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青少年足球員的預防及處理傷患貼士

【體路專欄】培訓青少年球員絕對是推動足球運動的重要發展方向。因此,各球會和足球學院一般會以年齡為組別,建立不同的梯隊(小至九歲以下組別、大至十八歲以下組別),為兒童及青少年球員提供恆常訓練和比賽。然而,這班「足球小將」的體格有別於成年人,他們遇上的傷患也與成年人不同。

(圖一:培訓青少年球員是推動足球運動的重要發展方向)

在肌肉骨骼系統方面,青少年與成年人的最大的差別在於前者仍然處於發育階段,青少年的長骨(如大腿股骨、小腿脛骨)兩端的骨骺(Epiphysis),有由軟骨組織組成的生長板(Growth Plate)(參考圖二)。此外,較大的肌腱經骨突(Apophysis)與骨頭連接,這些骨突同樣存有生長板。相比與其他肌肉骨骼系統的組織(如肌肉、肌腱和韌帶),這些生長板的結構較弱,因此較容易受傷 1

(圖二: 骨骺、生長板和骨突)
圖片來源: https://bjsm.bmj.com/content/40/9/749

急性和慢性骨突受傷

青少年球員常見的受傷情況包括急性和慢性骨突受傷。急性骨突受傷常見於盆骨及髖部位置 2,受傷原理大致與一般肌肉拉傷一樣,通常是在進行快速的離心收縮(Eccentric Contraction)時受傷,例如衝刺跑、急速轉向、大腳長傳和射門等等。受傷後的症狀包括骨突位置疼痛及腫脹、活動幅度受限,以及肌肉發力和伸展時會加劇痛楚。透過影像檢查(如X-光),通常會顯示骨突的撕脫性骨折(Avulsion Fracture)(參考圖三)。雖然是骨折,但這種骨折在青少年身上大致等同於急性肌肉拉傷,所以與成年人肌肉拉傷的處理方法一樣。受傷初期,患者可以透過物理治療消腫止痛,其後物理治療師會與球員做復康運動,以恢復活動幅度和肌肉力量,而後期則會重新訓練一些爆發力和敏捷度的動作,最後確保他們進行與足球相關的動作沒有問題後,便可重返球場。經過適當的治療後,大多急性骨突受傷個案的進展也頗理想,通常都不需要做手術處理。

(圖三:盆骨骨突撕脫性骨折常見位置)
圖片來源: https://www.rch.org.au/clinicalguide/guideline_index/fractures/Apophysitis_of_the_Pelvis_and_Hip_-_Emergency_Department/

此外,慢性骨突受傷亦有機會發生。在發育階段,青少年出現生長突增期(Growth Spurt),如果在此期間伴隨過多的運動訓練和比賽,肌腱反覆過度拉扯骨突,有機會令其受傷。常見的慢性骨突傷患包括位於膝頭的奧斯古-謝拉德症(Osgood-Schlatter Disease)和位於腳跟的跟骨骨骺炎(Sever’s Disease)(參考圖四)。

奧斯古-謝拉德症又稱「脛骨結節骨突炎」,是青少年球員中最普遍的慢性骨突傷患 2。患者大多是男孩子,一般兩側膝頭均受影響。經常跑動和跳躍會令前膝的髕腱(Patellar Tendon)過度拉扯脛骨結節骨突(Tibial Tuberosity Apophysis),令該位置發炎,因此出現疼痛和腫脹,而嚴重的程度則與運動量有直接的關係。慢性骨突傷患多數都會自行復原,當發育階段完成時,骨突會與其連接的骨頭融合,痛楚亦會隨之消失。不過,這些傷患可能需要數以月,甚至數以年計的時間康復,所以需要配合合適的處理方法。球員的症狀會因為運動量而改變,因此,原本得以控制或已消除的痛楚,絕對有機會在發育階段復發。治療方面,除了透過物理治療幫助消腫止痛外,物理治療師最重要的工作是教育球員、家長和教練控制訓練量。受影響的球員一般不需要完全停止足球訓練,但必須減少訓練時數和強度至患者可接受的程度,確保症狀不會持續或加劇。

在青少年球員中,跟骨骨骺炎則是第二普遍的慢性骨突傷患 2,成因是由阿基里斯跟腱(Achilles Tendon)過度拉扯跟骨結節骨突(Calcaneal Tuberosity Apophysis)造成發炎,病癥和處理方法與上述的奧斯古-謝拉德症大致相同。

(圖四: 左: 奧斯古-謝拉德症,右: 跟骨骨骺炎)
圖片來源: https://www.vivehealth.com/blogs/resources/osgood-schlatter-disease, https://www.bodyviva.com.au/severs-disease-calcaneal-apophysitis/

預防受傷 勝於治療

若要預防青少年球員受傷,可以透過預防受傷運動(Injury Prevention Exercises)改善一些自身的受傷風險因素,以及控制好運動量避免過勞。國際足球協會 FIFA的預防受傷運動方案11+ 亦有特別推出11+ Kids 版本,以配合集中力和訓練時間都較為有限的「小球員」。研究指出該運動方案能減少7至13歲男童50%因足球而受傷的機會3,而正常的11+ 版本則適用於14歲或以上的青少年球員 4

另外,除了過長的訓練時間外,也不建議在年幼時集中單一項的運動訓練。青春期前(約12歲前),兒童應該參與不同種類的運動,以享受運動的樂趣和發展整體體適能。如為了提升運動表現而過早進行專項訓練(Early Specialization),不但會局限他們的全面體適能發展,更會增加受傷風險和造成心理壓力 5,最後適得其反。

總括而言,青少年足球員是足球發展的未來,但這班「足球小將」不只是「球員」,也是仍處於發育階段的「青少年」。他們的肌肉骨骼系統仍然處於生長階段,訓練計劃和處理傷患的方式都要「度身訂做」,絕對不能盲目地拔苗助長。

參考文獻:

  1. Faude, O., Rößler, R., & Junge, A. (2013). Football injuri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players: are there clues for prevention?. Sports medicine (Auckland, N.Z.)43(9), 819–837. https://doi.org/10.1007/s40279-013-0061-x
  2. Longo, U. G., Ciuffreda, M., Locher, J., Maffulli, N., & Denaro, V. (2016). Apophyseal injuries in children’s and youth sports. British medical bulletin120(1), 139–159. https://doi.org/10.1093/bmb/ldw041
  3. Al Attar, W. S. A., Bizzini, M., Alzahrani, H., Alarifi, S., Ghulam, H., Alyami, M., Alzhrani, M., & Sanders, R. H. (2022). The FIFA 11+ Kids Injury Prevention Program Reduces Injury Rates Among Male Children Soccer Players: A Cluster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ports health, 19417381221109224.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177/19417381221109224
  4. Sadigursky, D., Braid, J. A., De Lira, D. N. L., Machado, B. A. B., Carneiro, R. J. F., & Colavolpe, P. O. (2017). The FIFA 11+ injury prevention program for soccer players: a systematic review. BMC sports science,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9, 18. https://doi.org/10.1186/s13102-017-0083-z
  5. Popkin, C. A., Bayomy, A. F., & Ahmad, C. S. (2019). Early Sport Specialization.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27(22), e995–e1000. https://doi.org/10.5435/JAAOS-D-18-00187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專欄】

 

 

 

 

 

 

 

 

文:吳睿勤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運動物理治療師委員會 秘書 (2022-2024)
註冊物理治療師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青少年足球員的預防及處理傷患貼士

Posted on

【籃球挑戰賽】4強輕鬆過關 男拔英華2.18對決爭冠

【體路專訊】首屆「Gatorade Basketball Championship 佳得樂籃球挑戰賽」中學組4強賽周六(11日)在柴灣體育館上演4強戰,因違反防疫規例無緣學界精英賽的拔萃男書院,以及早前在精英賽飲恨奪亞的英華書院,分別擊退喇沙書院及漢華中學,殺入決賽,將於2月18日決戰修頓,爭登冠軍寶座。

拔萃男書院面對喇沙書院,上半場領先 20:14的情況下以59:38,輕鬆獲勝晉級。男拔領隊老師劉宇麟表示,由於大部球員為中六同學,要準備DSE考試,所以只「齊人」集訓了兩次,加上對手實力強,因此今次以進攻打法佈弭和鼓勵球員要有很強的取勝慾望,他十分欣喜球員能做到有必勝的決心。

一星期前在學界精英賽飲恨的英華書院重整旗鼓,最終順利以59:39打敗漢華中學,取得另一決賽席位。 英華教練朱耀明指出,今仗攻守轉換,使球隊取得多個入球機會,加上全場壓迫打法,終在劣境下重拾比賽節奏,拉開分差。

男拔、英華將於下周六(18日)移師灣仔修頓合演終極對決,同日亦會上演大專組、精英組和公開組決賽。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籃球挑戰賽】4強輕鬆過關 男拔英華2.18對決爭冠

Posted on

【港足】西甲球場迎一隊首戰 陳晉一嘆難以置信:草地如地毯般

【體路專訊】外借到西班牙足協甲組聯賽球會皇家伊倫聯的港腳陳晉一加盟後近一個月,上周六(11日)終於首次為球隊一隊上陣,後備落場約10分鐘。陳晉一賽後指自己「地標」不算緊張,亦有信心爭取更多上陣機會,但難掩對踏足西甲球隊主場比賽的興奮。

皇家伊倫聯今周作客皇家蘇斯達B隊,44分鐘先失一球十二碼。陳晉一於80分鐘後備入替,首度為皇家伊倫聯一隊上陣,亦成為首位在西班牙職業聯賽上陣的香港球員。被安排出任左翼的「一仔」入替1分鐘就接應隊友斜線,禁區內拐回大位右腳射門,不過省中人只能搏得角球。他其後再有一次傳中及頭搥二傳,但分別被對方門將接到及隊友射斜。結果伊倫聯尾段再失一球,以02不敵皇蘇B隊。

(片段截圖)

經過兩場二隊比賽後終迎來一隊「地標戰」,「一仔」賽後受訪時亦難掩興奮:「落場沒太緊張,因為自己都放開來踢、沒有壓力。教練的指示亦是簡單進取一點,自己有一兩個機會,只可惜未能把握。」他指在一隊比賽的速率和強度很高,尤其面對今季成績好且技術全面的皇蘇B隊:「面對好對手也是很好的經歷,在他們身上學到很多事。今日(周六)的整體感覺不錯,我有信心,希望有更多落場機會,爭取助攻及入波幫球隊。」

(圖:陳晉一Instagram截圖)

這場西協甲比賽獲安排在皇蘇A隊主場阿諾埃塔球場上演,「一仔」形容球場草地猶如地毯一樣,連出戰亞冠時都未遇過水準類似的球場:「如果你兩、三個月前跟我說,我有機會在這裡踩草踢波都不敢相信。自己今場只踢了10分鐘感覺都很正,到這刻都覺得好難以置信。」

伊倫聯賽後以27分排西協甲二組第15位,僅以較佳得失球差壓過同分的沙巴度爾(Sabadell)脫離降班區,後者剛獲傑志舊將巴爾拿加盟。兩隊將於3月5日的聯賽碰頭。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足】西甲球場迎一隊首戰 陳晉一嘆難以置信:草地如地毯般

Posted on

【田徑亞室錦】鍾慧欣跳高屈居第四 港隊煞科日未添獎牌

【體路專訊】亞洲室內田徑錦標賽周日(12日)煞科,港隊七名代表上陣,當中鍾慧欣在女子跳高僅負緣慳頒獎台。總結三日賽事,港隊憑石錦程在男子60米獲得一面銀牌。

先在早上亮相的鍾慧欣出戰女子跳高決賽,首四個高度均以一次試跳成功。不過她嘗試184時三跳均失敗,最終以平個人最佳的18「梗頸四」完成,前三名同樣來自烏茲別克。

鍾慧欣(圖:體路資料庫)

陳銘泰及高澔塱就在男子跳遠決賽上陣。陳銘泰在最後一跳造出776,最佳兩跳與山川夏輝成績一樣,但第三佳成績就不及對方排第六名。高澔塱就以766排第八位。二人的同門師妹俞雅欣在女子決賽跳出604,與個人保持的港績有一段距離下獲第八名。

三名跨欄代表就分途出擊,王珞僖與張宏峰出戰男子組決賽。張宏峰跑出784以第六名完成,王珞僖就慢0.12秒排第八。女子組的盛楚殷以838衝線,同樣得到第八名。

陳銘泰(圖:Asian Athletics Association)
高澔塱(圖:Asian Athletics Association)
張宏峰(右一)(圖:Asian Athletics Association)
王珞僖(左一)(圖:Asian Athletics Association)
盛楚殷(圖:Asian Athletics Association)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田徑亞室錦】鍾慧欣跳高屈居第四 港隊煞科日未添獎牌

Posted on

【花劍大獎賽】張家朗16強倒灶 蔡俊彥吳諾弘首圈下馬

【體路專訊】花劍大獎賽都靈站周日(12日)上演正賽,香港「劍神」張家朗在16強末段連失4分斷送優勢,最終以13:15不敵排名比自己低22位的法國劍手Maxime Pauty ,無緣8強,蔡俊彥、吳諾弘及女花「獨苗」陳諾思則同告首圈出局。

香港男子花劍隊共派出10名劍手出戰都靈大獎賽,除張家朗與蔡俊彥分別被列為5號及11號種子直入正賽,其餘8位港將周六(11日)先要出戰外圍賽,結果只有吳諾弘成功突圍,這位東京奧運代表先在小組賽錄得3勝3負戰績,再於淘汰賽連挫塞浦路斯及法國劍手,取得正賽席位,不過他在首圈64強挑戰世界排名第3位、埃及劍手Alaaeldin Abouelkassem,第2節勇戰受傷下卒以9:15告負;世界排名第11位的蔡俊彥亦以11:15向匈牙利的Daniel Dosa稱臣,未能報回去年世錦賽敗辱,遭遇「一輪遊」。

蔡俊彥(左)(圖:FIE)

至於世界排名第5的張家朗首圈中段連贏7分下,以15:7輕取德國的Paul Luca Faul闖關,晉級32強迎戰排名69位的意大利Edoardo Luperi,後者首戰爆冷以15:9刺走「世一」同胞Tommaso Martini,結果張家朗苦戰再下一城,以15:13力克Edoardo Luperi,晉身16強,與排名27位的法國劍手Maxime Pauty爭逐,港隊「一哥」開局不俗,略處上風,但領先7:3時連失6分,被對反超9:7。第2節戰情更緊湊,雙方多次平手,張家朗原本打出一節3:1的攻勢拉開至12:10,可惜又連丟4分,反落後12:14,雖然追回一劍,但最終仍以13:15稱臣,無緣8強。

張家朗(左)(圖:FIE)

女劍方面,唯一打入正賽的陳諾思以6:15不敵6號種子、意大利劍手Francesca Palumbo,首圈下馬。

另邊廂的女子重劍世界盃巴塞隆拿站上演團體賽,由江旻憓、佘繕妡、陳渭泠及朱嘉望組成的香港隊,首圈以45:30大破瑞士晉級8強,不過次輪就以23:29不敵意大利,無緣準決賽,落入5至8名名次賽,首場以34:40向法國稱臣,隨後以36:31力克西班牙,以第7名完成。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花劍大獎賽】張家朗16強倒灶 蔡俊彥吳諾弘首圈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