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準確的動態檢查促進復原

【體路專欄】關節痛對大眾來說十分普遍,但引起痛症的成因卻比我們想像中的複雜。關節痛常見於與運動相關的關節,其中包括了膊頭、手踭、肩頸、腰背、下肢及膝頭。如果只著眼於處理出現痛楚的部位,大多數只能達到半桶水的效果,未能根治痛症。很多時,病人都會拿着影像圖片 (如x-ray及MRI)來求診,然而對於運動醫學的臨床診斷來說,影像圖片只是一個輔助及參考。

雖然醫學影像技術不斷創新,能夠覆蓋的範圍及精準度亦與日俱增,但靜態醫學影像只能顯示關節及組織的狀態,未能表現日常的整體身體動作對關節及組織的影響。特別是以勞損性的痛症來說,由於身體各個部位互相牽引,互相影響,勞損性的痛症通常都是由長期的不良姿勢引起,因此靜態醫學影像不一定能找出導致關節痛的真正成因。在治療運動創傷時,醫學影像固然為能為我們提供客觀的證據。但單以影像圖片診斷痛症,未能達致最佳效果,應配合動態檢查,以患者的動作為依據,才能找出痛症的根源。

一般來說,骨科醫生及物理治療師都會先了解患者的全面病史,因為很多痛症均有前因,同時亦會為病人進行動態檢查,確定問題是在於關節的本身、肌肉或是由身體其他活動所造成。人體構造及身體活動方式是很聰明的,當有組織受損或不足,其他部位的肌肉組織會輔助受損組織完成動作。此代償機制會將身體活動時所產生的壓力分配到其他部位,很多時膝頭痛、腰痛及肩關節痛,其實都是代償的結果。以膝頭痛為例,通過動態檢查有助認清痛楚的源頭,找出導致膝頭痛的真正原因。常見成因可大致分為三種:

(圖一:使用瑜伽動作的三角式進行動態檢查)

代償機制

代償機制是身體的一種保護機制,即身體結構上的互補。當一個身體部位受傷後,無法正常運作,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肉組織就會過度參與,去補償不足。一位瑜伽老師在大腿後肌肉拉傷後,由於膕繩肌在落樓梯的時候未能夠有效發力,使身體重心向前而導致前膝承受過多的壓力,繼而引起膝頭痛。

長期的不良姿勢及運動習慣

不良的習慣會影響關節或肌肉的活動,身體會不斷感應各個部位的肌肉活動能力,如果身體覺得疲累、受傷或過度受壓,便會因應所需改變活動模式。而這個模式可能對身體有害,長遠來說對肌肉、關節及組織構成過多的壓力。舉例來說,穿高跟鞋會影響腳踝活動幅度,經常穿高跟鞋的女士會慣性將身體壓力放到膝蓋。日積月累下,在走路時令膝蓋過分受力,導致痛症。

突然增加運動量

突然增加運動量,導致肌肉過勞。由於身體未能及時恢復,慢慢累積疲勞,最後演變成痛症。有一位排球員因準備亞運而進行頻繁的高強度訓練,練習時需要重複跳躍及著地,增加膝頭的負荷,導致膝關節痛楚。

總的來說,骨科醫生及物理治療師經常利用動態檢查,而瑜伽動作中的三角式便是其中一個常用測試,用於檢視髖、腰及肩部之間的協調。除此之外,亦會透過其他動態檢查,例如單腳企、半蹲、踩高踩低、舉高手或其他日常動作,來觀察患者的身體活動有沒有代償、肌肉不足及姿勢不良的情況,對臨床診斷及治療痛症都尤其重要。另外,就是感受肌肉或軟組織的張力從而判斷出現痛楚部位有沒有真正受傷,針對痛楚的根源,才能有效醫治運動創傷。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專欄】

文:邱啟政
註冊物理治療師
香港運動醫學及運動科學學會委員 (2020-22年)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準確的動態檢查促進復原

Posted on

【F1法國站】法拉利再「自爆」失冠 平治受惠包辦亞季

【體路專訊】F1法國站正賽昨日(24日)舉行,法拉利車手陸克萊(Charles Leclerc)在帶頭下因戰車失控退賽,將冠軍拱手相讓予紅牛的韋斯塔本(Max Verstappen)。咸美頓(Lewis Hamilton)及羅素(George Russell)分別奪亞軍及季軍,是平治今季首次有兩位車手同站頒獎台。

(圖:F1 Twitter)

法拉利的辛斯(Carlos Sainz Jr.)和哈斯車手麥奴臣(Kevin Magnussen)因更換額外的動力組件,需在正賽於末位出發,陸克萊、韋斯塔本及佩雷斯(Sergio Perez)分別在前3位起步。開賽後,今場出戰F1第300場的咸美頓憑較佳起步升上第3,至於第8位起步的角田裕毅在首圈被奧干撞出跑道,前者排名迅即跌至最後,奧干(Esteban Ocon)則被罰5秒。

陸克萊戰車失控撞上護欄。(圖:F1 Twitter)
安全車出動。(圖:F1 Twitter)
辛斯因不安全駕駛被罰5秒。(圖:F1 Twitter)

陸克萊及韋斯塔本早段已拉開與一眾車手的距離,但「韋少」一直未有太多機會進攻,因此在第17圈率先換上硬胎。僅在1圈後,領放的陸克萊在11號彎失控並撞上護欄,再次飲恨退賽,他也向車隊表示油門失靈。安全車領跑期間,角田裕毅因動力單元問題而返站退賽。比賽在第21圈恢復,咸美頓、佩雷斯及羅素緊隨在韋斯塔本後方,辛斯越戰越勇下亦升上第5,並在第30圈超越羅素,但因之前在出站時不安全駕駛被罰5秒。至於韋斯塔本則一放絕塵,拉開逾4秒的距離,

羅素與佩雷斯一度擦撞。(圖:F1 Twitter)
羅素進攻得手升上第3。(圖:F1 Twitter)
韋斯塔本再度封王。。(圖:F1 Twitter)

周冠宇在第49圈因戰車問題退賽,引發虛擬安全車,而因進攻佩雷斯故一度擦撞的羅素,則在第50圈進攻得手升上第3,並得以與亞軍的隊友咸美頓一同享受「開香檳」滋味。至於以10秒587優勢封王的韋斯塔本,亦與陸克萊在車手積分榜的差距拉開至63分,Alpine則以4分之微稍壓麥拿侖,位列車隊積分榜第4位。

羅素與咸美頓今季首度一同登上頒獎台。(圖:Mercedes-AMG PETRONAS F1 Team Twitter)

F1法國站正賽成績(前10名)

冠軍:韋斯塔本(紅牛)
亞軍:咸美頓(平治)
季軍:羅素(平治)
第4名:佩雷斯(紅牛)
第5名:辛斯(法拉利)
第6名:阿朗素(Alpine)
第7名:羅利斯(麥拿侖)
第8名:奧干(Alpine)
第9名:列卡度(麥拿侖)
第10名:史杜爾(Aston Martin)

F1匈牙利站賽程(香港時間)

7月29日
20:00-21:00 練習賽1
23:00-00:00 練習賽1

7月30日
19:00-20:00 練習賽1
22:00-23:00 排位賽

7月31日
21:00 正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F1法國站】法拉利再「自爆」失冠 平治受惠包辦亞季

Posted on

維港首次上演獨木舟水球賽

【體路專訊】「香港維港槳賽2022」周日(24日)在灣仔海濱花園「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舉行,共有380人次參與,除了獨木舟(無舵)/海洋獨木舟15公里長途賽、立划板長途賽(2公里)、獨木舟(無舵)短途繞標賽及立划板繞標賽(約400米)等個人賽事,更首次在維港舉行獨木舟水球賽,最終活力獨木舟會以比數5:3嬴得獨木舟水球賽男女子混合組冠軍。

香港獨木舟總會主席羅浩然表示:「今日好高興能夠見到好多熟悉的面孔,一起參與獨木舟運動,參加人數共有380人次之多,希望大家繼續踴躍參加往後各比賽。獨木舟總會除了推廣及舉辦獨木舟項目之外,亦希望從中發掘更多有潛質新人接受訓練,從基層開始以致進一步提升至精英水平,及代表香港出外比賽,爭取佳績。」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維港首次上演獨木舟水球賽

Posted on

發掘接班人!香港網球明日之星計劃啟動

【體路專訊】香港網球明日之星計劃周日(24日)假九龍仔公園香港網總網球中心舉行啟動禮,正式展開本年度計劃。香港網球明日之星計劃為香港網球總會標誌性訓練項目,多年來為年青的初學者提供網球訓練計劃,藉此激發他們的網球運動潛能,發掘未來的網球明日之星!

自1992年首辦的明日之星計劃,當年由前法國網球公開賽冠軍得主張德培協助成立,計劃今年迎來30周年,一直致力為5至12歲初學者提供網球訓練計劃,計劃分5個階段推行,每年以「潛能挑戰日」為頭炮活動,活動提供免費課程讓有興趣的小朋友初嘗網球樂,緊接會有三個階段進行循序漸進的訓練課程;分別為第一階段教授基本知識;第二階段教授較深入的技術訓練及第三階段教授與比賽相關的知識,全面培育並發掘本地有潛質的青少年球員。

除了啟動禮外,昨日同時舉行的「潛能挑戰日」為活動打響頭炮,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讓5-12歲未接觸過網球的小朋友體驗網球樂趣,費用全免。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發掘接班人!香港網球明日之星計劃啟動

Posted on

【恒生學界盃】歐洲之旅後首戰 關文皓吳詠琳稱王封后

【體路專訊】「2022 恒生學界盃」決賽周日(24日)於東涌文東路體育館上演,大專女子組由去屆中學組冠軍、科大的吳詠琳以3:1擊敗城大的文迪君,首戰大專組即封后;男子組決賽則由港隊成員、浸大的關文皓迎戰浸大國際學院的溫保庭,最終前者直落3局勇挫對手封王。

吳詠琳
文迪君

率先上演的女子組決賽由香港科技大學的吳詠琳對香港城市大學的文迪君,去屆在中學組封后的吳詠琳在8強及4強不失一局下淘汰區榛婷與羅芷君強勢殺入決賽。上線的文迪君則先以3:1挫黃芊柔,4強再以3:0擊敗吳僖桐取得另一決賽席位。

首局吳詠琳乘接8強及4強的氣勢,以11:4輕鬆先贏一局,次局她亦在開局取得2:0領先,文迪君連得4分反先,吳詠琳力追至7:7平手,惟未能再次取得領先,文迪君以11:8扳回一局。第3局吳詠琳在領先4分下被追至4:4平手,這次她一直未有予對手領先的機會,在尾段再度拉開,以11:6拿下第3局再次領先。第4局開局吳詠琳領先3:1,迫使文迪君請求暫停,但未能阻止吳詠琳將分差拉開,縱使後者連續兩球接發失誤被追至6:4,但吳詠琳尾段仍憑著穩定的進攻接連得分,最終以11:6再下一城,以局數3:1擊敗對手,首戰大專組即掄元。

吳詠琳受左膝傷患影響,未能放膽跑動。

雖然順利封后,惟吳詠琳對今仗的表現不太滿意:「今屆對手沒中學組多,反而更緊張,覺得不可以輸,給予自己很大壓力,令自己打得不夠放。」吳詠琳早前到歐洲出戰數站WTT青少年公開賽,及至上月底返港,她認為這次歐洲之旅獲益良多:「早前體院封院期間練了很多,出去比賽才發現練的東西未必在比賽能發揮出來,反而失去自己的特色,返港後已經慢慢調整。」吳詠琳認為今戰表現比歐洲時稍有改善,惟在膝傷影響下未敢放膽跑動,不過現時傷勢逐漸康復,她期望9月出戰亞青賽能奪牌而回。

關文皓
溫保庭

男子組方面,港隊代表、就讀香港浸會大學的關文皓在歐洲出賽返港後狀態大勇,8強先以3:1擊敗林星肇,4強再直落3局掃走楊沛霖闖決賽,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的溫保庭則連挫李柏濠與張彥陶晉身決賽。

關文皓甫開局已經展現港隊球員的實力,連得5分取得領先,雖然溫保庭連得2分稍為止血,但仍未能阻止對手再次衝分,首局關文皓以11:3大比數先拔頭籌。次局初段戰況較為緊湊,雙方3次戰平,惟6:6後關文皓連得4分取得局點,終以11:7再贏一局領先至2:0。沒退路的溫保庭在第3局憑著關文皓的失誤,取得全場首次領先,中段他更連得3分領先至5:3,惟技高一籌的關文皓在多板對拉下先挫對手銳氣,局尾更連得3分、以10:7取得賽點,最終以11:8擊敗溫保庭,直落3局報捷封王。

賽後關文皓表示首次於這個體育館作賽,8強時仍未適應場地,及至熟習後能夠放開打,最終才順利奪冠。關文皓上月在WTT斯洛文尼亞公開賽成功打入正賽,更順利在首圈過關,他認為是一個小突破:「在斯洛文尼亞表現不錯,看到自己有進步,在乒乓球上亦有不同想法,同時亦能令自己更積極。」惟關文皓早前因在歐洲參賽,未能為浸大出戰大專盃賽事,他對此感到遺憾,猶幸這次順利奪冠,為浸大贏得獎項。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恒生學界盃】歐洲之旅後首戰 關文皓吳詠琳稱王封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