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競走】程小雅日本20公里賽奪亞 6月轉戰西班牙爭東奧資格

程小雅,20公里,競走
程小雅(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第60屆全日本競步輪島大會今日(11日)假石川縣輪島市舉行,香港代表程小雅出戰女子20公里競走項目,最終做出1小時33分58秒的成績,在4名參賽選手中排名第2。

這天是東京奧運男子50公里競走比賽的日本代表選拔賽,當中加插了女子20公里賽作為特別賽事,並有4名女將參加,寓賽於操的港將程小雅以1小時33分58秒完成,名列亞席,比冠軍選手河添香織(1小時33分51秒)慢7秒。這位香港紀錄保持者現計劃於6月前往西班牙角逐20公里競走賽,力爭東奧入場券。

由於疫情關係,程小雅去年底在日本「鎖國」前已赴東京,進行14天隔離,今年1月1日出戰「第69回元旦競走大會」10公里賽,以45分36秒取得第5名,同時刷新PB(個人最佳成績)。她賽後繼續留在日本訓練,2月21日出戰神戶上演的日本競走錦標賽,以唯一海外選手身分於女子20公里競走名列全場第3,成績1小時36分29秒。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競走】程小雅日本20公里賽奪亞 6月轉戰西班牙爭東奧資格

Posted on

【大專田徑】黃子圖刷新1500米大專紀錄 王珞僖負腰傷挑戰高欄奪銅

黃子圖(右)

【體路專訊】大專周年陸運會今日(11日)在聯校運動中心舉行首日賽事,浸大的黃子圖與理大謝俊賢在男子1500米決賽一同打破大會紀錄,前者更以3分59秒69改寫大專體育協會田徑最佳紀錄。謝俊賢則以4分03秒03屈居亞軍。至於2018年青奧銅牌得主王珞僖在負傷出戰男子110米欄下,以15秒39奪得季軍。 

謝俊賢

香港三鐵代表、黃子圖在今屆大專田徑賽出戰1500米及5000米計時決賽,他在非主項1500米決賽首組出發後一直保著前列位置,並於最後1圈拉開優勢奪冠,除了打破張海傑在2013年的大會紀錄(4分04秒67),更刷新劉德龍在2005年世大運的大專體育協會田徑最佳紀錄(3分59秒74)。理大謝俊賢則在第3組出發,早段他便拉開距離,但在體力不繼下於末圈縮窄優勢,最終以4分03秒03奪亞。

中大黃卓寧於女子1500米決賽領先下,在最後200米被港大曾曉彤超越,終以4分57秒42摘銀。

黃子圖賽後透露今年初受手部韌帶受傷困擾,直至上周才卸下手托練習,但打破紀錄對他而言並不意外:「疫情期間沒有比賽,在體院訓練三鐵時會加設速度特訓,亦不用因比賽而設訓練強度上限。本身預計約4分鐘完成,但不算十分肯定,因為之前試過最後1圈『爆偈』。」專注於長途訓練的他,透露去年12月曾跑出快於5000米港績時間(14.50.78),並期望下周能打破孫鎮傑在兩年前造出的5000米大會紀錄(15分0秒20)。至於謝俊賢表示早段時間分段不恰當,因此在後段「爆偈」,亦認為分組比賽下較難發揮實力。

王珞僖

至於首度代表理大出戰大專賽的王珞僖,在男子110米欄計時決賽受腰傷所困不時撞欄,最終以15秒39屈居中大馮建晞及港大趙柏賢奪得季軍。這位2018年青奧銅牌得主賽後坦言失望,更曾擔心自己未能完成賽事:「傷勢最嚴重時,彎腰用手碰膝頭已感疼痛。今日都是盡力出賽,未試過跑這麼慢的時間,但始終是首次代表理大比賽,好像有份使命感推動自己。」 

已升上成年組的王珞僖近半年來,一直嘗試適應由短欄轉高欄的節奏。疫情期間遇上封場,他會帶著膠欄在行人路練習,而暫時最佳成績是上月在系列賽造出的14秒56,並表示仍有很大進步空間:「感覺就像打機由簡易模式轉到困難模式,一切都重新開始,以往在青年組贏過的獎項都不重要。我跨矮欄時很少炒欄,但初接觸高欄時連1個都跨不到,幸得師兄張宏峰的鼓勵,亦會跟我分享轉高欄的心路歷程。」

圖、文:李子正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大專田徑】黃子圖刷新1500米大專紀錄 王珞僖負腰傷挑戰高欄奪銅

Posted on

【大專田徑】俞雅欣謝幕戰帶傷跳遠奪金 前學界「女飛人」合演大專地標戰

俞雅欣

【體路專訊】去年因疫情取消的大專周年陸運會,今日(11日)在聯校運動中心復辦。港隊女子跳遠代表俞雅欣在跳遠決賽輕鬆封后,但因為左腳軟組織發炎而無緣出戰100米、100米欄,未能在大專謝幕戰奪得全場總冠軍留憾。至於梁詠曦、梁筠宜及陳佩琦則上演大專地標戰,齊齊晉身下周的女子100米、200米決賽。

有别於以往單日賽程,今屆大專田徑分兩日上演各項初賽及決賽。曾經8度打破女子跳遠港績的俞雅欣,於今屆大專賽代表中大上演謝幕戰,本來已報名參戰100米、100米欄、跳遠及4×100米接力賽以衝擊全場總冠軍的她,因為兩周前訓練令左腳阿基里斯腱附近軟骨發炎,故只出戰跳遠主項。俞雅欣首跳造出的6米07已超越一眾對手,放棄餘下試跳後亦以同樣成績封后,賽後她對未能出戰徑賽大嘆可惜:「今日是這兩周內首次穿上釘鞋跳遠,本身抱著很大期望去爭MVP,但最後都做不到,剛才都因此而哭。唯有之後重新調整,在香港錦標及系列賽繼續做好些。」她期望在今年9月全運會前,再將6米31的港績推前至6米40,但需視乎養傷進度以衡量目標。

梁詠曦女子100米初賽跑出12秒64、200米初賽則以26秒60名列第6。

另一焦點則落在梁詠曦、梁筠宜及陳佩琦的女子100米、200米初賽中,理大梁筠宜率先以12秒26壓過12秒64的浸大代表梁詠曦,兩人分别得初賽首兩名,至於陳佩琦在另一組100米初賽以12秒56衝線,名列初賽第2。梁詠曦早前因「拗柴」錯過田徑測試賽及系列賽,故今屆大專是她闊别賽場1年半後首項賽事。對於重拾比賽,這位前拔萃「女飛人」兩年前在學界D1田徑賽擊敗陳佩琦奪冠,但她指首度參戰大專賽會以重拾狀態為目標:「始終沒比賽這麼久,希望先做好自己,之前疫情令訓練一直斷續地進行,需要重新適應比賽節奏。」她另稱重拾比賽最困難是心態調整,不能操之過急導致有反效果。

陳佩琦在女子100米初賽跑出12秒56、200米初賽則以25秒48首名晉級。
梁筠宜於女子100米初賽以12秒26首名晉級、200米初賽則跑出26秒28名列第3。

至於梁筠宜與陳佩琦今年組成「理大孖寶」衝擊100米、200米及4×100米接力賽,二人表示最期待下周的接力賽,而100米初賽第1的的梁筠宜坦言不滿意表現:「因為大專分兩日比賽,所以今日沒有留力去跑,本身目標是上月系列賽所造出的12秒16,亦覺得心態上已準備好,但有時卻太壓力影響表現,期望在新教練的指導下進一步適應比賽節奏。」去年休學1年的陳佩琦同樣是首度出戰大專賽,其身形明顯比以往青年組時瘦削,她表示是因疫情減少練習量,加上節制飲食而一度減至48分斤,「不過太瘦時的肌肉量便不夠,上個月系列賽順風跑還可以,但遇上逆風則不夠力量,最近兩周增磅後已好些,但今日動作略嫌有些生硬。」雖然100米仍有上進空間,但佩琦則對200米成績感到驚喜,並希望以平常心出戰下周決賽。

圖、文:李子正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大專田徑】俞雅欣謝幕戰帶傷跳遠奪金 前學界「女飛人」合演大專地標戰

Posted on

【NCAA】港產中鋒Muoka獲選分區賽季最佳防守球員

David Muoka(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曾為西島中學在學界賽上陣的港產尼日利亞與英國混血中鋒David Muoka,日前獲選為NCAA Division 1 Southland分區(SLC)的2020至21賽季最佳防守球員,同時入選最佳防守陣容。

Lamar University Website

現為德州拉瑪大學二年級生的Muoka今季錄得場均5.5分、7個籃板及2.85個封阻,當中場均封阻在分區排名第1、全國排名第7,亦是州內二年級生最多封阻的球員。至於場均7個籃板的數據亦在SLC排名第7,場均5個防守籃板則排分區第6。他為拉瑪大學在擊敗史蒂芬奧斯汀州立大學的一仗取得破學校紀錄的9個籃板,僅差一個就錄得「大三元」。

總教練Tic Price表示,對Muoka的進步感到驕傲:「我們招攬他是已當他是籃框保護者,結果證明他能做到更多,因為現時的他可以為我們在禁區取分。」

千禧年出世的David Muoka身高208cm,在香港出生並長大,父母親則分別是尼日利亞及英國人。他2017年曾替西島中學在學界分區賽及精英賽上陣。

Muoka(左)與男拔的葉耀邦在精英盃對碰。(圖:體路資料庫)
(圖:體路資料庫)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NCAA】港產中鋒Muoka獲選分區賽季最佳防守球員

Posted on

【傑運直擊】羽毛球「鄧謝配」再奪最佳組合 李卓耀提名4年終獲獎

國泰航空2019年度香港傑出運動員選舉,傑出運動員選舉,傑運
左起:鄧俊文、謝影雪、李卓耀

【體路專訊】「國泰航空2019年度香港傑出運動員選舉」頒獎禮今日(10日)於西九龍文化區舉行,其中羽毛球港隊取下兩個獎項,包括混雙組合鄧俊文/謝影雪「冧莊」奪得香港最佳運動組合,以及李卓耀在連續第四年提名後終獲選香港最具潛質運動員。(相關報道:一文睇晒七大獎項名單!李慧詩六奪「星中之星」 劉慕裳劉徐徐首膺八傑

最具潛質運動員獎得主:俞雅欣(左起)、李卓耀、何宛淇、何廸琳,單車港將繆正賢在外比賽未能現身領獎

羽毛球男單港將李卓耀自2016年起每屆傑運均獲香港羽毛球總會提名參選最具潛質運動員獎項,惟經過四次提名後,才終於憑藉在2019年勇奪香港羽毛球公開賽的佳績而首度當選最具潛質運動員。對於今次得獎,李卓耀指:「感謝港協暨奧委會頒獎,能夠取得獎項當然好,但不能夠因為一個獎項就代表到甚麼,最重要還是自己的成績。」李卓耀現時東奧排名18,與入圍相差2名,他指稍後將會參加剩餘的3項奧運積分賽,希望最後能與伍家朗一同出戰奧運。

至於羽毛球混雙組合「鄧謝配」鄧俊文/謝影雪則繼2018年後再度當選最佳運動組合。去年鄧俊文因外出作賽未能出席頒獎禮,今次是首度一同領獎,兩人指:「好開心連續兩年取得獎項,這是對我們努力的肯定,也是之後繼續努力打比賽的動力。」現時東奧排名第9的「鄧謝配」,入奧可謂高唱入雲,故兩人指預料剩下3站東奧積分賽將避戰印度站賽事,並謂會盡量專注自己表現,不被疫情等外在環境影響。

鄧俊文、謝影雪

同樣奪得香港最佳運動組合獎項的還有乒乓球混雙「黃杜配」黃鎮廷及杜凱琹,兩人為第三度得獎。杜凱琹現正隨中國國家隊訓練,頒獎禮上僅黃鎮廷現身領獎,他除了感謝香港體育學院提供安心環境備戰奧運外,亦替拍檔分享得獎感言,兩人均表示會以爭取東京奧運獎牌作目標。另一個香港最佳運動組合獎得主香港男子花劍隊,則因早前外出比賽返港後需隔離21日,現時仍處於隔離期間而未能出席。

 

黃鎮廷
黃鎮廷翻看手機,讀出杜凱琹的得獎感受
男子七欖港隊奪得香港最佳運動隊伍獎項
香港傑出青少年運動員獎得主:陳睿琳(左起)、陳善鈺、何南慧、麥卓穎、卡比多羅比,單車港將李思穎在外比賽未能現身領獎

「國泰航空2019年度香港傑出運動員選舉」得獎名單: 

香港傑出青少年運動員(獎金港幣$14,000)
麥卓穎(香港滑浪風帆會-滑浪風帆)
卡比多羅比(香港桌球總會有限公司-桌球)
何南慧(香港業餘游泳總會-游泳)
陳善鈺(香港壁球總會-壁球)
李思穎(中國香港單車聯會有限公司-單車)
陳睿琳(香港智障人士體育協會-游泳)

香港最佳運動隊伍(獎金港幣$66,000)
香港男子七人欖球隊

香港最佳運動組合(獎金港幣$45,000)
香港羽毛球代表隊-混雙組合(鄧俊文/謝影雪)
香港乒乓球代表隊-混雙組合(黃鎮廷/杜凱琹)
男子花劍隊(張小倫/張家朗/蔡俊彥/楊子加)

香港最具潛質運動員(獎金港幣$11,000)
李卓耀(香港羽毛球總會有限公司-羽毛球)
繆正賢(中國香港單車總會有限公司-單車)
何廸琳(香港劍擊總會-劍擊)
俞雅欣(香港業餘田徑總會有限公司-田徑)
何宛淇(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硬地滾球)

圖:麥景智
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傑運直擊】羽毛球「鄧謝配」再奪最佳組合 李卓耀提名4年終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