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冷知識】祖高域定拿度?數據解構誰是費達拿最大宿敵

圖:Wimbledon

【體路專欄】瑞士天王費達拿(Roger Federer)於2022年9月15日宣布在利華盃後退役,結束長達24年的職業生涯。這位前世界一哥生涯贏盡榮譽,最教球迷難忘的大概是他與「泥地王」拿度(Rafael Nadal)高手過招的精彩畫面。到底在場外與費達拿惺惺相惜的拿度,數據上又是否「費天王」生涯的最大宿敵?

費達拿(圖:ATP Tour)

截至宣布退役時,費達拿24年職業生涯共打1,526場單打比賽,取得1,251場勝利,贏得103項錦標,包括20座大滿貫冠軍及6座ATP年終賽冠軍。翻查紀錄,在1,526場比賽中,費達拿曾與350位球手對壘,其中共10位球手碰頭超過20次,然而當中交手紀錄最多的並非拿度(41次),而是塞爾維亞的祖高域(Novak Djokovic),費達拿與祖高域共51次對壘。在祖高域與拿度之外,與費達拿交手次數最多的球手只有27次。

費達拿對祖高域的戰績是23勝27負1次退賽,對拿度則為16勝24負對手1次退賽,換句話說其實費達拿敗給祖高域的次數較敗給拿度的次數多出3次,當然「費天王」擊敗祖高域的次數也遠較擊敗拿度更多。換算成百分比,費達拿對祖高域的勝率是46%,對拿度的勝率則是40%。另外,費達拿與拿度共24次(10勝14負)在賽事決賽相遇,其中9次(3勝6負)為大滿貫決賽,拿度也是其生涯30次大滿貫決賽中碰頭最多的對手;而費達拿與祖高域在決賽相遇的次數則為20次(6勝14負),其中5次(1勝4負)為大滿貫賽事。

拿度(右)(圖:Rafa Nadal Facebook)
祖高域(圖:Wimbledon)

如果把數據看得更仔細,費達拿與祖高域的50次交手場均要打118.48分、29.5局、2.92盤、比賽時間2小時10分鐘;與拿度的40次對壘則是場均打192.25分、30.025局、3.1盤、比賽時間2小時23分鐘,可說費達拿要花更多時間才能與拿度分出勝負。所以說要決定誰是費達拿生涯的最大宿敵,需視乎以哪一項數據作考慮因素,不過幾乎可以肯定這個「名銜」是祖高域與拿度之爭。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祖高域及拿度在內,費達拿生涯中共有28位錄得低於50%勝率的對手。在這28人中,共有18位球手費達拿從未贏過,其中16位僅交手一次。另外兩位則是澳洲的前世界「一哥」Patrick Rafter及阿根廷的Franco Squillari,費達拿分別與兩人交手3次及2次,均未能敲響勝鼓。

按此瀏覽更多運動冷知識文章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冷知識】祖高域定拿度?數據解構誰是費達拿最大宿敵

Posted on

【網球】41歲費達拿宣布退役 月底利華盃作「最後探戈」

【體路專訊】41歲的網球前世界「一哥」費達拿(Roger Federer)周四(15日)在社交平台宣布,下周五(23日)在英國舉行的利華盃將是其職業生涯告別戰。

瑞士天王費達拿生涯贏得103個ATP單打冠軍,包括20座大滿貫冠軍和6座ATP年終賽冠軍。不過近年他因傷多次休戰,其中在去年溫網8強落敗後就因右膝傷勢休養至今,他亦在周四宣布將以利華盃作為生涯告別戰。

「過去3年我一直面對傷患的挑戰,並一直期待全面回歸球場。不過我同時了解自己的限制,我已經41歲,這24年來已出戰逾1,500場賽事。 現在我也是時候認清何時結束我的職業生涯。下周在倫敦的利華盃將是我最後一個ATP賽事,當然未來我還會打網球,只是不在大滿貫及各項巡迴賽。」

「這是個艱難的決定,因為我將時刻掛念這些賽事給予我的一切。與此同時,我認為我是地球上最幸運的人,因為我被賜予網球天賦,更達到了我意想不到的層次,而且維持了比我想像中更久的時間。」回首24年的職業生涯,費達拿表示感覺只像24小時般短暫,場上所經歷的笑與淚亦讓他感受真正的活著。除了在帖文中感謝家人和背後團隊多年來的支持,費達拿也感謝每一位讓他夢想成真的人,「我打從心底感謝所有曾經幫助這個瑞士小球僮夢想成真的人。最後我想與網球説,我愛你,而且永遠不會離開你。」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網球】41歲費達拿宣布退役 月底利華盃作「最後探戈」

Posted on

【消委會】實測跑步背囊耐用防水度 貴價貨成全能王

【體路專訊】消委會最新一期《選擇》月刊測試12款跑步背囊,以越野跑標準測試防水及實用性。結果發現品牌Black Diamond的「Distance 8」背囊最全面,成為唯一一款獲總分滿分的產品;Ultraspire的「Momentum 2.0 Race Vest」及Camelbak的「Octane 10」亦獲四星半。不過售價近千元的La Sportiva「Racer Vest」就與最便宜的Evadict「Trail Vest 5L」,以及中價的Silva「Strive Light 5」一樣總分最低。

Black Diamond「Distance 8」(網上圖片)

消委會搜羅12款在港有售的跑步背囊,模擬鍛鍊超級馬拉松將所需物品,包括最少1.5升水、哨子、薄膜保溫毯、頭燈連後備電池、手機連外置式充電器、能量棒及能量漿各2包、薄風褸、帽、手套、褲及潤膚膏等放入各背囊內。測試亦會用儀器將肩帶提起然後下墜,重複20,000次以模擬用戶行走,並用「模擬雨」及浸水等方式測試防水功能。兩男一女評審團亦會於野外使用背囊健行最少10公里。

測試中只有Black Diamond的「Distance 8」獲五星最高分,當中在存儲可用性、耐用表現、安全設計、製造工藝及清洗均獲滿分。消委會指它能提供足夠空間擺放所有物品,同時經過防水測試後的主空間仍能保持乾爽。不過這款背囊售價達1349元,是測試樣本中最高,亦以353克成為第二重的背囊。

Ultraspire「Momentum 2.0 Race Vest」(網上圖片)
Camelbak的「Octane 10」(網上圖片)

至於Ultraspire的「Momentum 2.0 Race Vest」及Camelbak的「Octane 10」就僅次於「Distance 8」。這兩款背囊在製造工藝同得滿分,「Octane 10」更在存儲可用性亦獲滿分。消委會指重量達370克的「Octane 10」儲存空間較大,不過耐用表現就較差,當中肩帶測試至約10,000次後開始移位,惟售價887元的它則附近2升水袋。

「Momentum 2.0 Race Vest」就僅重227克,但因容量較小而未能放入褲及帽。耐用程度滿分的它就相對較難清洗,消委會指其外面料的網面上的泥漬較難洗淨,故評分稍低。

La Sportiva 「Racer Vest」(網上圖片)
Evadict 「Trail Vest 5L」(網上圖片)

表現最差的三款背囊方面,「Racer Vest」售價達988元,是12款中第六貴的一款。但它與「Trail Vest 5L」及「Strive Light 5」一樣,防水能力只得一分,消委會指三款背囊與Montane的「Gecko VP 5+」同樣背囊內及側袋出現較顯著入水。

另外Ultimate Direction的「Ultra Vest 5.0」及Nathan的「Trail-Mix 7L」亦在存放空間表現只得1.5分,報告指兩者分別未能容納薄風褸及其他衣物,當中「Trail-Mix 7L」有不少儲存空間被載滿的水袋佔據。

Nathan 「Trail-Mix 7L 」(網上圖片)

消委會提醒用家應按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跑步背囊,如需要於運動或鍛鍊時經常補充水分便可考慮購買儲水容量較大的型號。相反,若只作日常戶外活動,一般的日用型行山背囊可能更為合適。顏色鮮艷的背囊可讓人更易看到,印有反光線條圖案的款式,有利於黑暗環境下的可見性。擺放物品時,應盡量將較重物品放於近上背的位置,可減少行走時的擺動。

各跑步背囊測試表現:

牌子及型號 售價 總分 存儲 防水 耐用 安全設計 工藝 清洗 評審員實試
Black Diamond 「Distance 8」 1349 5 5 4.5 5 5 5 5 4.5
Ultraspire 「Momentum 2.0 Race Vest」 850 4.5 4 4 5 4.5 5 4 4.5
Camelbak 「Octane 10 」 887 4.5 5 4 3.5 4.5 5 4.5 4.5
Inov-8 「Race Ultra Pro 5 Vest」 1200 4 4 3.5 5 4 5 5 4.5
Ultimate Direction 「Ultra Vest 5.0 」 1250 3.5 1.5 4 5 4.5 4 4.5 3.5
Montane 「Gecko VP 5+」 1090 3.5 5 1.5 5 5 5 4.5 4.5
Osprey 「Duro 6 」 950 3.5 2.5 2.5 5 4.5 5 4 4.5
Salomon 「ADV Skin 8 Set W」 1298 3.5 2.5 2.5 5 4.5 5 5 4.5
Nathan 「Trail-Mix 7L 」 899 3.5 1.5 3.5 3.5 4.5 5 5 4.5
Silva 「Strive Light 5 」 799 3 4 1 5 5 4.5 4.5 4.5
La Sportiva 「Racer Vest」 988 3 4 1 5 5 4.5 4.5 4.5
Evadict 「Trail Vest 5L」 349 3 2.5 1 5 4.5 5 4.5 4.5

資料來源:消委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消委會】實測跑步背囊耐用防水度 貴價貨成全能王

Posted on

【台維斯盃】港隊周六硬撼中華台北 黃澤林冀帶動團隊進步

【體路專訊】香港網球代表隊將於周六(17日)起,一連兩日出戰台維斯盃世界二組賽事作客硬撼中華台北。港隊今日(15日)舉行網上記者會,其中兩項大滿貫青年組男雙冠軍黃澤林(Coleman)冀以近期成績帶動團隊進步,另外3年前已宣布退役的黃俊鏗亦宣告復出,並表示不排除全面復出。

港隊在今年3月的附加賽擊敗貝寧,得以晉身世界二組正賽,若今仗成功力挫中華台北,即奪得來年世界一組附加賽入場券,否則便降格到世界二組附加賽。賽事採用5場3勝制,包括4場單打及1場雙打。港隊在3年前亦曾與中華台北在台維斯盃對壘,惟當時港隊在主場的洲際小組賽以0:3失利。

(圖:香港網球總會提供)

今次派出4人名單出擊的港隊,成員包括曾奪兩項大滿貫青年組男雙冠軍黃澤林,以及王康傑、黃俊鏗和17歲小將陳珏汛。上周以男單4強完成美網青年組的Coleman,兩日前到埗台灣會合港隊,他表示當地天氣濕熱故需時適應,但相信對發揮的影響不大。同時Coleman希望以近期的良好狀態,激勵隊友在賽事中打出好成績:「對手的實力不差,我們都想拉近彼此的距離,無論結果如何都要盡全力。剛剛自己在美網都有不錯成績,希望這些成績能帶動大家一起進步。」

(左起:黃澤林、王康傑、余曉東、黃俊鏗、陳珏汛)(圖:香港網球總會提供)

港隊隊長余曉東表示3年前迎戰中華台北確實有實力差距,即使今仗未必能取勝,但仍希望向對手施予壓力。中華台北方面則由今年收獲生涯首座ATP挑戰賽男單冠軍的吳東霖領軍,這位24歲的台灣「二哥」現踞世界排名第185位,余曉東稱港隊仍有待落實單、雙打陣容編排,並指當地早前下雨,因此昨日才正式展開首課練習,認為球員狀態良好。

至於2019年曾宣布退役並轉職球員經理人的27歲港將黃俊鏗,表示雖然闊別國際賽數年,但一直有在本地賽事鍛練狀態。他稱未來更不排除全面復出打球:「今次重新出來其實未有長遠計劃,但如果發覺自己仍然有競爭力,不排除會再回來打球。」這位港隊大師兄大讚黃澤林的青年組成就,以及近期在連續作戰下的狀態,他亦表示王康傑以往在台維斯盃曾贏過不少硬仗,相信他的經驗能為港隊作出貢獻。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台維斯盃】港隊周六硬撼中華台北 黃澤林冀帶動團隊進步

Posted on

【Ceci私語】又復康 隨筆

【體路 x Junior】本來計劃在賽季完結後,放一個小休假期,想不到出意外了,原來吃喝玩樂的假期變成了要訓練的假期。手術前訓練是為了減低術後肌肉萎縮的情況,仍然是假期因為我仍然要吃喝玩樂。七月的我厭倦了運動員的餐單,我要肆無忌憚的晚睡,但手術後還是星期一至六回體育學院做物理治療,説放棄不容易,就如運動員總默默完成喋喋不休説著辛苦的課表。

「唔使急最緊要快」,小時候以為是開玩笑的說話,慢慢理解「急」和「快」之別,雖然兩者也指短時間完成事件,但「急」多了一層焦躁的情緒,容易忽略重要細節。在三年前阿基里斯跟腱斷裂的復康中,我就犯了太「慢」和「急」的錯誤,急性子是我的老毛病,但原來慢慢來也會錯。中庸之道之所以困難,是因為每件事也有自身的節奏,其節奏要自己感受和把握。

三年前第一次經歷手術,對傷口特別呵護,由腳踭至小腿,不敢動彈一吋。初期的復康進度過慢,令小腿肌肉嚴重萎縮,神經連接怠惰,我的小腿肌肉彷彿永遠叫不醒。半年後可以跑了,當時在處理疤痕黏連,加速跑的時候以為是黏連撕開了,但原來是阿基里斯跟腱撕開了……

祝我 好運

學海無涯,經驗不厭多,很老土,但我就是一個吾日三省吾身的人。三年後,又是復康的路,但不盡相同的。

前十字韌帶的損傷顯然比阿基里斯跟踺的普遍,無論在醫院的復康部門還是體育學院的物治療師,他們都有豐富處理前十字韌帶傷患的經驗,而且有一套很完整的復康指引。每一次都在學習,不管當初有否做錯決定,但當刻的每個選擇都是當刻我認為最好的選擇,沒有後悔的。

最煩惱的不是道阻且長,而是迷惘於自己在何處。這一次,由手術前的準備到全面投回競技水平訓練,每個階段都有明確目標和評核方法。一步一步,清楚理解自己身處的位置,循序漸進,剛好安撫我的不知所措。我感覺我會好的,至少比上次好。祝我 好運。

文:楊文蔚(女子跳高香港紀錄保持者)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Issue#61

Sportsroad Junior

Sportsroad Junior》為全港首本月刊學界體育報,創刊號於2016年1月隆重出版,內容涵蓋全港各區學界體育賽事,現時派發據點超過全港200間中、小學。我們正陸續增加免費派發的學校數目,如學校有興趣訂閱本刊,請電郵至 junior@sportsroad.hk,或填寫網上訂閱表格,並留下負責老師、班級數目、所需訂閱數量等資料,我們會盡快回覆及安排,謝謝你對《Sportsroad Junior》的支持。

我們目前亦設有以下公眾派發點: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太子閱讀時代書店尖沙咀YMCA會員服務部修頓室內場館票務處麥花臣室內場館九龍灣Mega Ice元朗區體育會沙田體育會大埔體育會北區體育會荃灣球星羽毛球專門店,數量有限,派完即止。另外,我們亦有個人訂閱服務,詳情可按此瀏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Ceci私語】又復康 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