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劍擊・專訪】骨子裡的「佩劍魂」 林衍聰穿起西裝重踏賽場

【體路專訪】退役是每個運動員都會經歷的階段,離開鎂光燈,有人選擇跳離「舒適圈」轉型,有人選擇留下來,為自己的專項出一分力。這次故事的主人翁雖然3年前受傷患困擾被迫退役,但他仍選擇在幕後協助自己心愛的項目發展,他就是首位登上奧運舞台的前男子佩劍運動員林衍聰。

林衍聰,2018雅加達亞運會
運動員生涯的最後一戰,林衍聰率領男佩隊在2018年亞運團體賽摘銅。(圖:體路資料庫)

「大師兄」林衍聰在劍擊路上征戰了19個年頭,生涯為香港寫下無數歷史,2012年在倫敦奧運成為首位男子佩劍港將登上奧運舞台,2014年在仁川亞運勇奪個人賽及團體賽兩面銅牌,為香港寫下多個男佩的「第一次」。在2018年雅加達亞運,「阿聰」雖然在個人賽失利,但他帶領一眾師弟在團體賽殺入4強,最終以一面銅牌為運動員生涯畫上圓滿句號。雖然卸下劍服,但林衍聰從未離開劍道,一直在背後培育新一代劍手。

穿起西裝重返賽場

不過,林衍聰的身影最近回歸本地劍擊賽事,在賽場上穿梭各條劍道,惟他身穿的不再是密不透風的劍服,而是筆挺的西裝,皆因他的身份已經由曾經的「香港佩劍一哥」變成賽事主裁判。退出賽場多年,及至今年才決心穿起西裝為本地賽事作判決,原因竟是因為「不喜歡」,「因為不希望判自己的師弟輸,或是不想因為自己的判決錯誤令某個劍手落敗,而且自己的學生有參賽,當中好像存在爭議,不想引起不必要的爭執。」雖然曾經百般不願,但在人才缺乏下,「阿聰」仍交出他的「第一次」,「因為疫情請不到海外裁判,香港劍擊總會想我與其他師弟幫忙,始終這方面如果做不好會令劍擊發展有局限,判決不好亦會令家長對這項運動有負面的看法,所以決定擔任這個角色,希望可以幫助香港佩劍發展。」

很多人說劍擊是貴族運動,其實所有運動都不應該有區別……

穿起西裝遊走各條劍道,場上的每個人仍是熟悉的臉孔,但已經不再是在賽場上共同為目標奮鬥的伙伴。看著昔日的隊友在劍道上為每一劍拼命,「阿聰」又會否懷念昔日手執佩劍在場上揮灑汗水的日子?答案是肯定的,「不『掛住』就假,我都好想自己是落場打,而不是做判決的人。不過想還想,畢竟在這個圈子浸淫了接近20年,有更多事情是此時此刻的我應該做。」

對於這位曾經的香港男子佩劍隊靈魂人物,「該做」的除了為比賽作裁決,亦要培育下一代的劍手。現時身兼教練的「阿聰」,渴望有更多基層能夠接觸這項眾人眼中的「貴族運動」:「由我接觸劍擊開始,這項運動在香港都是很難接觸到,很難找地方學,始終這個圈子的人都比較富有,而且學的過程都需要錢,變相令低收入家庭的小孩及少數族裔會被忽視。很多人說劍擊是貴族運動,其實所有運動都不應該有區別,不想因為錢抹殺一個可能的未來奧運獎牌運動員,所以接下來想與不同組織合作,令劍擊能夠在不同階層發展,讓整個運動成長起來。」

其他劍種可能有些劍手特別出眾,但佩劍不需要一個這樣的人,而是全隊一起努力打上去……

林衍聰的運動員身份不再,沒機會再次以隊中「老大哥」的角色帶領男佩在大型賽事爭奪獎牌,但看著一眾昔日並肩的師弟,「阿聰」堅信他們有能力再次登上頒獎台,「他們的水平在亞洲其實不差,男佩從我初期毫無競爭力,慢慢開始有力爭奪獎牌,現在只是一個調整期,劍手們欠缺一點信心。其實佩劍隊只是在走花劍隊曾經走過的路,張家朗的師兄都是反反覆覆經歷許多,才成就家朗這面奧運金牌。」談到領軍人物,香港劍擊隊在其餘兩個劍種都有一位代表性的劍手,花劍有張家朗,重劍有江旻憓,但唯獨佩劍這個位置好像一直空缺,然而林衍聰認為這個人並不需要出現:「佩劍是一整個隊伍齊上齊落,其他劍種可能有些劍手特別出眾,但佩劍不需要一個這樣的人,而是全隊一起努力打上去。」

回顧近20年走過的劍擊路,林衍聰雖然身上滿佈傷痕,肩膀的傷患甚至到現在仍困擾著他,但他絲毫沒有半點後悔,皆因劍擊已經是「阿聰」的生命之一,「好多事都離不開劍擊,這項運動已經離不開我的生活,每日都有劍擊出現。沒有劍擊,就沒有今天的林衍聰,所以此刻更要回饋擊劍運動。」身穿劍服的林衍聰為佩劍的「過去」寫下一個又一個歷史,穿起西裝的林衍聰為賽場的每個「現在」作出判決,穿上教練服的林衍聰為佩劍的「未來」培育新一代,無論任何身份,「阿聰」都為佩劍作貢獻。在佩劍的史冊上,大概早已留下林衍聰的名字。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專訪】骨子裡的「佩劍魂」 林衍聰穿起西裝重踏賽場

Posted on

【新型肺炎】朗拿度中招! 被逼缺席高士路101周年慶典

新型肺炎, 足球, 巴甲, 高士路, 朗拿度

【體路專訊】巴西甲組足球聯賽球隊高士路周日(2日)證實,球隊的大股東、巴西足壇名宿朗拿度確診新型肺炎,現時正在隔離當中,未能出席球隊創會101周年的盛大慶典。

新型肺炎, 足球, 巴甲, 高士路, 朗拿度
朗拿度上月購入高士路的大部分股份(Photo Credit:Cruzeiro Twitter)

高士路在球隊Twitter上發帖文透露,「朗拿度目前情況良好,有輕微的癥狀,現時將會遵從醫生的建議,休養一段時間並進行隔離」。現年45歲的朗拿度上月18日宣布購入巴甲球隊高士路的大部分股份,成為球隊的大股東,據報他是購入了球隊90%的股份。

新型肺炎, 足球, 巴甲, 高士路, 朗拿度
(Photo Credit:Cruzeiro Twitter)

朗拿度在1993年、年僅16歲時展開職業生涯時,正是在高士路出道。他其時效力球隊上陣58場,共取得56個入球。朗拿度其後前往歐洲發展,先後效力過燕豪芬、巴塞隆拿、國際米蘭、皇家馬德里和AC米蘭,在1997和2002年兩度贏得金球獎。

巴西足壇名宿朗拿度是世界足壇近日確診新型肺炎的其中一名大牌球星,效力法甲豪門巴黎聖日耳門(PSG)的美斯在周日稍早時候亦告確診,是該隊確診的4名球員之一。

資料來源:綜合外媒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新型肺炎】朗拿度中招! 被逼缺席高士路101周年慶典

Posted on

【新型肺炎】美斯染疫!巴黎聖日耳門增4名球員確診

【體路專訊】再有體壇巨星中招!變種冠病毒肆虐歐洲,法國多支球隊集體爆疫,法甲豪門巴黎聖日耳門(PSG)周日(2日)公布,隊中新增4名球員確診,當中包括阿根廷「球王」美斯,各人目前已經接受隔離,肯定無法在周二凌晨法國足總盃32強作客瓦納的賽事中上陣。

PSG今日結束聖誕及新年假期復操,備戰法國足總盃,惟官方確認, 4名球員美斯、貝拿特、沙治奧域高與及碧度馬沙拿同告中招,另有1名職員同樣在病毒測試中呈陽性,所有確診人員都已經接受隔離。4人雖然缺席作客瓦納一戰,但據法國防疫規定,打齊兩針人士確診後只需要隔離7天,隔離5天後檢測呈陰性的話便可結束隔離,因此若美斯等人在5天後檢測過關,就便可趕及於下周日法甲作客里昂復出。

法國近日疫情嚴峻,1月1日確診數字多達22萬宗,是當地連續第4天錄得逾20萬個確診個案,不少球會也受影響,除PSG外,摩納哥隊亦有7名球員染疫,幸沒有重症出現。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新型肺炎】美斯染疫!巴黎聖日耳門增4名球員確診

Posted on

【劍道青少年賽】何浚楷決賽直落「二本」封王:劍道讓我學懂尊重

【體路專訊】「第十四屆香港公開劍道新秀賽」及「第十一屆香港公開劍道青少年賽」周日(2日)於鴨脷洲體育館上演,在青少年組個人戰中,何浚楷在決賽連取「二本(分)」擊敗中村圭佑,首次在13-17歲組別封王。

賽事分為基本組 (6 至 12 歲)、基本組 (13 歲或以上)、兒童帶甲組個人戰 (6-12 歲)、青少年帶甲組個人戰 (13-17 歲)、帶甲個人戰 (新秀賽) (18 歲或以上男女,初段或以下)、女子組 (三段或以下,13歲或以上)及大專組三人男女混合隊際賽 (五段以下),除基本組外,其餘賽事均以「三分定勝負」。

何浚楷

在青少年帶甲組個人戰中,2019年曾獲總會推薦參選「香港傑出青少年運動員」的何浚楷在小組賽首名出線,隨後在4強擊敗另一好手Lee Sanghyun躋身決賽,他的決賽對手為另一小組首名的中村圭佑,後者在4強淘汰蘇俊真晉級。這場決賽雙方互有攻守,最終何浚楷連取二本(分),擊敗中村圭佑贏得冠軍。

賽後何浚楷坦言在比賽過程中感壓力,猶幸最終能夠贏得這次賽事的冠軍,他指:「好開心,這是第一次在13-17歲組別贏得冠軍,過程很緊張、很大壓力,始終不想輸。」何浚楷自8歲起開始接觸劍道,至今已經參與近7年,他表示劍道運動包含許多日本文化,並且十分講求禮儀,讓他學懂尊重別人。

何浚楷當初接觸劍道,全賴其父親當日推薦他參加,何爸爸這日亦有到場支持,他指當初讓何浚楷學習劍道,正正看中這項運動特別講求禮儀:「劍道十分講求尊師重道,強調對長輩要尊重。小時候他不太懂得尊重,但接觸劍道令他現在很有禮貌,亦願意聽長輩的話。」何爸爸冀望兒子能夠繼續學習劍道,並期待他將來能夠代表香港出戰國際賽事。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道青少年賽】何浚楷決賽直落「二本」封王:劍道讓我學懂尊重

Posted on

【北京冬奧】3套頒獎禮儀服曝光  設計靈感來自名畫唐代織物

(圖:北京冬奧官網)

【體路專訊】2022北京冬季奧運下月4日揭幕,冬奧組委會日前公布頒獎禮儀細節,當中3套頒獎禮儀服裝充滿「中國風」,按照「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而且可抵禦攝氏零下30度的低溫。

(圖:北京冬奧官網)

 

(圖:北京冬奧官網)

北京冬奧頒獎儀式以「冰雪榮光」為主題創意,禮儀服設計方案是通過向社會公開徵集的方式而來。經初審、複審、深化修改、樣衣製作和最終審核確定。設計者分別來中央美術學院和北京服裝學院。

北京冬奧組委會解釋,頒獎禮儀服裝共3套,分別為「瑞雪祥雲」、「鴻運山水」和「唐花飛雪」,設計靈感來自「瑞雪」、「祥雲」、名畫《千里江山圖》、傳統唐代織物等中國風,屆時分別出現在雪上場館、冰上場館和頒獎廣場的頒獎儀式。

3個系列頒獎服裝都分為引領員服裝、托盤員服裝,各以藍色、紅色區分,每套頒獎服裝都包括外套、帽子、手套、防滑長靴、發熱保暖內衣等套件,在攝氏零下30度的環境下為禮儀人員保暖,同時使用環保材料製作,充分體現可持續發展。

(圖:北京冬奧官網)
(圖:北京冬奧官網)

北京冬奧會主題口號是「一起向未來」,頒獎台、頒獎托盤、放置台等物資製作也充分體現出可持續發展。無論頒獎台箱體,還是頒獎托盤均使用環保材料製作。這些物資還要實用,頒獎台鋪設低溫防滑軟墊,頒獎托盤鋪墊防滑矽膠墊防止獎牌和紀念品滑落,通過模組化組合拼插,頒獎台能夠快速搬運、拼裝,滿足從單人專案到多人專案的快速轉換需求。

(圖:北京冬奧官網)
(圖:北京冬奧官網)

冬殘奧會頒獎台還為殘疾運動員增加了無障礙坡道設計, 置物台則是「無接觸式」頒獎儀式中特有的頒獎元素,遵循了國際奧會對於頒獎儀式無接觸頒獎的整體要求。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北京冬奧】3套頒獎禮儀服曝光  設計靈感來自名畫唐代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