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體路專欄】籃總不思進取 香港球員悲歌

【體路專欄】成為NBA評述之前,有機會接觸籃球教練工作,記得在2011-2012當時鼓勵賀斯福回流香港加入當時甲一球隊超敏,跟著畢業後到為李嘉誠基金會在汕大管理球隊,完成任務後回港發展。

在2015-2016有機會執教甲二球隊晉裕。當時開始更了解到香港籃球實在非常落後,發展沒有方向、見步行步、這籃總文化令球員不能望得遠、很多教練訓練模式沒計劃,難以令球員進步,甚至比賽宣傳、統計等等都相當馬虎,圈外人要了解本地籃球就只能透過官網嘅PDF,難免有人入場支持球隊比賽。

近年大家都廣泛使用社交平台,令籃球迷更加容易了解球隊、球員資訊,總會資訊卻是比較封閉。今次傳媒揭露港隊放棄亞洲盃外圍賽,另球員、球迷勃然大怒、大失所望。如果球隊預計球隊輸就放棄比賽,這是一個極度懦弱的想法。如果香港隊拿不出成績來,有冇想過是總會制度出現問題?

很難得見到球員、傳媒都在不同社交媒體分享今次事件嘅心得,我希望籃總今次處理失當,可以反思反思,沒有一個制度是完美,但一定有空間可以做得更好。

就籃總主席昨日的回覆和致歉,我相信關心籃球界的朋友都期待著FIBA的回覆,希望到時候香港可以亮相兩個月後的亞洲盃外圍賽。今次風波,籃總必須要加強於球員、教練之間的溝通,畢竟他們是比賽的主角,觀眾入場的原因;另外要增加透明度,於傳媒建立良好關係。

倘若香港隊能夠參與今次亞洲盃外圍賽,在短短兩個月的備戰時間卻是艱難。康文署場地已經可以開放給予港隊,我希望代表隊有一個明確的甄選機制和選拔,令後起籃球員都有機會代表港隊。畢竟這幾年的空檔期令大部份籃球員都不在比賽狀態,如果立即進行高強度訓練,很容易受傷。

所以選拔、循序漸進的訓練、避免受傷應該是球隊先需要的。我亦希望籃球員可以珍惜今次比賽機會。因為每一次出外比賽的經驗都是獨一無二,是成長的重要過程。

與此同時,我亦希望籃總了解資助應該要先給一些「半職業」的籃球員。不夠資源不是最大問題,資源分配才是。大家如果細讀年報,你就會了解。

冇Facebook、冇Instagram, 難怪在19-20年度廣告費的支出只有1950港元。

我認識的本地球員當中,很多都很單純,想專注打好籃球。我很享受跟球員交流,了解他們訓練與日常。

記得去當時去台北與幾間大學進行籃球交流,當時醒吾大學領隊王金城也跟我提到在蒙古舉辦嘅亞大看到幾位香港球員,包括陳兆榮非常有潛力。甚至與PLeague執行長陳建州交流時,他也講到香港籃球其實很有水準,有留意到幾位球員,包括徐遠成。

另外我17年到台北欣賞世大籃球賽,在小巨蛋過千名球迷下,香港代表隊蔡再懃對匈牙利攻入33分;梁兆華再最後一仗面對南韓亦打出代表作,攻入32分,這次經歷對於當時有份參加過世大的小伙子們肯定畢生難忘。這班球員有夢想,有能力的!

籃總多年來都處於一個「舒適圈」,3年前在東網體育訪問中,主席講到當籃總主席其心力與體能缺一不可,但講到最終極目標,都是為培育更出色的香港球員,特別是為華人球員搭建更多舞台,提升水平為依歸。「總會的宗旨是培育本地球員,本地球迷都擁護華人球員為偶像,比外援的支持更多,所以我們在檢討及制定外援政策時要相當小心。」

「爭取打甲二、甲一是很多青少年的夢想,打甲一後可以爭取打香港隊,像一個階梯。外援太多會影響香港球員的出場率,未必是好事。」「大家可曾記得,以前比賽曾打3個外援,那是因為華人球員不夠呀!但經過多年青訓努力,如今學界的籃球風氣更盛,年輕球員新血輸送比以前增多,有些16歲的中學生已有大球會簽下來呢!」

以上對話,現在回看,啼笑皆非。

我很希望香港運動員除了專注自己主項外,有機會要去增值,多練一種技能就多一個機會。當你從運動員以外身份去了解香港體育,就知道運動員要在這個環境生存是很困難。但了解問題,是進步的首要條件。

大家繼續努力,不要讓青春浪費,我更期待有資歷嘅球員和教練嘅想法。我亦希望更多球評、傳媒甚至球迷可以多方面討論體育、評論體育,讓運動氣氛更能延續,體育是文化,不應該是熱潮,這會令業界更進一步。


文:張存華 Emil Cheung
體育愛好者|體育主持|NBA評述員|前汕頭大學籃球隊總監|前體育公關顧問總監
Instagram:@emilcheungsports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籃總不思進取 香港球員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