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男子花劍世界盃.專訪】平衡執著與享受 楊子加調整心態再出發

【體路開羅直擊】「亞運會後發現自己仍真心喜愛劍擊,之後幾乎放棄一切,只留下劍擊在我的世界內。」毫無保留地為一件事付出,效果可以截然不同。楊子加認為,若要在劍擊路上走得更遠,便要學懂在執著與享受之間取得平衡。

楊子加在「男子花劍世界盃埃及站」淘汰賽末輪以615不敵埃及的Mohamed Hamza,未能繼次輪反勝奧地利選手後再下一城。他指該仗成功逆轉,是3個月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場:「連續幾個賽事發揮很差,但今次這場對中上游的選手則能反勝,雖然證明不到甚麼,但享受辛苦練習後贏的滋味。後來想用同樣戰術應付,反而這想法太簡單,結果被對手牽制。」

這位25歲劍手在世界盃的最佳成績,亦是在去年埃及站造出(32強),而在國際賽則未曾贏取獎牌。即使成績未能比「大師兄」張小倫,以及較他年輕的張家朗、蔡俊彥優秀,楊子加亦一直默默耕耘,苦候出頭的機會。不過若以全副心力投放在劍擊,反效果卻一直浮現,「打了多年劍,當放慢腳步便覺得漸漸不明白這個運動,越想好就越打得不好。」他對劍擊的熱愛始終如一,但用錯方法去愛,只會一直鑽牛角尖,所需要的是用時間沉澱,改變心態再出發。或許應尋找第二興趣作生活調劑,但長期將劍擊放首位的楊子加,坦言要從興趣及事業適當抽離,並非所想般容易。

(圖:體路資料庫)

男花四子當中,楊子加了解自己的實力位置,亦指情況比較尷尬,「經常徘徊喺『得』同『唔得』中間,試過在世界盃團戰賽奪銀牌那次(聖彼得堡站),關鍵時刻都能能夠頂住,見到有點希望。但有時派我出去打都輸分,説得難聽點很沒用,令你覺得不適合再留在劍擊發展。不過有陣子又有起色,叫做吊住條命。所以我想了解更多,探索一下成功的策略。」即使在最近兩站世界盃團體賽未有出場,子加亦毫無意見,更無半點怨言,「看到近期個人賽的成績都很擔心,連自己都沒信心叫教練如何用你?」

「有段時間覺得打劍像交功課一樣,輸分都沒所謂。其實絕對不是這樣,選擇了劍擊同時要學會承擔,對得住自己及香港隊的身份。」享受之餘,亦要有種全職劍手的態度,做好自己本分。學贏之前,亦要學懂如何面對失敗,隨時重新振作,「現在嘗試改變心態,想著自己是去享受比賽,沒有一絲壓力,既然選擇了劍擊就要學會享受它,輸當然不開心,但起碼你盡力過。」

圖、文:李子正

器材由Canon提供


國泰航空全力支持體路Road To Tokyo之旅
由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期間,國泰航空將全力支持體路到訪世界各地,直擊香港運動員「Road To Tokyo」之旅,體路「Road To Tokyo」專頁現已面世,立即Click入呢度,一齊 #撐起港隊。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男子花劍世界盃.專訪】平衡執著與享受 楊子加調整心態再出發

Posted on

【匈牙利乒賽】杜凱琹女雙混雙坐銀望金 女單贏內鬨闖8強

乒乓球,tabletennis,杜凱琹
杜凱琹「一天四戰」皆報捷。 Credit : ITTF

【體路專訊】香港乒乓球代表隊在布達佩斯舉行的國際乒聯匈牙利公開賽續傳捷報,港乒「一姐」杜凱琹不僅分別夥拍李皓晴、黃鎮廷,打入女雙及混雙決賽,兩項金牌「叫胡」,同時打入女單8強,向爭標之路進發。

港隊球手勇不可擋,於周五(21日)上演的次天正賽頻奏凱歌,當中杜凱琹一天內連打3個項目共4場比賽皆贏波而回,這位準東奧代表夥拍李皓晴於女雙8強先以3:1(4:11、11:6、11:1、11:5)反勝英國Ho Tin Tin/奧地利Karoline Mischek,4強再以3:0(12:10、11:6、11:7)橫掃隊友蘇慧音/朱成竹,殺入決賽周六(22日) 將硬撼日本組合平野美宇/石川佳純爭標。

乒乓球,tabletennis,杜凱琹,李皓晴
杜凱琹(左)、李皓晴 Credit : ITTF
乒乓球,tabletennis,蘇慧音,朱成竹
蘇慧音(右)、朱成竹 Credit : ITTF

杜凱琹與黃鎮廷這對東奧混雙組合也連闖兩關,先後以3:1(6:11、11:7、11:7、11:9)逆轉羅馬尼亞Ovidiu Ionescu/Berrnadette Szocs ,及以3:0(12:10、11:3、15:3)氣走塞爾維亞Aleksandar Karkasevic/Izabeia Lupulesku,取得決賽席位,金牌戰迎擊德國Patrick Franziska/Petrissa Solja。

女單方面,杜凱琹與蘇慧音合演16強內鬨,雙方勢均力敵,打足7局能分出勝負,最終「阿杜」在關鍵時刻有較佳的把握力,以4:3(11:3、8:11、5:11、11:9、11:8、12:14、11:9)險勝晉級,下一圈將與中華台北名將鄭怡靜爭逐4強席位。

杜凱琹(左)、黃鎮廷 Credit : ITTF
乒乓球,tabletennis,黃鎮廷,何鈞傑
黃鎮廷、何鈞傑 Credit : ITTF

至於男雙首號種子黃鎮廷/何鈞傑首半準決賽以3:1(11:7、7:11、11:7、12:10)力克隊友林兆恒/吳柏男後,4強卻以2:3(7:11、10:12、11:4、11:4、9:11)惜負印度組合Sharath Kamal Achanta/Sathiyan Gnanasekaran,無緣決賽。

資料來源:ITTF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匈牙利乒賽】杜凱琹女雙混雙坐銀望金 女單贏內鬨闖8強

Posted on

【男子花劍世界盃.埃及直擊】吳諾弘負傷振作完賽 偕楊子加資格賽尾輪畢業

【體路開羅直擊】「男子花劍世界盃埃及站」今日(21日)續在開羅國際體育場綜合體育館展開個人戰資格賽,其中港隊吳諾弘和楊子加在淘汰賽末輪奮戰,前者被對手揮中下陰後一度倒地,並在振作完賽下以915出局,與楊子加一同無緣正賽。至於陳建雄(Kyle)亦在次輪以1215畢業。

港隊的張小倫及李稼鋒早前在首輪小組賽出局,至於20歲吳諾弘在小組賽取得64勝,成功輪空1場,直接晉級資格賽最後一輪。楊子加與陳建雄亦以33負姿態晉身次輪。

吳諾弘在淘汰賽末輪迎戰俄羅斯的Timur Arslanov,開賽早段港將曾落後17,期間雙方亦偶有發生擦撞,後來吳諾弘窮追下拉回810的差距。可惜他其後連失3劍,更因一次格擋下被劍揮中下陰倒地,狀甚痛苦。最後他忍痛堅持作賽,並以915不敵對手無緣正賽。吳諾弘稱受傷一刻失去平衡,仍被對手得分的感覺難受:「以往比賽中很少受傷,亦沒想過會這樣輸,我不認為落後5分不能反勝,但受傷當刻實在難以堅持。」不過他仍然堅持完成賽事,「就算輸也不能棄權,要拼盡最後一下,希望有奇蹟出現。」

 

楊子加

至於楊子加在次輪以912落後下,連取3分追平,再以1512反勝奧地利的Johannes Poscharing。可惜在尾輪未曾領先,並以615負予東道主選手Mohamed Hamza,止步於128強。楊子加指從反勝一仗中增強信心,對手全權掌控比賽節奏,令他未能發揮正常水平:「對手在控制節奏,以及實力都比我強,偏偏要贏的方法是用我所不擅長的技術,後段亦越打越亂,希望下次能做得更好。」

陳建雄

陳建雄則在次輪淘汰賽遇上前世錦賽銅牌得主、烏克蘭的Rostyslav Hertsyk,面對比自己世界排名高200位的他,早段與對手打成均勢,分差多次縮窄至2分以下,惟Kyle在後勁不繼下以1215告負。賽後Kyle坦言在後段發揮不夠果斷,成為落敗的主因:「一開始絕對有能力與對方比拼,不過後段出現太多顧慮,沒有在關鍵時刻出手而輸。其實自己有能力,但很多時候與排名高的選手比賽都出現這個情況,未來仍要找方法突破心理關口。」

「男子花劍世界盃埃及站」明日(22日)於開羅國際體育場綜合體育館上演個人賽64強至決賽,現踞世界排名第1314的張家朗及蔡俊彥將會分途出擊,後者亦力爭打破連續兩站世界盃「一輪遊」的成績。

圖、文:李子正

器材由Canon提供


國泰航空全力支持體路Road To Tokyo之旅
由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期間,國泰航空將全力支持體路到訪世界各地,直擊香港運動員「Road To Tokyo」之旅,體路「Road To Tokyo」專頁現已面世,立即Click入呢度,一齊 #撐起港隊。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男子花劍世界盃.埃及直擊】吳諾弘負傷振作完賽 偕楊子加資格賽尾輪畢業

Posted on

【東京奧運】日本隊服面世!ASICS設計靈感源自日本傳統技術

ASICS, 日本隊

【體路專訊】2020東京奧運舉行在即,日本運動品牌ASICS與日本奧委會及殘奧委會合作,為日本隊推出一系列運動產品,讓日本運動員對作為東道主代表而感到自豪。

ASICS融合了奧運會與殘奧會通用的設計元素,基於「日本主義」的概念,為日本隊設計了一系列共17件產品,包括衣服、鞋、背囊等不同運動用品,當中結合了日本傳統美及先進的技術,以展現出日本運動員的實力。

這系列產品以日本國旗中的「日出紅」作為主色調,反映出旭日初升的力量。ASICS的製作靈感源自於日本傳統技術及設計,當中包括「摺紙」及「kasane no irome」,後者是一種在平安時代(794年-1185年)期間用於製作和服布料的配色方案。

在產品發佈會上,13位東奧及殘奧日本代表穿上有關產品亮相,日本殘奧跳高代表鈴木徹大讚衣服透氣性高,穿起來相當舒服。馬拉松代表服部勇馬更表示:「穿起這身衣服,感覺就好似有很多人支持一樣,讓我充滿力量。」

資料來源:tokyo2020.org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奧運】日本隊服面世!ASICS設計靈感源自日本傳統技術

Posted on

運動創傷應該冷敷定熱敷?錯誤使用隨時傷上加傷

【體路專訊】相信很多玩運動的人,都聽過受傷後可以透過冷敷或熱敷來減輕傷勢,不過,並不是兩者都能隨便使用,在錯誤的情況用上錯誤的療法,隨時會令傷勢惡化。以下將為大家講解一下,在不同情況下應該採用甚麼療法。

使用冷敷還是熱敷,其實是取決於傷勢是急性抑或慢性。急性受傷最常見的,是運動期間發生碰撞或是跌倒造成,身體對受傷的反應為紅、腫、痛、熱,在這些情況下,冷敷就有助減少腫脹及疼痛,在受傷後48小時內相當有效。

由於急性傷害有機會導致微絲血管出血的情況出現,如果在「急性期(一般為24至48小時)」使用熱敷會刺激血液循環,可能會加劇出血、發炎及腫脹,導致傷上加傷。

至於慢性受傷較常見的就是過度使用帶來的勞損,或舊患未得到妥善處理而引起,這時候就該使用熱敷。熱敷對於關節僵硬和關節炎相對有效,因為熱力會令血管膨脹,令更多含氧血液可以到達受傷的部位,加快痊癒速度。另外,在運動前亦可進行熱敷,原理就與熱身相似,可以增加肌肉的柔韌性。

資料來源:orlandohealthmarshfieldclinicmedicalnewstoday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運動創傷應該冷敷定熱敷?錯誤使用隨時傷上加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