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體路專欄】中年跑男常腰痛 照MRI發現膝患所致

Photo Credit : sports-health.com

【體路專欄】近來一名約50歲的男病人,說自己腰痛,看了多次跌打但沒有舒緩。原本喜歡跑步的他,也提不起勁去跑,更說自己抵抗力愈來愈差,經常傷風感冒。我見他步入診室時,右腳有輕微不穩。反覆問診下,發現他曾因跑步而多次輕微弄傷右腳,右膝不時疼痛。懷疑他的腰痛與膝關節勞損有關,於是建議他接受磁力共振(MRI)。起初他不以為意,認為自己既已照過X光,膝頭問題應該不大。豈料MRI結果顯示他右腳的膝關節軟組織有輕微磨損,有可能引發腰痛。

不少人有錯誤觀念,以為膝關節退化只會膝痛。其實如處理不善,有可能產生連鎖效應,影響其他關節。這是因為膝關節退化時,病人感到疼痛,會下意識調整重心及步姿,將自身重量轉移至其他關節,加重了它們的負擔。因此,骨骼問題要綜合觀察,不可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X光  VS  磁力共振

不少病人問及,有痛症要做體檢,照X光還是磁力共振(MRI)較好?其實,X光一般只能看到較明顯的膝關節磨損,但未必能偵測到早期膝關節軟組織磨蝕。如醫生有合理懷疑,會建議病人接受MRI檢查,才能及早確診。關節軟組織磨蝕是不可逆轉的,早期可服食消炎止痛藥或注射透明質酸紓緩痛楚;中後期則要考慮人工膝關節置換。膝痛人士要盡早就醫,也要留意痛症源頭。



作者:沙惠良(骨科顧問醫生)
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中年跑男常腰痛 照MRI發現膝患所致

Posted on

穿出彩虹意義 Reebok全新All Types of Love系列宣揚世界大同

Reebok,All Types of Love

【體路資訊】Reebok為即將踏入的Pride Month,推出全新All Types of Love服飾及鞋款系列,以象徵Pride的「彩虹旗」為設計靈感,宣揚世界大同和自由平等的生活態度,不同色彩代表著每個人對「Pride」的獨特應援方式,不同種族或性別的愛都應受到尊重,向LGBTQ+ (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gender, Queer)團體致敬。

Reebok 希望透過今次All Types of Love ,帶出每人都是生而獨特及美麗;值得被人尊重和公平地看待,並特意在系列中印上「Proud Notes」宣揚每人都可以追求及響往自己美好的愛。

Reebok,All Types of Love

Reebok,All Types of Love

All Types of Love系列一共帶來Classic Leather、Club C 85、Zig Kinetica及Instapump Fury 四對大熱鞋款,鞋舌或鞋墊部份更印上「Proud Notes」和彩虹圖案,整個系列亦備有背心、短袖T恤、短褲、長襪和側揹袋等單品;讓大家穿出屬於自我的Pride風格,展示All Types of Love正能量。而鞋盒的標籤中更用上彩粉色,特意刪去MEN 或WOMEN字眼,改用HUMAN字眼;寓意世界大同,不分性別。

Reebok,All Types of Love

Reebok,All Types of Love

Classic Leather和Club C 85保留經典小白鞋的形象,注入彩粉扎染設計的彩虹色內襯;並配備白色及彩色鞋帶襯搭不同造型。Instapump Fury以彩粉扎染佈滿鞋身,配以簡約的白色標誌性「Pump Button」和外底,形成搶眼的鮮明對比。

Reebok,All Types of Love

Reebok,All Types of Love

兩款Zig Kinetica機能鞋款則分別帶來白色鞋身配彩粉扎染外底、彩粉扎染鞋身配白色外底;塑造兩種截然相反的獨特風格。

Reebok,All Types of Love

Reebok全新All Types Of Love服飾及鞋款系列將於即日起於指定店舖及Reebok香港官方網上商店(https://www.reebok.hk/)正式登場。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穿出彩虹意義 Reebok全新All Types of Love系列宣揚世界大同

Posted on

【港足】將軍澳FTC有限度重開 U19及U23港隊下月重投訓練

【體路專訊】足總今日(28日)公布U19及U23港足的新一輪訓練名單,兩隊下月起會回歸將軍澳足球訓練中心(FTC)集訓,意味FTC將時隔2個多月後重開,但港足主教練麥柏倫強調,每組小組訓練不會多於8人以維持足夠社交距離。

足總今日公布U19及U23港足的名單及訓練時間表,兩隊同樣會在6月1日舉行第一課訓練,U19港足會逢一、三、四、五及六訓練,U23則在頭一星期連練5日,之後同樣逢一、三、四、五及六訓練,直至下月20日。兩隊的訓練場地將是FTC,今次亦是FTC自3月23日關閉後再次開放予港隊練習。

孫銘謙曾在東亞錦為港隊上陣一場。(圖:體路資料庫)

 

U23港足今次集訓名單中有多位港超聯球會的常規球員,包括和富大埔的孫銘謙及錢兆琛、愉園的葉卓文及潘沛軒、傑志的陳晉一及香港飛馬的李藹軒等,葡甲科瓦彼達迪的後衛梁祐維亦有入選。港足主帥麥柏倫指,這班小將是大港腳的未來希望,也值得有機會展示實力。他又透露,為配合政府的防疫指引,每組小組訓練不會多於8人,教練團亦會採取不同防疫措施。

至於U19名單中亦不乏已有港超聯上陣經驗的球員,包括標準流浪的盧兆崎、愉園的黎培基及冠忠南區的鄭進泓等。U19港足教練張健峰特別提及劉家喬及效力傑志的港日混血兒趙聡悟,認為兩人在去年多項比賽的表現出色。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足】將軍澳FTC有限度重開 U19及U23港隊下月重投訓練

Posted on

甚麼是「肌內效貼布」?能夠治療及帶來保護的「神奇膠布」

肌內效貼布, 體路冷博士
(網上圖片)

【體路專欄】近年在街上越來越多運動人士身上貼著不同顏色的運動膠布,這些膠布的正確名稱為「肌內效貼布」。它五顏六色固然會吸引旁人注目,但其實除了美觀,肌內效貼布還能夠為肌肉及關節帶來治療及保護的功能。

肌內效貼布由日本醫生Kenzo Kase於70年代研發,經過多年的改良,肌內效貼布已經變得具彈性、透氣性,而且在日常生活都可以貼上,不需在運動後即時去除。肌內效貼布不含藥性,但它卻具有治療及保護的作用。

由於肌內效貼布具彈性,用家能夠利用它的彈性及力學方向,配合生物力學及人體運動學的原理,針對特定的肌肉提供保護或放鬆治療。此外,貼布的黏性及彈性能夠增加皮膚與肌肉之間的空間,進而影響到皮下筋膜組織的流向,讓筋膜系統能夠有足夠的通透性及流通,促進淋巴及血液循環,讓筋膜系統能夠幫助身體消除體內眾多的疲勞代謝物質、疼痛的產物、炎症反應留下的代謝物質等,達到治療的效果。

除了對肌肉有效外,肌內效貼布對關節同樣有作用,它能夠為關節帶來更好的穩定性,能夠防止因不正常的肌肉收縮所造成的關節異常活動,能夠調整筋膜,使肌肉機能正常化。

因為肌內效貼布能為用家帶來不少效用,近年來經常出現在運動創傷的預防及治療上,從一般運動人士以至專業運動員,都會使用到肌內效貼布。不過肌內效貼布牽涉到不少專門的運動理論,不是隨便貼在腳上就會帶來效果,因此需要找專業人士或學習正確的用法,才能真正發揮到肌內效貼布的功效。

資料來源: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甚麼是「肌內效貼布」?能夠治療及帶來保護的「神奇膠布」

Posted on

亞室武運5.21開幕 增設排球3X3籃球 無人機賽列示範項目

亞室武運,排球

【體路專訊】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日前公布「第六屆亞洲室內暨武術運動會」詳情,賽事落實於2021年5月21至30日假曼谷及芭堤雅舉行,且在原定的24個項目外新增包括排球及三人籃球等4個項目,以及Teqball與無人機競賽將作為示範項目在這個4年一度的運動會亮相。

2020東京奧運因疫情延期1年舉行,4年一度的亞室武運未有因而更改舉辦年份遷就東奧,亞奧理事會早於4月已與泰國體育局進行視像會議並簽訂主辦合約,落實24個比賽項目,不過實際賽期待定。直至上周五(22日),亞奧理事會在官方網頁公布,賽事將於2021年5月21日開幕,並於5月30日閉幕。亞奧理事會總幹事Husain Al-Musallam表明感謝泰方快速落實賽期,相信即使在改期後的東奧2個月前舉辦,亞室武運仍然能取得成功。

2021第六屆亞洲室內暨武術運動會,亞室武運,泰國,曼谷
亞奧理事會於4月與泰國體育局進行視像會議並簽訂主辦合約(Credit: Olympic Council of Asia)

在4月落實的24個比賽項目分別為室內田徑、桌球、保齡球、體育舞蹈、棋類、五人足球、滾軸運動/運動攀登、短池游泳、泰拳、柔術、BMX小輪車、藤球、克拉術、旱地冰球、投球、跆拳道、室內曲棍球、空手道、電競、羽毛球、馬來武術、競技啦啦隊、桑搏、室內賽艇。

亞奧理事會在公布賽期同時決定再加入4個競賽項目,包括自由搏擊、摔跤、排球及三人籃球,令獎牌項目增至28項,其中排球與羽毛球、競技啦啦隊、旱地冰球、室內賽艇、投球均是首度成為比賽項目。此外賽事亦將增設2個示範項目,分別為新興運動Teqball及室內無人機競賽。

亞室武運,TEQBALL
新興運動Teqball玩法如足球及乒乓球的結合(Photo Credit: Teqball

曼谷過往分別於2005年舉辦首屆亞室運及於2009年舉辦首屆亞洲武術運動會,兩項賽事於2013年起合併成4年一度的亞室武運,賽事規模及重要性不及亞運會,過往中國、日本及韓國等亞洲運動強國都不會派出一線運動員參賽。香港隊過往則較為重視亞室武運,精銳盡出橫掃獎牌,亦以老帶新、讓年輕運動員汲取經驗,賽事更為桌球及體育舞蹈等非亞運及奧運項目運動員參加綜合運動會的難得機會。港隊於2017年阿什哈巴德賽事取得10金11銀14銅共35面獎牌。

資料來源: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亞室武運5.21開幕 增設排球3X3籃球 無人機賽列示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