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體路專欄】墾丁Ironman70.3 賽事簡介 – 三大特點顯心思

【體路專欄】台灣Ironman賽事,一向備受香港鐵人愛戴,除了近,消費平,飲食接近外,更加重要是主辦單位台灣鐵人三項公司對舉辦三鐵賽事的熱誠。受著疫情的影響,三年後,我們終於可以再度享受台灣的優質賽事。

oznorWO_soft

台灣Ironman70.3 (游1.9K,踩車90K,跑半馬) 始於墾丁,2016年改至台東,去年又返回墾丁,對於老鐵人來說,特別有感覺。

今年有三個特點必需一提,第一是衝線位置在室內,觀眾可以舒舒服服的在冷氣房等待親友衝線,不用日曬雨淋,但個人就比較喜歡戶外有陽光的衝線相;第二是賽前賽後的用餐,不是意粉、炒飯放題,而是真真正正的自助餐!有海鮮、有甜品、有熱食,而且運動員可以安坐大會酒店的餐聽內享用,我玩了十多年Ironman的比賽,即使是世界錦標賽,也沒有這樣的寬待;第三是大會酒店為運動員房間特別佈置,有ironman歡迎蛋糕及紀念品,某些特選房間更有精選Ironman 床舖,非常有心思。

整個賽事的設置非常集中,選手登記、Expo、轉項區及終點都在大會酒店內,而起點則在酒店前的海灘,於酒店步行前往只需數分鐘,省去不少舟車勞動之苦,運動員可以集中體力準備比賽。

比賽是在10月29號星期日舉行,賽前鐵人們討論最多的莫過於游泳是否能穿著防寒衣,熱烈討論不是因為怕冷,而是因為可以穿的話,游泳時間會加快,半途出家,不善游泳的鐵人均希望可以合法地「出術」。

比賽前一星期的天氣預告,都是預測水溫在攝氏24.5度以上,即若要有排名的話,不得穿防寒衣。

幸運地,天氣不似預期,比賽前兩天開始,大會量度出的水溫都低於攝氏24.5度,比賽日防寒衣是合法穿著的,鐵人開心了! 機會是留給有準的人,雖然預測很大機會不能穿防寒衣,我還是與隊友練習了2次穿防寒衣游泳,及上水後除防寒衣的次序。

比賽天,早上6時開賽,酒店餐廳零晨3時半已準備好讓鐵人入油,準備出賽。

1.9KM的游泳賽道是代表Ironman的M字,沙灘向M字頂是順流,很好游,但由M字頂回到底則逆流及非常大浪,很難才能看到一次定位浮波,並且海浪是向右面推,第一次回M字底還好,因為有一列粉紅浮波擋著,不會偏離航道,但第二次由M字頂游回終點時,則要非常留心, 記緊要緊靠浮波並確保自己沒有被海浪推到遠處。

上岸後,路線的確是有點崎嶇,先跑上佈滿沙石的幾級樓梯,然後經過沖腳池及沖身區,再進入酒店範圍。這時更要步步為營,因為濕滑的腳板在沒有地墊的地板跑動是非常易滑倒的,所以奉勸大家,情願慢一點,也一定要跑在地墊上。另外,要跑上兩層樓梯,如只跑平路的鐵人們,這可能是第一個扣血位。

進入90K單車段,爬波不是很多,倒是頂風及側風比較强,較少路面經驗的要加倍留神。到了45公里的u-turn位比較窄,一定要留心及收慢以免發生意外。這個賽道,部份路段與數年前的墾丁70.3的賽道是一樣的,老鐵人很有舊地重遊的懷念。

單車賽道另一要提的是補給水樽,即使沒有需要,也請拿一個,因為這是印有Ironman logo及特別設計的,又是其他國家甚至是世錦賽也沒有的。台灣鐵人公司的誠意,的確是處處可見。

最後的半馬,不少人會直接說這是跑山賽道,2-6K不斷上斜,爬升約200米,然後有碎石路,之後就是大大小小的不斷爬波落波。路跑選手,爬波快不了,落波亦不懂快,的確有點沮喪,如穿著炭板底的跑鞋,落斜時更有會跌倒的感覺,必需刻意減慢速度,甚至用走的,以免抽筋。雖然賽道難,但沿路風光明媚,跑不快可能也是好處之一,可以慢慢欣賞風景。

總括而言,賽道是有點難的,明年比賽訓練,單車不要只在訓練台,跑步要練習跑樓梯及上落斜,2024106號再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墾丁Ironman70.3 賽事簡介 – 三大特點顯心思

Posted on

【德國羽賽】 李卓耀順利晉八強 伍家朗苦戰三局憾負出局

【體路專訊】港隊男單猛將李卓耀與伍家朗,今日(2日)出戰BWF世界羽毛球巡迴賽超級300系列德國公開賽悲喜參半,李卓耀於次圈面對印度球手Mithun MANJUNATH成功以局數2:0晉級,不過隊友伍家朗及女雙「雙楊配」楊雅婷/楊霈霖則同樣16強止步。

李卓耀(圖:體路資料庫)

李卓耀在杭州亞運後並未立即赴歐洲,於港隊完成芬蘭的北極公開賽後才會合隊伍出戰丹麥公開賽,並於該賽事殺入四強,其後於法國公開賽則在次圈不敵日本新星奈良岡功大,轉戰德國公開賽首圈則輕取巴西球手Ygor COELHO晉級。

世界排名19的李卓耀於德國羽賽列為男單二號種子,與世界排名58的Mithun MANJUNATH過往只於2017年曾經交手,當時前者以局數2:1取勝,今日兩人再度交鋒亦未有鬆懈,李卓耀初段與對手比分交替上落,但他以11:9領先進入技術暫停後,逐漸找到場上節奏,並成功拉開分差,以21:13先取一局。

(圖:體路資料庫)

第二局李卓耀初段同樣與對手纏鬥至8:8,甚至一度落後8:10,李卓耀冷靜應對下追平12:12,其後李卓耀站穩陣腳開始搶攻,加上把握對手失誤將比分拉開至17:12,卻又因失誤被追近至18:15,更出現魚躍救球仍接連失分,幸仍保住優勢以21:17勝出,以局數2:0晉級8強後,將與法國球手、賽事六號種子Christo POPOV 爭入4強。

伍家朗(圖:體路資料庫)

另一場男單賽事,世界排名20、列作賽會三號種子的港將伍家朗,面對世界排名59的法國球手Alex LANIER則陷入苦戰,首局初段打成33後便一直落後,即使後段力追仍以1821先失一局。第二局伍家朗開局一度落後,不過在55後他發力拋離至136,其後頂住對手力追的壓力,以2116還以顏色。決勝局伍家朗卻未能延續上一局的氣勢,整局都被Alex LANIER 帶住節奏,最終以1321不敵,無緣晉級。

此外,港隊女雙「雙楊配」楊雅婷/楊霈霖出戰16強,亦以 10211321不敵六號種子、丹麥組合Maiken FRUERGAARDSara THYGESEN

文:何子善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德國羽賽】 李卓耀順利晉八強 伍家朗苦戰三局憾負出局

Posted on

【杭州亞運】單車總會舉行祝捷晚宴 落實明年三月主辦國家盃場地賽

【體路專訊】中國香港單車總會今晚為杭州亞運勇奪1金3銀2銅的港隊舉辦祝捷晚宴,並向港隊車手頒發8萬港元獎金以示鼓勵。單車總會會長梁昌明證實,闊別了兩年的UCI國家盃場地單車賽,已落實於明年3月15日至17日舉行。

香港單車隊今屆亞運共派出了12男10女出戰場地、公路及山地單車的比賽,勇奪1金3銀2銅總共6面獎牌。在香港杭州亞運代表團獲得獎牌的15個項目中,單車是緊隨劍擊及游泳之後,與壁球一同並列最多獎牌數目第3位的運動項目。

單車總會會長梁昌明致辭時表示:「今屆亞運港隊在多個項目都取得零的突破,當中有楊倩玉的第一面女子公路賽金牌;在場地賽方面,女子全能以及女子團體追逐賽,港隊都是首次獲取獎牌。此外,為我們贏得獎牌的6位運動員,除了楊倩玉、梁嘉儒及梁穎儀,其餘3位包括李思穎、梁寶儀及劉允祐,都是第一次贏得亞運獎牌,年齡最大的30歲,最小的只有22歲,成績令人鼓舞。」

自1998年曼谷亞運起,港隊每屆亞運都有獎牌進賬,單車也一直都是重點項目,梁昌明補充指,為了讓市民能夠現場欣賞港隊表現,同時為本地車手增加比賽經驗,中國香港單車總會將於明年3月15日至17日,於將軍澳香港單車館舉行闊別兩年的UCI國家盃場地單車賽。這項賽事將會吸引近350名、來自40多個國家、地區的車手來港,其中不乏將會參加巴黎奧運的車手,相信市民對這項賽事都會十分期待。

杭州亞運之後,港隊下一個目標就是明年的巴黎奧運,由於港隊女子公路項目資格已穩奪,總教練沈金康表示,未來會集中在場地項目:「場地的女子全能及麥迪遜都很大機會取得資格,不過我們未來都要繼續爭取積分;男子部份項目也有機會,本月中他們會到日本伊豆及千葉參加3站比賽。對於香港2025年協辦全運會,沈教練也承認是港隊未來的重點備戰目標。他又補充說目前仍在游說楊倩玉留隊,相信她會與李思穎一同為奧運奮鬥。

圖、文:文森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杭州亞運】單車總會舉行祝捷晚宴 落實明年三月主辦國家盃場地賽

Posted on

輪椅劍擊名將馮英騏突離世 終年43歲

【體路專訊】前香港羽毛球代表陳念慈今日(2日)下午於社交媒體發文,透露曾奪得5面殘疾人奧運金牌的本地輪椅劍擊名將馮英騏離世消息,終年43歲。

陳念慈於社交媒體指,在急症室見到馮英騏最後一面,內心充滿不捨及悲傷。她亦指馮英騏的故事永遠難忘,形容他為「一位充滿活力和熱情的人」,對生活充滿熱愛及勇氣,且樂於助人及總在別人最需要時給予支持與鼓勵。陳念慈續指對馮英騏的離去感遺憾,將永遠懷念他的微笑和善良,並願他一路好走、其家人節哀順變。

馮英騏13歲前為健全人士,後因跌斷手骨傷口感染,引致急性脊髓炎,感染範圍擴散至雙腳而令他逐漸不能走路,需以輪椅代步。馮英騏之後加入香港輪椅劍擊隊,於1998年勇奪世界錦標賽冠軍,隨後於2000年及2004年兩戰殘疾人奧運,共奪得5金1金1銅。不過馮英騏隨後突然能夠重新站立,並慢慢恢復活動能力,他曾解釋指相信自己負責活動的一組神經線正常,惟負責感覺的一組神經線出問題,故雖然沒有知覺卻能恢復活動能力。馮英騏在結束運動員生涯後繼續進修,曾攻讀香港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博士學位,後轉攻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項士課程。他亦曾參加渣打馬拉松輪椅賽事,多次奪得冠軍。馮英騏於2013年當選十大傑青。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輪椅劍擊名將馮英騏突離世 終年43歲

Posted on

【德國羽賽】 「鄧謝配」輕取大馬組合晉級 「李吳配」激戰三局惜敗出局

【體路專訊】BWF世界羽毛球巡迴賽超級300系列德國公開賽今日(2日)續有賽事,香港羽毛球混雙組合鄧俊文/謝影雪及李晉熙/吳芷柔於混雙命運迴異,前者以局數2:0輕取馬來西亞組合吳塤閥/賴潔敏晉級,惟「李吳配」與中華台北組合葉宏蔚/李佳馨激戰三局,惜決勝局以21:23不敵,以局數1:2憾負出局。

(圖:體路資料庫)

上月「阿雪」於杭州亞運抱恙堅持上陣下與俊文以8強完成「最後探戈」,隨即馬不停蹄赴歐洲迎接「魔鬼賽程」,早前於芬蘭北極羽賽及丹麥公開賽分別在16強及32強止步。其後兩人於上周轉戰法國賽事表現回勇,於4強打破宿命擊敗「世二」的日本組合渡邊勇大/東野有紗晉級決賽,惜於決賽不敵中國組合蔣振邦/魏雅欣,但仍憑殺入超級750賽事決賽令世界排名連升7級進佔第11位。

「鄧謝配」與世界排名14的吳塤閥/賴潔敏過往交手9次,往績以8勝1敗佔優,今仗港隊組合開局首段與大馬組合一直纏鬥,直至8:8後終於找到機會拉開比分,並以11:8進入技術暫停。下半局「鄧謝配」一度被對手追近至12:10,不過迅即調整並將分數再次拉開14:10,並加強攻力將分差拉開至17:10,再以21:13先拔頭籌。

(圖:體路資料庫)
(圖:體路資料庫)

第二局「鄧謝配」未給對手可乘之機,開局就打出一波9:1攻勢,氣勢如虹的港隊其後雖被對手搶回主動追近9:3,不過仍以11:3進入技術暫停。其後「鄧謝配」雖因失誤被對手稍為追近,但並未影響其領先優勢,最終以21:14再勝一局,晉級8強後會與賽事8號種子、印尼組合Dejan FERDINANSYAH/Gloria Emanuelle WIDJAJA相遇。

吳芷柔/李晉熙(圖:體路資料庫)

另一港隊組合、世界排名23的李晉熙/吳芷柔在杭州亞運16強止步後,轉戰歐洲世巡賽連續四站賽事,先於芬蘭的北極公開賽殺入8強,但其後於丹麥公開賽首圈出局,上周則於法國公開賽8強與「鄧謝配」相遇,無緣晉級。昨擊敗世界排名104的荷蘭組合Andy BUIJK /Kelly VAN BUITEN 後,「李吳配」今日鬥中華台北組合葉宏蔚/李佳馨卻迎來一場苦戰。

港隊組合開局初段與中華台北組合表現不相上下,但在3:3後港隊組合表現處處受制,被對手大幅開分差,以4:11進入技術暫停後,更一度落後7:17,其後「李吳配」雖然一口氣追近至16:19,惟仍以17:21先失一局。第二局「李吳配」一洗首局頹風,賽事甫開局就率先搶份領先,並將優勢一直保持到最後,以21:15扳平大分。

(圖:體路資料庫)

決勝局雙方鬥得非常激烈,開局後比分交替上落,77後中華台北組合一度將優勢擴大至1118,但「李吳配」急起直追,更一度反超1918。其後兩隊繼續纏鬥,港隊組合曾以2019領先,卻未能把握機會制勝,被對手追至2120後更連失3分,最終以2123憾負出局。

 

文:何子善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德國羽賽】 「鄧謝配」輕取大馬組合晉級 「李吳配」激戰三局惜敗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