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世界足球傳奇盃】不足兩萬人入場料仍夠回本 搞手余懷英:再辦要睇機緣

【體路專訊】香港球壇未來一個月即將迎來「足球月」,以前世界及歐洲足球先生費高、奧雲以及傑斯、麥馬拿文等英超名宿掛帥的「世界足球傳奇盃2024」,今日(20日)於香港大球場上演。儘管面對宣傳不足、球場掣肘多多的難題,兼任「奧雲大師隊」領隊、賽事搞手之一的余懷英初步估計,大球場全日共有17,000人入座,相信可封蝕本門。費高及皮利斯等球星在這場表演賽也毫不錫身,更貢獻出多個精彩入球,協助「史高斯大師隊」贏5:2,為未來一連串足球盛事打響頭炮。

「世界足球傳奇盃」為元老賽事,由「奧雲大師隊」對「史高斯傳奇隊」,賽事共分三節進行,每節之間更安排多間足球學校的學員鬥射12碼,由名宿高巴拿、卻克蘭及陳樹明等把關。2012年出生、代表V Academy上陣的葉詠曦(Anfield),過程中一腳抽入死角,射破卻克蘭十指關,他受訪時稱當時其實十分緊張:「這次是我第一次踏足大球場的草地,我十分開心,射12碼的時候有一點緊張,因為有很多人看著,但我最後都成功射入,還要是前英超利物浦門將負責守龍門!我覺得很有成功感!能夠近距離欣賞到利物浦傳奇球星踢球,我感到很榮幸,希望他們下一次再來香港。」

正本戲分三節、每節30分鐘進行。「奧雲隊」及「史高斯隊」在比賽中大部分時間都精銳盡出。「史高斯隊」因為史高斯患病爽約,改由前曼聯快翼傑斯領軍,配合費高、皮利斯等腳法細膩的球星,比賽中大部分時間控制戰局。首節僅5分鐘,傑斯傳中造成混亂,皮利斯第一時間撞射破網,為「史高斯隊」先開紀錄。費高再於16分鐘左腳彎入世界波射破高巴拿,領先到2:0。


「奧雲隊」以一班利物浦名宿為班底,最搶鏡的是中場大腦麥馬拿文,以及憑強壯體型在前線衝鋒陷陣的希斯基。至於奧雲及科拿等著名射手,則因為身材明顯走樣,表現難與高峰時期相比。戰至38分鐘,路爾斯加西亞在人叢中射破陳樹明十指關,為「奧雲隊」追近1:2。之後「史高斯隊」入球被判詐胡,一眾球星向球證表達不滿後,隨即再加多兩錢肉緊。軒祖56分鐘遠距離笠入成3:1,1分鐘後皮利斯個人突破再推過棄關出迎的高巴拿,完第二節前將比分拉開到4:1。

奧雲
科拿

希斯基

最後一節比賽,「奧雲隊」獲得兩次12碼機會,科拿兩次主罰,先對卻克蘭射入一球,另一球則被陳樹明捉到路救出。不過全場最搶鏡的還是費高,完場前一刻他右腳巧妙一笠,盛偉聯無計可施,只能眼白白看著皮球直飛入網,「史高斯隊」 大勝5:2捧盃。

今次賽事除了上述的外國球星之外,一眾本地名宿也有參與,包括張家平、山度士、李健和及顧錦輝等,至於劉榮業、梁能仁及譚亞福等老將則未有落場。適逢64歲生日的王福榮亦有代表「史高斯隊」上陣,不過卻兩次門前失機,他賽後受訪時坦承這生日十分難忘:「這是我一生裡面最難忘的生日,因為真的很特別,可以跟一班世界級球星一起比賽,又有這麼多球迷去支持這件事。我球員生涯都沒踢過商樣大型、水準又高的賽事,唯一一樣東西不滿意,就是不太夠運氣,未能入球,但是也不要緊,只要贏波就好了。」他又表示最欣賞就是同隊的皮利斯及費高:「跟他們合作很好踢,是非常好踢,他們技術很好,也十分願意帶著我們去踢,所以我都踢得很舒服,我都覺得自己表現都非常好。」

張家平(中)難得再次落場。

克羅地亞名將蘇加(左)為「史高斯隊」的領隊。
王福榮射門,巴比來不及封位。

外號「傻豹」的陳樹明最欣賞的也是費高,他賽後表示日後回想今場賽事,肯定也會十分回味:「自己退役後還有機會踢表演賽,真的難能可貴,可以與超級巨星同場,又可以大家切磋一下,又可以向對方學習,我都65歲了,真的從未想過會有這些機會。」

陳樹明

其實今日同時間還有兩場本地菁英盃,不過盧均宜及林嘉緯早已向標準流浪請假,「宜嘉」賽後都指今次賽事十分難忘,盧均宜說:「很久都沒感受過這麼多球迷入場支持,落到場跟一些偶像、球星踢波,自己都有些緊張,但亦很享受過程。路爾斯加西亞及麥馬拿文都很願意交波,球隊有些組織自己都有參與,真的好開心、好難忘。對住傑斯、費高那些球星,很難得有這些機會,雖然他們都上了年紀,但功架仍在,很難忘今晚比賽。」

「宜嘉」把握機會與路爾斯加西亞合照。

均宜今場多次與普波斯基交手。

林嘉緯亦表示:「很開心,也很享受,因為很多今天的對手、隊友都是以前小時候很熟悉的。很多球星我也很喜歡,例如傑斯、路爾斯加西亞、費高,很久沒有試過在這麼多人之下踢波。今天氣氛也很好,當然對費高的表現最深刻,因為到了這個年紀,他還可以有這樣的表現,見到他也很享受,真的很開心有機會參與其中。」

林嘉緯大戰軒祖。

由於今次賽事完全沒有足總參與,賽事統籌及其他安排都頗為混亂,開賽前有公關職員甚至指所有傳媒都不能到草地拍攝,經爭取後才獲批准,而且大會也完全沒有提供球員名單、場刊,甚至沒有安排訪問環節。最令人爭議的是,連入場數字也沒有對外公佈。

有球迷遞上曼聯球衣,比亞堤竟然照簽。
高巴拿身型肥腫難分。
前港隊領隊官永義賽後成功與費高合照。
余懷英

《體路》完場後找到搞手之一余懷英訪問,他估計今日有17,000人入座:「入場數字其實我都不知道,負責的人不在,初步估計有17,000人吧,氣氛是滿意的,我們都覺得香港真的有很多球迷,也沒擔心過會因為之後有其他表演賽(國際邁亞密及賀歲盃)而被分薄了客源。」唯他承認賽事有不足之處:「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在籌備過程裡面,你會發現香港大球場是很難去配合你的工作。例如很多的項目,他一定要收費,而且似乎有些過高。第二樣我更加失望的,就是原來球場沒有人租用,草地便沒有維修,今日所見完全是不行,不單止不夠平坦,草也並不茂盛,可能城門谷比大球場更加靚。」他估計賽事收入可封蝕本門,將來也有機會續辦:「這些球星都是好朋友,個個都說如果再有機會,隨時都願意來,不過我看要等一個合適的機緣,例如球場的限制可以靈活變通一點,成事機會便會更高。」

昆查(左起)、麥馬拿文及王福榮。

山度士(左)
梁能仁(左)及劉榮業都未有落場。

皮利斯簽名簽到手軟。
拿鐵斯
軒祖射入一球靚波。

基拔圖施華及皮利斯與阿仙奴球迷合照。

圖、文:文森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世界足球傳奇盃】不足兩萬人入場料仍夠回本 搞手余懷英:再辦要睇機緣

Posted on

【多哈乒賽】林兆恒/何鈞傑遭逆轉 男雙屈居亞軍

【體路專訊】香港乒乓球代表林兆恒/何鈞傑周六(20日)出戰WTT多哈常規挑戰賽男雙決賽,惡鬥韓國李尚洙/林鍾勳,「李何配」兩度領先都被追平,最終更在決勝局飲恨,以2:3吞敗,屈居亞軍。

林兆恒/何鈞傑在男雙首圈直落3局輕取東道主卡塔爾球員,8強以3:2絕地反勝瑞典Mattias FALCK/Kristian KARLSSON, 4強再以3:1力克韓國的對張禹珍/安宰賢。「林何配」晉身決賽後迎戰另一韓國球手李尚洙/林鍾勳,首局雙方展開拉鋸,比分咬緊,互有領先,港將「刁時」僅勝13:11,不過第2局領先3:0後連失9分,並以4:11告負。

(圖:WTT)

「林何配」第3局領先9:5下被追平9:9,但關鍵時刻連贏2分以11:9報捷,大分再次領先2:1,可惜兩人未能保持氣勢,隨後被韓國選手壓制,全面主導賽事,結果連輸2局7:11、6:11,總局數以2:3吞敗,取得亞軍。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多哈乒賽】林兆恒/何鈞傑遭逆轉 男雙屈居亞軍

Posted on

【印度羽賽】李卓耀勇挫奈良岡功大闖決賽 明爭破逾4年錦標荒

【體路專訊】BWF超級750印度羽毛球公開賽今日(20日)上演4強賽事,香港羽毛球「一哥」挾淘汰韋迪辛、金廷之勢,硬撼日本名將奈良岡功大繼續打出好表現,最終激戰1小時23分鐘後以2:1奏凱,繼去年11月德國公開賽後再次勇闖入決賽,明(21日)日爭破逾4年錦標荒。

上周在馬來西亞站16強止步的李卓耀轉戰新德里展現「弗」爆狀態,他首圈以直落兩局輕取佔主場之利的印度球手斯里簡夫,之後以2:1反勝應屆世錦賽冠軍韋迪辛,昨日又打足3局後勇擒亞洲冠軍印尼名將金廷,繼去年10月丹麥公開賽後再次晉級超級750賽事4強,今日惡鬥世界排名第6位、去年世錦賽奪亞的日本新星奈良岡功大。

(圖:體路資料庫)

兩人此前4度交手,李卓耀頭3次都以直落兩局稱臣,直至去年杭州亞運男團體事,終於贏得對賽首勝。是役港羽「一哥」迅速入局,落後0:1下連贏4分反超,續憑速度控制戰局,重殺、拉吊、網前球瓣瓣有,再打出一波7:3的攻勢,領先11:5進入技術暫停,下半局李卓耀愈有愈有,多次攻穿出名防守超強的奈良,雖然曾被對手追至10:14,不過末段加強進攻後以21:13拔下頭籌。

李卓耀(圖:體路資料庫)

李卓耀第2局初保持優勢,取得5:2的開局,但奈良入局後重拾手感,逐漸收復失地,港將半局僅領先11:10,技術暫定後奈良連取2分首次反先12:10,李卓耀之後失誤增多,被拉開分差,以15:21告負。進入決勝局,雙方展開拉鋸,多拍來回,港將試圖利用後場球壓制對手,先後領先過7:5、8:6,半局11:10,換邊後李卓耀抓住機會連取3分拉開至14:11,及後被奈良收窄僅1分差距,不過李卓耀頂住壓力,保持節湊重奪優勢,最終贏21:19鎖定2:1的勝局,生涯首次打入超級750決賽。

李卓耀上一次奪冠已是2019年11月的香港公開賽,其後多次於4強或8強便已止步,去年5月底至6月初的泰國公開賽他曾闖入決賽,惟最後不敵東道主球手韋迪辛屈居亞軍,11月德國公開賽再次晉身決賽,卻不敵中華台北名將周天成奪亞,明日再有機會打破逾4年錦標荒。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印度羽賽】李卓耀勇挫奈良岡功大闖決賽 明爭破逾4年錦標荒

Posted on

【亞洲盃・直擊】巴勒斯坦球迷戰火下的足球信仰:國家隊與我們同呼同吸

【體路多哈直擊】「We free Palestine!」周四(18日)在南部運動場上演的2023亞洲盃C組分組賽,場內不斷響起支持巴勒斯坦的打氣聲。全場近42000名觀眾中,目測近八成均在揮動巴勒斯坦國旗,為這個沒有清晰國界的國家打氣。看台上一個戴著紅色「Palestine」帽的身影,默默地為自己的祖國加油。在卡塔爾居住的Adel直言,在國土仍有戰火下看到國家隊比賽,每一刻都感到自豪,亦感覺自己與同胞同在。

巴勒斯坦職球員所穿的外套與國旗一樣設計。
兩場賽前均為戰爭死難者默哀。

這場巴勒斯坦對阿聯酋的分組賽,後者地理上正好位於卡塔爾旁邊,理應阿聯酋的球迷能組成龐大打氣團打氣。然而在南部運動場的觀眾席上,揮動巴勒斯坦國旗的球迷佔大多數,整場比賽中不斷聽見「We free Palestine!」、「Palestine!」的打氣口號。每當踢少一人的阿聯酋減慢節奏,都總會聽到看台上傳出的喝倒采聲,到巴勒斯坦追和後的喝采聲更是震耳欲聾。

卡塔爾與巴勒斯坦關係一直良好,哈馬斯政府早年曾在卡塔爾開設辦公室,後者亦多番協助加沙重建。自去年10月哈馬斯突襲以色列,後者隨後空襲加沙,引發以巴戰爭蔓延至今,卡塔爾亦成為斡旋雙方的關鍵角色。據統計,現時在逾35萬巴勒斯坦人居住在卡塔爾境內,筆者剛認識的Adel就是其中一位。

Adel
Adel與兄弟及朋友一同入場支持巴勒斯坦。

自稱是足球狂熱者的Adel在卡塔爾出生,家族就如很多流離失所的巴人一樣,在1948年巴人大逃亡(Nakbah)期間被逼離開巴勒斯坦。當年是第一次巴勒斯坦戰爭,在整個Nakbah期間有數百個巴勒斯坦村莊被以色列摧毁,包括Adel家族所居住、距離黎巴嫩邊境不足10公里的Al-Bassa。「很不幸地,我的家人全都在那年被逐出國土,爸爸就在黎巴嫩的一個難民營出生。我直至現在都無法到Al-Bassa或巴勒斯坦,但那裡永遠是我最想回到的地方。」

即使在卡塔爾土生土長,Adel的身份認同始終是一個巴勒斯坦人。不論是WhatsApp抑或Instagram簡介,巴勒斯坦旗亦總放在卡塔爾國旗前,「我的心永遠與仍在加沙、國內的巴人同在,『幸運地』我的家人朋友都不在加沙,但我們整個種族都是大家庭,而且我仍有些遠房親戚在巴勒斯坦,依然很擔心他們的情況。」今次以巴戰爭日前踏入第100日,雙方死亡人數已經突破4000人。生靈塗炭,Adel直言過去這幾個月的日子並不好過,每日不斷關注祖國的新聞,就如在他Instagram的即時動態一樣,除了亞洲盃就是加沙狀況,「我們渴望著自由和團結,每次見到這些新聞都很傷心,或許是我們歷史上最艱難的時刻,真的很難過。」

巴勒斯坦在前年6月確定出線決賽週資格,當時的世界與現在固然不能同日而語,這支國家隊正正背負著流散各地的巴人期望出戰。「有些球員的家人現時仍在加沙,甚至有的在戰火中被殺。他們仍然在這裡奮鬥,但同時又很記掛著國家的情況。我很為他們驕傲,事實上他們可以來這裡比賽對我們而言已經很重要。」前鋒華迪(Mahmoud Wadi)去年底一度與家人失聯48小時,重新聯絡後,他的母親向他說:「我們需要你繼續踢下去,因為你是我們快樂的原因。」

這次是Adel2021年阿拉伯盃後,再次在卡塔爾親睹國家隊的比賽,他也不諱言能在成長地支持祖國的感覺很奇妙,「很幸運可以與球隊同在,無論這幾場的戰果如何,我仍為他們感到自豪。」足球在外人看來或許是巴人逃離戰火新聞的出口,但Adel回想對伊朗一仗目睹有同胞邊睇波邊在手機看新聞,卻指眼前的這支球隊是令自己更具身份認同的一件事:「他們在這裡代表我們,與我們所有人同呼吸。支持國家隊令我感覺自己亦在支撐著國民一樣,是我最低限度能做到的事,所以不是逃避,反而令我感受更深。」

巴勒斯坦最終與阿聯酋踢成11,下周二(23日)將與我們的港足在最後一場對壘爭出線,「這會是一場非常非常有趣的小組賽,希望表現最好的那隊勝出!」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亞洲盃・直擊】巴勒斯坦球迷戰火下的足球信仰:國家隊與我們同呼同吸

Posted on

【江原道冬青奧】初賽兩度被超圈敬陪末席 陳倩凝拼力完成自我實現

【體路專訊】江原道冬季青年奧運會今日(19日)江陵冰上運動場展開短道速滑賽事,港隊陳倩凝(Janice)在女子1500米初賽列末席畢業。雖然僅得1年速滑經驗的她,自知實力不足以與對手抗衡,但仍嘗試付出所有去完賽,感受生涯唯一的冬青奧機會。

(圖片由港協暨奧委會提供)

香港代表團今屆一共有三位運動員出戰冬青奧,其中17歲的Janice昨晚(19日)在開幕禮與高山滑雪代表王智顥持區旗進場後,今日亦迎來生涯首項冬青奧賽事。

(圖片由港協暨奧委會提供)

女子1500米初賽共設6組初賽,每組前3名及3組最佳第4名將晉級準決賽。第3組起步的Janice排外檔第6線,前幾圈一直處於最後名次。中段一眾對手逐漸加速,使港將中段被超圈兩次,最終她在未被給予完成時間之下,仍然堅持完成13圈半的賽事,至於東道主的鄭在希(譯音)獲小組首名出線。決賽則由中國選手楊婧茹和李金恣包辦金、銀牌。

(圖片由港協暨奧委會提供)

這位有7年花滑經驗的17歲小將,去年初才接觸短道速滑,今次亦是第2次參戰國際賽。雖然賽前預期與對手有實力上的差距,被超兩圈也是預料之中,但她自評表現已有一定進步:「去年亞青賽都是被對手超我兩圈,但今次青奧水平高很多,因此都算有點進步。」即使中段已知出線無望,但她仍想以自己的方式完成賽事:「最重要是有體育精神,就算跑得慢過別人都要繼續跑,不可以放棄。」

(圖片由港協暨奧委會提供)

Janice坦言目前技術有限,未有機會給自己太多技術要求,再加上昨晚出席開幕禮後,睡眠質素一般,對於狀態亦有一定影響。她期望盡快適應賽事節奏,並會爭取更好休息,備戰明日(21日)1000米賽事。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江原道冬青奧】初賽兩度被超圈敬陪末席 陳倩凝拼力完成自我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