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東京奧運】IOC副主席稱運動員抵埗無需隔離 活動限於場館選手村

新型肺炎,2020東京奧運,國際奧委會,東京奧運組織委員會,IOC
東京奧運選手村(Photo Credit:Tokyo 2020 Facebook)

【體路專訊】距延至今年的2020東京奧運開幕尚餘不足半年,日本疫情仍然嚴峻,有關這項4年一度體壇盛事的去向謠傳不斷。國際奧委會(IOC)副主席John Coates日前接受澳洲傳媒訪問時重申,東奧將如期在今年舉辦,並透露運動員抵埗後將無需隔離,但活動範圍就會被限制於場館及選手村。

英國報章《泰晤士報》上周引述消息指日本政府已私下決定將取消延至今年舉行的東京奧運,不過日方與IOC隨後均否認。身兼IOC副主席及澳洲奧委會主席的John Coates,周四接受澳洲《天空新聞》訪問時再度重申東奧將如期在今年7月23日展開,並指再度延期並非選擇。就著日本傳媒調查指近80%受訪日本人希望東奧延期或取消,Coates回應指:「日本民眾在疫情首次爆發時希望延期,而我們亦延期了。現在他們覺得延期這個選擇仍然可行,但其實已經不再可行。」

Tokyo2020,2020東京奧運,新型肺炎,2020東京奧運,國際奧委會,東京奧運組織委員會,IOC
(Photo Credit:Tokyo 2020 Facebook)

Coates指在沒有延期或取消的選擇下,東奧現時考慮的事項為賽事是否閉門作賽或限制觀眾入場,「或許賽事會沒有海外觀眾,我們應該盡量遲一點作這個決定,大概3月或4月會有決定。」他亦談及部分安頓運動員的安排,並確認海外運動員在抵達日本時將無需隔離檢疫,但需在前往日本前72小時內、到達日本機場及選手村後做分別病毒測試,之後亦會每4日做一次測試。Coates並提到將會限制運動員的活動範圍:「他們會被限於奧運選手村及訓練和比賽場館,就只有這些地方,不能前往市中心。」他盼望在這種政策下,選手村能成為日本最安全的地方。IOC上月曾指,運動員預計將在比賽前5日抵達選手村,以及在比賽完成後2日內離去。

Coates所提及的防疫措施預料將於IOC及東京奧運組織委員會下周公布的賽事指引上提及,預料指引內容亦會包括一系列運動員出發前及抵達後需要遵守的事項。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報道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奧運】IOC副主席稱運動員抵埗無需隔離 活動限於場館選手村

Posted on

行山忌做「周末戰士」 日常10分鐘訓練減受傷風險(有片)

行山,郊遊,雷雄德博士

【體路專訊】香港人在疫情下紛紛走到郊野呼吸新鮮空氣,周末的「千島湖」、流水響等打卡熱點人流隨時較旺角街頭更多。不過如果平日長期在家中或辦公室靜態活動,星期六、日卻行山一整天,運動量太高容易引致受傷,故此運動科學專家就建議平日亦應稍作訓練,避免成為「周末戰士」。

本地運動場地因疫情關閉,行山郊遊和踩單車成為港人僅餘的少數娛樂,令山野周末人頭湧湧。但不少市民平日缺乏運動,周末卻在山上「Chur盡」,香港浸會大學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副教授雷雄德博士指有一定受傷風險:「這個情況像沒有訓練就去比賽一樣,許多『打卡』景點需要行一整天,如果行山時體能不足或疲倦時就容易受傷,比如大腿肌肉不夠力就有機會失平衡。」

雷雄德
雷雄德博士

因此雷博士建議市民在周末行山前,平日亦應訓練大腿肌肉協調、平衡及力量,即使未能每日鍛鍊,每星期訓練兩日亦有不少裨益。他舉例指,可以每日做5至10分鐘的弓步動作來提升大腿肌肉力量,該動作與行山向上踏步的動作一樣。除了弓步動作外,雷博士亦推介由美國戶外用品品牌REI拍攝的行山訓練影片,部分訓練動作不需要特別器材,市民在家中或辦公室都能夠做到。

如未能觀看弓步教學影片,請按此

如未能觀看行山訓練影片,請按此

除了日常鍛鍊之外,雷博士亦提到行山時要注意3大事項,包括個人能力、器材裝備及環境因素。個人能力因應每人狀態及體質不同,雷博士指許多人以往與朋友一同郊遊時,會由其中一人統籌及排規劃路線,但未必適合所有人的能力,故此應就著路線作商討,或就著體能最弱的人規劃路線,便為最安全。其次是行山時需使用適合的器材與裝備,如穿著行山鞋、帶備行山杖、防曬用品及足夠飲用水等。

行山時亦應留意山野環境,如上落地勢是否適合自己,新手就應選擇簡易平路,而非立即挑戰鳳凰山等難度較高的山峰。雷博士指香港天文台現時有提供部分遠足路徑的實時資訊,可以藉此留意路線的天氣及風勢,如環境未如理想就可能要改變路線或穿多件外套等。雷博士最後重申,勿因在社交媒體看到他人「打卡」就貿然去挑戰,他以景色狀麗但前往路線困難的鬼手岩為例:「路線長、無補給,曾見過有人無做好規劃,最後要水警載走。大家真的要小心安全,行山都是為了開心,不要因而樂極生悲。」


體路推介郊遊路線

1. 新手必行 – 大澳虎山

郊悠遊,行山,大澳,虎山,新手必行

2. 新手必行 – 香港仔水塘

郊悠遊,郊遊,香港仔水塘,行山

3. 人氣熱點 – 大欖涌水塘「千島湖」

郊悠遊,大欖涌水塘,千島湖清景台,行山,郊遊,陳佩琦,梁筠宜

4. 人氣熱點 – 魔鬼山炮台

郊悠遊,魔鬼山,行山,郊遊

5. 避開人流 – 西貢大灘

郊悠遊,大灘,西貢

6. 適合毛孩 – 薄扶林水塘

SportsroadJunior,Junior45,郊遊,行山,寵物,狗狗,陳芷晴,陳芷翹

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行山忌做「周末戰士」 日常10分鐘訓練減受傷風險(有片)

Posted on

【新型肺炎】體育演藝文化界促重開場地 霍啟剛:業界等不到「清零」才開工

【體路專訊】新型肺炎疫情直今已持續一年之久,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場地長時間被勒令關閉,單在第4波疫情下體育處所已經關閉近2個月,令業界人士收入大受打擊。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副會長霍啟剛周五(29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早前進行的調查結果,並要求政府有序重啟體育、演藝及文化場地。

受第4波疫情影響,康文署轄下場地自去年12月10日起被勒令關閉,至今已經持續51日,為疫情襲港以來最長一次。特首林鄭月娥早前表示正檢視能否讓局部行業復業,為向政府展示體育、演藝及文化界的決心,霍啟剛於本月19日至28日發起意見調查,共收到1,252份回應,當中約80%受訪者同意執行每日定時消毒、非參與者不得在場地逗留、每組運動人數需合乎限聚令等措施,亦有逾6成受訪人士同意教學人員定期檢測及展示「安心出行」二維碼。霍啟剛認為有關調查回應積極,反映業界面對的問題十分嚴峻,因此要求政府有序重啟有關處所。

霍啟剛
有逾6成受訪人士同意展示「安心出行」二維碼。

霍啟剛表示,明白政府渴望確診人數「清零」,但業界人士等不到:「經常看到報道,指業界人士因沒有工作被迫轉行。康樂及文化不單是一種娛樂,對業界而言更是一份工作。」對於政府「一刀切」政策,霍啟剛認為政府不應抱「體育就是高風險」的概念,他指:「每項運動的特性不同,早前運動場採取同場人數上限200人的措施都沒有傳播跡象,數據值得參考。過去業界沒有出現傳播鏈,反映業界的防疫措施有效,惜被政府無視。」

就體育處所重開,霍啟剛建議政府以科學化將各體育項目的傳播分低、中、高風險,按情況讓部分場地開放。此外,霍啟剛認為政府應設立與業界溝通的機制,他指:「很多事情因缺乏溝通導致工作不順利,與飲食界不同,體育、演藝、文化界別的範圍很廣泛,當中牽涉的問題不是一封信能夠表達。」

香港網球總會會長莫君逸。

同場的香港網球總會會長莫君逸批評政府不重視體育界,他指即使運動傳染風險低,但政府又以「參與者做完運動後有機會聚集進行其他社交活動」作解釋,他坦言此說法「匪夷所思」:「體育界不是漠視疫情擴散只顧自己,但政府的說法實在難以讓大家信服。」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新型肺炎】體育演藝文化界促重開場地 霍啟剛:業界等不到「清零」才開工

Posted on

【羽毛球年終賽】反勝印度球手 伍家朗開齋

伍家朗(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香港羽毛球男單頭號戰將伍家朗周五(29日)在泰國曼谷舉行的世界羽毛球巡迴賽總決賽2020(年終賽)出戰最後一場分組賽,伍家朗最終以局數2:1反勝印度球手斯里簡夫(Kidambi Srikanth),以一場勝仗為年終賽作結。

由於同屬B組的丹麥球手安頓臣(Anders Antonsen)以及中華台北的王子維都取得兩連捷,在此前兩場分組賽俱輸波的伍家朗和斯里簡夫,在周五的比賽前都已經無望出線。不過即使今仗僅屬例行公事,兩位球手打來都未有放軟手腳。伍家朗在早段曾連取4分反超前6:4,惟斯里簡夫之後連番得分,拉開分差至領先16:10。處於被動的伍家朗之後連續兩分打落網,先輸一局12:21。

(圖:體路資料庫)

先失一局的港將在第2局亦未能取得理想開局,甫接戰即落後0:3。伍家朗及後追平3:3後,再反超前9:5,惜世界排名第8位的伍家朗未能把握,遭印度的斯里簡夫連取6分逆轉形勢。兩位球手其後在13:13開始,先後5次打成平手,關鍵時刻伍家朗連取3分,以21:18追回一局。

來到決勝局早段,伍家朗長打短吊得心應手,逼得斯里簡夫接連犯錯,港將一度領先6:2和11:8。兩位球手之後交換場區再戰,斯里簡夫接連取分追成14:14平手。雙方得分梅花間竹,先後4次打成平手,最終率先搶得賽點的伍家朗險勝21:19,以局數2:1反勝斯里簡夫,在年終賽最後一場分組賽敲響勝鼓。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羽毛球年終賽】反勝印度球手 伍家朗開齋

Posted on

【體路專欄】全球暖化下絕跡的荷蘭傳統盛事?

【體路專欄】1月初從荷蘭回港以來,不時仍有跟在當地的朋友通訊,亦有留意一些新聞。如果我仍在荷蘭,應會見證到這數周內的兩件「大事」。

一件並非甚麼開心事 – 荷蘭政府早前決定因應疫情,實施自二戰以來首次的宵禁,卻觸發多個城市爆發示威,甚至騷亂,更有商店窗戶被破壞,示威者與警察衝突。據報經歷幾晚示威後,市面終於回復平靜。有人形容這是40年來最嚴重的示威局面。筆者跟友人聯繫,他們未至於受到切身影響,倒是從新聞上看到騎警出動驅散人群,場面頗為震撼。

另一件事則是荷蘭在1月中時下雪。荷蘭天氣難猜,難說定冬天何時及會否下雪,不過見到朋友在我回港不久後即可一起在雪中的阿姆斯特丹漫遊,當然看得我心癢,但後來又想,冥冥中自有安排。前年在荷蘭過聖誕,2020年疫情下也讓我順利跑一趟荷蘭處理事務兼過了聖誕及跨年,所以,初遇荷蘭的雪,緣分可能在明年呢;人總不能太貪心。

(Photo Credit:holland.com)

不過提起荷蘭冬天,另一樣我真的很想親身經歷的,就是在結冰的運河上行走或溜冰!老實說,我不諳溜冰,但如果在荷蘭碰上結冰運河,我肯定會一鼓作氣穿上冰鞋一試。還有,在今次荷蘭之行,我認識到一個荷蘭人引以為傲的傳統賽事–「Elfstedentocht」(可翻譯為「11城市巡迴賽」)!這個巡迴賽據說早在18世紀已有雛形,正規比賽則可追溯到1909年。以往天氣夠冷,令運河、湖水可以結冰,參加者可以在上面以溜冰的方式,穿越弗里斯蘭省11個城市,滑行約200公里!單是想像,已能感受到場面的壯觀。1986年,時為王儲的現任國王威廉‧亞歷山大亦曾參加。不過,要舉行到這項盛事,冰面厚度要達15厘米才算安全,可想而知能舉辦的機會亦不是常有;及至去年對上的110年間,就只曾出現過15次,而最近一次已經是1997年1月。

(Photo Credit:holland.com)

不少荷蘭人每年都會期盼這個傳統盛事能否重現。隨著全球氣候暖化日趨嚴重,相信這個盛事能重現的機會亦只會每年遞減。氣候變化令動植物瀕危,連體育賽事也可能在無法預計的情況下黯然滅跡。筆者當然希望有生之年能在荷蘭見到這個盛事的壯觀畫面,在此之前,先期盼可以如相中人般在運河上划艇,或有天參與節慶時運河上的派對吧。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全球暖化下絕跡的荷蘭傳統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