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跑步・專訪】社運疫情嚴重影響收入 余顯華無悔堅持走全職路

余顯華, 跑步

【體路專訪】從社會運動到新型肺炎疫情爆發,過去兩年香港本地體壇幾乎處於完全停頓的狀態,運動員出賽的機會寥寥無幾,教練又因場地被封導致收入銳減。在百物騰貴的香港,近兩年的時間對於自資的全職運動員可算是無盡的折磨,沒收入的同時亦沒有機會表現自己,然而即使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余顯華仍然無悔地堅持他心中的長跑路。

余顯華, 跑步

余顯華, 跑步

儘管資源已經較昔日豐裕,現時在香港當運動員依然是難以生存,但仍有人為著夢想,即使自資亦要走全職運動員這條路。早在2016年,余顯華已經是香港3000米障礙賽排名第一,不過他渴望更高的舞台,於是驀然辭去教學助理的工作,全心全意在跑步上發展,挑戰自己的極限,「當時在兼顧上班同時仍能夠跑到不錯的成績,比已經全職練習的朋友快,甚至能夠看到香港紀錄的影子,所以開始想『如果我有更多時間休息結果會是怎樣?會不會跑得更快,甚至打破香港紀錄?』」為了解答心中的疑問,余顯華用行動尋找答案,就此展開他的全職生涯。

余顯華, 跑步

余顯華, 跑步

社運及疫情令生活大受影響

這幾年間,余顯華在3000米障礙賽以外的項目亦有顯著進步,1500米、5000米、10000米、10公里等不同距離的項目都躋身過香港前3。不過運動員的路注定不容易,在成績穩步上揚之際,從2019年中旬起卻先後遇上社會運動及新型肺炎疫情襲港,令本地體壇幾乎全面停頓。作為自資的全職運動員,余顯華的收入來源全靠練習前後空餘時間教跑所得,惟在這段時間面對接連不斷的封場,令他的收入大減近9成,「社會運動期間已經接連停班,始終要保障學生安全,不知道甚麼時候會有混亂或封路。19年12月底情況慢慢好轉,但又遇上疫情,不少學生都要顧及家庭,所以自己都不建議大家出來練習。」及至運動場實施人數限制,余顯華為了在街坊使用的權利及自己教班中取得平衡,才開始恢復小班教學。

余顯華, 跑步

余顯華, 跑步

在收入嚴重受挫下,余顯華開始擔心衣食住行,為維持生活而苦惱,然而這段時間並不是「百害而無一利」,「其實這段時間是『雙面刃』,雖然收入大減,但從運動員的角度出發,這反而讓自己有更多時間練習,可以改善以往忽略的細節,而且有更多時間休息。」對於疫情下的生活,余顯華會形容是多姿多彩:「疫情前只是專注比賽,沒心思處理贊助商的產品,疫情下反而有多些不同機會嘗試不同的用品。」不過余顯華認為運動員並不是KOL,因此他仍會以成績為首,獲得贊助商賞識只是額外獎勵。

余顯華, 跑步

余顯華, 跑步

人生總要為自己下決定,興幸自己能夠走自己喜歡的路。

談到贊助,余顯華提到早前有朋友主動為他尋找資金,更甚有人願意投資在他身上,但余顯華卻婉拒這份好意,「始終這是高風險的投資,正所謂『無功不受祿』,如果自己收錢但跑不出好成績,自己會感到不好意思。」資金往往是自資全職運動員憂心的因素,但相比起別人無條件資助,余顯華更希望透過成績來獲取別人的認同。

為了成績能夠更進一步,余顯華近年更開始與熟識的跑友組成訓練團隊,一同提升香港長跑的整體實力,「香港練長跑的條件較其他地方差,除了天氣外,跑手都是一個因素,因為大家都很少一起練習,大多各自為政,所以近年不斷邀請以不同距離為主項的跑手一起練習,全方位提升大家的長跑水平。」

余顯華, 跑步

余顯華, 跑步

在余顯華的生命中,跑步就如呼吸、飲食般的生活品,沒有賽事、團隊訓練的日子會感到空虛、寂寞,但即使面對這兩年不可抗力的環境,他亦無悔選擇全職運動員這條路,「人生總要為自己下決定,興幸自己能夠走自己喜歡的路。」以往的余顯華只放眼在本地賽的獎牌,但如今他已經將目光放得更遠,「現在追求更高層次的成就,香港甚少中長跑運動員能夠踏上亞洲級賽事,2018年亞運自己差一點未能達標,最後與資格失之交臂,但未來仍會不斷努力嘗試,期待有一天能夠在亞洲級賽事看到自己的名字。」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跑步・專訪】社運疫情嚴重影響收入 余顯華無悔堅持走全職路

Posted on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體育運動與公共健康的大趨勢

【體路專欄】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幾乎每個人的生活也在某程度上受到影響,加上媒體日復一日的廣泛報道,令大眾的注意力都放在這個世紀傳染病上。不過,在奮力抗疫的同時,大家也不要忽視本地甚至全球均正面對另一個重大的健康挑戰—非傳染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2015年全球五千多萬的死亡人數中,70%是由非傳染病引起的;在2016年,主要的本地非傳染病即癌症、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和中風)、糖尿病及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佔香港所有登記死亡人數的55%,可見非傳染慢性疾病已成為人類公共健康的重大威脅,並對個人、 家庭、社會及醫療系統均造成沉重及長遠的負擔。

疫情期間,在各類運動設施臨時關閉和限聚令之下,市民外出的機會減少,大多時間都留在家中抗疫。不知不覺間增加了在家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生活模式亦變得靜態。而且,如果經常在家中進食零食,亦有機會建立不良的飲食習慣。因此,不論任何年紀的人士也可能自覺在疫情下體質變差、體能下降及出現體胖問題。更甚者,醫學界亦開始擔心新冠疫情對生活模式帶來的不良影響,會增加患上非傳染病的風險,例如肥胖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等。

罹患非傳染病的行為風險因素眾多,而體能活動不足是主要因素之一。體能活動泛指任何由骨骼肌肉產生的身體動作,而過程中需要消耗能量,這包括所有體育運動和休閒活動,簡單如步行或踏單車,也是一種體能活動。值得留意的是,體能活動不足者的死亡風險會增加20%至30%,所以定期的體能活動或恆常運動對身體和精神有莫大裨益,包括有助預防和管理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等非傳染病、預防高血壓及代謝綜合症(俗稱三高)、預防肥胖、改善心理健康、減少抑鬱和焦慮的情緒、加強思維學習和判斷能力,以及提升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醫學
(世衛建議成年人應每週兩天或以上做涉及所有主要肌肉群的中等或更高程度增強肌肉的活動(如器械健體)。上圖顯示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過往活動實況。)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2020年公佈的全球建議, 成年人應每週進行至少150至300分鐘中等強度(如步行)或至少75至150分鐘高強度(如跑步)的帶氧體能活動,或者中等和高強度活動綜合起來,達到等量的帶氧體能活動。除此之外,還應每週兩天或以上做涉及所有主要肌肉群的中等或更高程度增強肌肉的活動,例如器械健體、橡筋帶、水樽啞鈴輔助的阻力訓練、徒手肌肉訓練(包括掌上壓、半蹲、平板支撐)等等,並需要限制久坐不動的時間,建議用任何程度的體能活動取代久坐不動,即使是低強度的活動亦可(如站立或散步)。

2018年,本港推出《邁向2025香港非傳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期望減少非傳染病所造成的負擔,包括殘疾及早逝。而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要降低香港青少年和成年人體能活動不足的情況。目前,鼓勵大眾進行體能活動或體育運動乃全球大趨勢,對促進人類公共健康帶來正面的影響。長遠而言,除了可預防及管控非傳染病風險,還可在抗疫期間為身心帶來正能量。運動對公共健康發揮的作用重大,希望讀者日後能堅持恆常運動。運動與公共健康看似是社會義務,但其實這亦關係到個人及家庭責任。試想想,假如患上心臟病或糖尿病,日後的生活會變成怎麼樣?疾病會對你和你的家人帶來不便及負擔嗎?

最後,相信不少忙碌的讀者會覺得自己根本沒有時間做運動,就此,筆者希望分享一句引文: “Those who think they have no time for bodily exercise will sooner or later have to find time for illness” (中譯:那些認為自己沒有時間做運動的人,遲早也要為疾病騰出時間。)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醫學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專欄】


文:蕭明輝博士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副會長 (2020-22年)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及運動學分部主任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體育運動與公共健康的大趨勢

Posted on

【日本游泳賽】復出僅7個月 池江璃花子奪東奧入場券寫奇蹟

池江璃花子創造奇蹟。Credit : Olympic Channel

【體路專訊】抗癌女飛魚游入東奧創奇蹟!2019年2月確該患上白血病的日本游泳選手池江璃花子,今日(4日)在東京舉行的日本游泳錦標賽暨奧運選拔賽,不僅泅出57秒77成績勇奪女子100米蝶泳冠軍,更達到女子4×100米混合接力的標準,意味自去年8月底復出以來,僅花7個月時間便拿下東京奧運入場券,創造奇蹟的同時更諳寫出體壇另一動人勵志樂章。

現年20歲的池江璃花子今次出戰日本全國賽共參加4項賽事,包括3個奧運項目50米自由泳、100米自由泳、100米蝶泳,以及非奧運項目的50米蝶泳。他昨日在100米蝶初賽(58秒68)及準決賽(58秒48)都取得小組第一名,並以總排名第3晉級決賽。狀態不俗的池江今日在決賽愈戰愈勇,游進58秒大關,以57秒77封后,直達奧運A標(57秒92),雖然比日本代表資格慢0.67秒,能否獲派出戰此項個人賽,但已達到4×100米混合接力的日本隊資格,意味最少穩奪一張東奧入場券,難怪她觸池看到成績時興奮振臂,上水後更激動得掩臉落淚。

Credit : Olympic Channel

池江璃花子於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橫空降世,橫掃6金,惟翌年2月罹患白血病。經過10個月的治療後康復,去年8月底於東京都特別游泳競技大會上復出,10月再出戰日本公開賽,成績一步一步提升。池江回歸後一直強調只以2024年巴黎奧運為目標,但東奧因疲情破天荒延後一年舉行,令這位「抗癌女飛魚」「賺」得額外時間訓練、並逐漸重拾佳態,終於奇蹟地登上東奧列車。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日本游泳賽】復出僅7個月 池江璃花子奪東奧入場券寫奇蹟

Posted on

【港超聯】風波主角林衍廷刑滿復出 愉園絕地「復活」挫流浪開齋

【體路專訊】港超聯今日(4日)復活節兼清明節於深水埗運動場上演獨腳戲,由愉園主場迎戰標準流浪。有女球證風波主角之一林衍廷停賽後復出的愉園,上半場被流浪的祖連奴頂入領先,但完場前6分鐘內靠米基爾連入兩球反勝。不過流浪教練團對球證何煒昇判罰的十二碼大感不滿,招重文及總監李輝立等完場後指罵對方,亦有球迷掉水樽洩憤。

林衍廷(右)

菁英盃風波主角愉園早前確定將出戰星期三晚的決賽,同時至今未就欠交保險費被足總判罰。「快活谷」上月對天水圍飛馬後再陷入性別歧視風波,足總主席貝鈞奇日前指事件將交由紀律委員會月中的聆訊處理。主角之一林衍廷在該仗領紅後已在上仗停賽,今仗復出擔任正選。葉卓文、蕭志豪與門將謝家榮亦獲正選機會,部分球迷在大會賽前宣讀愉園正選名單時報以噓聲。

祖連奴(右)入球後傷出,狀甚痛苦。
林衍廷(右)多名愉園球員投訴流浪入球前的罰球皮球仍在滾動。

上半場由流浪控球較多,但整體戰況頗為平淡。雖然流浪的陳肇鈞及林嘉緯等在中場表現稍勝對方的查理史葛及米基爾,但能製造的攻勢不多。愉園就繼續依然靠米基爾在前場帶動,並由兩名尼日利亞鋒將羅拔奧度及艾迪比帝策動反擊,不過流浪的後防表現平穩,以上半場表現而計並不湊效。「快活谷」在30分鐘得到黃金機會,不過艾迪比帝接應羅度的傳中頭搥「撻Q」,伍家揚其後的撞射又被盧兆崎救出。直至39分鐘,流浪在前場快開罰球,播磨浩謙的傳中省中林衍廷後彈高,祖連奴在尾柱頂入成1:0 。不過這名巴西外援頂頭搥後扭傷左腳,最終經治理約5分鐘後由擔架抬離場,流浪半場亦領先1球。

米基爾射入追和一球後慶祝。
米基爾射入十二碼。

盧均宜(左四)補時階段頭搥高出。

兩隊換邊後的進攻明顯提升,先有愉園的伍家揚54分鐘近射被盧兆崎救出,再有謝家榮連續撲出林學曦及黃駿軒的勁射。力求追和的愉園先後換入黎培基、袁世傑及簡嘉亨,不過多次兩邊傳中均彎出底線或被流浪解圍。直至完場前5分鐘,流浪禁區內一輪混戰,艾迪比帝控甩腳後由米基爾推橫勁射,皮球省中法蘭度後破網,愉園追成1:1平手。更戲劇性的發揮在踏入補時前出現,當時皮球在流浪禁區彈高,米基爾衝前跳起快鍾昇霖一步頂走皮球,後者舉腳踢到米基爾胸口,球證何煒昇吹罰十二碼。擾攘數分鐘後,米基爾親自操刀射入十二碼為愉園領先。隨著盧均宜小禁區內頂高,流浪未能在補時階段追和,愉園以2:1的比數取得聯賽首場勝仗。

流浪總監李輝立(右一)及教練招重文(右三)等賽後指罵球證何煒昇(左三)。
球迷在何煒昇離場時報以噓聲,亦有人掉水樽(紅圈示)。
盧兆崎(右)

賽後流浪教練團指罵正離場的球證何煒昇,當中教練招重文及賴嘉輝等指「正視下個水準、正視下個問題啦」,招重文期間被罰黃牌。完場後已與第四球證耳語數分鐘的流浪總監李輝立亦在何煒昇離場時指罵對方,後者同時被球迷報以噓聲及粗口大罵,有球迷更從觀眾席上掉水樽。

過去數場被奧力斯搶去正選的門將盧兆崎今仗應付愉園的傳中表現不俗,亦曾救出數腳射門。他指球隊在尾段連失兩球下落敗非常不值:「這樣最後10分鐘輸兩球,未必能反映戰況,而且非常不值。我沒有想過球證會在那個時候判罰十二碼,個人也認為該球不是十二碼。」

葉卓文

同樣相隔半個多月再任正選的愉園中堅葉卓文就指,重返11人名單感覺新鮮,亦希望透過今場的表現重新爭奪正選位置。愉園戰至第8輪終於「開齋」,他坦言球隊上下為這3分等待良久:「今日是有點幸運,賽和是合理,贏到是bonus。大家都知我們這半季經常打和強隊但失分予其他隊伍,似劫富濟貧,所以都等了很久。這幾個月每場都像會有點事發生,希望這3分可以穩定軍心,亦在菁英盃決賽有好表現。」

愉園近兩個月經歷不少風波,今日一仗亦被部分球迷柴台。葉卓文指球迷的喝倒采對球隊會有一定影響,但隊友們都已預料會有類似場面:「我們會盡力比賽,不去理會其他事,好像Fat gor(林衍廷)都預料會被罵,但大家都當聽不到就可以,也踢了一場好波。」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風波主角林衍廷刑滿復出 愉園絕地「復活」挫流浪開齋

Posted on

【劍擊】世青賽疫下開打 蘇思行男佩8強止步

世界青少年劍擊錦標賽,劍擊,蘇思行
蘇思行(右)在8強戰不敵烏茲別克劍手(左)。Credit : FIE

【體路專訊】一連9天舉行的2021年世界青少年劍擊錦標賽於埃及時間周六(3日)在開羅揭開戰幔,出戰青年組(U20)男子佩劍個人賽的香港小將蘇思行過關斬將殺入8強,惜以7:15不敵烏茲別克劍手,最終排名第6。

世界青少年劍擊錦標賽,劍擊
2021年世青劍擊賽周六在開羅揭幕。Credit : FIE

今屆世界少年(U17)及青年(U20)劍擊賽在疫情陰霾下開打,共設18個項目,不過多個劍擊強國包括意大利、德國、日本及中國等均未有參加,至於香港隊則派出9男2女應戰。首日進行男、女子佩劍青年個人賽,豁免小組賽的蘇思行以14號種子身份於淘汰賽亮相,首圈輪空直入64強,再先後淘汰約旦、羅馬尼亞及保加利亞劍手,躋身半準決賽後面對烏茲別克的Bobirjon Rasulov,結果力戰下以7:15告負,無緣4強,名列第6,Bobirjon Rasulov最終在冠軍戰以5:15向俄羅斯Kirill Tyulyukov稱臣,取得銀牌。

世界青少年劍擊錦標賽,劍擊,蘇思行
蘇思行最終名列青年組男佩個人賽第6名。Credit : FIE

另一位港將陳樂熹則以6號種子晉級64強,惟負傷下以9:15不敵約旦選手,排名第34位,他賽後表示要視乎傷勢,可望今日(4日)可繼續出戰少年組佩劍賽事。至於周頌羲及謝匡泓則分別取得第47及第74名。女佩方面,花睿熙於小組賽止步。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世青賽疫下開打 蘇思行男佩8強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