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體路專欄】每一次挫敗 都只會令你變得更強-記港隊的無名英雄

(圖:HKFA)

【體路專欄】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每一位表演者擁有屬於自己的故事,背後了多少汗水、淚水、高高低低等,不是每個人都會明白和感受得到,只能說有苦自己知。足球員也是一個表演者,在我們行內經常有一句說話:「不要X,鼓勵!」支持和鼓勵確實遠勝奚落和冷嘲熱諷。過去這兩個半月,我迎來人生足球事業中最大突破點,如果大家有留意不同媒體報道,大概都錢知道香港隊在印度和日本之旅的大部份點滴。不過,今次我希望分享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大眾未必對他認識的無名英雄。

(圖:HKFA)

受疫情影響下,香港隊出外比賽遇到問題多的是,能夠安然順利過渡絕對有賴一眾幕後職員。然而,教練團當中有一位似曾相識的名字,今次東亞盃比賽後,正式結束了他的十年港隊助教生涯,他是安尼頓先生。來自巴西的安尼頓是著名勁旅聖保羅青訓產品,年輕時憑着驚人速度和突破能力享負成名,被視為巴西國家隊未來希望。可是天意弄人,一次車禍令他受到嚴重傷被迫停頓兩至三年療傷,1997年來港加盟好易通,2003年不幸地再嚴重受傷,直接宣布掛靴結束球員生涯。從簡短的三言兩語,大家又可以感受到他的足球生涯受到極大挫折,不過他從不放棄,而且將自己的故事賦予一種特別意義—啟示後人。

(圖:HKFA)

還記得十年前第一次入選代表隊,安尼頓周不時對我提點和勉勵,他從不轉彎抹角,精而簡地導出問題和改善方案,在他口中聽得最多的必定是Enjoy Football。向來都不是香港隊常客的我,每次在球場見到他,他總會報以微笑,然後用純正的廣東話向我說聲加油。不過,如果要說到最具影響力的說話,或者是我足球生涯中受到最寶貴的教誨和啟發,莫過於在今次港隊旅程中產生。還記得那一天我們從印度返回泰國,因為健康問題未能會合球會,我們在健身室相遇,健身後在按摩浴缸產生以下對話:

安尼頓:你感覺如何?
我:還好吧,要再加把勁

安尼頓:以前我⋯⋯(分享他的故事和感受)
我:在我的足球道路上遇到很多挫折⋯⋯(分享我的故事和感受)

安尼頓:每一次挫敗,都只會令你變得更強。年輕時候,我會想著取得名利和金錢,但那次車禍,再到我能夠再次踢波,我只會想着我的家人,享受能夠踢波的時光。什麼金錢,什麼名利,一切都不重要,因為我只想踢波。
我:(沉默地思考⋯⋯)

這次對話中,他亦透露準備離開香港,現在是時候回國陪伴家人享受餘生,另外還包括他對我的認同,仔細地說出我應該如何處理和發揮,但重中之中,莫過於他說那句「每一次挫敗,都只會令你變得更強」。看似簡單的說話,但由他擁有這樣經歷和背景的人說出,份外具說服力。然後,在剛剛的日本東亞盃,卻有另一番價值話語:

安尼頓:第一場比賽(對日本)感覺如何?
我:他們的水平很高⋯⋯(表達自己意見)⋯⋯要好好享受比賽

安尼頓:你不知道如何是享受,你想太多了。相信自己,享受可以踢波的快樂時光
我:對的,我確實不懂享受

(圖:HKFA)

結果,在餘下兩場比賽,我不斷提醒自己 Don’t Think Too Much 和 Enjoy The Game,卻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人與人之間就是這麼奧妙,你一言我一語,言談間總會為別人帶來影響,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因此,請不要低估說話帶來的影響。文章中雖然未能一一盡錄所有對話細節,但我相信大家都會感受到最具力量和影響的話語,多點對他人關心多點鼓勵,敢言之際也是慎言。

最後,在此祝願安尼頓和其家人生活美滿,幸福愉快。希望能夠透過安尼頓的足球故事,讓大家從箇中體會到,人生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絕處總能逢生,緊記保持正面和積極信念,每一次挫敗,都只會令你變得更強。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每一次挫敗 都只會令你變得更強-記港隊的無名英雄

Posted on

【公路單車錦標賽】港隊車手包辦男子精英組三甲 高肇蔚盼杭州亞運成生涯終站

【體路專訊】「2022 香港公路單車錦標賽 —— 個人計時賽」今日(30日)於大埔新娘潭路舉行,男、女子組合共9組車手在新娘潭展開1圈15公里賽事,其中高肇蔚、劉允祐及伍柏亨等港隊車手均有參賽。劉允祐在男子精英組以20分8秒54封王,江琳則在女子精英組以25分40秒01稱后。而位列男子精英組冠亞的劉允祐與高肇蔚賽後均望能為港奪取亞運獎牌。

高肇蔚

男子精英組方面,劉允佑以20分8秒54衝線,並以1分4秒50力壓次席的「港隊戰友」高肇蔚封王,另外一位港將伍柏亨則以21分15秒33摘季。對於這日的表現,高肇蔚評價為中規中矩,「我們沒有特別調整訓練來參賽,最近的訓練主要是備戰下屆亞運的4公里團體追逐賽,訓練以場地短距離的速度為主,較少練習長距離斜坡,加上訓練負荷量比較大,所以我們都是帶著疲勞來參賽。但今天天氣比起早些日子沒有那麼炎熱,所以我發揮得比較好。這次的成績與四年前一模一樣,對於我來說就中規中矩。」雖然來年將滿36歲,但高肇蔚仍以來年亞運為目標:「不知道體能能否繼續應付高強度的比賽,但我仍會參加來年亞運,因為我成為全職運動員後第一個比賽地點就是杭州,即使退役亦希望『好頭好尾』,將杭州設為自己職業生涯的終點。」

劉允佑

奪冠的劉允佑則指表現比預期中好,「賽前有少許緊張,畢竟有一年沒有比賽,加上最近覺得自己的狀態似乎不太好,但是比賽時發揮出超乎水準的表現,所以也是滿意這次的表現。」來年劉允佑將會夥拍高肇蔚及伍柏亨出征來年亞運的團體追逐賽,他表示將目標放在獎牌上:「獎牌一定要『爭』的,但始終有一兩年沒有出外比賽,與其他國家的隊伍必定有少許距離,惟亞運延期後我們更多時間作充足準備,希望可以成功奪牌。」

江琳

至於女子精英組在沒有港將參戰下,由首次參賽的江琳以25分40秒01稱后,她賽後表示自己第一次參加所以相當緊張,但勝在隊友有賽前與她一起來比賽場地練習數次,在充足準備下自己的表現比訓練時再好一些。她笑言自己平時只是玩單車遊戲,沒想到第一次實體比賽就奪冠而歸,固然十分高興。

圖、文:實習記者李駿顥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公路單車錦標賽】港隊車手包辦男子精英組三甲 高肇蔚盼杭州亞運成生涯終站

Posted on

【學界籃球馬拉松】滙基挑戰協恩失敗奪亞 葉詠恩首戰學界有大目標

【體路專訊】全港中學校際三人籃球馬拉松今日(30日)在啟業運動場舉行8強至決賽,滙基書院在女子甲乙組決賽挑戰班霸協恩中學。雖然滙基以6:19不敵協恩中學飲恨奪亞,但首戰學界的葉詠恩坦言對結果無悔,並期望有朝一天能擊敗「神之隊」。

滙基書院早上在8強擊敗英華女學校,繼而在4強以8:5反勝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學,再於決賽迎戰勁旅協恩中學。協恩場內外氣勢均強勁,場外未有比賽的同學亦到場支持,場內的表現亦是「由頭帶到尾」,並主要以剷籃得手,其中李佩沛亦射入2分球。雖然分數被拉開,但滙基一眾球員也沒因此放棄,其中主力梁煒嵐攻入3分,縱未能改寫以6:19不敵協恩的結局,但仍然以亞軍寫下近屆學界籃球賽的最佳成績。

葉詠恩

滙基書院雖敗猶榮,其中首年參加學界的葉詠恩感激隊友付出,為比賽一同努力:「因疫情關係,今年是我第一次打學界,我感謝有隊友的帶領下可以順利晉級。雖然每一場都打得很緊湊,落後的時候我會提醒自己『千祈唔可以輸』,因為我希望可以更加進步。」雖然未能捧走冠軍,但最少贏得與強隊交手的經驗,她期望未來能再與協恩對戰:「我們都知道協恩是『神之隊』,但很想證明給九龍區的學校知道,雖然協恩拿了很多年冠軍,但可能會被人打敗。雖然今天未發揮到我們的水準,但希望在之後另一個學界賽中發揮更好,打贏協恩,這是我們的目標!」

裘錦秋中學(葵涌)的姚卓曦(右)及協恩中學的關海珮(左)奪得男、女子甲乙組最有價值球員。

最後一次為協恩出戰學界的關海珮,亦成為女子甲乙組最有價值球員,但她感覺有些可惜:「算是有交代給自己,但其實亦感可惜,因為在沒有精英賽之下,其實我只是打過一次學界,我想跟今屆的隊友經歷更多。」被問到改制後變成三人賽的影響,她表示對入局速度的追求比以往大很多:「三人籃球令我需要一開始比賽,甚至熱身的時候便要很有決心。本身五人籃球有40分鐘的時間可以慢慢調整,但12分鐘的三人賽令我很早就要準備好。而且受制於天氣的影響,容易又曬又焗,令我們要有更大的決心。」不過她始終不太滿意在決賽前的發揮:「今日要打3場比賽,但狀態一般,例如很多球都沒有把握好,但我由防守做起,到決賽終於能夠做出我應該要做到的水平。」

至於女子丙組的決賽由港大同學會書院對戰協恩中學,後者有楊彩盈、黎日瑤及梁瑞昕合轟5記2分,提早拉開領先優勢,最終協恩以14:5擊敗港大同學會,並包辦女子組的兩項冠軍及最有價值球員獎項。

女子丙組最有價值球員由協恩中學的楊彩盈(中)奪得。

圖:李子正、實習記者石芷希
文:實習記者石芷希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學界籃球馬拉松】滙基挑戰協恩失敗奪亞 葉詠恩首戰學界有大目標

Posted on

【學界籃球馬拉松】裘錦秋末段逆轉英華 改制後三人賽首度稱王

【體路專訊】全港中學校際三人籃球馬拉松今日(30日)在啟業運動場舉行決賽日,裘錦秋中學(葵涌)在男子甲乙組在最後1分鐘的關鍵時刻反撲得手,最終以16:13反勝英華書院,奪得改制後的首個籃球馬拉松冠軍。

姚卓曦
鍾祖豪

裘錦秋在4強以9:8險勝淘汰男拔的聖若瑟,並與英華會師決賽。得分點較多的英華在早段一直領先,姚卓曦為裘錦秋攻入3分後,再有鍾祖豪連取6分追平10:10,關鍵時刻姚卓曦在底線射入2分助裘錦秋反超前。比賽在最後1分鐘進入高潮,雖然英華再取3分,但在滿隊犯下讓裘錦秋獲罰球機會,最終裘錦秋以16:13力壓英華,勇奪改制後的首個籃球馬拉松冠軍,其中姚卓曦及鍾祖豪分別攻入6分及9分。

一眾球員在賽後激動相擁,其中執掌裘錦秋校隊近9年的東方龍獅球員陳翊麟(占士)更一度落淚:「記得在我結婚當晚,我已答應校隊老師要為裘錦秋取得1次全港冠軍,今日終於可以做到。」「占士」此前帶領男、女子隊奪得1次精英賽季軍,以及兩屆籃球馬拉松亞軍,惟總是與冠軍擦肩而過。他指奪冠關鍵是隊員能抵著壓力,兼且在每場賽事交出穩定發揮:「球員由初賽開始的表現都很穩定,姚卓曦亦交出場均3球2分,加上整體防守出色,基本上每隊都不能突破我們。」

學界籃球停擺超過2年半,身為教練的「占士」本來本來未敢對球隊抱太大期望,只籲隊員集中應付眼前賽事:「我經常笑他們贏到這場才算吧,但其實我都是有點鼓勵成分,直到進入決賽對英華,我跟他們説『今次我不説你們輸了,但你們一定要贏回來』。」他慨嘆疫情使不少隊內潛力球員未能發揮,期望所有學界賽事能在今個學年全面復辦。另外「占士」表示3人賽的形式較新,攻守節奏有變化,導致訓練方式也截然不同,因此球隊需時適應新打法,他亦會參考外國聯賽的戰術並應用到球隊上。

裘錦秋中學(葵涌)的姚卓曦(右)及協恩中學的關海珮(左)奪得男、女子甲乙組最有價值球員。

今屆男子甲乙組最有價值球員、中五的裘錦秋代表姚卓曦認為冠軍對球隊別具意義:「雖然大家以冠軍為目標,但真正奪冠一刻其實感到意外,這3日比賽對於體能消耗大,但我們有決心,無論多累都好,我們會拼命出來去防守,不會放棄每個機會。」早段裘錦秋一度落後於對手,他稱只抱著拼命追的心態,並希望盡力為球隊取分,「教練都覺得我們是全港練波最勤力的球隊之一,所以今日的冠軍可謂用努力換回來的。」

男子丙組方面,8強賽以「黑馬」姿態淘汰拔萃男書院的馬錦明慈善基金馬可賓紀念中學,於決賽迎戰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吉利徑),馬可賓靠主力楊錦傳及嚴善俊各取7分,逐以173擊敗地利亞奪冠。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可賓紀念中學球員楊錦傳(左五)奪得男子丙組最有價值球員。

圖:李子正、實習記者石芷希
文:李子正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學界籃球馬拉松】裘錦秋末段逆轉英華 改制後三人賽首度稱王

Posted on

【日本盃場地單車賽】李慧詩爭先賽再居亞 兩港隊麥迪遜組合上頒獎台

【體路專訊】香港單車隊連續第三日在日本伊豆單車館出戰日本盃場地單車一級賽。兩日前在爭先賽摘銀的李慧詩今日(30日)繼續上頒獎台,再次獲得銀牌。梁寶儀/李思穎及楊倩玉/逄瑤就在女子麥迪遜取得一銀一銅。

圖:JFC_Events Twitter
李慧詩(左)(圖:JFC_Events Twitter)

港隊在「首循環」的日本盃已獲得四銀兩銅,今日起再戰「次循環」,賽程與周四的首日賽事一樣。李慧詩(Sarah)與師妹楊礎搖及吳思穎先出戰200米計時賽爭取爭先賽八強資格,Sarah踩出10752獲次名,楊礎搖則慢0.975秒第八名晉級,惟吳思穎就未能殺入八強。

Sarah於八強輕取中華台北的王慈均,再在四強落後一場下反勝「首循環」冠軍梅川風子。不過她的決賽對手、八強淘汰楊礎搖的佐藤水菜就因四強對手退出而有體能優勢,結果Sarah直落兩仗落敗,繼兩日前一仗再獲銀牌。

梁寶儀、李思穎(左一、左二)及楊倩玉/逄瑤(右二、右一)(圖:JFC_Events Twitter)

兩對女子麥迪遜港隊組合就一同上頒獎台。梁寶儀/李思穎在這場共有四對組合參加的決賽獲21分,力壓同分的隊友楊倩玉/逄瑤奪得銀牌。金牌則是取得38分的日本組合內野艷和/古山稀繪。

男隊方面,四名港將今日再戰全能賽。首日奪銅的梁嘉儒未能延續氣勢,完成所有賽事後排第12名。梁峻榮就在四人中成績最好,以第10名完成,繆正賢及曹棨光分別位列第16及第18位。翁浚皓及杜棹熙於男子凱林賽則在首圈跌落復活賽,惟同樣未能晉級次圈。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日本盃場地單車賽】李慧詩爭先賽再居亞 兩港隊麥迪遜組合上頒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