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Junior】SportsCHAT!首屆計劃大成功 展覽回顧成長點滴

【體路 X Junior】由凝動香港體育基金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賽馬會凝動香港SportsCHAT!」計劃,目標是3年內為2,000名初中女生提供專業體育培訓,藉此提升同學自信、增加健康及積極生活的關注,從而學會掌握人生。計劃在7月中於中環大館舉辦兩日的「探索自我旅程展覽」,透過個人反思及參與運動挑戰了解自我,並回顧過去3年的精彩點滴。

計劃讓初中女同學參與4個到校工作坊及運動體驗日,透過不同活動主題了解 「自信、健康、積極及掌握自己人生」的成長概念。三年來一共有超過2,000位女同學參與學校工作坊,當中有五分一亦進一步接受體育培訓,體驗日常體育課以外的運動項目。展覽當日展示10位計劃參加者的小故事,其中來自循道衞理聯合教會李惠利中學的吳婉蕎及迦密愛禮信中學的謝家欣,當日亦負責向來賓介紹計劃。

吳婉蕎

勇於表達自我 女生當自強

因為喜歡韓國女團Blackpink的緣故,甚少運動的婉蕎鼓起勇氣報名參加K-pop舞蹈訓練,挑戰一項從未接觸過的運動。「一方面我想去試,另一方面真正第一堂的時候又十分緊張,怕跳得不好所以不敢站太前。」看著身邊都是熟悉的同學,多跳幾堂後她也逐漸放開自己,隨著老師的帶領下起舞,「最開心是可以跟住自己熟悉的歌來擺動身體,又能與同學一起分享這份喜悅,令我有動力繼續去學。這是我第一個參加的運動興趣班,也是第一次覺得這樣好玩,雖然未想到希望體驗哪項新運動,但如果有朋友一起的話,我會很樂意一起參加!」

謝家欣

至於身高1.8米的家欣在籃球校隊擔任中鋒,身高優勢並未令她覺得高人一等,反而自覺球技仍有進步空間,未能帶領籃球隊更上一層樓。家欣透過計劃參與了泰拳訓練,令她學會更敢於表達自己,「以前我不是太有自信,但偏偏籃球是個團體運動,需要隊友間的溝通。因為我在泰拳班的運動經驗較為豐富,所以教練常常叫我做示範或協助指導同學,讓我開始認清自己在團隊中的角色,並學會主動幫助其他同學。」她坦言沒想到女生也能學習泰拳,望同輩能摘下對於運動的性別標籤。

(左起:張玲、黃曉盈、黃芷銦、Lena Mama)

運動大使分享心得 「最重要是踏出第一步」

兩位SportsCHAT! 大使黃曉盈(Angel)、運動員黃芷銦(Natasha)、張玲及Lena Mama當日亦在展覽了解一眾參加者的故事,四人的運動經歷雖然與參加SportsCHAT! 的學生不同,但與她們亦有一份共鳴,體操運動員黃曉盈笑言:「其實我都會懶惰,不太想練習,但我嘗試改變心態,當運動是社交活動,一種等同行街看戲的娛樂。我們做運動員會習慣為自己訂立目標,而學生為興趣而運動的話可以不需太大壓力,循序漸進就最好。」在澳洲長大的Angel,兒時因好動而參加各種運動興趣班,機緣巧合下遇上體操,自此與它結下不解之緣。

長跑運動員黃芷銦及退役港隊網球代表張玲同在自小培養出運動興趣,前者指她之所以挑選長跑,原因不是她有天份,「它可以讓我將很多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因此我想在長跑繼續發展。」至於張玲小時候一直參加父母替她報名的網球班,令她自然視之為生活的一部分,即使訓練艱苦,但仍然樂於每日去練習,漸漸地,她意識到自己是真正喜愛網球。張玲指雖然每人的道路不同,但可以追求對於每件事的心態,「只要肯踏出第一步,再每日逐少逐少地累積,回望時便發覺自己進步良多,而享受結果的同時,過程亦同樣重要。」

Lena Mama自小以三項鐵人運動員為目標,但相比以上三位運動員,她未有獲得家人的支持,因此將運動員夢一直放在心中。直到誕下兒子後,她透過運動修身達成兒時心願的契機,後來目標要做「FitMum」的她已經成為越野跑愛好者,並不時在社交網站分享自己的運動經歷,「運動可以改變一個人很多,希望同學們能以一個享受的心情對待,只要穿上運動鞋,已經能夠出街跑步,因此不要當運動是一種門檻很高的興趣。」

「賽馬會凝動香港 SportsCHAT!」計劃SHEInspires!女生體育培訓

運動項目 歡迎學校提出有意開辦的項目,向凝動職員查詢 (例如:拳擊、羽毛球、舞蹈、體能/健身訓練、瑜伽)
開辦方式及時數 每間學校需於1年內累積至少1,200小時體育時數(請按連結查詢)
地點 學校場地或附近社區設施
對象及人數 20至25位女同學 *最少開班人數為20人
每節時數 1.5至2小時
開班時間 2021至2022學年

如何參加?

新一期活動現已接受報名,有興趣參加的學校可以致電5605 6013與邢小姐聯絡。

網頁:http://inspiringhk.org/
Facebook:IHKSports
Instagram:ihksportschat

圖、文:李子正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Junior】SportsCHAT!首屆計劃大成功 展覽回顧成長點滴

Posted on

【搏擊】向氏兄妹齊上擂台 向籽羲:尚要提升身心質素

【體路專訊】《Energy Fight 2021第三回搏擊專業大賽》今日(14日)假九龍灣德藝會上演,其中「轟炸機」向柏榮之子向籽羲擊敗梁宇航獲勝,陣前向籽羲被起名為「轟炸機2.0」,他指自己尚要大幅提升才能配得上此稱號,此外,其妹向籽嬴亦有出賽,她最終不敵全運會代表羅詩婷。

今次賽事共有20場拳賽,分設兒童、少年、業餘及專業組,向籽羲今日於男子少年組60公斤級迎戰另一體院運動員梁宇航,成功擊敗對手。賽前主持以「轟炸機2.0」稱呼這位名將之後,16歲的向籽羲直指現與父親相提並論言之尚早,「我唔認為可以取代到佢,我身體同心理質素都要改善,上台前都好緊張,影響咗體能同發揮。」

向籽羲(左)指現時水平難與父親的「轟炸機」之名相提並論。

15歲的向籽嬴則首次出戰女子專業組55公斤級,對手為19歲的全運會散打代表羅詩婷,後者經驗及體能略佔上風,以3:0取勝。羅詩婷練泰拳出身,全運前才改練散打,她指轉變頗大,「我都咗兩個月去適應,得好少時間,其實係多咗啲摔法,自己呢方面唔係好好,不過入到體院之後,教練都教咗好多防摔嘅方法。」

子女出賽,向柏榮(左)肉緊教路。
羅詩婷(右)為應屆全運會散打代表,終以3:0贏得比賽。

今日壓軸一戰為男子專業賽組66公斤級的李俊亨鬥唐柏文,兩者於三局內難分難解,「戰鬥機」李俊亨戰至附加局成功使出過背摔摔跤對手,一擊奠勝。

李俊亨(中)戰至附加局擊敗唐柏文(左)。

圖、文:洪量丰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搏擊】向氏兄妹齊上擂台 向籽羲:尚要提升身心質素

Posted on

【體路專欄】每次也是最後的機會

【體路專欄】在匆忙的繁華鬧市,步伐急速的生活節奏,身邊的人和事大多是走馬看花,猶如過眼雲烟。過去的一星期與數位朋友見面,閒時愛「聽」多過「説」的我,在言談之間恍然喚起心中的思緒,常言道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我們永遠沒法準確地估計機會何時來臨,甚或至乎永遠都不會出現,你,有為機會準備嗎?

原來這是最後的一句話

親情只有一次緣份,下輩子也說不定會是怎樣的關係。朋友A個性十堅強,可惜她的爸爸早前在七月因癌症病情轉差突然離世,頓時失去家庭支柱,既要處理身後事,同時要管理媽媽的情緒,實在不容易的。回望過去更難堪的是,在爸爸出事當天前夕,她出門時語帶煩躁地拒絕爸爸的要求,怎料……這成為了她們最後的對話,更成為了她跟爸爸說的最後最後一句話。知錯若能改,便不會後悔莫及,若然再有一次機會,她一定會好好地跟他對話一番,遺憾這事實已回不過去,成為小女孩的終身遺憾。

每天也是最後的一次會面

感情絕對會隨時間而丟淡,互動會因丟淡而減慢。朋友B與老婆相處接近20年,有兒有女相處和睦,縱使工務繁多,他總能在家庭和工作中取得平衡,絕對是數一數二的模範家庭。成功背後絕非必然,這是由他日積月累堆砌出來的成果。他道出夫妻相處關鍵的小秘訣在於「每天也當作是最後的一次」,用盡方法把最好的給另一半,每一天也當作是第一次或最後一次跟老婆會面。相比起無限的甜言蜜語,每天願意花上時間陪伴卻更為重要。

每場也是最後的比賽

經過以上兩段對話及事例,馬上令我聯想到其實在足球世界也會存在類近的概念。正如我之前所說,運動員每天在訓練中都會產生自我質疑,會感到雀躍和失落,總會對於自己的訓練或比賽表現感到後悔。你永遠也不會知道「最後」在何時大駕光臨,每天的訓練也要竭盡所能,因為隨時會影響下一次比賽的出場機會。日復日,年復年,要做到持之以恆絕非容易,以上的例證有助保持腦袋新鮮,時常提醒自己要謹守崗位,把自己的最好一面展示出來。

你永遠不會知道身邊的父母、兄弟姊妹或親朋戚友何時離去;你永遠不會知道身旁的那位陪伴者何時離去;你永遠不會知道何時是最後一場的訓練或比賽。世事無常,活得一場得一場,在太多未知之數之下,不妨把步伐慢下來,細味生活的微小空間。希望為看完這篇文章的你,或分享這篇文章的你,加加油,打打氣。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每次也是最後的機會

Posted on

來年亞運或出戰個人賽 李慧詩:想給予師妹們更多機會

【體路專訊】為讓市民更認識香港精英運動員,香港體育學院與新都城中心攜手舉辦「體通體透體育學院」活動,並於周四(14日)舉行開幕禮。兩位精英運動員「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及空手道運動員李振豪亦有出席,前者表示期待來年杭州亞運能夠與師妹出戰團體賽,李振豪則透露戰畢下年年底的亞錦賽後將會退役。

為延續運動熱潮,增加香港市民對精英運動員的認識,香港體育學院由10月10日至31日於新都城中心2期舉行「體通體透體育學院」,並在今日舉行開幕禮。在奧運及全運共奪1金2銅的李慧詩這日亦有出席,在會上她分享到過去多年運動員生涯的點滴,以及成功背後的故事。李慧詩表示自全運回港後一直忙於追趕學業,對於重返校園她亦感高興,惟這段時間休息未有訓練,她坦言想念一眾師妹:「她們給予我很大動力繼續向前,下年亞運會想與她們攜手出戰團體賽,個人賽亦想給予她們更多機會,但如果她們未有能力爭奪獎牌,我可能都會出戰個人賽。」

不少市民在現場圍觀。

下年的目標除了亞運,李慧詩亦談到來年初將會出書,她指:「書的內容是談及自己整個運動員生涯受過的傷,以及細說自己如何克服困難,寫這本書的同時可以讓我整理自己的運動員生涯,有很多不同的感受。」李慧詩希望藉這本書鼓勵香港人,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仍能繼續前行。

東京奧運港隊寫下的佳績掀起一股體育熱潮,運動員的資源與發展成為大眾關注的議題,李慧詩認為體育是長遠發展,她表示:「希望政府可以投放更多資源助社區發展,例如舉辦工作坊令體育普及化,讓運動員與市民有更多交流,讓市民更認識體育精神。」談到未來的個人展望,李慧詩指在2019年世錦賽後因疫情逾1年未有出外比賽,期間她兼任教練並籌辦隊內測試賽,她坦言過程有趣,未來或會嘗試其他籌備及推廣工作。

同場還有空手道運動員李振豪,他指近期開設空手道訓練中心,以及希望多花時間陪伴家人的關係,現時已轉為兼職運動員,及至來年重新為世界排名競爭時,才重投全職訓練。訪問期間李振豪更談到自己的退役計劃,他表示:「其實疫情期間開始為退役作打算,原本打算來年初就退役,但知道下年香港將會主辦亞錦賽,所以屆時會是自己最後一場比賽,當作生涯的總結。」

除了李慧詩及李振豪外,「體通體透體育學院」在17、23及31日亦邀請不同運動員出席分享會,當中包括香港男子花劍隊的張小倫、崔浩然、吳諾弘、輪椅劍擊運動員余翠怡、東奧乒乓球女子團體銅牌得主杜凱琹、李皓晴、蘇慧音等先後登場,分享他們運動員生涯的生活及難忘回憶。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來年亞運或出戰個人賽 李慧詩:想給予師妹們更多機會

Posted on

【Junior.編者的話】我們都比想像中厲害

sportsroadjunior,junior52,編者的話

【體路 X Junior】開學復課已經有一個月,有些學校亦已開始恢復全日面授課堂,雖然學界體育賽事要在防疫條件下改制才能有限度復賽,但也總比遙遙無期來得算是個好消息。

踏入10月,三個大型運動會(奧運會、殘疾人奧運會、全運會)終於完結,外出採訪的同事們無穿無爛平安回歸,後勤支援同事也終於可以抖抖氣,筆者也得以偷到時間睇書,剛看完了筆者的跑手朋友黃浩輝寫的《沒有跑不到的距離》,書的內容是說他花了73天從日本北海道跑到沖繩,由北到南、跑了3,500公里,沿途經歷種種難關旅程的故事。

沒有跑不到的距離—日本篇,黃浩輝,體路eShop,書本

3,500公里這個數字很瘋癲,想著自己去跑10公里、半馬、全馬(42.195公里)已經覺得不得了,完成人生第一個全馬時覺得自己已做了壯舉,3,500公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阿輝就是相信這是上天賦予他的能力,讓他擁有這個身體和體能去完成外界認為看似不可能的距離。認識這位朋友應該是在2015、16年,他當時是一戶外用品店的市場部人員,之後一年他參加了一個為脊髓醫學研究籌款的跑步賽,他當時剛開始茹素,筆者仍把他與另一跑界好手黃浩聰的名字搞亂。阿輝也曾是營營役役的打工仔,因為不甘於社會世俗枷鎖,選擇了以挑戰身體極限來生活。(如有興趣,這本書《體路》E Shop有售。)

沒有人一出生就才華橫溢,我們在人生旅程中發掘和培養自己的能力,學習欣賞自己的長處,不受社會束縛,不受制度局限,選定好自己的目標再想方法去達成。正在看這文的同學們,你覺得你們仍是一張白紙嗎?還是已經從紙上的筆跡中找到了方向?就像東奧乒乓女團贏銅牌後杜凱琹對蘇慧音說的那一幕:「你遠比自己想像中厲害,不用再懷疑自己。」

在疫情下,我們的生活都變得不同,社會也變得不一樣,但我們依舊可以活出自己,共勉。

按此重溫東京奧運及殘奧新聞及故事

文:徐嘉怡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Issue#52

Sportsroad Junior

SPORTSROADJUNIOR,JUNIOR52,李琪

Sportsroad Junior》為全港首本月刊學界體育報,創刊號於2016年1月隆重出版,內容涵蓋全港各區學界體育賽事,現時派發據點超過全港200間中、小學。我們正陸續增加免費派發的學校數目,如學校有興趣訂閱本刊,請電郵至 junior@sportsroad.hk,或填寫網上訂閱表格,並留下負責老師、班級數目、所需訂閱數量等資料,我們會盡快回覆及安排,謝謝你對《Sportsroad Junior》的支持。

我們目前亦設有以下公眾派發點: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太子閱讀時代書店尖沙咀YMCA會員服務部修頓室內場館票務處麥花臣室內場館九龍灣Mega Ice元朗區體育會沙田體育會大埔體育會北區體育會荃灣球星羽毛球專門店,數量有限,派完即止。另外,我們亦有個人訂閱服務,詳情可按此瀏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Junior.編者的話】我們都比想像中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