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武漢肺炎】視像訓練拋開傳統思維 排球教練改攻心理層面

視像教學,陳怡,德望學校,排球,武漢肺炎,新冠肺炎
陳怡教練在中學、大學時為排球隊成員,2004年加入香港跳繩代表隊,曾代表港隊出戰世界錦標賽。大學畢業後任職老師及學校排球教練,隨後辭去教師工作,於內地及歐洲流浪兼義教,對教學模式有另一番體會。現時為兩間中學排球教練及跳繩教練。

【體路專訊】不少學校在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而停課的這段時間改用網上視像教學,並讓運動校隊教練進行視像訓練,既助教練於疫情下能有收入,亦避免同學完全停止運動。然而存在空間限制的視像訓練該如何進行又是一個全新課題,德望學校的排球教練陳怡就決定拋開傳統著重體能及技術訓練的思維,轉以平日訓練忽略的心理層面作重點。

視像教學,陳怡,德望學校,排球,武漢肺炎,新冠肺炎

視像教學,陳怡,德望學校,排球,武漢肺炎,新冠肺炎

「現在的小朋友是否喜歡視像課堂?」中學、大學均為學校排球隊成員,現時擔任德望及聖公會鄧肇堅中學男子排球隊教練的陳Sir,嘗試代入學生的角度:「可能10個學生有9個都不喜歡,你叫他坐在這裡聽你講1小時,喂,你有甚麼吸引力?」偏偏他帶領的學生又可以坐著看K-Pop影片或Running Man等綜藝節目1小時,於是他就嘗試成為課堂的編劇與導演:「我設計的課堂每個部份不能太長,要相似但不能重覆,讓他們有期待,但同時又不能讓他們知道會發生甚麼事情,最後就要有彩蛋。」

視像教學,陳怡,德望學校,排球,武漢肺炎,新冠肺炎
陳怡領軍的德望女排去年奪得學界九龍D3總冠軍,今年升上九龍D2組作賽(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陳Sir一個半小時的訓練課堂內容豐富,有談及訓練理論、實踐,也有觀看影片、一同做體能練習、分組討論、即場做問卷等等,每部份的時間都不太長。在疫情前的實體練習,一課訓練包括帶氧、靈活、力量、伸展、基礎動作、陣式、配合及心態,來到視像訓練,身體及動作訓練都似乎難以執行:「始終整個動作相差太遠了,訓練步法、殺波成效不高,也沉悶。至於做體能也沉悶,而且難以透過鏡頭給他們太多意見,做到平日的六、七成已經很不錯。」他認為網絡上有更多示範影片做得更好、更標準、更易參考,因此應善用此資源,他希望能激勵到球員自覺訓練,認為比一同在鏡頭前做有效更多。

視像教學,陳怡,德望學校,排球,武漢肺炎,新冠肺炎
雖然技術與體能訓練在陳Sir的視像教學中並非首要,但他亦會抽一點時間與同學一同做動作

他重新規劃整個視像的訓練時間,減少傳統體能與技術訓練的比重:「傳統訓練內容包括現場感、氣氛、即時性、互動、變化、技術與戰術的實踐,這些都不是在線上能夠做到的,相差太遠了。所以現在是教練發揮的時候,無理由在限制下仍只做傳統一套,反而要善用線上的優勢,嘗試做我們平時忽略的部分,而不是只在線上去彌補體能的不足,這樣永遠不能達到以往的水平。」在排球這項運動中,每次練習時數、場地有限下,大部份訓練都集中在戰術及技術,平日忽略的部份正是心理層面。

視像教學,陳怡,德望學校,排球,武漢肺炎,新冠肺炎
陳Sir於視像教學中善用科技

心理有多重要?陳Sir的答案是與技術一樣重要,然而他認為這並非開賽前花30分鐘就能調節得到的:「心理調整是一個過程,比如我會與球員預測比賽時不同情況,例如預計會贏的比賽輸掉了,或者開局意外落後0:10。嘗試構思與聯想,在腦海不斷重現,漸漸就能應用在比賽時的實況。」然後在經歷起跌與挫敗,就能帶來心理的成長。

陳Sir的視像教學課在心理方面下足功夫,並非單純的從上而下教學,反而給予同學更多發揮空間。比如在課堂中提出「如何建立信心」、「好隊友的特質」、「成功隊伍的定義」等問題,然後把同學分成不同小組討論,之後收集各個答案,最後與同學一同實時投票,了解大家的想法。陳Sir在過程中引導同學思考與探索,讓球員與教練彼此了解,他說:「有時在比賽期間責備完後未有時間安慰或解釋,例如有次比賽在最後階段換走一位不斷開失波的球員,最後雖然贏波,但球員卻可能會一世記住這件事,變成了心結。」只是在賽後忙於檢討、為下次訓練、下場比賽做準備的教練亦有限制,未必能夠顧及得到所有球員的心理層面,現在疫情的這段時間則正好能花更多時間在心理層面上,「作為教練,重視心理層面不止是為了讓球員有更佳表現,而是讓他們能更堅壯地成長。」

視像教學,陳怡,德望學校,排球,武漢肺炎,新冠肺炎

視像教學,陳怡,德望學校,排球,武漢肺炎,新冠肺炎

陳Sir最後以一個旱災的比喻為出席率100%的視像訓練作結:「一班人在旱災時求雨,有人求雨時沒有準備任何東西,有人則在求雨時已拿出水桶,因為他相信真的會下雨。我們相信疫情會完結,但過程中我們是否已準備好?」他說,相信德望女排屬於後者。

視像教學相關報道:
中學推行校隊Zoom體適能課堂 望與全職教練共渡時艱
疫情下的教學與運動日常 小學「全民」視像體育堂一舉多得

圖、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武漢肺炎】視像訓練拋開傳統思維 排球教練改攻心理層面

Posted on

運動心理學淺談(30):運動抗疫、運動員抗疫-心理篇

(Photo Credit:olympic.org)

【體路專欄】近月的疫情對全世界帶來嚴重影響,奧運亦因此而首度延期,運動員及教練們正面對著不同程度的身心挑戰。有本地運動員早前確診,執筆之時,他們還在醫院中,再想到曾與確診運動員一同訓練的隊友、朋友及家人,有些接受了政府或自我的隔離安排,他們所經歷的困難,難以言喻。為數不少與疑似病人接觸過的運動員(例如乘坐同一航班或隊友剛從歐洲回來)或許都經歷了一段提心吊膽的時間,直至今日,他們仍不敢鬆懈。兩個月前,那些運動員正全力為七月的奧運準備及爭取。他們得知疫情越催危急之時,一面期待奧運的到來,另一面則擔心安全情況;一方面被告知應該當奧運如期舉得來準備,另一面則多少等待或猜測著延期的可能。被告知要延期後,運動員就在等待新確立的日期或盤算改變對自己的影響。雖說所有運動員正面臨同樣的情況,但他們心理上被拉扯的感覺及壓力,可想而知。還未說社會上,整體因為疫程以帶來的擔心及或緊張氣氛,它正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包括所有運動員及教練。

確診運動員的康復之路

無論如何,運動員的原有計劃在一系列的不確定因素下大受影響。在短暫的停頓及觀察後,大家還是要作出一定的回應。確診並接受治療的運動員是最直接被疫程影響,並承受著疾病帶來的痛苦。即使在康復中,數以日或星期計地在醫院,等待測試結果,在期待與失望之間徘徊。他們原先的訓練計劃被迫完全中斷。康復後,體能或需要一般時間的調整,不難想像他們或會擔心自身運動生涯的發展。

其他運動員的心理影響

因被界定為高危而接受隔離甚或因政府措施下自我隔離的運動員亦是相當受影響的一群。前者在擔心自身安全的同時 (例如等待檢測報告過程當中所產生的恐焦慮),還要適應隔離下的身心變化。Brooks及其團隊(2020)於二月份出版了一篇有關隔離情況下心理變化的綜述。他們提到被隔離的人士在隔離期間可能感受到個人或親友受感染的擔心、疏離而帶來的沉悶、資訊或物資缺乏而帶來的混亂及沮喪。隔離後,則可能感受到經濟及被標籤所帶來的壓力。雖然這綜述所翻查的研究大部份是針對受隔離的醫護,但其他所有隔離的人士,包括運動員或會有類似感受。更有研究留意到隔離人士在等候檢查期間,不只擔心個人受感染,更會擔心及內疚親友或因曾與其接觸而受感染 (Lund et al., 2020)。筆者亦聽過在隔離人士有以上的擔心。最後因個人檢查結果為陰性而放下心頭大石,但等待過程好不容易。

運動心理學家的任務

參考國際運動心理學會(ISSP)剛發表有關在隔離及低度監督(unmonitored)下訓練的工作建議,美國應用運動心理學會的指引、相關研究 (e.g., Lund et al., 2020; SAMHSA, 2020)及個人工作觀察,運動心理學家或可就以下方面支援運動員及其團隊:

  1. 跟確診運動員保持聯繫,就其康復過程中的心理健康及情緒變化提供支援。
  2. 了解運動員所接收的資訊是否足夠、準確或會否過於雜亂。鼓勵發問,有需要時再加以引導。
  3. 了解並促進運動員善用社交媒體保持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社交隔離旨在減少或避免相見,而不是斷絶來往。鼓勵運動員應循不同途徑互相關心,甚至鼓勵運動員考慮跟不同國家的運動員交流,分享疫情下的訓練及生活心得。
  4. 建議運動團隊應建立恒常定時的交流、訂立具體的短期訓練目標以作跟進、訂立每日的訓練流程、發掘/建立整個團隊(包括運動員及教練)之間技術訓練外的交流,如團隊正念練習、好書共享或Esports環節等。
  5. 了解並促進運動員保持或建立有規律的生活作適。對於身體狀況良好的運動員而言,在公在私,為身為心,建立在家下或隔離環境下的訓練計劃是理所當然及最好不過了。網上媒體已讓我們見識到世界各地的教練及運動員,正發揮其創意小宇宙,建立出不同形式的在家體能及專項訓練活動。香港居住環境相對較小,運動員在家或多以體能訓練為主。過去數星期,亦有部份本地運動員在香港體育學院的封閉安排下,進行訓練。可見大家都在努力適應中。往後時間,大家都會逐步重投專項訓練,而重訂訓練計劃是必然的一步。運動員及教練或要先處理訓練環境的安全 (如:聚集人數、器械消毒);接著因新賽期未有定案,運動員不能像早前如此聚焦於個別比賽作準備訓練,所以他們的專注度或有起伏。建議教練們多以表現性(技術、戰術運用)目標為訓練重點,並讓運動員體會到一些階段性的進步,從而維持他們的訓練動機。當然,有部份運動員會視現況為額外的訓練時間,剛好讓他們彌補早前未及處理的訓練問題。停訓不停練,他們的動機或會更強烈。運動心理學家,可系統地跟蹤所有合作運動員的心理及動機起伏,及早處理或會出現如:心理疲勞的情況。

社會大眾,共同身心抗疫

至於社會大眾,近日已有很多線上在家運動的教授,大家可選擇適合自身環境的運動進行練習。無論是運動員或社會大眾,在抗疫及隔離時期,面對眾多不確定因素,或有較多情緒起伏。正念練習可以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可以讓我們有更多的空間,覺察、思考及回應當下的情緒。香港大學賽馬會「樂天心澄」靜觀校園文化行動設計了一系列正念靜觀練習,大家不妨參考。

有不少運動員分享到其在此特殊環境下,他們能從新思考自己的運動及生活意義。本地運動員拍片鼓勵大眾共同抗疫及教授在家運動。美國知名運動員組成Athletes for COVID-19 Relief,以不同形式為社區籌款。更有運動員因其專業背景,選擇暫時重投醫護界,站在抗疫的前線(Jiwami, 2020)。這真是全世界共同面對的大挑戰。隔離環境或許帶來眾多不便,但在疫情嚴峻的時候,這不只是保障自己,更是保障他人及社會大眾的途徑。正如東奧的主題 「United by Emotion」,希望大家互相理解、鼓勵及肯定一直以來的努力,更感激廣大醫護的付出。

運動員提升心理健康的小貼士:

  • 增加小休時間

平日乘搭交通工具、坐電梯、跟友人到樓下咖啡店等,都是一些日常習慣,可稱之為小休(micro breaks)。大家千萬不要少看這些小休時間,可以把它們看成任務與任務之間的過渡期。最近經常聽到許多運動員、朋友訴說感覺特別累、集中力不夠,其中原因是我們日常的小休時間都不見了,感到累一點也不奇怪。面對著新的生活節奏,毋須對自己過分苛刻,可仿效以往進行micro break 的時間,把坐電梯、搭地鐵的時間,換成澆花、到窗邊發呆、進行伸展運動,讓自己與日常工作裡面,增添過渡期。

  • 每天的小改變

大家面對著新的日常可能已經感到厭倦。可嘗試每天起床問自己:究竟今天可以做一樣什麼的小改變,讓自己更開心?這件事可以與運動有關,亦可以與運動無關。例如,減少看電話的時間、找一個新的食譜、把昨天的體能訓練完成,都可以是生活上作出的小改變,切記要以「讓自己更開心」為大前提。

  • 容許自己有負面情緒

疫情引發各式各樣的情緒,例如悲傷、失望、焦慮、無力感、憤怒等都只是部分感受的情緒,對很多運動界別的朋友更是前所未有的經歷。如果你感覺到上述任何情緒,應如何應對?那就好好讓自己感到難過,並覺察自己情緒不好時的過程。不要試圖阻止自己難過(「哦,這沒什麼大不了」),或用其他方式分散自己注意力,強行讓自己要開心。要懂得健康地活出人生,必須充分體驗所有情緒,而不是只顧著正面的情緒。

  • 進行意象訓練

學會成員曾於專欄裡提及意象訓練的過程及成效(請按此:https://www.sportsroad.hk/archives/279813)。運動員待在家裡,便可有更多時間進行意象訓練了。雖然運動員短期內也不會進行任何比賽,但可以透過另類的訓練方式繼續模擬訓練或比賽情況。例如,於某特定田徑場上進行某種訓練,或於某比賽場地進行某次比賽,細節(包括當刻感覺、觸覺、味覺、聽覺)亦要加插到影像裡。每週進行3-4次,每次10分鐘,提升日後應付訓練及比賽的心理準備。

以下整合了部分精神健康的延伸閱讀:

  1. 香港體育學院:運動心理學部 (中文)

https://www.hksi.org.hk/news-publications/scientific-publications/education-pamphlets/psychological-tips-for-athletes-during-coronavirus-outbreak

  1. 香港心理學會:認識急性壓力反應 (中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TMfG87V2aM&feature=youtu.be&fbclid=IwAR0hNFAUCd2aiQxvPGbg5zCTNrvSvAawMoxXkuTAe5L_s0Xn-2Uzm-H8sp8

  1. 美國應用運動心理學會 (英文)

https://appliedsportpsych.org/blog/2020/03/the-covid-19-pandemic-tips-for-athletes-coaches-parents-and-the-sport-community/

  1. 國際運動心理學會 (英文)

https://www.issponline.org/index.php/component/k2/item/49-issp-corona-challenges-and-recommendations

  1. 在家抗疫 (香港中文大學):

https://www.facebook.com/CUHKneurology/videos/568003470487174/

  1. 抗疫為主的正念訓練(香港大學):

https://fightcovid19.hku.hk/mindfulness/

  1. 名星運動員籌款: https://athletesrelief.org/

參考文獻:

Brooks S. K., et al., (2020).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quarantine and how to reduce it: Rapid review of the evidence.Lancet, 395, 912-920.

Jiwani, R. (2020, March, 31). Athletes join the fight against COVID-19. Retrieved from https://www.olympicchannel.com/en/stories/news/detail/athletes-olympians-medics-nurses-fight-covid-19/

Lunn, P., Belton, C., Lavin, C., McGowan, Timmons, S., & Robertson, D. (2020). Using behavioural science to help fight the coronavirus. ESRI Working Paper No. 656 March 2020. [Working Paper]

Tokyo 2020. “Kong Man Wai Vivian: Rising to New Heights.” Tokyo 2020, Tokyo Organising Committee of the Olympic and Paralympic Games, 15 Apr. 2020, tokyo2020.org/en/news/kong-man-wai-vivian-rising-to-new-heights?fbclid=IwAR1T8i7smigD-CDKlAkDI8zyBXPu0hQhzEiyBg9RZyDE03Saw6B-cbhnSts.


文:李軒宇博士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主席
香港體育學院高級運動心理副主任、應用心理學博士、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學家、澳洲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學家。

文:盧綽蘅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副主席(活動與課程)
美國應用運動心理學會(AASP)註冊顧問、Inner Edge 運動心理學公司www.inneredge.com.hk顧問、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運動員表現提升小組委員會委員。於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教育大學擔任客席講師、兼職講師。最新書籍:《運動心理學建立自信,盡展所長》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 (HKSSEP)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 (HKSSEP) 作為本地唯一的專業學會,致力推廣具科學論証的運動心理知識及結合應用經驗,亦希望成為學術及前線同行的溝通平台,共同發展運動心理專業。HKSSEP由在本地大學中從事科研的運動心理學學者,及在不同前線機構 (如香港體育學院等) 的運動心理專家成立及主理。今後我們希望透過體路的平台,繼續跟廣大讀者交流,歡迎在我們的Facebook專頁留言。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運動心理學淺談(30):運動抗疫、運動員抗疫-心理篇

Posted on

【武漢肺炎】體院續封兩周 放寬容許運動員周末外出最多8小時

【體路專訊】香港體育學院今日(21日)宣布延長明日完結特別集訓安排至5月7日,但容許病毒測試呈陰性的運動員明日(22日)起返回體院,院內的運動員在總教練批准下,可在周末外出最多8小時。

體院傍晚發新聞稿,指由於奧運、殘奧及各大賽事相繼宣布延期賽程,同時本地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有所緩和,決定在確保體院安全、運動員和員工健康的前提下,以及平衡防疫及訓練需要後,延長特別集訓安排至5月7日。不過運動員在過去一個月「有出無入」,不能在離開後返回體院,體院決定放寬相關安排,容許完成體院安排的病毒測試、結果呈陰性的全職運動員明日起返回體院。

另外,體院亦容許全職或正備戰奥運及殘奥的運動員由今周起,在星期六、日早上9時至晚上6時期間外出,惟每日只能外出一次、最多4小時,同時亦要做足個人防疫措施並遵守政府的防疫指示,包括「限聚令」。體院餐廳則只為運動員提供堂座膳食服務,直至另行通知。

體院早前在閘口在放署告示牌,提醒運動員及教練離開後兩周不能返回體院。(圖:體路資料庫)

 

體院早在1月底已經宣布暫停非精英級別訓練,同時所有設施由1月29日起不對外開放。到空手道代表李振豪、曾綺婷及周家謙相繼確診後,體院上月23日再宣布「封城」兩星期至48日中午12時,入住體院宿舍的全職運動員和教練可以繼續進行訓練,惟期間不能離開體院,餐廳亦只為運動員及教練提供服務。

相關報道:
【武漢肺炎】體院「封關」大多運動員訓練暫停 單車乒乓隊訓練未受影響
【武漢肺炎】體院再封兩周 僅限完成強制隔離運動員內進

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武漢肺炎】體院續封兩周 放寬容許運動員周末外出最多8小時

Posted on

【東奧延期】疫情令體壇收入受重挫 IOC前市場營銷主任:疫情成體育界良機

2020東京奧運,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國際奧委會, 東京奧運組織委員會
(via Shutterstock)

【體路專訊】在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下,幾乎全球體育賽事都被取消或延期,體育界受到重挫。運動員、各個國際體育聯會、贊助商的收入均受到很大影響,不過,前國際奧委會(IOC)市場營銷主任佩恩(Michael Payne)卻認為,這場全球大流行的疫情將成為體育界的良機。

在疫情陰霾下,全球體壇陷入癱瘓,運動員未能在賽事中獲得獎金,很多運動員亦失去贊助商的支持,在沒收入下有些甚至要在體育界以外尋求工作機會以維持生計,而很多國際體育聯會亦因沒有賽事而出現虧蝕。惟佩恩指,這場全球大流行的疫病將會為體育界帶來轉變:「這場疫症令我們變得孤立,因此明年的奧運會將會成為團結的象徵,讓大家感受到奧運會是為全球喜悅的活動,而東京奧運將會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一屆奧運會。」

2020東京奧運,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國際奧委會
(Photo Credit:tokyo2020.org)

不過受新冠肺炎影響,運動員的情況比以往過得更困難,很多運動員沒有私人健身室作鍛鍊,有些甚至失去比賽應有的裝備及教練。IOC現時財務狀況良好,從2013年至2016年間獲得57億美元(約441.76億港元)的收入,過去亦實施了不少措施來支持運動員,但卻沒有方法應對現時運動員面對的危機。因此佩恩認為,這場疫情將令體育界進行一場「金融革命」,並將由最頂端開始變革,他稱:「無論是資產擁有權、工資以及各項體育賽事的時間,都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IOC主要收入來源主要來自贊助、電視轉播及門票售賣三方面,佩恩認為來自贊助商的收入是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由於很多賽事未能上演,贊助亦隨之暫停,未來需要一些時間重新建立。」至於另外兩個收入來源,佩恩稱:「雖然廣播公司已經停止付款,但當比賽重新展開時,他們將再次向IOC付款。從廣播媒體的角度而言,體育是吸引最多觀眾的內容,至於門票銷售的收入,在賽事重新展開後將會恢復。因此,目前IOC唯一面對的挑戰,只是資金流的問題。」

資料來源:AIPS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奧延期】疫情令體壇收入受重挫 IOC前市場營銷主任:疫情成體育界良機

Posted on

【武漢肺炎】意網將霍連尼恐染病毒棄戰東奧 絲維度蓮娜拒赴中國參賽

【體路專訊】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去年底在中國爆發,短短數月全球擴散,至今確診個案已突破240萬宗。由於武漢是最先發現病毒並觸發廣泛疫情的地方,被視為重要源頭之一,亞洲也成為重災區,世界排名11位的意大利網球名將霍連尼(Fabio Fognini)近日受訪時不諱言因擔心感染病毒,堅拒再赴亞洲作賽,甚至放棄角逐延遲至明年7月舉行的東京奧運,世界排名第5的烏克蘭美女網選手絲維度蓮娜(Elina Svitolina)亦聲言未來兩年不會到中國參賽,

受到肺炎疫情影響,世界體壇陷入癱瘓,ATP及WTA網球巡迴賽最少暫停至7月13日,原定5月舉行的法國公開賽延至9月,6月溫布頓更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首度取消。面對這場災難,不少網球運動員均感憂慮,意大利球手霍連尼接受當地報章《Corriere della Sera》訪問時坦言,個人健康比職業生涯更重要:「雖然亞洲有很多大型賽事,我可以從中獲得不少排名積分,然而我不知道以後還會否再赴亞洲地區參加比賽。即使東京奧運會推遲至2021年舉行,我都不會參加。」

霍連尼,2020東京奧運,網球
Credit : 霍連尼fb
霍連尼,2020東京奧運,網球
Credit : 霍連尼fb

「我最擔心的不止染上病毒,而是傳播病毒,因為我不再是一個人,我同時還有丈夫和父親的身分。」現年32歲的霍連尼於2004年轉打職業,2015年獲得澳網男雙冠軍,2016年里約奧運男單16強負英國梅利,去年8月取得生涯突破,於蒙地卡羅網賽4強力克11屆盟主拿度,繼而在決賽擊敗塞爾維亞的Dusan Lajovic,首奪大師系列賽錦標,也成為首進男單世界Top 10最年長球員。這位意大利型男2016年與前美網女單冠軍彭妮達(Flavia Pennetta)結婚,現時育有一子一女,早在3月初ATP宣布停賽之前,他們一家已取消了所有比賽和旅行計劃,返回意大利Liguria家中作自我隔離。

在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的情況下,霍連尼建議ATP不要在今年復賽:「賺錢無疑重要,但除非能110%保證安全,否則重新舉行賽事實在難以想像,主辦單位要對球員、工作人員、媒體和觀眾的健康負責任。」對於意大利體育部長希望意甲在5月4日恢復訓練,並於5月底復賽的想法,霍連尼更連聲炮轟:「他們『發錢寒』到瘋了!現在成千上萬的人都因疫情去世,他們竟拿大眾的健康開玩笑?而且閉門比賽有甚麼意義?」

絲維度蓮娜,網球
絲維度蓮娜IG圖片

另邊廂,2018年曾來港參加香港公開賽的烏克蘭女將絲維度蓮娜也因擔心新冠病毒,表示兩年內或不會出戰中國巡迴賽。「今年賽季還有機會恢復,中國或多或少已逐漸從疫情中恢復,也許之後會邀請我們去打比賽,但我不知道未來兩年會否再飛到那裡參賽了。」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武漢肺炎】意網將霍連尼恐染病毒棄戰東奧 絲維度蓮娜拒赴中國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