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東京奧運】多國運動員炮轟IOC 馬蓮寧棄衛冕促延辦

馬蓮(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全球大失控,各地運動員紛紛「中招」,各項體育大小賽事幾乎全部煞停,唯獨2020東京奧運會仍堅稱如期舉行,一眾體壇名將近日連環發聲炮轟國際奧委會(IOC)罔顧運動員健康,西班牙名將馬蓮(Carolina Marin)更明言寧願放棄衛冕。受到一片反對聲音及質疑壓力下,外媒爆料,IOC已向會員國的奧委會發出調查問卷,諮詢運動員備戰情況。

自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東京奧運能否如期舉行就成為了國際談論焦點,日本政府、東奧組委會以至國際奧委會一直強調沒有Plan B,既不延期、沒考慮閉門、更不容取消,IOC董事局本月3日在瑞士洛桑舉行會議後曾發出聲明,承諾「會致力在7月24日至8月9日成功舉行奧運」,並鼓勵各國運動員繼續備戰(相關報導: 【東京奧運】無懼肺炎疫情 國際奧委會聲明:承諾致力如期舉行奧運。然而隨著疫情不斷蔓延,全球確診人數突破30萬例,多地封城鎖國,別說訓練、比賽,運動員連正常生活也無法保證,7月舉辦東奧機會似乎愈見渺茫,IOC主席巴赫( Thomas Bach)日前接受美國傳媒訪問時,也首次改變口風,坦言「正為東奧考慮不同方案」(相關報導: 【東京奧運】首轉口風?IOC主席巴赫:考慮不同方案惟無意取消

Katerina Stefanidi(Credit : worldathletics)
Katarina Johnson (Credit : Katarina Johnson twitter)

近日,不僅有西班牙、挪威及斯洛文尼亞等奧委會,以及美國游泳協會、美國田徑協會相繼促請延遲舉行奧運(相關報導: 【東京奧運】全球疫情未見底 多國奧委會冀押後奧運,不少名將也陸續發表不滿。里約奧運女子撐桿跳冠軍、希臘名將Katerina Stefanidi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國際奧委會希望我們冒著個人、家庭及公眾健康風險去保持每天訓練,現在已讓我們置身在危險當中,而不是4個月之後的事。」英國女子七項全能冠軍Katarina Johnson Thompson亦指,國際奧委會鼓勵繼續備戰的立場與政府建議留在家中抗疫是互相矛盾的。前加拿大冬奧冰球金牌得主、IOC委員Heyley Wickenheiser更直斥:「堅持如期舉行奧運的信念,是麻木不仁和不負責任。」

至於3屆世界冠軍、西班牙羽毛球名將馬蓮早前完成全英賽後回國,一直在家自我隔離,以及保持體能緞練,這位里約奧運女單金牌選手上周在個人社交網fb貼上一段80秒的短片,呼籲東京奧運會能延期舉行,自己寧願放棄衛冕:「西班牙國內目前的疫情很複雜,所有運動員的生活都充滿不確定性,不知道會發生甚麼事,我認為奧運會應該推遲,希望國際奧委會盡快給我們答案。」

IOC發問卷諮詢運動員備戰狀況

讚成東奧延期聲音不絕於耳,據悉IOC要求成員的奧委會填寫「肺炎疫情下,如何限制訓練及如何為運動員做準備」的情況。《路透社》透露,法國已收到一份用法語寫上「COVID-19與東京2020年奧運會的準備」的調查問卷。此外,港協暨奧委會上周五(20日)則向本地傳媒發出新聞稿,表示3月19日參與國際奧委會及其他亞洲區奧委會代表進行視像會議,將按既定時序籌備香港代表團出賽的工作,同時會跟IOC及組委會保持緊密溝通,適時向各體育總會發放因疫情影響的最新安排,其中包括因資格賽事暫停、取消或延期而修定的參賽資格制度、運動員防疫及保持健康的建議等。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奧運】多國運動員炮轟IOC 馬蓮寧棄衛冕促延辦

Posted on

【東京奧運】全球疫情未見底 多國奧委會冀押後奧運

(via Shutterstock)

 

【體路專訊】7月底揭幕的2020東京奧運受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影響,能否如期舉行一直成為全球焦點。至少3個國家的奧委會,包括西班牙、挪威及斯洛文尼亞等,以及美國游泳協會及美國田徑協會近日相繼表達希望延遲舉行奧運的意願。

武漢肺炎疫情至今已演變成全球大流行,雖然國際奧委會(IOC)及東京奧組委多次表明無意取消奧運,但坊間持相反意見之聲仍然不絕。西班牙奧委會主席Alejandro Blanco日前表示,繼續如期舉辦奧運對運動員不公平:「每天的新聞均令全世界感到不安,加上運動員不能正常訓練和迎接奧運,這會造成不公平的現象。我們的確希望奧運能上演,但要在安全情況之下。」挪威奧委會就去信主席巴赫,要求IOC在肺炎疫情受控之前,推遲舉辦東京奧運。信中指肺炎疫情在全球非常複雜、具挑戰性及危險,「我們與IOC一樣關注運動員的健康和安全,我們明確建議東京奧運不應在疫情於全球受控之前舉行。」斯洛文尼亞及哥倫比亞奧委會主席亦先後表示希望押後東京奧運。

USA Swimming Twitter

 

美國游泳協會及美國田徑協會就先後去信美國奧委會,要求對方提議押後東京奧運一年至2021年。美國泳協在信中指,運動員近月難以繼續正常備戰,正承受巨大的壓力和焦慮,「一個正確而負責任的做法是將所有人的健康放在首位」,要求美國奧委會提議延遲奧運:「這事永遠不會完美答案,亦不是一件易事,但這是令所有運動員能安心預備在2021年作賽的解決方法。」美國田協就表示,明白提出建議的後果,亦了解延期所遇到的現實問題:「但在現時的情況下繼續舉行賽事,不是對運動員最佳的選擇。」

不過,日本東京奧委會和殘奧會組委會副主席遠藤利明回應時指,目前仍未到決定取消或延期的階段,最終決定權在國際奧委會手中。IOC主席巴赫日前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就指,正考慮不同方案但無意取消東京奧運。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奧運】全球疫情未見底 多國奧委會冀押後奧運

Posted on

10招教你預防兒童於運動期間受傷(下)

【體路專欄】預防兒童在運動期間受傷有不少方法,上一期《體路冷博士》為大家介紹了其中五招(相關報道:10招教你預防兒童於運動期間受傷(上)),這日就為大家帶來另外五招。

6. 提供健康且均衡的飲食

父母應提供富含水果、蔬菜及蛋白質的食物,並讓子女維持均衡飲食,這除了有助他們保持身體健康,還可以良好地控制他們的體重,特別是兒童仍處於成長階段。

7. 強調飲水的重要性

運動期間補充水份尤其重要,特別是炎熱潮濕的日子。如果出現缺水,運動員有可能會容易疲勞,甚至會出現噁心、嘔吐、意識模糊或昏厥的情況,因此作為父母及教練,應確保運動員在活動期間吸收足夠的水份。

8. 提供適當的裝備

適當的裝備不單是踢足球的護墊、美式足球的頭盔,還包括適當的衣服及鞋,雖然看似簡單,但這些裝備對預防運動創傷甚為重要,千萬不能忽略。

9. 向運動員灌輸正確並安全的技術

作為教練及父母,除了要訓練運動員技術提升外,更重要的是教授正確的方式來進行比賽,例如教練應讓足球運動員學懂正確的方法防守對方,避免在防守時讓對手受傷。

10. 盡早發現運動員受傷並及早求醫

有時候運動員受傷後可能未必有太大痛楚,或可改變動作令受傷的部位不再疼痛,但如果繼續活動最終可能會帶來更嚴重的傷害。因此父母及教練看到運動員的動作有變化、姿勢有所改變或有揉腳等小動作出現,應讓運動員停止運動,並及早帶他求醫。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10招教你預防兒童於運動期間受傷(下)

Posted on

【奧運冷知識】賽艇曾產生史上最年輕金牌得主?

2020東京奧運, 奧運冷知識, 賽艇

【體路資訊】2020東京奧運將會有33個運動大項,其中一項為賽艇,這項運動相當考驗運動員的力量和耐力,也是唯一一項運動員向後越過終點線的運動。

在奧運賽艇比賽,運動員在長2,000米的直線水道上進行角逐。與獨木舟不同的是,賽艇運動員的座向與他們動作的方向是相反的。

競技形式的賽艇只有大約200年歷史,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始於1829年的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的對戰。賽艇項目在1900年巴黎奧運開始,一直都是奧運比賽項目,女子組賽事在1976年的蒙特利爾奧運加入。


問:賽艇曾產生史上最年輕金牌得主?
答:奪得男子雙人單槳金牌的荷蘭隊在準決賽以體重60公斤的Hermanus Brockmann作為舵手,但他們看到法國隊以體重只得25公斤的年輕男孩作為舵手後,在決賽有樣學樣,也找來一名最多只得12歲的法國男孩作舵手,並順利奪金。不過,根據國際奧委會的官方資料,Hermanus Brockmann仍被列為金牌得主。

資料來源:tokyo2020.org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奧運冷知識】賽艇曾產生史上最年輕金牌得主?

Posted on

【武漢肺炎】重新開放不足兩週 康文署運動設施周一「再封場」

荃灣體育館
康文署體育設施及場地再次關閉(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21日)黃昏召開記者會,公布多項新措施以應對本地近日出現大量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情況。為減少社交接觸,政府部門將回復3月2日前的特別工作安排外,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較早前重開的戶外康樂場地及室內運動設施亦將於周一(23日)再度關閉。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全球肆虐,當中海外留學生等居外地港人於近日出現回港潮,本地亦出現多宗海外傳入個案,近日確診數字有明顯上升趨勢。特首林鄭月娥今日黃昏聯同部份政府官員召開記者會,提及海外輸入個案有可能導致大型及持續的社區爆發,故需採取防控措施以減少社交接觸,包括政府部門回復於3月2日前的適用部門特別工作安排,僅提供必要及有限度的緊急基本服務。另外,康文署早前於3月11日重開的戶外康樂場地,如網球場、運動場及體育館等室內運動設施將於周一起再度暫停開放。

康文署早於1月底時已因疫情而關閉所有康樂設施,及至3月11日重開部份室內運動設施,包括各體育館的羽毛球場、壁球場、乒乓球室或枱等,不過就限制每個場地的使用人數不多於4人,惟重新開放不足兩週後便需再次「封場」。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武漢肺炎】重新開放不足兩週 康文署運動設施周一「再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