生長;亦有人指出野生動物會記住廚餘的味道,之後就會出現在附近找食物。但亦有人唱反調,指自己和許多人一樣都會隨地倒掉;也有人指在山上開闢空地及擺放桌椅本身跟倒麵湯的行為差不多,都是順著人類方便去改變山林,是五十步笑百步。至於到底應如何處理剩下的麵湯,有人就提出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法:倒進水樽帶回家,反正行山一定會飲完一樽水,不怕無器皿裝載。

山與食欲與我
網民各有不同意見
山與食欲與我
有人提出可行解決方法:倒進水樽帶回家棄置

不過亦有網民「錯重點」,指出斥責鮎美的行山人士行為更沒禮貌,認為他欺善怕惡,如果對方是壯漢的話應該就不敢出聲。事實上「自己垃圾自己帶走」早已宣傳多年,雖然香港的郊野公園現時仍設有垃圾箱,但行山愛好者仍會鼓勵大家自行帶走垃圾,因為野生動物會翻倒垃圾箱尋找食物,或令牠們誤食塑膠袋,垃圾翻倒至環境四周,亦會引來衛生問題。所以,莫說不要留下固體垃圾,液體垃圾(麵湯)更不應留在山野。

其實,行山禮儀又豈止以上這個。隨著近日疫情漸趨嚴峻,這段日子絕不建議大伙兒走到山上,今次就列出香港行山人士最常出現的行山禮儀問題,只要人人做多一點,愛護山野,香港的郊野自然會更美更好:

一、不要邊行山邊大聲聽收音機/播歌

山野中最自然的聲音是來自山林,鳥聲、昆蟲聲、流水聲、風吹過的樹葉聲,甚至是感受著自己身體走動的呼吸聲。難得遠離煩囂,希望各人都能享受郊野的一切,亦尊重其他行山人士,真想要聽歌的話,請自備耳機,保持山林寧靜,不要騷擾其他人。

二、不要破壞郊野草木

近日有行山人士發現有人在樹幹上畫上標記,以確認路線。其實劃破樹皮的行為本身會破壞樹木,影響其生長。亦有行山人士每次上山會折斷樹枝用作行山杖,其實山上一草一木皆有生命,既不應帶走,更不應破壞。大部分行山人士及山賽也會使用繫絲帶方式記認路線,山賽工作人員更會安排在賽後拆走絲帶,將遺留在山上的人為物品減至最少。行山人士也要避免「爆林」,因為破壞樹木會令水土流失,有機會造成山泥傾瀉。

郊悠遊,大欖涌水塘,千島湖清景台,行山,郊遊
圖:體路資料庫

三、尊重野生動物

不時有行山人士會表示在山上遇見野豬、牛、猴子,甚至赤麂和大蠎蛇,有人會走近拍照打卡、拍片或餵食,其實這都是騷擾牠們的行為,可能會改變動物生活習性。請記住,人類居住的地方是城市,走進郊野後,我們都走進了野生動物的家,不要作出任何騷擾牠們的行為。遇見牠們時想要拍照最好要相距一段距離,萬一遇見大蠎蛇更不要走近,蠎蛇在香港屬受保護動物,與牠們保持距離避免牠們誤以為受攻擊,可以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四、尊重其他行山人士

行山打卡似乎已成為港人指定動作,不少著名山野位置假日總是人頭湧湧,例如獅子山「獅頭」、飛鵝山自殺崖、大東山跳板石、黃牛石城、良田坳等,但部分位置險要,避免長時間佔用位置,排隊打卡要注意禮讓,免生意外。

同時要留意的是並非所有山野地理位置都適合打卡,例如位於西貢黃竹角嘴、香港世界地質公園地標鬼手岩,已經歷多年海蝕形成如今自然風貌,郊遊人士爬到上面拍照會有倒塌危險。至於,在大東山上的爛頭營為英殖時代建築,有近百年歷史,但仍不少有行山人士會十數人一同爬到屋頂打卡,當年的建築結構未必能夠負荷,同樣有可能倒塌,行山人士每人都應出一分力,盡力保持山野原來的大自然面貌。

五、不要生火及吸煙

留下火種有機會造成山火,燒毀山林,每年因掃墓或乾燥引起的山火,讓山野位置都需要經過長時間才能復原。吸煙人士留下的煙頭除可能造成火災,煙頭亦會成為山野垃圾,破壞環境和野生動物的居所。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登山漫畫隨地倒湯掀爭論 行山到底應有甚麼禮儀?

Posted on

奧運及殘奧夏日祭 星將線上分享訓練心得

奧運及殘奧線上體驗夏日祭

【體路專訊】由國際奧委會及國際殘疾人奧委會宣布,與旅遊平台 Airbnb攜手舉辦的「奧運及殘奧線上體驗夏日祭」將於7月24日開展,這亦正是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原定開幕日,逾100項來自由全球頂尖運動員將透過線上體驗延續奧運會,分享他們對奧運和殘奧會的熱情,其中包括日本網球女將大坂直美分享防疫期間的訓練。

為期5天的夏日祭將橫跨多個時區,參加者在7月22日起可透過Airbnb預訂一系列互動式的線上體驗,部分體驗將以直播形式進行,亦可到Airbnb及奧林匹克YouTube頻道觀看重播。夏日祭結束後,許多運動員將繼續舉辦線上體驗,如與奧運選手艾迪博(Simidele Adeagbo)探究自我改造技巧、殘奧英雄米勒 (Stephen Miller) 的正向思考之道等。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Thomas Bach)表示:「奧運會連繫全世界,雖然我們一年後才能舉辦東京奧運會,但奧林匹克聖火永遠不會熄滅。夏日祭是一個很好的平台,讓各方團結並互相支持。」運動愛好者只要安在家中,也能與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互動交流。精彩線上體驗包括:

奧運及殘奧線上體驗夏日祭
Allyson Felix

7月25日
.跟2016國際奧委會難民代表團游泳選手馬爾迪尼(Yusra Mardini)訓練跨越障礙的耐力
.了解美國田徑運動員菲利克斯(Allyson Felix)成為母親後重回運動場之道
.與美國田徑運動員麥克法登(Tatyana McFadden)來一場會令你汗流浹背的運動課

7月26日
.跟英國隊田徑運動員傑克森(Colin Jackson)大展廚藝
.與英國三項鐵人運動員布朗利(Jonny Brownlee)一起在風景優美的道路進行單車培訓
.跟著意大利場地單車運動員維維亞尼(Elia Viviani)探索意大利賽車場的幕後秘密

7月27日
.與美國田徑運動員喬伊娜克西(Jackie Joyner-Kersee)暢談思想、身體與心靈
.與美國馬拉松運動員柯菲斯基(Meb Keflezighi)學習如何突破極限、超越自我
.向美國沙灘排球運動員詹寧斯(Kerri Walsh Jennings)學習透過難關成就更完美的自己
.與巴西田徑運動員欣特瑙斯(Tom Hintnaus)在海邊跳森巴舞

奧運及殘奧線上體驗夏日祭
大坂直美

7月28日
.兩度獲大滿貫冠軍的日本網球運動員大坂直美(Naomi Osaka)在防疫期間的訓練
.與破短跑紀錄的中國田徑運動員謝震業一同跑步、學習呼吸的秘訣與交流
.與印度網球運動員美莎(Sania Mirza)了解獲大滿貫背後的訓練方式
.東加跆拳道及越野滑雪運動員陶法托夫瓦(Pita Taufatofua)保持毅力的心法

7月29日
.和日本籃球運動員八村壘身Rui Hachimura一同研究運動鞋文化
.觀察南非衝浪運動員史密斯(Jordy Smith)的生活日常
.與曾獲冠軍的美國視障田徑運動員吉勒特(Lex Gillette)一同突破視覺極限,感受世界

欲了解更多夏日祭線上體驗可按此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奧運及殘奧夏日祭 星將線上分享訓練心得

Posted on

【港超聯】足球明星選舉42年首停辦 球季或腰斬

(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港超聯因疫情關係,由3月底起一直停賽至今。據了解香港足球明星選舉因未能確保公平性,今年將停辦一屆,是選舉自1978年首辦以來首次。聯賽方面,據悉足總以下月1日為死線,決定會否腰斬今季。

今季港超聯一波三折,經過上半季因社會運動而數度延期後,踏入2020年亦因新型肺炎疫情而在年初一度停擺。雖然聯賽、足總盃及菁英盃曾閉門復賽,但康文署3月「封場」後又再度暫停賽事,更有球隊先後退賽。據了解,足總因考慮獎項公平性及認受性後,已決定停辦今屆足球明星選舉。足球明星選舉在1978年首辦,當屆由梁能仁當選香港足球先生。即使在2003年沙士期間,足總仍於戶外舉行頒獎禮。

另外,足總早前曾訂下8月22日的復賽日期,但由於近日疫情大反彈,6支參賽球隊因「封場令」再度停練。據悉足總已著手預備多個應變計劃,包括考慮在將軍澳足球訓練中心閉門復賽。但如果球隊在8月1日之前仍未恢復訓練,足總極大機會腰斬2019至20年球季。

港超聯再度停擺前最後一場是3月18日的理文對傑志。(圖:體路資料庫)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足球明星選舉42年首停辦 球季或腰斬

Posted on

【立法會選舉】周小龍報名參選體演文出 冀確保港協選舉公平公正

【體路專訊】香港網球總會前主席周小龍今日(22日)到沙田康文署總部遞交參選表格,參加今屆立法會功能組別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選舉。他指所獲的提名較多來自文化界,但相信體育界不會因霍氏家族的壟斷而影響投票取向,並稱當選後會確保港協暨奧委會的職位透過公正選舉產生,以及向政府爭取落實支持體育贊助商的政策。

網總前主席、現擔任童裝連鎖店老闆的周小龍月初宣布出選體演文出界,早前亦曾出席球迷組織「撐場大聯盟」的請願活動。立法會選舉提名期開始後4日,周小龍攜同20個提名到沙田康文署總部遞交參選表格。他在完成參選手續後會見傳媒,透露提名中較大部分來自文化界,相信在文化及演藝界會得到較多人支持,惟認為自己亦會得到體育界支持;「因為香港體育有很多問題,包括場地不足,以及沒有政策支持贊助體育的人士。我以往在網總時都有經驗,一些有心人贊助體育要當做善事一樣,政府沒有免稅等政策去支持他們,如果我當選的話一定會為贊助商爭取。」

體演文出界包含4個不同界別,周小龍指全部均需要言論及創作自由,並認為現時在創作空間日趨收窄下,選民會支持代表民主派出選的自己:「言論、創作及新聞自由都是香港人的核心價值。我亦相信沒理由會有人純粹因為霍家在體育界的壟斷而將700多票全投對方,我覺得香港人不會這樣投票的。」周小龍又表示港協暨奧委會成為「家族機構」,當選的話會確保港協的選舉公平公正,「能者才能擔任港協暨奧委會的重要職位。」他指會逐一拜會選民,並向選民承諾會與對方平起平坐,成為選民的發聲平台:「我不是世襲公子,而是一個白手興家的生意人,亦是熱愛運動和文化的人。」周小龍透露自己已簽署確認書,即使曾在旗下的童裝店擺放「民主女神像」亦不認為會被取消參選資格,並稱會在議會中做適當行動令政府回應「5大訴求」。

另外,港協暨奧委會副會長霍啟剛今日向體育界發訊息,指明早將在Facebook專頁宣布參選體演文出界,並表示「希望可以利用立法會這個平台,更希望能善用我多年累積的經驗、人脈、資源,為業界服務」。體演文出界上屆由馬逢國以1389票擊敗獲809票的周博賢而成功連任,今屆共有4268名合資格選民,投票日將於9月6日舉行,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立法會選舉】周小龍報名參選體演文出 冀確保港協選舉公平公正

Posted on

【放榜】伍棹然負笈美國 符珈嘉轉全職雙軌發展 吳梓渝黎恩熙獲理大取錄

放榜,DSE

【體路專訊】文憑試今日(22日)放榜,一眾學生運動員各有出路。其中拔萃男書院「飛魚」伍棹然將負笈美國,有望於NCAA比賽中登場;協恩中學的劍擊運動員符珈嘉則考入香港理工大學,同時轉為全職運動員,訓練為主、學業為次。田徑跳高運動員吳梓渝及黎恩熙則同樣考取理想成績,雙雙獲理大取錄。

伍棹然,世界中學生運動會
伍棹然(圖:體路資料庫)

過往多次代表香港參加國際大型比賽、現為2項香港紀錄保持者的男拔泳手伍棹然,成績出眾下獲美國喬治亞大學取錄,將修讀商科。今日DSE放榜日自言成績中規中矩,伍棹然收拾心情預備迎接大學新挑戰,期望能在美國訓練後更上一層樓:「在美國代表學校出賽更困難,達標時間可能已是接近香港紀錄的成績,還要與年紀較大的泳手競爭,希望自己能成為學校代表。在美國把自己練得更好後,希望能參加下屆亞運會及世錦賽。」伍棹然將力爭代表學校參加NCAA賽事,惟現時受疫情及簽證影響,港將未必能趕得及新學年開學,校方建議他先參與網上授課,待辦妥簽證後立即前往美國上課。

符珈嘉
符珈嘉(圖:體路資料庫)

協恩花劍隊主將符珈嘉則考入理大,這位港隊代表指放榜成績較預期稍遜,「有一點耿耿於懷。」不過整體成績達到入讀大學的要求,獲理大市場學系取錄。符珈嘉現時於體院接受全職訓練,而體院亦已與理大簽署合作備忘錄,讓全職運動員能較為彈性地完成課程,在運動及學業雙軌發展,故此港將往後將全職打劍、半職讀書,她指:「自小已立志做全職運動員,劍擊現在排在第一位,希望花更多時間發展,取得更好成績,讀書則是讓自己在劍擊外有其他發展及出路。」她亦把目標定在參加2022年亞運會,期望能助港隊奪得團體獎牌,長遠目標放在參加2024年巴黎奧運。

吳梓渝
吳梓渝(圖:體路資料庫)

理大亦取錄不少田徑運動員,包括跳高小將吳梓渝及黎恩熙。畢業於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的吳梓渝去年跳高香港青年排名第2,惟今年因疫情而未能上演港九D1學界田徑賽的告別戰,失去挑戰紀錄的機會。吳梓渝指自己放榜成績尚算理想,理科成績較預期佳,且較早前獲理大物理治療取錄,並在學校推薦下獲得民政事務局多元卓越獎學金,故將放棄到澳洲升學,留在香港發展。他亦指自己將繼續於運動發展,盼能在來年最後一年參加青年賽事時打破塵封已久的2米11香港青年紀錄,以及在將來代表香港出戰世界大學運動會。

黎恩熙,跳高,田徑
黎恩熙(圖:體路資料庫)

另一跳高運動員、德望學校的黎恩熙同樣考取滿意成績,符合入讀大學資格,坦言放榜後有「鬆一口氣」感覺。黎恩熙稍早前已分別獲得理大物理治療、視光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取錄,如最終前往美國就讀則打算主修電腦科學或商科。她指現時尚未決定去向,將與家人再作商討,考慮不同出路再作決定。這位去年於亞少田徑賽中以1米79奪得銀牌的港將亦言將繼續於跳高發展,望在緊接一年跳過1米80的香港青年紀錄。

謝俊賢
謝俊賢(圖:體路資料庫)

同為田徑及越野香港代表,畢業於男拔的謝俊賢則透露自己於中文科失手,將先報讀副學士,望能在之後升讀大學。保持4項香港田徑青年紀錄的謝俊賢亦指自己有意在將來轉為全職運動員,望能爭取更佳成績。他指自己現時亦有持續訓練,惟礙於疫情而暫時未有比賽,故此未有具體比賽計劃,只會先保持基礎訓練。

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放榜】伍棹然負笈美國 符珈嘉轉全職雙軌發展 吳梓渝黎恩熙獲理大取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