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東京奧運】洪詠甄初征奧運學習為主 聽宮崎駿動畫音樂減壓

2020東京奧運,tokyo2020,賽艇

【體路專訊】為香港賽艇隊取得唯一一張東京奧運入場券,將出戰女子單人雙槳艇的洪詠甄與總教練白勵(Chris Perry)今日(25日)在香港體育學院會見傳媒談及備戰情況。這位22歲女將表示,自己最大的挑戰是克服訓練時的精神壓力,會在訓練以外的時間聽宮崎駿動畫的鋼琴音樂放鬆。

2020東京奧運,tokyo2020,賽艇

年僅22歲的洪詠甄指高強度訓練令自己面對精神壓力,訓練以外會透過聽音樂舒壓,尤其喜歡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鋼琴音樂。她又指自己之前亦曾學習彈鋼琴,雖然轉任運動員後未有時間繼續學琴,但現在偶爾仍會彈奏宮崎駿的音樂。提到眾多作品中自己最喜歡的一套,她則笑指是《幽靈公主》:「因為隻狼頗可愛,女主角又好型,她的鬥志給予我比賽的感覺,都算是一個心理輔導。」

2020東京奧運,tokyo2020,賽艇

洪詠甄在2016年才開始接觸賽艇,但5年後已取得奧運參賽資格,她指自己原本只以2022年杭州亞運獎牌為目標,能夠進軍奧運為意料之外。對於首次征奧,她未有特別預計自己的成績:「不想太多壓力,盡量放鬆做好每一場,或可以做到比預想更好的成績。」她表示今次奧運之行會以汲取經驗為主,因自己的經驗仍然不足,希望看看自己與其他運動員的差距,並會以享受的心態出戰。

作為今屆奧運賽艇隊的獨苗,洪詠甄指自己兼具壓力和動力:「整個香港賽艇代表隊的目標和夢想都在我身上,我會帶着他們這份心情完成整個比賽。」距東京奧運開幕不足一個月,她指自己會在最後階段與教練就備戰及心理調整作出討論。

2020東京奧運,tokyo2020,賽艇

對於洪詠甄首戰奧運,港隊總教練白勵指未有為她定下具體目標:「期望她爭奪獎牌或高排名並不合理,亦會給予她不必要的壓力。」白勵讚揚洪詠甄具潛質,笑指其帶氧系統就像「具備爆發力的引擎」,將來有望成為成界一流的選手,在2024年巴黎奧運爭取較佳排名是更現實的目標。

白勵亦讚洪詠甄心理質素佳,在心理層面上「不容易被打敗」,但有時會過度放鬆及否定自己:「她有時會覺得自己的極限只在這裡,但我覺得她的極限在更高,我要做的就是推動她突破自己的想像,求走出『舒適圈』。」白勵指有時洪詠甄會在訓練中表示自己「做不到」,但當他強迫她繼續時,她就能完成所有訓練。

2020東京奧運,tokyo2020,賽艇
白勵

香港賽艇隊將於7月17日前往東京作最後備戰,並在奧運開幕當日(7月23日)上午出戰首場比賽,洪詠甄將是今屆奧運首位登場的香港運動員。

圖、文:實習記者鄧文滔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奧運】洪詠甄初征奧運學習為主 聽宮崎駿動畫音樂減壓

Posted on

【學生運動員獎】吳詠琳 馮慧珠乒乓球枱上亦敵亦友

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乒乓球,吳詠琳,馮慧珠

【體路專訪】堅持初心,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但要確切執行其實不簡單,尤其在香港這地要走上運動員這條道路上。兩位一時瑜亮的學界乒乓球女將吳詠琳(Pedrey)和馮慧珠(Hayley),由小一鬥到中六,惺惺相惜。兩人同為「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的得獎學生,吳詠琳於去年獲選,馮慧珠更是連續三年得到此獎項。在未來日子兩人即將分道揚鑣,無論是選上當全職運動員或是繼續升學,乒乓球已成為她們青春汗水的印記。

球枱上 是宿敵也是老友

今年同樣中六,分別就讀聖保羅男女中學及北角協同中學的Pedrey和Hayley,她們的乒乓球生涯都是由小一開始。經常在學界賽碰頭,稱得上是不折不扣的「宿敵」,但訪問期間兩人不時嘻哈大笑,比起敵人,她們其實很老友。香港目前U21女子乒乓球員排名中,Pedrey是第一位,Hayley則第三。

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乒乓球馮慧珠

談起兩人進入乒乓球世界的開端,Hayley坦言並非因為興趣,僅因為爸爸是乒乓球發燒友,卻未曾在比賽中獲獎,希望女兒為他如願。「他(爸爸)每次目標都是贏球,要贏冠軍!他是這樣直接坦率的人。」對乒乓球的興趣開始漸漸萌芽,Hayley 8歲那年在球枱上贏了爸爸,自此馮爸爸就再沒有與女兒對壘,但就為她找來教練作專業訓練。但Hayley笑說即使有了教練,馮爸爸仍會忍不著在身後「指指點點」教路,直到有次,教練「邀請」馮爸爸到場外等候。這位乒乓女生亦沒有辜負爸爸的期望,在學界賽事屢次獲獎,2016年更獲選入香港青年代表隊。

相對地,Pedrey涉足的運動範疇很廣,好動的跟她冷靜的外表有點不一樣,小時候玩過溜冰、網球、游泳、欖球、乒乓球,最終因為乒乓球成績好,亦看見香港乒乓球發展成熟,令她決定朝這方向發展。中三那年,她更要想當全職運動員,惟當時遭家人勸止,認為她必先讀畢中學再考慮全職路。如今,她亦感激家人當時的決定,她說:「讀書可以幫助我打球,可以多方面思考。讀書時要用腦,打球時也需要思考,這是很重要;打球學習到的就是不斷反思自己,推動自己進步,套用在讀書就要定立目標,不是純粹溫書,例如要取得更好的成績。」

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乒乓球,吳詠琳

從低潮中重新站起來 未澆㴧心中那激奮

屢次在學界頒獎台看見兩人的名字,以為學生運動員之路就是平步青雲?她們卻說「有苦自己知」,除要兼顧學業,更要維持在球枱上的水準。Hayley說自己是「受硬不受軟」的那種人,愈被否定愈要證明自己做得到。在那17歲那年因受傷影響比賽表現,結果被爸爸責怪,說她「練球不認真、比賽時不夠堅定、缺乏信心、技術不足」。每句說話都像利刀,但卻因此激發她要更加倍努力,要讓身體康復,要在球技上再進步,結果她在2017年亞青賽U18女子團體項目贏得季軍,向爸爸證明她有能力做得到。

年紀輕輕,就承受著比賽壓力,未必人人能應付。Pedrey在2016到2018年都有代表香港參加亞青賽,頭兩年有師姐帶著她上陣,2017年更取得過U15女子團體季軍。但至第三年,教練要她擔當主力,由她帶領小師妹出戰。「我沒想過做主力的壓力是那麼大,第一場要勝出才能給予隊友信心,但當時我心態上未能適應這個變化。」當年才15歲的她,在場上打不出水準,與隊友在分組賽止步,賽後她更陷入自責,連帶影響那年其他賽事的表現。

教練成伯樂 感激教練默默付出

然而當時賽果雖未盡如意,但香港女隊教練李靜看到的,是一位有潛質的球員,更支持她轉當全職球員。每次港隊訓練後,李靜都會跟Pedrey加操,讓她的球技有更大的提升。得到這位2004年雅典奧運乒乓球男雙銀牌得主的鼓勵,Pedrey在球場上的情緒控制都做得比以往好,並努力學習要鍛鍊自己有成為隊中主力的心理質素。似乎是「黑暗過後會是晨㬢」,李靜的鼓勵為Pedrey未來想要當全職球員打下強心針,把自己提升到更高層次。

教練就如球員的伯樂,Hayley的教練鄧裕康也一樣。15歲已開始接受鄧教練的指導,她說:「當時自己的香港排名仍很低,但教練沒有放棄我這位學生,一直默默付出,漸漸開始有成績,我所得的獎一半功勞都是來自教練。」Hayley又謂鄧教練比其他人付出更多:「他會陪我去看跌打、做針灸、找中醫按摩,做恢復訓練。」縱然Hayley沒有選上全職運動員的路,但她的生活已經與乒乓球密不可分,若升上大學後,她仍希望可以在大專賽為校打拼,並想日後當上教練,繼續培育新一代的小球手。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乒乓球,馮慧珠

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乒乓球,吳詠琳,馮慧珠

能夠獲得「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Pedrey表示:「這奬項代表著學校以至社會對自己努力的肯定,在我的乒乓路上有鼓勵作用,讓我更相信正在走的路是正確的。」至於已連續三年獲這獎項的Hayley,感謝學校對她在運動表現上的認同,也希望能鼓勵其他同學與她一同追尋夢想。兩位乒乓球學界宿敵,雖然她們未來發展的方向截然不同,但相信兩人會在乒乓球的路上繼續堅持。

「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於2005年創立,旨在於香港學界推廣運動風氣;寄語年輕一代要做到「Yes I can! 搏盡無悔!」每年透過全港中、小學及特殊學校提名,每校一獎,頒發獎項予有運動潛質而且品行優良的青少年,以示嘉許和肯定,至今已超過13,000名學生獲得此項殊榮。2021年,一共有883位學生獲獎。
網址:https://ssa.aswatson.com/


「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2020-2021」頒獎典禮網上直播

一年一度的「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頒獎典禮將會在6月26日(星期六)以網上形式進行,頒獎典禮會於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 Facebook進行直播, 讓朋友、家人、校長及老師,一起見證這個光榮的時刻,分享得獎學生的喜悅!

日期:6月26日(星期六)
時間:10:00(小學組)、11:15(中學及特殊學校組)
典禮全程Facebook直播
小學組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1134023427910/
中學及特殊學校組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26555191123033/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學生運動員獎】吳詠琳 馮慧珠乒乓球枱上亦敵亦友

Posted on

【亞冠盃】傑志雨戰淹沒泰港 丹恩追平亞冠入球紀錄

【體路專訊】港超聯冠軍傑志今日(24日)於泰國武里南出戰亞冠盃分組賽,面對「東道主」泰港FC。傑志上半場早段大難不死,兩次被對手射中楣,不過完半場前卻乘一次罰球頭搥中柱後由羅拔圖補中。換邊後射手丹恩奴域更射入個人在亞冠盃第37個入球,追平韓國前國腳李同國的紀錄,為傑志在雨戰下鎖定2:0勝局,繼2018年的分組賽後再取得勝仗。

與昨日亞協盃一樣,兩隊賽前相向列隊鼓掌。(傑志提供)

傑志2018年首次出戰亞冠盃,其中在主場憑鄭展龍的入球擊敗柏雷素爾,取得香港球隊第一場勝仗。「藍鳥」3年後再亮相亞冠盃,不過形式因疫情改為「隔離泡泡」在泰國舉行。與中、日、泰代表同組的傑志首仗面對主場的泰港FC,有入籍門將保羅頂替受傷的王振鵬把守最後一關。兩名港腳羅拔圖及艾里奧與丹尼及朴俊炯鎮守後防,巴爾拿及基爾頓兩名外援就與隊長黃洋擔任三中場。羅梓駿則推前任邊路中場,支援安永佳及挑戰亞冠盃入球紀錄的丹恩奴域。

朴俊炯頭搥中柱後,羅拔圖(左二)補射入網。(傑志提供)
傑志提供

今仗在滂沱大雨下上演,率先受害的是傑志門將保羅。開賽僅3分鐘,保羅的短傳龍門球被對手的馬達加斯加國腳巴治奧截到,但後者衝前面對空門勁抽中楣彈出。5分鐘後泰港再次射中楣,泰國翼鋒波甸的罰球幾乎收死保羅。站穩陣腳的傑志雖然控球不多,但偶爾在右路都能製造到攻勢。直至22分鐘,香港代表終於取得首記中目標射門,不過丹恩奴域禁區內遠距離的頭搥被門將輕易接實。一直處於劣勢的傑志卻在37分鐘先開紀錄,朴俊炯接應基爾頓的罰球插水式頂中柱,羅拔圖反應最快下左腳「窩利」補射入網,亦憑這個入球領先半場。

泰港換邊後繼續壓在前半場,54分鐘有路拿左路突破後窄位起腳,保羅擋出不遠後在小禁區造成一陣混亂。上半場一度受傷的傑志中堅朴俊炯中段再次要接受治理,不過首先被換出卻是右翼羅梓駿,72分鐘被唐建文入替。作出調動的7分鐘後,傑志憑一次突擊擴大比數。丹恩奴域接應基爾頓的傳中撞射成20,個人更射入第37個亞冠盃入球,追平韓國名將李同國的紀錄。最終傑志維持兩球勝局,與頭場淨勝廣州隊的大阪櫻花並列榜首。

傑志提供
傑志提供
傑志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亞冠盃】傑志雨戰淹沒泰港 丹恩追平亞冠入球紀錄

Posted on

Maison Margiela x Reebok羅馬運動鞋 潮人之選

【體路資訊】Maison Margiela x Reebok 㩦手推出全新高筒皮革運動鞋款Classic Leather Tabi High, 融合法國時尚服飾與美國經典運動品牌兩大元素,將Maison Margiela 高級定制時裝重新詮釋1985年的Reebok Classic Leather runner鞋款; 透過Maison Margiela 獨特 décortiqué 解構技術,以羅馬涼鞋設計呈現出Reebok 經典運動鞋款,帶來創新視覺衝擊。

創意總監 John Galliano 將decortiqué 解構技術注入 Maison Margiela 設計中,意指把服裝及配飾的層次減少,剪裁至其核心骨架以顯露其原有結構; 通過解構一件物件的框架,找出固定及連接一起的必要組件,揭示出其最內部結構及本質。作為一個形象化過程,decortiqué 體現了Maison Margiela 的核心價值—追求真實性和個人主義;亦進一步向品牌的內襯匿名概念致敬,暴露原本被外層服裝或配飾遮蓋而變得不起眼的內裡本質,從新塑造出物件最原始的輪廓。

今回Classic Leather Tabi High 的設計靈感糅合 Reebok 經典 Classic Leather 的外底和圖案及Maison Margiela 1988 年標誌性 Tabi 鞋的分趾鞋頭; 採用decortiqué 技術剪裁鞋身皮革以露出運動鞋的核心結構及內裡,營造出仿綁帶設計,觀感上加強羅馬涼鞋的形象。全新高筒皮革運動鞋款共備有全白、全黑、全紅3色;大膽設計配上品牌標誌性decortiqué 技術,完美展現個性十足的街頭時尚造型,勢必讓兩大品牌成為今個初夏焦點潮流熱話。

Maison Margiela  x Reebok 全新Classic Leather Tabi High 鞋款已於6月18日起在Reebok 香港官方網上商店登陸上架。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Maison Margiela x Reebok羅馬運動鞋 潮人之選

Posted on

【東奧・重要的你・張家朗】堅定走過7年全職路 父母嚴厲成就今日「劍神」

【體路專訪】奧運延了期,也缺了海外觀眾,甚至看台亦可能變得鴉雀無聲。運動員奮鬥十年,為的就是在萬眾矚目的舞台上獻技。如今依然矚目卻非萬眾,如果只有一張門票,要港將們選一人成為最重要的觀眾,他會是誰,又願不願意跟他走?

(圖:受訪者提供)
(圖:受訪者提供)

「少年劍神」,這個稱號或多或少反映了張家朗(Edgar)的能力,贏過亞錦賽、世青賽金牌,世界排名最高升至第5位,這位年僅24歲的劍手一次又一次締造歷史,漸漸已經成為香港男子花劍隊的中流砥柱。然而,張家朗的成功,除了是他的努力不懈外,一切的起源都是來自「張爸」張子倫及「張媽」陳雪玲當初成就家朗踏入全職的決定。即將第二次踏上奧運舞台,Edgar為自己的目標而奮鬥,同時背負著父母的夢想,代他們追逐昔日未圓夢。

希望他能夠在籃球圈都佔一席位,但既然他喜歡就讓他繼續打劍。——「張媽」陳雪玲

「爸爸媽媽是最熟悉我的人,無論作為運動員還是兒子,他們都是最了解我。」雖然家朗已經在體院生活多年,但畢竟血濃於水,即使近年相對較少相處時間,「張爸」與「張媽」作為最熟悉家朗的人亦理所當然。兩人對於家朗的性格,都離不開「內向」兩字,「家朗從小都不太願意表達自己,或是表達得不好。一直以來都跟隨我們的意向做,我們安排甚麼運動他都很少抗拒。」對於小時候的家朗,甚麼運動都不抗拒的原因,當然是因為「有得玩」,他指:「小時間有運動玩已經很開心,沒特別對甚麼運動感興趣,即使劍擊如是。」

或許遺傳到父母的運動細胞,加上自己的天賦,家朗很快就在劍擊上取得一點小成績,從而令他愛上這項運動,「一直玩劍擊好大原因是當時初接觸不久就在小學學界取得第3名,這個獎項讓那時候的我很有成功感,覺得在這個地方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對於Edgar選擇的劍擊路,作為昔日籃球運動員的「張爸」與「張媽」有著不同的意見,前者希望愛兒能夠多元發展,惟後者卻希望他能夠在籃球場上發光發熱,「自己對籃球很感興趣、很投入,家朗小時候都會帶他去球場打波,他都很喜歡,所以都希望他能夠在籃球圈都佔一席位。不過爸爸希望他能夠多元化,而且他學完劍擊後好像興趣比籃球大,爸爸就覺得既然他喜歡就讓他繼續打劍,籃球就在課餘時間再帶他去球場玩。」

父母的話給予我很大動力進步,鞭策我成長,令我更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甚麼。——張家朗

聽到這裡,或者大家與筆者一樣,都感受到這對父母對家朗的寵愛,不過在「劍神」眼中,那時候的父母甚是嚴厲,「小時間覺得父母好惡,比起一般父母嚴厲。那時候打比賽會有壓力,因為怕打得不好被他們罵,很多家長在小朋友輸的時候都是『不緊要』、『下次努力』,抱住安慰的心態,但我小時候輸比賽哭的時候,父母會問我『為甚麼你要哭?別人會說你軟弱,輸比賽不應該是這樣。』」對於小朋友而言,這番話著實較難理解,但隨著歲月的成長,家朗亦開始理解父母的話,「我有不好的性格,就是不喜歡其他人看不起我,如果有人覺得我打得不好,下次我就會好想贏,證明我是可以的。父母的話給予我很大動力進步,鞭策我成長,令我更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甚麼。」

內向小子最「企硬」的一次

近年四出參賽,遇過許多人和事,但家朗的沉厚寡言依舊不變,不愛說話、甚少表達自己,不過在過去24年間,他亦曾主動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意願,「企硬」向父母爭取,為的就是劍擊的全職路,「我自小不願意講自己的事比別人聽,亦很小向父母要求甚麼,但全職那次真的對他們死纏難打。那段時間早上上學,放學再去練習,很辛苦,加上自己希望在這劍擊發展,就跟爸爸講想轉全職。一開始他不太願意理會我,之後我日復日不停講,好似小朋友『扭計』買玩具,直至他知道我認真想跟他談這件事。」運動員這條路在香港並不易走,父母聽到家朗偏偏想走這條路,起初亦顯得抗拒,「一開始難接受,始終仍未中學畢業就做全職運動員,如果他能夠雙向發展,則無須這樣早決定走這條路。」

不過家朗的堅定打動了父母,「張爸」眼見兒子在香港排名擠身前4,決定讓他放手一搏,「張媽」更與家朗「約法三章」,「那時我都有一些要求,例如兩年內要有成績、不可以表現懶散等等,如果看到他入體院不是為目標進發,會要求他出來繼續讀書,他亦應承我。」對於母親的要求,當時年少氣盛的Edgar從沒有絲毫感到擔心,「那時候年紀還少,甚麼都不怕,對自己有信心,不覺得自己會打不出成績,所以完全沒擔心過。」結果這位「少年劍神」在轉全職後即代表香港出戰仁川亞運,及後更贏得亞錦賽、世青賽冠軍,用成績回應與母親的承諾。「現時社會很多父母都希望小朋友讀好書,畢業找一份好工作,就是相對好的人生,沒人會放膽讓一個還沒畢業的小朋友行運動員這條路。坦白說沒人知道運動員甚麼時候有成績,整個生涯可能平平淡淡就渡過,所以很感謝他們。」

(圖:受訪者提供)

最討厭「下次再嚟」

小時候父母的嚴厲迫使家朗變得堅強,但隨著「少年劍神」已經不再「少年」,家朗認為這份嚴厲已經慢慢轉變成安慰:「可能知我長大,都經歷過很多,所以只是告訴我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但他們從來不會說『下次再嚟』,在我角度這句是很不正面的安慰,我會想『為甚麼要是下次』,下次不知是甚麼時候,正如這一年因為疫情沒有比賽,有一段時間很迷茫,所以對這感受更深。」「下次再嚟」可能是家長們安慰小朋友時說得最多的話,但這卻是家朗最討厭的一句,「大家都知道運動員生涯很短,下次可能是下年的事,但下年身體可能變好,亦可能變差,或者會受傷,情況是怎樣沒人知。」正因為存在種種未知,所以家朗特別討厭「下次」。

運動員一定有高有低,這個世界沒長勝將軍。——「張爸」張子倫

7年的全職生涯,家朗經歷過無數的「下次」,這些「下次」讓他攀上過高峰,亦讓他跌過谷底。雖然家朗不愛說,但不懂劍擊的父母都會感受到Edgar的低潮,作為過來人,「張爸」與「張媽」都會用運動員的角度,助家朗走出谷底,「張爸」表示:「運動員一定有高有低,這個世界沒長勝將軍,任何時候都不會在高峰維持很長時間,當跌下來的時候如何調整再攀高峰,這方面我們都會與他分享。」

替父母圓奧運夢

「家朗已經幫我們圓夢,奧運是我們遙不可及。」每個運動員的夢想都是踏上奧運舞台,「張爸」與「張媽」昔日未能達成目標,然而家朗在2016年已經登上里約奧運,代他們完成這個夢想。5年前因為時間緊迫而未能到現場支持,今年又因疫情未能赴東京觀賽,「張爸」坦言感到失望:「上次他在里約寄明信片回來,他希望我們今屆能夠去現場支持,但結果都是做不到。」雖然未能親身到場,但「張爸」已經提早請假,透過直播為家朗打氣,至於「張媽」則表示:「我未必會看直播,只是看賽後結果,怕自己太緊張,始終有期望就怕失望。」

家朗在訪問期間突然抽筋,「這星期練得好累。」

感謝他們當初的嚴厲。——張家朗

張家朗如今的成功,源自父母當初的抉擇,「少年劍神」透過這次訪談,更明白到父母對他衝奧的重要性,「今日慢慢說起才明白,一直覺得自己的性格是想要甚麼就去爭取,其實是小時候父母在我每次輸掉比賽的說話、訓話、要求,塑造我如今的性格,所以都很感謝他們當初的嚴厲。」或許他過去都未曾想過,父母的嚴厲成就了今天的他,而這次訪問除了讓他明白父母為他帶來的改變,更讓我們感受到家朗對父母的愛,「相比起以獎牌作回報,我更想他們生活無休。」相信無論家朗能否在東京踏上頒獎台,「張爸」與「張媽」對這個「少年劍神」已經感到無比自豪。

圖:彭淬祺、李子正
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奧・重要的你・張家朗】堅定走過7年全職路 父母嚴厲成就今日「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