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冷知識】42.195的由來 馬拉松長度為何這麼「零丁」?

【體路專欄】肯雅「長跑之王」傑祖基(Eliud Kipchoge)在2022年9月的柏林馬拉松以2小時1分09秒刷新世界紀錄,朝兩小時內跑畢42.195公里的正式「Sub 2」再邁進一步。為傑祖基歡呼的同時,大家可有想過為甚麼馬拉松賽道的長度是42.195公里,而不是整數的42公里?

柏拉馬拉松(圖:BERLIN-MARATHON)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馬拉松運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90年於希臘發生的馬拉松戰役。當時希臘軍隊成功擊退波斯帝國後,據傳通訊兵Philippides從馬拉松平原跑了約42公里回到雅典傳達勝利喜訊,由於此前已為請求增援而跑超過500公里,故宣布勝利消息後便力竭死去。為了紀念這位通訊兵,現代奧運會於1896年希臘雅典首辦時就設立了名為馬拉松的長跑比賽。

最初的奧運會並沒有統一馬拉松賽道長度,1896年首屆賽事以馬拉松大橋為起點,跑大約40公里到雅典的奧林匹克運動場衝線,隨後1900年及1904年兩屆奧運的馬拉松長度則為40.26公里及40公里。直到1908年的倫敦奧運,馬拉松項目首次把賽道的長度定為42.195公里,關於這個數字的由來有不同說法。世界田徑總會官方網頁指,1908年奧運賽會把起點設於皇室的溫莎城堡,跑26英里(約41.8429公里)到達奧運主場館白城體育場。不過為了讓皇室的小孩能夠觀看比賽,故賽會把起點延伸385碼(約0.352公里),令馬拉松賽道的總長變成26英里385碼,亦即約42.195公里。

1908年倫敦奧運主場館白城體育場,已於1985年拆卸(圖:Public Domain)

雅典馬拉松官方網頁就有另一種說法,指賽道設計是從溫莎城堡跑26英里到達白城體育場,為了把終點線設於體育場內的皇室包廂前,令賽道總長度到達26.2英里(約42.1648公里)。奧運收藏家Bob Wilcock於2008年出版的《The 1908 Olympic Games, the Great Stadium and the Marathon – A Pictorial Record》就更詳細地記下賽道的設計過程,原本賽道為選手跑26英里到達體育場後再沿運動場繞一圈(1,760英尺,約536.45米)衝線,總長度約為42.379公里。不過後來因為跑手進入運動場時不能使用皇室通道,故需要使用另一個入口,加上為了讓更多觀眾看見跑手的英姿後再於皇室包廂前方的終點衝線,故路線特別把跑手進入運動場後的前進方向改為順時針,進入運動場後跑到終點的距離正是385碼,故賽道總長就是26英里385碼。

倫敦馬拉松(圖:London Marathon)

之後的1912年奧運及1920年奧運均未有統一馬拉松路線長度,後者更設計出奧運歷來最長的42.75公里賽道。在該屆賽事結束後,成立於1913年的國際業餘田徑總會(現為世界田徑總會)在大會上商討統一馬拉松距離,最終於1921年落實以倫敦奧運賽道的長度——42.195公里作為比賽距離。世界田總並沒有明確解釋為何採用倫敦奧運時的長度26英里385碼,外界普遍認為是因為倫奧馬拉松的精彩,引起了公眾對這項長跑的興趣與熱情。

根據關於1908倫奧馬拉松的記載,意大利跑手Dorando Pietri是首位跑畢26英里進入運動場的選手,不過當時已相當疲倦及出現脫水症狀,以致跑入場後一度走錯方向及倒下,在裁判扶起下勉強繼續作賽。Pietri隨後4度倒下,均由裁判扶起前進,最終花了10分鐘完成運動場內的最後350米,在75,000名觀眾見證下以2小時54分46秒首名衝線。不過由於是在獲得裁判的協助下衝線,Pietri之後被取消資格,奧運金牌由以2小時55分18秒完成的美國跑手Johnny Hayes補上。Pietri雖然因「被協助」而無辜痛失獎牌,但其努力打動了現場觀眾,翌日獲英女王頒發一隻銀盃以認可其成就。事隔一個世紀後再回看,Pietri雖然終生未曾奪得奧運金牌,但大概也可算是在馬拉松發展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吧?

1908年倫敦奧運馬拉松賽事,Dorando Pietri在裁判協助下首名衝線(圖:Public Domain)

按此瀏覽更多運動冷知識文章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冷知識】42.195的由來 馬拉松長度為何這麼「零丁」?

Posted on

【亞洲七欖系列賽】港隊下月赴泰目標封王 為香港七欖寓賽如操

【體路專訊】香港男子七人欖球隊將於10月22至23日出戰亞洲七欖系列賽泰國站,作為11月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前最後1項賽事。港隊今日(30日)在京士柏運動場交代備戰進度。李卡度認為年底各項賽事有助鍛練隊員的技術和心態,即使在香港七欖越級挑戰勁旅,仍希望在觀眾面前表現最好的一面。

港隊成員在大雨下操練。

港隊自年中起到歐洲出戰4場國際賽,以及世界七欖挑戰賽及七欖世界盃,其中港隊在今月的世界盃以第19名完賽,並於昨日開操備戰年底連串賽事。一共3站的亞洲七欖系列賽將由泰國站展開,而港隊11月中旬起再分别出戰韓國站及阿聯酋站,期間亦會於主場出戰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

李卡度

港欖華將姚錦成因休假缺席今日操練,李卡度則在陣與一眾隊員練習,他指11月的亞洲系列賽是今年唯一的亞洲區賽事,即使有機會面對中、日、韓等勁敵,依然一如以往地劍指冠軍,為香港七欖及明年杭州亞運寓賽如操,「今年隊員間的相處時間多,由全隊5月去歐洲,回來1個月後再有比賽,感覺球隊更團結及有進步。但始終與理想的水平還有距離,以往可能在決賽達不到應有的心態,但其實大家是有能力的,視乎在重要時刻可否表現出來。」對於5周內迎接4個賽事,Cado不擔心對隊伍狀態有影響,反而認為是提供機會去適應世界巡迴賽水平的節奏。

韋兆新

港隊在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的小組賽對手分別為衛冕冠軍澳洲、紐西蘭及薩摩亞,但球隊先著眼於亞洲系列賽泰國站,再設立具體的比賽目標。Cado坦言即使是越級挑戰,但若表現出應有水準,相信均會為3隊構成威脅,「烏干達今年英聯邦運動會一度逼近澳洲,我們在剛過去的賽事亦有機會贏烏干達。撇除勝負而言,我們都追求有場好比賽,告訴觀眾我們也是支不錯的隊伍,就算輸都能讓大家知道已盡了全力。」另外已入選港隊的港英混血兒韋兆新,則最期待在主場與紐西蘭交手,並期望在相隔3年後再在家人及朋友面前出賽。

港隊教練莊保羅

港隊教練莊保羅稱將於亞洲系列賽泰國站後選卒出戰香港七欖,冀球員享受賽事之餘亦汲取寶貴經驗:「我們很難得可以在世界系列賽出戰,始終之前都在次一級的水平比賽,希望球員享受之餘又取得經驗,加上主場因素亦成為他們的一大動力。」他另指雖在世界盃的成績未如理想,但不影響他們備戰今年餘下賽事的信心,期待港隊也從世界前列球隊中學習。

圖、文:李子正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亞洲七欖系列賽】港隊下月赴泰目標封王 為香港七欖寓賽如操

Posted on

【世乒團體賽】港隊女團直落3局挫意大利取開門紅

【體路專訊】「2022世界乒乓球團體錦標賽」今日(30日)在中國成都揭開戰幔,香港女隊打頭陣上場迎戰意大利,最終在3場僅失1局下輕取對手,取得開門紅。

杜凱琹(圖:WTT)

世界乒乓球團體賽採5場3勝制,每場則為5局3勝。今屆賽事港隊女團陣容除了有東奧摘銅的杜凱琹、李皓晴及蘇慧音外,還有朱成竹及小將吳詠琳,港隊現時團體世界排名第3,首仗迎戰排名32位的意大利。港隊派出「一姐」杜凱琹打頭陣對Debora Vivarelli,女單世界排名第7的港將未受太大壓力,直落3局(11:5、12:10、11:5)報捷為港隊打出士氣。

朱成竹(圖:WTT)
(圖:WTT)

次場港隊派出在東奧列後備、世界排名93的朱成竹上陣,對世界排名高23位的Giorgia Piccolin,港將首局先贏11:8,雖然第二局被對手以7:11扳平,惟港將氣勢未有受挫,尾段更越戰越勇,連贏兩局11:5、11:1為港隊再下一城。第3戰港隊由「大師姐」李皓晴上陣,對世界排名131位的Nicole Arlia,港將先贏兩局11:6、11:7,第3局與對手激戰,整局分差維持在2分內,幸李皓晴在「刁時」下以12:10再贏一局,為港隊奠定勝局。

今日晚上7時將有男子隊亮相,迎戰團體世界排名39的匈牙利。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世乒團體賽】港隊女團直落3局挫意大利取開門紅

Posted on

【專訪】閃避球教曉我們的事 《深宵閃避球》陳海寧、鍾雪瑩、黃淑蔓、雲浩影

【體路專訪】勵志的說話有很多,其中一句最著名的必數「喺邊度跌低,就喺邊度起返身」,但如果有人跟你說「喺邊度跌低,就喺邊度再跌低」?即將上映的電影《深宵閃避球》就想要讓觀眾知道,跌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之後只會繼續閃避。與閃避球朝夕相對幾個月,四名主演陳海寧(Isabella)、鍾雪瑩(鍾雪)、黃淑蔓(Feanna)及雲浩影(Cloud)又從閃避球上得到甚麼?

常說「三個女人一個墟」,今次訪問的還比「一個墟」多出一人,似乎注定要在喧嘩聲中度過。果然訪問就由她們得知我是體育記者,然後討論誰人最留意運動開始。先有Cloud說有留意費達拿退休的新聞,再有鍾雪搶答閃避球港隊早前獲獎,接著輪到Isabella亦「唔執輸」地表示知道港足前一晚在大球場有比賽。的確,這「閃避球墟」就是如此熱鬧。

這四位來自不同背景的演員、歌手,因《深宵》而熟絡,也因《深宵》而認識這項運動。為了拍攝電影,她們與戲中隊友李靖筠、李玗蓁、王頤及宋嘉儀等開鏡前接受個多月閃避球訓練。當她們教練的有港隊成員,亦有與戲中「粉青」球員背景相似的「青處」球隊成員,每星期二、四、六分別在火炭及觀塘練習。

回憶那時訓練的時光,鍾雪形容是好辛苦但好好玩:「因為二、四要在火炭一個『窿』訓練,地理位置上較熱和焗促,但我始終覺得是刺激好玩多於辛苦。見到港隊的水平很高,但她們都有調整過讓我們盡量跟到她們的步伐,又會一對一調較我們的投球姿勢。」不過旁邊的Feanna就笑說自己跟不上港隊的節奏:「可能因為我們不是定期做運動的人,突然要好恆常訓練就會很累。」

(圖:電影公司提供)

這套《深宵閃避球》講述周家怡飾演的外展社工主理「深宵體育館」 計劃多年,一直鼓勵不願歸家的少女們凌晨時份到體育館做運動。但管理層突然出現人事變動,隨即面臨閉館危機。在鄭伊健飾演、自稱資深教練的劉志聰協助下,集合八位問題少女組成「粉青隊」參加全港閃避球錦標賽。

陳海寧

八名問題少女自然各有煩惱,戲中的閃避球實力似乎亦各有高低。作為隊中「大佬」的林莉看來是數一數二強勁的一人,至少是最有爭勝心的其中之一,但飾演她的Isabella現實中卻被眾人取笑是運動神經最差的一位,甚至是她率先自爆每次都要加操一、兩小時,「但我仍然是完全不行!就算在火炭那個『窿』加操到11時也好,但因為我太廢,每次在觀塘都會被教練再叫去練習⋯⋯」說到這裡,四人的話題又轉到各人的閃避球實力。

飾演「蘭子」的宋嘉儀(圖:電影公司提供)

之前與有份訓練她們「青處」教練張沛廉談過,認為戲中飾演「蘭子」的宋嘉儀球技最好,Isabella與鍾雪聞言亦隨即大爆:「他有招募『蘭子』入隊,偏愛『蘭子』啊,又問她何時來一起打波!」 然後Isabella又再補一句:「不過我幾肯定他最不會招攬的人就是我。」戲中最有少女心的Feanna就嘗試自認是「一人之下、六人之上」,又立刻被鍾雪否定,「應該是Gladys(李靖筠)吧!不是,其實應該只是有三個等級,第一是『蘭子』,最尾是Isabella,其他人就在中間。」

雲浩影

聽她們你言我語討論,感覺四人依然懷念訓練、拍戲的那段日子。沒料到Feanna也真的反間身旁的隊友,「有沒有懷念接波的感覺,好爽」。這種被鍾雪形容為「金鐘罩鐵布衫」的接球感,有份訓練她們的一眾閃避球運動員幾乎每日都感受到。絕大部分港隊成員本身有正職在身,有些則在總會協助推廣,亦有人身兼教練及球員。或許是我經常聽到這類半職運動員的故事,一早已先入為主認為他們的生活非常辛苦。

「我又覺得他們不是辛苦,反而是很有熱誠。」在戲中最遲加入球隊的Cloud瞪大她那雙本身已明亮非常的眼睛說,「他們很認真地教我們,看來也教得很開心。因為我們只有很短時間去練,主要是動作要夠準、踏轉退蹲要一致,港隊成員真的會『啄』著動作去指導。」Cloud繼續說起港隊的奮鬥精神,欣賞他們在資源不足下仍然努力追求夢想,甚至自費去出戰世界賽。

黃淑蔓

回到電影內,朱栢謙的角色一句「閃避球算是甚麼運動?」對白讓我尤其深刻。我也想聽聽,她們四人拍畢《深宵》一年後又覺得閃避球算是甚麼運動。「我覺得自己一直不了解閃避球這運動,是因為我無知。」一直像個傻大姐的Isabella突然認真,自我批判起來,「我以前以為是一個小時候玩的遊戲,但其實閃避球已經愈來愈普及,好像港隊剛剛獲獎,日本更極為流行。我誤會了,是我無知。」Feanna亦同樣想起學生時代玩閃避球的經歷,那時已感覺這運動與主流很不一樣,參與其中時不易察覺時間流逝,「即使是我這種運動不叻的人都感受到那份樂趣,因為如果打籃球可能已被撞飛不知多少次,踢波也可能絆死了無數次。」

我覺得自己一直不了解閃避球這運動,是因為我無知。

鍾雪瑩

戲中以閃避球比喻人生,用戰術融入生活。Cloud的角色在尾段有著與別不同的經歷,詳情如何當然留待觀眾入場發掘,畢竟「劇透XXX」。不過她亦點出閃避球與其他球類運動比較的獨特之處,在於即使離場其實依然在場,「因為在外場依然參與比賽,能做一個對贏輸極具影響力的人,這與其他運動被罰離場不同。這刻即使你食了波餅但也不一定輸。」

類似人生的命題,就是如何取回自己的發球權、用甚麼心態去面對生活。

講到以閃避球比喻人生,說白一點就是關於逃避與面對的抉擇。戲內一幕正正以淺白的方式帶出「要贏就要接住個波、望住個波先可以拎返發球權」的道理,「所以我覺得閃避球是頗哲學性的活動。」未見真人以前,已覺得由DJ到演戲、填詞多棲發展的鍾雪是思考型藝人,似乎亦開始印證我這個想法,「因為你能有不同方面對比賽,可以選擇避開而不會輸,但其實要接波再攻擊才有機會贏。這是取決於球員的選擇,類似人生的命題,就是如何取回自己的發球權、用甚麼心態去面對生活。」

(圖:電影公司提供)

近年不少香港影視製作都以熱血做賣點,但熱血之餘製作認真度也受人注目,例如《一秒拳王》的主角們為電影操肌得到讚賞,惟早前的劇集《ISWIM》又因為劇情「有bug」而飽受爭議。《深宵》早在宣傳時已表明「可能係香港史上最揸流灘嘅運動電影」,不過看完全片再聽過四人的分享,深知這當然是「頭盔式自嘲」。Feanna希望香港人欣賞過這認真地揸流灘的電影後,可以接觸更多非主流運動,「我自己都後悔少做運動,但有些是真的可以歡樂地做。」

其實很容易就挑釁別人去玩,然後就會感受到樂趣。

鍾說重提一年前電影殺青當日,「粉青」成員向幕後一眾「托慣機器的精壯男士」下戰書,結果在閃避球場上輕鬆擊潰對方。「其實很容易就挑釁別人去玩,然後就會感受到樂趣,所以《深宵》是一個契機,就好似他們輸了之後,自己會在一邊繼續訓練。」對啊,畢竟在哪跌倒就要在哪再跌倒,這樣才有機會真正在那重新站起來。

(圖:電影公司提供)

圖、文:麥景智
場地: Emperor Cinema iSQUARE

On Cloud Wan:
Makeup: Kineks Ho
Wardrobe: MAX&Co.

On Feanna Wong:
Hair: Oscar Ngan @ ii ALCHEMY Hair
Makeup: Kineks Ho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專訪】閃避球教曉我們的事 《深宵閃避球》陳海寧、鍾雪瑩、黃淑蔓、雲浩影

Posted on

【跆拳道】青訓港隊揚威尼泊爾 何嘉雯勇奪銀牌

圖:香港跆拳道協會

【體路專訊】香港跆拳道青訓代表隊上周派出2男5女運動員出戰尼泊爾博哈拉舉行的「第三屆尼泊爾跆拳道錦標賽」,其中何嘉雯於女子62公斤以下組別連贏3場晉級決賽,雖然最終於決賽以0:2告負,仍為港隊摘下一面銀牌。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跆拳道】青訓港隊揚威尼泊爾 何嘉雯勇奪銀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