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港甲】北區第三完季或升超 主席稱進度理想惟有大挑戰

【體路專訊】本地甲組足球聯賽今日(28日)在大埔廣福公園上演全季最後一場賽事,由高力北區迎戰黃大仙,前者最終大勝4:1以第三名完季。球會主席朱浩賢稱北區來季有機會升班,指現時籌備進度理想,但不諱言仍欠所需資源及經驗,「由業餘跨去職業是很大一步,組軍會有很大挑戰。」

廖億誠(右)
蕭俊銘
施素高
林毅東

北區賽前以53分排第四名,若今場保持不敗的話即可壓過本身同分的南華取得季軍,對手黃大仙則不論賽果均會繼續位列第12位。擁有林毅東、蕭俊銘、羅俊仁及廖億誠等多名前港超兵的北區實力明顯在對方之上,最終憑林毅東、方俊業、施素高及楊浩賢各入一球4:1大勝黃大仙,鎖定今屆港甲季席。

北區主席朱浩賢
蘇啟浚由丙組一直與球隊升至甲組。

外界一直有傳北區來季將會升班,主席朱浩賢受訪時笑言「年年都有這個想法」,指會盡力希望為球迷帶來驚喜:「進度算理想的,但升班也關乎經濟,由業餘跨去職業是很大一步,組軍會有很大挑戰。」他稱若北區升班將是歷史性,相信始終出現這一天,但現時仍欠資源和經驗,要待時機成熟才再作公布。

朱浩賢否認考慮升班是受足總邀請,並透露今季班費過百萬,預料升班的話要至少增加五倍班費:「5、600萬元是基本,沒有這個數的話大家都辛苦,但這個數目都不簡單,我都不想找到贊助但只踢一季。」足總行政總裁譚秋朗早前曾稱,預計會有至少一隊甲組球隊升班,來季將於8月中開季。

曾帶領愉園征戰港超的鮑家耀是北區教練團成員之一,惟他稱一旦升班的話未知會否隨隊,球隊班底亦有多名半職球員,料要再找更多球員。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甲】北區第三完季或升超 主席稱進度理想惟有大挑戰

Posted on

【單車】沈金康冀場地盃經驗助備戰 稱李慧詩未參賽不等於已決定去向

【體路專訊】一連三日的「2023香港國際場地盃」周日(28日)落幕,港隊總教練沈金康下午為這項一級賽作總結,認為今次比賽的經驗有助車手備戰隨後的亞洲錦標賽,從而決定9月杭州亞運的參賽名單。沈教練亦指即使李慧詩未出戰場地盃,不等於「牛下女車神」之後的安排已經決定,並指這位已不在體院精英運動員名單上的車手仍在港隊亞運提名名單內。

港隊總教練沈金康

今次國際場地盃被列為國際單車聯會(UCI)的一級賽,港隊車手在賽事中取得不俗成績,中長距離車手李思穎、楊倩玉、梁寶儀、梁穎儀、梁嘉儒、伍柏亨及朱浚瑋等先後站上頒獎台。港隊總教練沈金康於第三日下午總結賽事,認為車手寓賽於操為亞錦賽及亞運備戰:「一方面通過今次比賽準備亞錦賽,更重要的是選拔亞運會運動員,我們想從中看到運動員存在的問題,然後安排亞運會前的訓練,所以今次比賽十分重要。」港隊明日將出發赴杭州參加亞運場地測試賽暨中國錦標賽,之後前往泰國出戰6月7至13日上演的亞洲公路錦標賽,緊接轉戰6月14至19日在馬來西亞舉行的亞洲場地錦標賽,再回到杭州參加亞運公路測試賽,沈教練預料最終的港隊亞運名單將於7月初敲定。

李思穎(右)

李思穎在今次比賽上成為港隊焦點,沈教練亦讚揚其實力,但認為仍需提升以跟世界級選手競爭:「她實力是很強的,主要表現在有很好的體力、很強的衝刺能力,但是跟日本在奧運取得第二的運動員(梶原悠未)比的話還是有差距,所以還要加油。」沈教練指這位22歲車手將兼項場地及公路賽,預定她將擔任港隊的衝刺手,並認為早前連串的比賽讓李思穎累積不少經驗,但跟強手之間的對抗主要在亞錦賽上體現,屆時再就表現制定訓練計劃。東京奧運代表之一的逄瑤據悉因傷而未有出戰今次場地盃,沈教練指:「她在這兩天用另外的方式在昆明進行訓練,應該是無有問題的,會去參加全國錦標賽。」

至於在東京奧運奪得銅牌後未再參與比賽的李慧詩,名字已不在4月底更新的體院英運動員名單上,意味她已並非全職運動員,今次場地盃亦未報名參加。被問及李慧詩短時間內是否不會再參加比賽,沈教練僅指:「她自己可以作決定,但相信這兩天沒有比賽,不等於就是她後面的安排已經決定。」在記者連番追問之下,沈教練透露李慧詩名字在亞運提名名單內,但最終名單由香港單車總會決定。

談到其他短途運動員在今次場地盃的表現時,沈教練認為一眾車手未能完全發揮:「感覺他們沒有像之前在洛陽比賽般完全放開自己把速度表現出來,沒有完全展示自己應有的能力,相信可能是在香港比賽較緊張吧。」他認為一眾車手早前經過多場中國聯賽後再於主場出戰,體力肯定受到影響,但在未完全恢復體力下參加場地盃是鍛鍊的機會,冀港隊車手亞運前的階段能夠進入符合亞運要求的強度。

圖:彭淬祺
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單車】沈金康冀場地盃經驗助備戰 稱李慧詩未參賽不等於已決定去向

Posted on

【單車】香港明年勢再辦國家盃 單車總會主席梁鴻德冀港青代表人數回升

【體路專訊】「2023香港國際場地盃」今個周末上演,中國香港單車總會主席梁鴻德比賽期間受訪談及港隊發展,指疫情影響梯隊培訓下現時港隊僅得1位青少年運動員,但有信心長遠數字會回升。梁鴻德亦提到香港已向國際單車聯會(UCI)表明申辦明年場地單車國家盃分站的意願,並有信心能獲主辦權。

今次國際場地盃被列為UCI的一級賽,亦是香港繼2021年5月以「安全氣泡」閉門形式舉行的國家盃分站後再辦國際賽。不過今次「牛下女車神」李慧詩未有參賽,其名字亦未再出現於香港體育學院最新的2023/24精英及青少年獎學金運動員名單。從名單可見,港隊現時共有23位精英資助運動員,惟青少年獎學金運動員就僅有於今屆國際場地盃屢奪獎牌的張履檾一人。

張履檾是現時唯一一位港隊青少年運動員,今屆國際場地盃在青年組賽事贏得多面獎牌

單車總會主席梁鴻德談到港隊青訓發展,坦言疫情帶來影響:「疫情期間僅得訓練、少有比賽,令刻苦的訓練變得較枯燥,部分運動員因而退隊,有出現流失情況。」他亦指疫情期間青少年運動員未能進入體院訓練,加上以安全為優先,青苗及明日之星等梯隊選拔與培訓需要暫停,相信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再選拔運動員成為體院資助青少年運動員。不過他指總會在疫情緩和後已盡快恢復梯隊培訓,同時亦有持續的單車推廣計劃吸納學生發展,有信心港隊青少年運動員數字會回升。

單車總會主席梁鴻德

談及今次的國際場地盃,梁鴻德坦言籌備期間曾擔心訪港車隊的陣容及水平,惟最終不少強隊均願意訪港,認為比賽辦得成功。他亦指希望往後每年都舉辦一級賽或以上水平的比賽,並指會再申辦國家盃:「我們有向UCI反映意願,要等待UCI公布是否讓我們舉辦,但我們都頗大信心,始終香港的硬件及軟件都能給予UCI信心,比賽場館的周邊配套與交通都方便。甚至我們2021年舉辦國家盃的氣泡安排及人潮管制,亦被UCI參考用於東京奧運中。」由於明年三站國家盃為巴黎奧運的計分賽事之一,如香港獲主辦權,梁鴻德有信心能吸引海外選手踴躍來港參賽。

圖、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單車】香港明年勢再辦國家盃 單車總會主席梁鴻德冀港青代表人數回升

Posted on

【體路直播】「2023香港國際場地盃」次日賽事直播

【體路直播】一連三日嘅「2023香港國際場地盃」昨日(26日)於將軍澳香港單車館開鑼,共有15個國家或地區嘅車隊參賽,東道主香港隊亦精銳盡出,派逾20名車手分三隊出戰,主場力爭佳績。體路 Sportsroad  今日(27日)下午3時起將會直播次日下午賽事,為大家送上凱林賽、爭先賽、全能賽同麥迪遜賽嘅精彩比賽,一齊為香港車手打氣,更請嚟前港隊代表仇多明及梁志賢作專業評述! 各位記得Like完我哋Facebook再Set埋「搶先看」,咁就唔會Miss咗直播喇!

如未能收看以下影片,請按此

「2023香港國際場地盃」直播時間如下:

下午3時09分 男子精英 凱林賽(第一回合)
下午3時29分 女子青年 爭先賽(3-4名決賽及1-2名決賽 – 第一回合)
下午3時35分 女子精英 爭先賽(3-4名決賽及1-2名決賽 – 第一回合)
下午3時41分 男子精英 全能賽(25公里記分賽)
下午4時14分 女子青年 爭先賽(3-4名決賽及1-2名決賽 – 第二回合)
下午4時20分 女子精英 爭先賽(3-4名決賽及1-2名決賽 – 第回二合)
下午4時26分 男子精英 凱林賽(遺材賽)
下午5時04分 女子青年 爭先賽(3-4名決賽及1-2名決賽 – 第三回合)*如須要
下午5時10分 女子精英 爭先賽(3-4名決賽及1-2名決賽 – 第回三合)*如須要
下午5時25分 男子精英 凱林賽(準決賽)
下午5時35分 女子精英 麥迪遜(20公里決賽)
下午6時23分 男子青年 凱林賽(1-6名決賽)
下午6時33分 男子精英 凱林賽(7-12名決賽及1-6名決賽)

*直播時間或有更改,視乎大會比賽時間而定。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直播】「2023香港國際場地盃」次日賽事直播

Posted on

【棒球】港女棒亞洲盃取開門紅 今撼中國爭二連勝

【體路專訊】第三屆女子棒球亞洲盃決賽圈昨日(26日)在曬草灣遊樂場展開,港隊在首場小組賽迎戰印度。結果主場出擊的港隊憑梁曉桐及鄺彥琛共取五打點,以12:7擊敗世界排名低八位的對手。隊長梅詠祺稱有信心能在今午對中國一仗取得二連勝,亦讚賞小將鄺彥琛非常有潛質。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右)出席開幕禮。

今屆女子亞洲盃將決定三支出線世界盃的亞洲區球隊誰屬,當中由於日本早前已取得出線資格,如果她們在今次亞洲盃以前三名完成,殿軍球隊亦可得到世界盃入場券。除了這支世界排名第一球隊外,今次亞洲盃亦有第二的中華台北、第十的韓國及第14名的菲律賓等參賽,東道主港隊世界排名則是第11名。港隊以主隊身份亦有亮相周初開始的外圍賽,在本身已有正賽資格下取得一勝兩負,最終印尼及印度透過外圍賽晉級周五開始的決賽圈。

港隊在決賽圈與印度、中國及中華台北同組,首仗先面對排名低八位的印度。在一局上零封對手後,港隊先憑梅詠祺取得打點,再有雷芷雅的二壘打領先2:0。港隊隨後兩局亦未被印度得分,同時有梁曉桐的高飛犧牲打讓鄺彥琛回本壘拉開至3:0。不過比賽形勢到第四局急速轉變,港隊投手洪亦珊表現下滑之下,被印度在兩出局下憑兩次四壞球保送上壘得分追至2:3。雖然港隊隨即作調動,由鄺彥琛與洪亦珊對調位置,但前者亦要再失兩分,港隊被反超前3:4進入四局下。

幸轉任游擊手的洪亦珊甫開局立即擊出二壘打,再在成功盜壘後乘梁曉桐的地滾球跑回本壘為港隊追和。阮頌恩、吳詠軒及張慧怡各自再取得打點,當中後兩者同樣擊出安打,港隊完成首四局重新領先7:4。兩隊之後每局各自取得一分,港隊以兩分優勢進入進攻的六局下。乘對方投手水準不穩,港隊在滿壘兩出局下連取四分,其中鄺彥琛擊出一支兩分安打鎖定勝局。最終港隊以12:7擊敗印度,打開今屆亞洲盃決賽圈的勝利之門。

鄺彥琛
梅詠祺

港隊隊長梅詠祺坦言,球隊出戰決賽圈首仗不免有緊張:「不過之後放鬆下來也開始出現安打,加上盗壘等戰術都能取分。投手的控球中段或有少許不穩,但大家都互相幫補去支持她,一起守住勝果。」07年出生的小將鄺彥琛今仗以先發游擊手登場,到第四局轉任投手。雖然她賽後似乎對自己表現不太滿意,但梅詠祺亦讚賞這名首戰亞洲盃的師妹:「她是一個很有潛質的球員,年紀輕但球齡已很長,無論打捧或投球都有好表現。現時的她可能心態還差少少,但調整過後相信沒大問題。」

今次是港隊繼3月底的鳳凰盃後,兩個月內再度在主場出擊。梅詠祺指球隊經常在曬草灣練習,非常熟悉場地特性,加上有主場觀眾支持下會有更好表現。港隊未來兩仗分別是今午3時對中國,以及明日中午對中華台北,她稱全隊會先集中應付中國一役,「我對隊友有信心,只要進攻防守都一球球去做,相信沒大問題。」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棒球】港女棒亞洲盃取開門紅 今撼中國爭二連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