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單車】梁嘉儒朱浚瑋麥迪遜屈居亞軍 女子組港隊披銀掛銅

【體路專訊】「2023香港國際場地盃」今日(26日)假香港單車館展開,首日下午的焦點落在男、女子麥迪遜賽上。男子組梁嘉儒夥朱浚瑋的組合兩次超前主車群一圈,雖然總分仍不敵三次超越主車群的哈薩克隊,但仍摘下一面銀牌;女子麥迪遜兩支香港組合則披銀掛銅。至於青年組的陳家俊與張履檾則一同在凱林賽摘銅。

梁嘉儒、朱浚瑋
梁峻榮、繆正賢
曹棨光與伍柏亨則以第8名完成。

男子麥迪遜全程30公里、鬥120個圈,梁嘉儒與朱浚瑋的組合在首2個衝刺圈均次名衝刺,及後在9個衝刺圈均有分進帳,加上兩次超越主車群取得40分,總分得70分,惟仍不敵三次超越主車群的哈薩克隊,只能屈居亞軍。

這次是梁嘉儒與朱浚瑋第二次合作出戰麥迪遜賽,前者認為今仗的默契較上一次在洛陽的國內聯賽時好,他又大讚港隊「新臉孔」各有所長:「這次有點以老帶新的感覺,以前我在梁峻榮與張敬樂的時期都是新人,現在經過一段時間洗禮,現在是時候傳授經驗予後輩。現在的新臉孔每個能力都不錯,好像朱浚瑋衝線能力好,伍柏亨的強項則在4公里上,每個人都有一定實力。」至於朱浚瑋則直言師兄們很照顧後輩,在技術與戰術都會傳授很多,幫助一眾「新臉孔」進步。兩人周日(28日)將再度出戰麥迪遜賽,梁嘉儒將夥拍繆正賢,至於朱浚瑋則會改拍梁峻榮,梁嘉儒指希望藉此磨合不同組合,為亞錦及亞運練兵。

梁峻榮則夥拍繆正賢奪得麥迪遜第7名,前者指一眾港將於首日比賽仍在適應,相信往後兩日賽事能有更佳狀態,並特別感謝主場觀眾到場支持。港隊今日共派出3對組合出戰麥迪遜,梁峻榮指眾將藉今次比賽練兵:「我們現在仍處於找出最佳配合的階段,之後會交換不同組合作嘗試,務求找到最好的組合去準備亞運。」梁峻榮上屆2018年雅加達亞運與張敬樂合力摘下麥迪遜金牌,他指自己熱愛這個雙人項目,開心看見港隊有更多人選能競逐麥迪遜位置之餘,自己亦會繼續努力爭取這個資格,冀在換拍檔後繼續踩出好表現。

李思穎、楊倩玉
梁寶儀、梁穎儀

至於女子麥迪遜全程則為20公里、鬥80個圈,惟這次賽事僅得三支隊伍參賽,當中兩隊來自香港,分別是代表香港隊的李思穎夥楊倩玉以及代表體院隊的「梁氏姊妹」梁寶儀與梁穎儀,另一隊伍則為韓國隊。李思穎與楊倩玉的組合在開賽初段佔優,首4個衝刺圈有3次首名衝刺全取5分領先,惟韓國隊及後發力逐漸拉開,尾段更超前一圈取得20分,最終韓國隊以58分奪金,李思穎與楊倩玉以32分屈居銀牌,「梁氏姊妹」則以20分摘銅。

 

楊礎搖(右一)
楊礎搖因與對手碰撞時把對手往外推而犯規被罰
楊礎搖雖以第三名衝線,惟因犯規被取消資格而未能「復活」

女子凱林賽方面,港隊派出楊礎搖、童森及吳思穎參賽,其中楊礎搖在凱林賽首圈名列第4,及後在復活賽因與對手有碰撞被判犯規,雖然以第三名衝線,惟最終仍無緣晉級。這位港隊女將賽後指對結果感到失望:「主場想至少踩入決賽,再試下拼獎牌,想不到發生這種事。」提到主場出賽,楊礎搖坦言過去鮮有機會主場比賽,一開始感到壓力,及至凱林賽復活賽時慢慢適應,卻因意外未能取得好成績。楊礎搖這日早上亦有出戰200米計時賽,最終踩出11秒599,她直言對成績並不滿意,隨後會再作檢討。

楊礎搖

在李海恩退役及李慧詩避戰後,短距離組爭奪獎牌的希望便落在楊礎搖身上,她表示會因此感到壓力,亦有與「牛下女車神」談及此問題:「Sarah叫我享受多點,教練同樣指出我經常有壓力影響表現,提醒我要放鬆點。」不過她同時認為兩人不在隊中令自己有較多機會比賽,藉此汲取經驗並尋找適合自己的戰術。

張履檾

男子青年凱林賽決賽有兩名車手「炒車」,幸港將陳家俊(右二)與蕭家俊(左一)未受波及。
陳家俊(右一)
陳家俊
陳家俊

青年組賽事方面,上午奪得捕捉賽銀牌的張履檾黃昏出戰非主項的凱林賽,最終奪得一面銅牌。至於男將陳家俊就在男子青年凱林賽奪得一面銅牌,賽後直指高興於首次出戰國際賽便奪得獎牌。男子青年凱林賽決賽一度因「炒車」而需重新出發,陳家俊指:「碰撞其實頗嚇人,幸好我沒有被波及。重新出發時有點緊張,但我知道要保持信心才能爭奪最好的成績。」他指之後會繼續努力,並以贏得凱林賽金牌作目標。

圖、文:彭淬祺、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單車】梁嘉儒朱浚瑋麥迪遜屈居亞軍 女子組港隊披銀掛銅

Posted on

【馬來西亞羽賽】伍家朗力戰三局憾負中國「黑馬」8強止步

【體路專訊】香港羽毛球「一哥」伍家朗今日(26日)在馬來西亞大師賽8強迎戰23歲的中國「黑馬」翁泓陽,先失一局後奮力扳平,可惜決勝局後勁不繼,最終力戰86分鐘後以局數1:2惜敗,無緣晉級4強。下周將轉戰另一站超級500賽-泰國公開賽,再爭奧運積分。

世界排名第14位的伍家朗在港隊男單主教練黃達明離隊風波陰霾下,連日仍可發揮出水平,先後擊退愛爾蘭的阮日及印度新星拿施亞辛,打入16強迎戰排名34位的翁泓陽,兩人過往只曾在2022年印尼大師賽32強對壘一次,當時港將以直落兩局21:18、21:17獲勝。翁泓陽今次賽事「爆seed」,先挫前「世一」桃田賢斗,昨日再擒現時世界排名第二位的金廷,狀態大勇。

兩位球手接戰初賽你來我往,比分咬緊,作為港隊獨苗的伍家朗領先9:7後連失7分反落後9:14,隨後找回手感逐漸收復失地,追至20:20平手,惜關鍵時刻手緊,卒以21:23交出第一局。次局翁泓陽延續氣勢,開局搶攻拉開8:3,伍家朗及時回勇打出一波8:1的攻勢,反超11:9進入技術暫停,下半局港羽「一哥」愈戰愈勇,以21:14扳回一城。

決勝的第三叵,雙方初段互有領先,但8平手後伍家朗突然跌Watt,連輸7分,之後大勢已去力追不果,最終以14:21告負,8強止步。港隊完成馬來西亞大師賽後,將轉戰下周二(30日)展開的泰國公開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馬來西亞羽賽】伍家朗力戰三局憾負中國「黑馬」8強止步

Posted on

【單車】國際場地盃開鑼 李思穎大熱封后 梁嘉儒全能賽摘銅

【體路專訊】一連三日的「2023香港國際場地盃」周五(26日)展開,港隊首日下午即奪得1金1銀1銅共3面獎牌,其中李思穎於女子全能賽力壓多位強敵,大熱封后;梁嘉儒就於男子全能賽憑最後一圈衝分奪得銅牌。青年組方面,小將張履檾於捕捉賽摘下銀牌。

李思穎
梁寶儀
李思穎
梁寶儀(左)與李思穎

香港繼2021年後再度主辦國際賽,賽事被國際單車聯會(UCI)列為一級賽,除李慧詩外的一眾港隊車手主場出擊爭取積分出戰世界錦標賽,並寓賽於操備戰9月的杭州亞運。首日上午展開全能賽,香港車手分兩隊出戰,女子組由李思穎及梁寶儀迎戰多位勁敵,包括韓國的2018年世青冠軍申智恩、印尼的2022亞錦賽全能賽銀牌得主阿尤斯蒂娜(Ayustina Delia Priatna)等。

李思穎

坐擁主場優勢的李思穎在前三項捕捉賽、配速賽及淘汰賽均踩出好表現,全數以第一名完成,以首名進入壓軸的記分賽。李思穎在記分賽延續強勢,大部分衝分圈均取得分數,其中在第五、六個衝分圈連續衝得首名把分數拉開,並在壓軸分數雙計的衝分圈率先返終點,順利取得全能賽金牌。梁寶儀則以第五名完成。李思穎晚上將夥楊倩玉出戰麥迪遜賽,梁寶儀則會與梁穎儀合作。

李思穎衝線前振臂慶祝,賽後亦言高興奪金:「特別在香港比賽,在家人現場看比賽下好滿足!」談及全能賽的表現,李思穎亦言整體感滿意,能在亞錦賽前達寓賽於操之效:「亞洲最強的中、日選手未有參賽,但亦可以了解其他對手,剛剛踩時感覺到印尼選手亦較以往進步。今次是寓賽於操,幫助自己準備得更好。」奧運獎牌得主李慧詩未參賽下,李思穎成為今次賽事的焦點車手,她坦言賽前略感有壓力,但就希望藉此機會提前適應在緊張情緒下比賽。

梁峻榮
梁嘉儒
高肇蔚(右)
曹棨光
梁嘉儒
梁嘉儒
梁嘉儒

高肇蔚(左二)

男子全能賽方面,港隊有梁嘉儒、梁峻榮、高肇蔚及曹棨光出戰,當中以梁嘉儒成績最好,捕捉賽及配速賽分別取得第三名第二名,雖然在淘汰賽僅得第七名,但在壓軸的記分賽前仍以102分暫列第三位。梁嘉儒在記分賽的混戰中總排名一度升上第二,但在尾二的衝分圈後卻跌落第五名,不過港將在比賽剩下四圈時與另一車手帶出,最終在得分雙計的壓軸衝分圈取得第二名,總分超越兩位選手取得銅牌。

梁嘉儒(中)
梁峻榮剩46圈時嘗試突圍,惟進攻未幾被瓦解
梁嘉儒
梁峻榮
梁嘉儒(中)

賽後梁嘉儒坦言在現場觀眾打氣下,於場上更為興奮,又言已經「盡晒力」,他指:「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在自己的地方代表香港出賽,現場很多觀眾都是香港人,他們不斷喊『香港隊加油』,會令自己更落力。」談到近期在國內的賽事,梁嘉儒認為起到熱身的作用:「前兩、三年一直都很少比賽,感覺很生疏,前段時間比賽開始恢復,可以幫自己重拾比賽節奏,有利於之後的賽事及備戰杭州亞運。」梁嘉儒今日稍後時間會再度亮相,夥拍朱浚瑋出戰男子精英組麥迪遜賽。

青年組賽事方面,港隊小將張履檾出戰女子捕捉賽,最終緊隨新加坡對手之後第二名過終點,收穫一面銀牌。張履檾賽後坦言發揮一般:「第一次在香港單車館出戰國際賽有點緊張,表現爭少少,在看到對手突圍時未能做到立即跟住,希望下場會踩得更好。」張履檾下午會出戰凱林賽,雖然短距離項目並非其主項,她仍言冀嘗試挑戰,汲取經驗。

張履檾
張履檾

圖、文:彭淬祺、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單車】國際場地盃開鑼 李思穎大熱封后 梁嘉儒全能賽摘銅

Posted on

【桌球】吳安儀下周兩戰泰國Q School再爭職業資格 「有兩手準備不會太緊張」

【體路專訊】香港女子桌球員吳安儀早前在英國公開賽失利,未能重返世界排名第二而再奪職業巡迴賽資格。她今日(26日)與男團ERROR成員梁業(肥仔)出席香港網球總會活動後透露,下周會到泰國參加兩站Q School賽事爭取職業賽資格,惟即使最終未能續戰職業亦有兩手準備,「不會怕感覺是跌了下來般,我覺得會是有一年時間讓自己重整。」

吳安儀
吳安儀跟隨「肥仔」做「熱身」動作。

4月在世錦賽外圍賽轟出一棒115度女子桌球員紀錄的安儀,最終在世錦外首圈8:10不敵英格蘭球手賀治(Michael Holt),並完成憑「外卡」出戰的兩年職業賽季。她本月初再戰英國女子桌球公開賽,惟在八強被19歲中國超新星白雨露反勝,意味未能重返世界第二位,錯過直接再奪職業巡迴賽資格。

戰畢英國賽返港後,安儀今早與「肥仔」、兩名網球前港隊隊代張玲及陳詠悠出席網總的「香港網球明日之星計劃2023」啟動禮。安儀和「肥仔」在活動上獲兩名前港隊代表傳授球技,並與兩位小學員打表演賽。她笑指希望跟隨「肥仔」學跳舞,大讚第一次見面的對方非常隨和搞笑,充滿正能量。

談到月初的英國公開賽,安儀坦言因賽前自知有機會重奪職業賽入場券而有一定壓力:「但白雨露是很穩定的球手,所以打短途賽也唯有盡力去與對方打。今次是個好經驗,也能讓自己有時間重整一下。」錯過以世界排名續戰職業賽的機會,她下周四起會在泰國出戰一連兩站的Q School賽事,在其中一站打入決賽的話就能如願:「有信心但不容易,因為今次也會有很多亞洲男、女好手參加,希望到時沒有壓力吧!不過我都不會太緊張,因為有兩手準備,不讓自己有太大壓力。」

安儀口中的兩手準備,是已經預備好一旦失落職業賽資格後的比賽計劃,「會繼續打女子排名賽,或亦會打業餘世錦賽,加上年底有亞室運,所以比賽還是密集的,只是性質不同。」她稱即使最終要起用「B計劃」,也不會過於失落:「不會怕感覺是跌了下來般,我覺得會是有一年時間讓自己重整。很開心這兩年一直有進步,但可能因為有進步又令期望不同了一點,或需要時間沉澱一下。」

數月前初為人母的陳詠悠(右)笑指會嘗試培養下一代的網球興趣,讓其參加明日之星計劃,自己亦會繼續參加業餘比賽。左為張玲。
網總會長莫君逸

網球港隊亞運名單待審批 張玲冀師弟妹有牌落袋

同場的香港網球前「一姐」張玲現時兼任女子港隊教練,9月將隨隊到杭州參加亞運。她透露港隊的亞運名單已遞交到港協暨奧委會審批,目標是男女單雙打及混雙均有獎牌落袋:「我們都已派出最強勁的團隊出戰,現時在外面比賽、有獎的球員大家都應該會見到。過往兩屆的最佳成績都是八強,我覺得今次有很大機會突破兼奪牌。」師妹張瑋桓及王康怡近兩年不時在國際賽獲獎,張玲亦稱為她們自豪,相信二人未來會有更好成績。

網總4月宣布香港網球公開賽將事隔五年於10月回歸,是2021年底「彭帥事件」後首個在中國舉行的WTA巡迴賽。網總會長莫君逸今日透露賽事籌備工作自得知中國賽可重新啟動後已開始得如火如荼,計劃邀請更多頂級球員及安排更好觀賽體驗,吸引更多觀眾入場。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桌球】吳安儀下周兩戰泰國Q School再爭職業資格 「有兩手準備不會太緊張」

Posted on

【乒乓世錦賽】「黃杜配」決勝局惜負中國「世一」組合 三奪混雙銅牌

(圖:WTT)

【體路專訊】南非德班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於當日時間周四(25日)晚上演混雙4強「中港大戰」,香港首席混雙組合黃鎮廷/杜凱琹硬撼世界排名第一的王楚欽/孫穎莎,「黃杜配」領先2:1下被扳平,最終在決勝局力戰惜敗,以總局數2:3稱臣,不過兩人仍在不設季軍戰下,第三度摘下世乒賽銅牌。

(圖:WTT)
王楚欽(左)、孫穎莎(圖:WTT)

世界排名第8的黃鎮廷/杜凱琹先後擊退意大利、匈牙利、美國及瑞典對手,昂然殺入4強,穩袋獎牌;準決賽對手是中國新一代領軍人物王楚欽/孫穎莎,上屆贏得混雙冠軍,世界排名穩居第一,縱使強敵當前,「黃杜配」仍毫無懼色,第一局雙方打得互有往來,都在爭取主動上手的機會,港將領先8:6被對手追至9:9平手,「黃杜配」關鍵時刻頂住壓力連取2分,以11:9先拔頭籌。

第2局「王孫配」找回節奏,全力搶攻佔盡上風,一度拉開至8:4領先,港將追分徒勞無功,中國組合以11:7扳回一局。第3局相當關鍵,「黃杜配」在落後下追至7:8,隨後再把握機會憑「刁時」以12:10險勝,大分再次領先2:1。

(圖:WTT)
(圖:WTT)

接下來的第4局,王楚欽/孫穎莎背水一戰,反觀黃鎮廷/杜凱琹「想贏怕輸」選擇相對保守的策略,結果「王孫配」轟出11-:4追平2:2,進入決勝局,中國組合延續強勢,一舉以9:3大幅拋離,「黃杜配」沒有退路下奮力頑抗,狂追至8:9,惟始終未能頂住王楚欽/孫穎莎的勢頭,最終連失3分,以8:11落敗,總分以2:3憾負,無緣決賽,不過仍可繼2015及2017年後再奪銅牌,為戰9月亞運會注下強心針。至於王楚欽/孫穎莎則與日本張本智和/早田希娜爭奪金牌。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乒乓世錦賽】「黃杜配」決勝局惜負中國「世一」組合 三奪混雙銅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