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冷知識】「黃金入球」為何被FIFA廢除?

足球, 黃金入球, 尼日利亞
1996年奧運會,尼日利亞於4強賽憑著加時的「黃金入球」,擊敗巴西殺入決賽 (Credit: Atlantic City Country Club:FIFA)

【體路專欄】在眾多不同球類比賽當中,都會出現「黃金入球(Golden Goal)」的規則,即是對賽雙方在法定時間內平手下,便會在加時階段以先入球方為勝。「黃金入球」過去曾出現在足球壇上,不過在短短10年時間,這項規則就被國際足協(FIFA)廢除,以下與大家講解一下,為何這項看似令加時賽更刺激的規則會被棄用。

早在1993年,FIFA已經引入黃金入球的規則,並在青年賽上試用,目的是鼓勵球隊在加時賽中積極進攻,為大型國際賽事的加時賽帶來戲劇性的效果,希望藉此減少以12碼決勝負的機會。此後,FIFA更將這項規則從青年組賽事搬到成人組賽事,並在奧運會、歐洲國家盃、世界盃等賽事上使用。

足球, 黃金入球, 尼日利亞
(Credit: Atlantic City Country Club:FIFA)

根據FIFA官方統計數字顯示,在1993年至2003年間,共有35個「黃金入球」,而首場以黃金入球決定勝負的賽事為1993年3月13日的世界青年錦標賽(U-20世界盃前身)8強賽,澳洲隊的Anthony Carbone在加時賽上半場9分鐘攻破烏拉圭的大門,協助球隊淘汰對手擠身4強。自1996年起,黃金入球更引入到奧運賽場上,當年的非洲勁旅尼日利亞在4強就是憑著簡奴(Nwankwo Kanu)在加時階段的黃金入球,擊敗有朗拿度、白必圖、李華度等巨星助陣的巴西隊殺入決賽,最終更擊敗另一支南美勁旅阿根廷奪得奧運金牌。

足球, 黃金入球, 尼日利亞
(Credit: Atlantic City Country Club:FIFA)

雖然黃金入球為國際賽帶來不少戲劇性的場面,不過在高風險的淘汰賽階段,很多球隊寧可加強防守,都不願意冒險進攻導致後防出現漏洞而失球,令在這規則下的加時賽進球數大大減少,以12碼決勝負的賽事反而不減反增。有見及此,FIFA於2003年起逐步改用「銀球制(Silver Goal)」,即在加時上半場領先一方為勝利,不過這規則同樣不受歡迎,因此在2004年歐洲國家盃後,FIFA便全面廢除以上兩條規則。

資料來源:FIFA, talkSPORT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冷知識】「黃金入球」為何被FIFA廢除?

Posted on

【新型肺炎】美國醫學組織評各活動感染風險 去健身室及大型運動場最高危

【體路專訊】在新型肺炎肆虐下,康文署再度封閉早前重開的體育設施,然而在早前陸續重開的康樂設施中,戶外籃球場及足球場相對其他設施較遲解封,此舉引來不少「波友」批評。惟近日美國醫學組織Texas Medical Association以圖表列出各日常活動的感染風險,當中指出打籃球及踢足球比在公眾泳池游泳的感染風險更高。

(Credit: Atlantic City Country Club:Texas Medical Association)

Texas Medical Association將感染風險分為9個等級,根據圖表中所示,在各項康樂活動中,打網球及露營都屬於2級的低風險活動,結伴散步、跑步、踏單車及打高爾夫球則是3級的低中風險活動。至於去沙灘及公眾泳池分別達5級及6級的中風險活動,然而打籃球及踢足球則風險更高,同屬7級的中高風險活動,去健身室及大型運動場就屬高風險活動。

Texas Medical Association未有解釋各活動的評級原因,但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公共衛生科教授Dr. Carlos Crespo指出,風險評估當中最關鍵因素是社交距離。他表示打籃球的身體接觸比游泳多很多,在打籃球的過程中不能限制社交距離,相反游泳卻可在已分隔的線道下進行,能夠確保參與者之間有安全的社交距離。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新型肺炎】美國醫學組織評各活動感染風險 去健身室及大型運動場最高危

Posted on

【審計報告】帳委會嚴厲批評足總失職 議員促當局加強監察

【體路專訊】立法會帳目委員會今日(15日)發表報告書,對足總4年間未有成立常設的審計委員會、財務及策略委員會未曾舉行會議及委員會議出席率過低等多項問題表示震驚及失望,認為足總每年冠絕各總會的收取千萬元計的撥款,理應受密切監察。帳委會副主席梁繼昌明言報告對足總的批評非常嚴厲,希望足總能全盤接納建議;民建聯議員何俊賢就認為民政事務局亦有責任監察足總運作,不能以對方獨立營運而推塘,「可以外判工作但不能外判責任。」

審計署的審計報告批評足總有多項不足,及後帳委會委員在公開聆訊上亦多次嚴斥足總高層,包括未有發現內部文件與審計報告有差異但卻同意審計報告的內容、未有核對年報字眼,以及多個委員會人事任命及會議出現問題等。經過3次共4節聆訊後,帳委會今日發表報告,對足總多種情況表示遺憾、失望及震驚。

帳委會批評足總自2011年起獲政府數以千萬元撥款,理應在公帑運用方面對政府及社會問責,然而整體成績卻令人失望。帳委會指審計委員會(審委會)是足總一個常設委員會,擔當監察和檢討足總內部審計職能成效的重任,但審委會在2015年7月起的4年間卻沒有成立,對此感到震驚並認為有關當局難辭其咎。報告又指,足總董事局知悉情況卻沒有採取措施糾正,同時又沒有更新審委會的職權範圍。

陳淑莊

 

公民黨陳淑莊在下午的帳委會記者會上重提審委會主席及召集人的分別,批評足總沒有在審計報告發表前發現問題,又直斥足總指年報屬宣傳文件的說法錯誤:「這些是甚麼管治?這些是甚麼工作態度?但大家不要忘記,負責管治、位高權重的很多都正正是高薪,又如何交代?」她指民政局在審批足總新一份5年計劃撥款時要求對方每半年提交報告,希望當局能密切監察,「足總多年來得到如此多資助,但足球發展又不見得可以令香港人振奮,撥款踏入第10個年頭政府更應密切監察。」

梁繼昌
何俊賢

 

另外,帳委會亦對足總7項企業管治和運作的不足、不合規定做法同樣感到震驚,包括未能提供大部分市務及傳訊委員會的會議紀錄予審計署審查、財務及策略委員會未曾舉行會議、部分委員的會議出席率過低、招聘程序及採購等。至於足總在達成表現目標及指標,以及社區推動足球的效益方面,帳委會則表示遺憾及失望。帳委會認為足總自2011年獲政府撥款資助後整體成績令人失望,反映民政事務局及康文署未能從衡工量值角度,緊密監察足總整體表現。

帳委會又指,明白部份足總董事「對發展香港足球付出了時間」,但足總在提升港足表現的結果或成績,與其良好意願和付出並不相稱,強烈促請足總制訂及持守清晰的指引及作業模式、推行一套嚴謹與穩健的內部監管及核證機制,同時當局亦應在監察撥款運用中擔當更主動和積極的角色。

帳委會副主席梁繼昌明言,今次對足總某些失職的批評是非常嚴厲,但希望足總能在短中長期均全盤接納審計署及帳委會的建議,令公帑用得其所之餘,亦能幫助足球發展。民建聯何俊賢就指,民政局作為撥款及監察營運的部門,同樣應該就足總的管治問題負上極大責任:「民政局多年來行禮如儀的批出撥款,但足總表現沒有符合公眾期望。當局經常指因為足總要獨立營運而採取不干預態度,但多年來對多個問題都置若罔聞,其實應該要深切檢討,不是一句獨立營運就推掉責任,希望當局了解可以外判工作但不能外判責任。」

相關報道:
【審計報告】審計署批足總不足 足總:會提升管治水平
【審計報告】帳委會對足總管治感驚訝 貝鈞奇:會積極改善

【港足】報道揭時任足總審計委召集人誰屬 前主席:重要部門怎會無開會?
【審計報告】足總文件錯漏百出 議員批「字眼同審計報告唔同都無問題?」

【審計報告】足總文件錯漏百出 議員批「字眼同審計報告唔同都無問題?」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審計報告】帳委會嚴厲批評足總失職 議員促當局加強監察

Posted on

【籃球】ABL董事局宣布腰斬19/20球季 間接回應「壽終正寢」傳聞

ABL,籃球,東南亞職業籃球聯賽

【體路專訊】東南亞職業籃球聯賽(ABL)早前傳出或「壽終正寢」,賽會今日(15日)相隔3個月後再度更新社交媒體,刊登一份由董事局發出的聲明,宣布由於未能在安全情況下完成2019/2020賽季,故將正式腰斬今季賽事。賽會亦指將全力預備舉行2021球季,間接回應聯盟或將倒閉的傳聞。

ABL,籃球,東南亞職業籃球聯賽
ABL今日於Facebook刊登腰斬賽季聲明(Credit: ABL)

ABL賽會今日在相隔3個月後再到更新Facebook,貼出一張由董事局發出的聲明,宣布由於未能在安全情況下完成2019/2020賽季,故將正式腰斬今季賽事。聲明提及今年是ABL的里程碑,特意向支持賽事的球隊、贊助商及球迷致謝,不過疫情令部份國家實施入境限制,影響到賽事的運作,加上考慮到社會責任及健康下,最終決定作出腰斬賽季的艱難決定。賽會提到會把今屆賽事定義為「未能完成」,因為在聯賽有季後賽制下,不可能以現時成績決定出正確的冠軍。最後ABL賽會提到,之後他們將盡全力預備2021賽季,並希望在與向各球隊咨詢後正式公布賽事詳情。

ABL,東方龍獅,籃球
圖:體路資料庫

ABL聯盟於2009年成立,2019/20踏入第10季卻在今年初遇上新型肺炎疫情,常規賽進行到不足一半便於3月緊急煞停。賽事自暫停後一直未有新消息,網站及社交媒體亦長時間未有更新,首席營運總監Jericho Ilagan上周更向媒體透露ABL辦公室早於3月30日已關閉,加上主要贊助商亞洲航空陷營運及財務困難,令人懷疑賽事將倒台。(相關報道:外媒曝ABL陷營運危機 3月已遣散員工 東方指賽會仍有聯絡

不過香港參賽隊伍東方龍獅卻透露ABL賽會從疫情開始到最近仍一直與各參賽球隊保持聯絡,以及提出重啟今屆賽事的方案。台灣球隊富邦勇士日前亦透露,賽會除了與各隊保持聯絡,亦指出首席營運總監Jericho Ilagan及其他員工並非遭到解僱,而是約滿後未有續約。

東方龍獅在今屆ABL常規賽3月暫停前錄得3勝7負,在10隊中暫列第9名。

ABL,籃球,東南亞職業籃球聯賽
截至2020年3月9日的ABL常規賽排名(Credit: ABL)

資料來源:ABL、綜合外電報道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籃球】ABL董事局宣布腰斬19/20球季 間接回應「壽終正寢」傳聞

Posted on

【審計報告】帳委會報告批選拔不當不可接受 林卓廷斥港協高層「作供全是作」

【體路專訊】立法會帳目委員會今日(15日)發表報告書,批評港協暨奧委會的遴選運動員制度欠缺透明度,對制度中的不當之處,表示震驚、強烈不滿及不可接受。帳委會的報告又嚴厲批評兩名港協暨奧委會高層王敏超及鄭國鴻的證供質素,認為部分證供斷章取義及前後矛盾;委員之一、民主黨林卓廷更直斥從未遇過如此不誠實的證人,批評二人「所作的口供都是『作』的」,更直言「百份百不相信王敏超」。

審計署早前發表的審計報告中,除了對足總及部分體育資助的監察提出問題外,亦揭發港協暨奧委會的遴選運動員機制存在漏洞。帳委會經過4次聆訊後發表報告書,對港協暨奧委會沿用十多年的運動員遴選制度中的不當之處,表示震驚和強烈不滿,並認為不可接受。報告指部分不符合已公布的遴選準則的運動員,獲遴選委員會以另一些從未公布的準則選拔參加前年雅加達亞運,理據更未有妥為記錄在會議紀錄,會削弱運動員遴選過程的誠信、透明度及公信力。

王敏超(立法會直播截圖)

 

除了遴選機制等問題外,帳委會亦批評港協暨奧委會代表在公開聆訊上的作證質素,並對證供令委員會的調查過程遭受不必要的拖延,表示震驚和強烈不滿,更直指證人回應的可信度成疑。報告不點名批評港協暨奧委會義務秘書長王敏超,以及行政總監鄭國鴻在回答委員會的問題時態度迴避,在聆訊中就同一問題給出前後矛盾和多個版本的答案,包括關於泳隊總教練決定替補名額的時間、有否把選拔運動員的其他考慮因素正式通知各個體育總會及教練等。兩名港協暨奧委會高層又在回應有關一名運動員的提名的覆檢個案時斷章取義 ,提供了不完整的資料,或會誤導帳委會。

林卓廷

 

主力負責港協暨奧委會報告的林卓廷直指,帳委會少有公開批評證人,但今次對兩名港協暨奧委會高層感到非常憤怒。他以港協向帳委會提交、有關郭家輝未能入選亞運泳隊原因的文件為例,認為對方起初沒有提供文件全文是蓄意誤導:「我在帳委會4年,從來沒有見過如此不誠實的證人。為甚麼一個一直說要公平競爭、開放透明的港協暨奧委會,可以這樣黑箱作業?我感覺他們二人所作的口供真的是『作』的,令委員會浪費大量時間糾纏在明知錯誤的答案。」林卓廷又在記者會上指,港協暨奧委會曾在聆訊上表明有醫生證明支持一名賽前3個月斷腳的泳手出戰亞運,但其後提供的信件卻完全沒有相關觀點:「這封醫生信根本不是亞運的信件,是2020年6月所發出的,代表是聆訊後才叫醫生補交。信中亦只表示運動員是『醫學上安全』可以在有輔助設施下重新訓練,並非表示他適合參加國際大賽。」

梁繼昌(左)及石禮謙

 

不過由於帳委會聆訊並非引用《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傳召證人,兩人亦並非在宣誓下作供,林卓廷指帳委會不能從法律途徑跟進指控,但希望未來需要作供的證人引以為鑑,先做好準備才出席聆訊,「不要在聆訊上胡說八道」。帳委會副主席梁繼昌就以上屆會期的其中一次聆訊為例,指完成聆訊後曾向廉政公署(ICAC)舉報:「ICAC曾經展開調查,雖然最後不作起訴,但其實不是沒有後果的,最嚴重的事情亦有後果的。」主席石禮謙亦指未來會繼續跟進報告所提出的建議。

鄭國鴻(立法會直播截圖)

 

報告又批評港協暨奧委會未能提供文件證明,他們在聆訊上聲稱運動員及教練清楚知道在選拔運動員時會考慮甚麼其他重要因素。他們同時亦對港協暨奧委會未有盡力確保體育總會提名運動員的過程公平公正,表示完全不滿及失望,並認為不可接受。帳委會強烈促請港協暨奧委會盡快檢討現行的運動員遴選準則、設立健全的替補或替代機制,參考海外做法以公開方式選拔運動員,並按需要採取監察措施,以確保全面落實《防貪錦囊》中有關體育總會選拔運動員的最佳做法。林卓廷同時呼籲體育界不要受制於有權力人士,擔心影響出賽安排而對制度黑暗忍氣吞聲。

相關報道:
【審計報告】審計署指香港運動員選拔不公平 倡提升透明度
【審計報告】王敏超為批評解畫 稱亞運泳隊選拔不公屬誤會
【審計報告】議員質疑違反常理 港協稱游泳遴選「最佳成績」為名次非時間
【審計報告】空手道總會選人不公 港協不滿解釋牽強
【審計報告】議員港協針鋒相對 王敏超批炒作亞運選人「差啲攪出人命」
【審計報告】亞運泳手賽前3月斷腳照參戰 港協確認事前並不知情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審計報告】帳委會報告批選拔不當不可接受 林卓廷斥港協高層「作供全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