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乒乓球】激戰5局飲恨 陳顥樺U19男單8強止步

【體路專訊】WTT泰國青少年挑戰賽賽事周三(14日)繼續上演,近月在國際賽屢狻佳績的陳顥樺在U19男單殺入8強,惟與中華台北高承睿激戰5局飲恨,無緣獎牌;日前在U13男單奪冠的羅嘉杰,則在U15男單不敵中華台北Hung Jing Kai,8強止步。

陳顥樺(圖:體路資料庫)
姚鈞濤(圖:體路資料庫)
蔡俊杰(圖:WTT)

U19男單賽事周三上演,3名港隊陳顥樺、姚鈞濤及蔡俊杰分途出擊,今年先後在WTT青少年賽西班牙站、斯洛文尼亞公開賽及亞青賽贏得獎牌的陳顥樺,在小組賽兩戰全勝首名晉級,淘汰賽階段接連擊敗印度及印尼球手殺入8強。緊接面對中華台北高承睿,陳顥樺先輸兩局9:11、7:11陷出局邊緣,惟他抵住壓力連贏兩局11:6、13:11迫至決勝局,惜他未能乘勝追擊,在全局分差維持在2分內的情況下,以9:11飲恨,無緣4強。隊友姚鈞濤在16強直落3局(5:11、9:11、9:11)不敵韓國Lim Yunoh被淘汰,蔡俊杰則在32強直落3局(2:11、7:11、9:11)向韓國Oh Junsung稱臣。

羅嘉杰(圖:WTT)

U15男單方面,日前在U13封王的港將羅嘉杰在16強直落3局輕取泰國,惜及後0:3(2:11、8:11、1:11)不敵中華台北Hung Jing Kai,8強止步。邱鈞霆、麥淞瑋及王昀希均在16強被淘汰,胡朗庭與甄正彥則在32強見負出局。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乒乓球】激戰5局飲恨 陳顥樺U19男單8強止步

Posted on

【硬地滾球】世界挑戰賽港隊奪5金2銀3銅大豐收

【體路專訊】正在羅馬出戰硬地滾球世界挑戰賽的香港代表隊,繼日前在單人賽取得4金2銀2銅後,昨於雙人及團體賽再添1金1銅,總結以5金2銀3銅完成賽事。

龍子健、郭海瑩及楊曉林攜手出戰混合BC1/BC2級團體賽,先於小組累積兩戰全勝出線,8強輪空後於4強賽以4:2勝法國,殺入決賽愈戰愈勇,以8:3力克巴西,以全勝姿態取得金牌。

梁育榮夥拍劉慧茵在混合BC4級雙人賽小組取得三連勝出線,免戰8強,準決賽以1:5不敵泰國,轉戰銅牌賽以6:5險勝亞塞拜彊,為港增添一面銅牌。至於混合BC3級雙人賽的何宛淇及謝德樺於小組取得三連勝出線,8強輪空,惟於4四戰面對巴西以2:5落敗,落入銅牌賽迎戰泰國再以2:8告負,無緣獎牌。

資料及圖片來源:香港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硬地滾球】世界挑戰賽港隊奪5金2銀3銅大豐收

Posted on

蘇樺偉再被肯定 獲教大頒授榮譽院士

【體路專訊】香港教育大學(教大)今日(14日)宣布將頒授榮譽院士銜予5位傑出人士,以表揚他們的卓越成就,以及對教大、教育界和社會所作的貢獻,當中包括已退役的6面殘奧金牌跑手蘇樺偉。

現年41歲的蘇樺偉出生時患有黃疸病,導致其腦部永久損害,引發肌肉張力及動作協調失常,聽覺亦永久受損。不過,他自小已展現對跑步的熱誠與天賦,於1994年獲兩名教練青睞,引領他接受專業訓練。

自1996年起,蘇樺偉連續五屆出戰殘奧運,合共奪得6面金牌、3面銀牌和3面銅牌,更多次突破自己,改寫世界紀錄。他至今仍是男子T36級200米徑賽跑殘疾人士殘奧運紀錄保持者。去年,這位「神奇小子」的奮鬥史被改編成的電影,並囊括多個獎項。電影成功喚起大眾的關注,令殘疾運動員獲得更廣泛的支持。

2016年退役的蘇樺偉,多年來在跑道上堅毅不屈的鬥志,為他帶來多個榮譽與獎項,包括8次獲得香港傑出運動員獎;2005年當選為香港十大傑青,同年獲特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2008年首膺香港傑出運動員選舉「星中之星」,去年獲社會企業研究院頒授資深院士,肯定他為殘疾人運動的付出及對社會的貢獻。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蘇樺偉再被肯定 獲教大頒授榮譽院士

Posted on

【桌球.專訪】美式桌球路難行 溫家琪盼球手能獲更多關注

【體路專訪】不像一般精英運動員從小接觸桌球,溫家琪的桌球生涯始於16歲,一直視桌球為興趣,一邊上班、一邊打桌球比賽,直到24歲才正式成為全職英式桌球運動員。原先的事業正穩步上揚,她卻選擇「半途出家」做個全職球手,在女子英式桌球世界排名第五,當以為她會在英式桌球上再有突破時,2019年在毫無先兆下,再次「轉會」投身美式桌球,成為香港女子美式桌球第一人。

剛轉打美式桌球後的幾個月,就遇上疫症蔓延,幸得體院凍結2年排名積分,家琪才得以繼續嘗試進軍美式桌球:「過往幾年因疫情未能多次外出比賽,老實說我還未完全適應美式桌球,英美式的分別除了是球枱用料不同,不同國家及場地濕度、溫度、桌球枱牌子等也會有影響,每次出賽熱身時間亦有限,美式更加只有9隻球的練習機會,完結後就要即時開賽,加上美式有Winner Break,贏了一局就可以一直開球,球手絕對有可能坐足整場比賽,而未有一次起手機會。」

過往香港從沒有女子英式球手轉打美式,家琪認為雖然要捨棄過往英式的成就,重新起步,但並不算是犧牲:「談不上是犧牲那麼偉大,如沒有英式底子,我何來能打美式。雖然看上去我要放棄英式,而再打英式亦有可能再上一層樓,但實情是轉打美式會有更多比賽,獎金亦比女子英式桌球比賽多。我第一次打女子美式桌球世錦賽,冠軍獎金高達$44,000美元(約35萬港元),贊助亦比較多,而只要成功進入32強或16強就會有若干獎金,但女子英式世錦賽冠軍最多只有$6,000英鎊(約6萬港元),多數情況是要拿下冠軍才會有奬金,加上美式桌球男女獎金相約,不會像英式桌球般相差100倍,所以純粹參與女子英式桌球是不足以養活球手,導致球手必須靠體院資助,但總不能永遠依賴體院。換句話說,打美式可以不依靠體院資助,純靠獎金生活。如果我同樣要下100%的苦功,為何我不選擇較高回報的項目,坦白講球手也要生活。」

近幾年香港桌球發展看似順利,孕育了幾位出色的桌球手,有曾登世界「一姐」的吳安儀,以及世青冠軍張家瑋等。名氣較大的球手全都來自英式桌球,家琪轉打美式亦望可藉此推廣美式桌球:「其他運動會有明星效應,才可以吸引到小朋友接觸,但香港人很少想到美式球手,不要說本地球手,世界上亦未必能數得到有那位。我很希望我轉打美式後,可以成為年青球手的榜樣,從而吸引更多人參與美式桌球。」成為香港女子美式桌球第一人後,家琪坦言桌球界尚未有太大改變:「很多時候不是球員努力就可以,市場認可亦很重要,每有新桌球場開張,大多都是英式,甚少有美式場館。而傳媒報道或大眾接觸的都是英式桌球,難道美式沒有比賽嗎?不是沒有香港球手比賽,那溫布頓網球賽沒有香港人參與,但傳媒卻會報道,大多因為市場價值,市民傾向不會關注美式桌球,傳媒就自然不會報道。總總因素疊加起來,就會窒礙香港美式桌球的發展。」

家琪期望美式桌球發展能獲更多資源:「英美式資源比例始終是有著明顯差距,英式佔了大部份,但美式比賽較英式多,球手需要多次出賽才可累積積分,保住排名。越密集比賽,排名自然會提升,惟體院願意為英式桌球手提供資源,讓球手長駐外地,盡可能參加所有排名賽,但同樣情況不會在美式桌球上出現。美式一次巡迴賽約有7站,美式桌球港隊只有6人,但分給我們的資源卻不足以讓2位球手參與整個巡迴賽,那我們的世界排名只會越來越低。當我們沒有成績,就不可能向總會爭取更多,那就只會流失人才,像卡比多羅比,他寧願長期在外比賽,追逐更大成就,也不願留在港隊。」

家琪回想當年初入體院,教練讓她選擇英式或美式,她不明白為何只能二擇其一:「我到現在亦不明白,為何香港不鼓勵球手雙軌發展,我見不少中國球手在英美式取得好成績,例如陳思明,她主力發展美式,但在2010年亞運會中奪得Six Red金牌。事實證明雙軌並行是對桌球發展有利。如果球手有一定實力,但就不讓他們英美式並行發展,我覺得會埋沒人才,尤其影響年輕球手,他們需要多接觸不同形式的桌球,才可知道自己想以打甚麼比賽。」

時移世易,家琪指現時普遍香港家庭的經濟條件較以前好,更願意讓子女參與更多運動,加上有體院支持,讓桌球運動發展開始看到曙光:「現時桌球風氣比我初入行時有很大分別,以往我們面對的是很嚴重的青黃不接,雖然這個問題仍然存在,但至少我們看到有一堆技術好的年輕球手,惟需要時間培訓他們。我接觸桌球時,政府並未有任何政策或經濟上支持桌球運動,到了變成體院精英運動後,球手待遇的確比以前好,亦有賴於前人種樹,現時我們才可以乘涼。」

自2009年起,桌球成為了體院A級精英項目,但自2014年起桌球就被剔除亞運項目,至2030年才會重返亞運舞台,因此桌球有可能從體院A級精英項目被移除,將有機會失去8成資助。香港桌球總會正努力向2026年名古屋亞運籌委會爭取重入亞運,以保A級精英項目資格。家琪明白到自己作為桌球運動員,不止需要打好波,也同時要為桌球界貢獻,她表示:「政策或配套上完善不會是理所當然,我們將有機會失去體院A級精英體育的資格,那下一代的棟樑又何去何從呢?現時我們所爭取的,很大程度上不是為了自己,以長遠的打算一定是為了年青球手,如果他們都看不到前景,那家長更不會讓子女參與桌球運動。」

地場借出:傳奇桌球會
圖、文:實習記者邱景煜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桌球.專訪】美式桌球路難行 溫家琪盼球手能獲更多關注

Posted on

lululemon全新男裝企劃 蔡俊彥親身演繹「成就可能」

【體路資訊】lululemon 秉承品牌使命,致力促進大眾身心幸福,全新推出「Your Move 動靜在你 成就可能」男裝企劃,鼓勵大家於體格鍛鍊、心理健康和社交生活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點,並透過功能及靈活性兼備的男士系列,讓顧客自信駕馭動靜時刻。品牌更特別邀請香港奧運劍擊代表蔡俊彥演繹一系列訓練及休閒服飾。

「Your Move 動靜在你 成就 可能」企劃結合專為高強度運動而設的高性能訓練裝備,以及適合日常外出或放鬆的休閒服飾,滿足顧客的靈活需要和喜好。運動員每天於各自的領域揮灑汗水,突破自己並締造改變。他們的努力啟發品牌研發革新產品,並協助本地運動員在任何時候都能感受最好的自己,發揮最大潛能。lululemon 特別邀請香港奧運劍擊代表蔡俊彥參與「Your Move 動靜在你 成就可能」企劃,演繹一系列訓練及休閒服飾。

作為一個專業花劍選手,蔡俊彥深信「感受更好,才能表現更好」。他早前於仁川大獎賽奪得銀牌,並藉今次機會與大家分享如何紓緩訓練和比賽的壓力。在面對挑戰時,蔡俊彥發現偶爾放慢腳步,給自己一點空間來調整好心情和思緒,比起不斷向前衝能帶來更多好處。體能訓練對他的劍擊職業生涯來說固然重要,但他認為於邁向目標的路途上,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同樣不可或缺。lululemon 耐用透氣同時極具彈性的訓練裝備讓蔡俊彥時刻都能保持專注自信,令他在劍擊路上能毫無顧慮地奮力向前。

lululemon 早前亦宣佈任命 NBA 籃球運動員 Jordan Clarkson 成為全球品牌大使,他相信瞭解自己的身體才可以在體能上發揮最好表現:「當我全神貫注於身體的每一部分,就可以釋放最大力量 — 同步的爆發力能令表現提升至全新境界。」

lululemon 訓練裝備耐用透氣、質感輕盈、彈性十足,並具有優良的承托力,讓男士們活動時毫無拘束, 進行各種熱汗運動時依然保持乾爽涼快,抑制異味。On The Move 休閒服飾集舒適感和時尚設計於一身,讓顧客毫無後顧之憂,專注於內在,穿梭於工作及休閒場合之間都能展現自信一面。秋意漸近,lululemon 亦推出多款秋季新品及為暢銷款式注入全新配色,讓你在這個季節繼續探索未知。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lululemon全新男裝企劃 蔡俊彥親身演繹「成就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