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體育運動與公共健康的大趨勢

【體路專欄】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幾乎每個人的生活也在某程度上受到影響,加上媒體日復一日的廣泛報道,令大眾的注意力都放在這個世紀傳染病上。不過,在奮力抗疫的同時,大家也不要忽視本地甚至全球均正面對另一個重大的健康挑戰—非傳染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2015年全球五千多萬的死亡人數中,70%是由非傳染病引起的;在2016年,主要的本地非傳染病即癌症、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和中風)、糖尿病及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佔香港所有登記死亡人數的55%,可見非傳染慢性疾病已成為人類公共健康的重大威脅,並對個人、 家庭、社會及醫療系統均造成沉重及長遠的負擔。

疫情期間,在各類運動設施臨時關閉和限聚令之下,市民外出的機會減少,大多時間都留在家中抗疫。不知不覺間增加了在家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生活模式亦變得靜態。而且,如果經常在家中進食零食,亦有機會建立不良的飲食習慣。因此,不論任何年紀的人士也可能自覺在疫情下體質變差、體能下降及出現體胖問題。更甚者,醫學界亦開始擔心新冠疫情對生活模式帶來的不良影響,會增加患上非傳染病的風險,例如肥胖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等。

罹患非傳染病的行為風險因素眾多,而體能活動不足是主要因素之一。體能活動泛指任何由骨骼肌肉產生的身體動作,而過程中需要消耗能量,這包括所有體育運動和休閒活動,簡單如步行或踏單車,也是一種體能活動。值得留意的是,體能活動不足者的死亡風險會增加20%至30%,所以定期的體能活動或恆常運動對身體和精神有莫大裨益,包括有助預防和管理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等非傳染病、預防高血壓及代謝綜合症(俗稱三高)、預防肥胖、改善心理健康、減少抑鬱和焦慮的情緒、加強思維學習和判斷能力,以及提升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醫學
(世衛建議成年人應每週兩天或以上做涉及所有主要肌肉群的中等或更高程度增強肌肉的活動(如器械健體)。上圖顯示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過往活動實況。)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2020年公佈的全球建議, 成年人應每週進行至少150至300分鐘中等強度(如步行)或至少75至150分鐘高強度(如跑步)的帶氧體能活動,或者中等和高強度活動綜合起來,達到等量的帶氧體能活動。除此之外,還應每週兩天或以上做涉及所有主要肌肉群的中等或更高程度增強肌肉的活動,例如器械健體、橡筋帶、水樽啞鈴輔助的阻力訓練、徒手肌肉訓練(包括掌上壓、半蹲、平板支撐)等等,並需要限制久坐不動的時間,建議用任何程度的體能活動取代久坐不動,即使是低強度的活動亦可(如站立或散步)。

2018年,本港推出《邁向2025香港非傳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期望減少非傳染病所造成的負擔,包括殘疾及早逝。而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要降低香港青少年和成年人體能活動不足的情況。目前,鼓勵大眾進行體能活動或體育運動乃全球大趨勢,對促進人類公共健康帶來正面的影響。長遠而言,除了可預防及管控非傳染病風險,還可在抗疫期間為身心帶來正能量。運動對公共健康發揮的作用重大,希望讀者日後能堅持恆常運動。運動與公共健康看似是社會義務,但其實這亦關係到個人及家庭責任。試想想,假如患上心臟病或糖尿病,日後的生活會變成怎麼樣?疾病會對你和你的家人帶來不便及負擔嗎?

最後,相信不少忙碌的讀者會覺得自己根本沒有時間做運動,就此,筆者希望分享一句引文: “Those who think they have no time for bodily exercise will sooner or later have to find time for illness” (中譯:那些認為自己沒有時間做運動的人,遲早也要為疾病騰出時間。)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醫學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專欄】


文:蕭明輝博士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副會長 (2020-22年)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及運動學分部主任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體育運動與公共健康的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