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新型肺炎】器材限距有限度重開 健身中心負責人料首月僅回復一成生意

【體路專訊】港府今午(5日)宣布放寬「限聚令」,並容許關閉超過一個月的健身中心在星期五(8日)重開,但要確保器材之間有1.5米距離或有足夠間隔,客人入內時亦要配戴口罩。有健身中心負責人指,中心即使重開亦只能提供有限度服務,「有些大型器材間距不足1.5米,而且它們不能移動,因此或需局部開放,或靠教練之間視乎情況互相配合」,預計重開首月只能回復1成生意額。(相關報道: 【新型肺炎】限聚令放寬至8人 健身中心星期五有條件重開 

柯尊鼎(左)(圖:體路資料庫)

 

身兼健身搏擊運動業界大聯盟召集人的RMG泰拳健體中心負責人柯尊鼎(Ray)表示,中心在疫情初期已實行一系列消毒措施,重新開業會繼續遵守有關指引。不過若要保持訓練器材之間相隔1.5米,中心或只能提供有限度服務:「一些器材例如每個沙包相隔2米,有足夠空間。至於大型器材各有不同訓練用途,但是有些間距不足1.5米,而且它們不能移動,因此或需局部開放,或靠教練之間視乎情況互相配合,因此在短期內未必能恢復所有服務。」

Ray另指即使重新開業,光顧的大多數是享有舊會籍的顧客,短期內仍然難以吸引新客,因此預計首月僅能回復1成生意額,並稱在經濟前景明朗下,最快要6至8個月才能恢復以往營業額。中心在關閉期間全無收入,Ray表示正考慮將屬下全職教練轉為兼職,或視乎情況削減人手,而部分自僱教練則在戶外開班,幫補生計。

健身中心由3月28日起一直關閉至今。(圖:體路資料庫)

 

柯尊鼎明日(6日)將聯同業界代表與民政事務局代表開會,並促請政府落實增加津貼、擴大教練資助範圍及設立失業援助金等4大訴求。他認為重開健身中心是政府「應做之事」,並再度炮轟政府在未有溝通下煞停業界運作:「政府由第1日的決策已經毫不合理,首先他們不了解業界運作,不應該在缺乏溝通下勒令停業,關閉40多日期間亦一直未能對話,令我們十分失望!」

劍擊學院同樣由3月底起關閉。(圖:體路資料庫)

 

同樣在3月底關閉的還有多間不同項目的運動學校。於觀塘經營劍擊學院的輪椅劍擊代表余翠怡指,樂見政府宣布可以重開健身中心的消息,並指中心會採取多項措施保持衞生:「我們會為學生量體溫,亦會提供酒精搓手液及要求他們好好處理口罩。另外會控制上堂人數和採取小班教學,同時劍道會相隔開放,令學生保持一定隔離。」

學院在停業期間一直有作網上教學,亦有與家長及學生保持溝通,但她預計即使星期五重開後仍只有約1至2成學生會如常上課:「停業前的生意額已經下跌一半,因為很多家長都擔心學生在前往上課途中受感染,加上如今絕大部分比賽均已取消,有些學生未有太大意欲復操,但我們會繼續網上教學。」雖然政府早前宣布為健身中心提供10萬元津貼並已經開始申請,但余翠怡指仍未清楚條例中的「健身中心」是否包括各運動學校,擔心即使按規例停業亦不能受惠。

文:麥景智、李子正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新型肺炎】器材限距有限度重開 健身中心負責人料首月僅回復一成生意

Posted on

Reebok Nano X訓練鞋上架 IG直播Cross Training At Home教學

ReebokNanoX

【體路資訊】Reebok Nano系列經歷9代的演變,今回帶來全新Nano X訓練鞋款及運動服飾系列;嶄新的外型設計結合創新技術,有助不同類型的運動訓練作出多功能發揮,超越自我極限!

Reebok 是次更在社交平台Instagram 於5月9日及16日進行Cross Training At Home 直播教學,由多位專業教練穿上最新NanoX 示範在家運動,以即時教學實測表現;另外號召所有運動愛好者參加 #Maxburpeechallenge ,完成挑戰更可獲得驚喜,保持社交距離亦能繼續與朋友交流。

ReebokNanoX

全新Nano X訓練鞋由以下重點技術打造:
– 超強穩定
接近零落差的鞋底,提供更真實腳感
– 增强舒適
高密度泡沫鞋領提高全面的舒適感
– 升級技術
更輕量的鞋面材料 Flexweave 提高耐用性及透氣度
– 跑步性能
分離中底提供更流暢的步履體驗及增強緩震度

ReebokNanoX

ReebokNanoX

鞋款備有男裝黑、灰色和女裝白、黑色設計;男裝黑色和女裝白色鞋款均注入鮮豔的藍、粉色點綴鞋跟外底和鞋側;男生專屬的灰色鞋款搭配原生橡膠外底鞋跟;女生鞋款以低調型格的黑拼白色登場,打破常規風格。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Reebok Nano X訓練鞋上架 IG直播Cross Training At Home教學

Posted on

【港超聯】傳兩主力約滿離隊 傑志來季重用港將爭標

傑志(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港超聯球會傑志今日(5日)發表聲明,指在新型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下需要靈活調配資源,並加大在青訓及基礎設施的投資,上月開始與球員討論停賽下的支薪安排,並已經與起過75%職球員取得共識,但有5名高薪球員不接受減薪方案,會方正等待對方提出具體建議。

(圖:體路資料庫)

 

傑志下午發表聲明,指球隊預計到7月初才有機會恢復操練,因此職球員在4至6月份都不用參與任何訓練及比賽,「為顧及球會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傑志需盡力確保資源用得其所」,並同根據國際足協於4月初發出指引文件(COVID-19 Football Regulatory Issues)與職球員自行揀選的7名代表討論支薪方案。但因為方案未能得到超過75%的職球員同意,傑志提出調高支薪比例的修訂方案,並在上月中開始再與球員相討,方案之中月薪較高的球員會獲發約80%至90%薪金,直至全面恢復操練為止。

費蘭度(右)盛傳會轉投東方。(圖:體路資料庫)

 

傑志在聲明續指,目前已與與超過75%的職球員取得共識,惟當中有5名「薪金屬很高水平的球員」仍不接受方案,其中合約將於本球季完結的2人曾向球會要求加薪1倍,其餘3人亦將於下季尾約滿。傑志指在過去幾個星期先後向5人提出2個方案,但對方只表示不接受方案,並沒有提出願意接受的解決方法,會方正繼續等待他們的具體建議。傑志再表示新一季將重用更多本地球員,配合高質素的外援爭奪各項錦標。另外,耗資約2000萬港元興建的「傑志-中文大學運動醫學診所」會於明年初開幕。

球圈近日盛傳傑志陣中兩名同樣即將約滿的主力費蘭度及林恩許將會離隊,傳聞指前者會轉投東方龍獅再度跟隨主帥李志堅,後者就會改投富豪球會富力R&F,與林志堅及林柱機再聚。林恩許上月底回覆查詢時曾表示,仍未與球會續約,但「願意繼續(would love to)留隊」。

林恩許(右二)則盛傳加盟富力。(圖:體路資料庫)

 

傑志後衛唐健文接受查詢時坦言,球員在疫情下需要稍減薪金亦屬合理:「在這個疫情下全香港都很辛苦,大家都面對很大困難。傑志有很多青訓球員,萬一發生甚麼事的話影響都很大,而且減薪幅度不太大亦只是2個月(3個月),球員能承擔的就應該承擔。」家中有兩個小朋友的「唐文」笑言家庭支出不少,但短時間減薪的影響仍可以接受,又指球會提出方案時有與全隊詳細講解。

傑志早前有職員確診,「唐文」指球會對球員亦照顧有加:「球會提供酒店讓我們隔離,之前要操練時亦要求我們盡量坐的士。不過當然不能『大石壓死蟹』,隊友的情況亦不到我評論,只是大家都知道應該要辛苦一會。」對於球會指來季重用本地球員,他不認為一定會失去爭標機會,反而陣中具潛質的年輕球員或會帶來新氣象。

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傳兩主力約滿離隊 傑志來季重用港將爭標

Posted on

【新型肺炎】限聚令放寬至8人 健身中心星期五有條件重開

【體路專訊】政府今日(5日)宣布,放寬新型肺炎(武漢肺炎)的限制群眾聚集措施,「限聚令」人數上限由4人放寬至8人,同時亦宣布自3月底起關閉的健身中心可以於星期五(8日)在遵守防疫條件下重開。

香港的新型肺炎疫情轉趨穩定,至今已連續16日沒有出現本地感染個案,坊間以至專家均先後建議政府放寬「限聚令」。特首林鄭月娥今午聯同多位局長召開記者會,宣布由星期五起放寬多項限制群眾聚集措施。健身中心、娛樂場所及美容院等7類場所可以重新營業,但需要與餐廳一樣為客人量體溫、提供酒精搓手液,及限制客人必須配戴口罩等。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隨後補充,明白大眾做運動時配戴口罩有一定困難,所以限制將會有所放寬:「大家進入健身中心時需要戴口罩,但做運動時就可以除下來,而且亦要保持一定社交距離。我們希望器材之間會保持1.5米距離,或在器材間放置有效間隔。」他又指康文署一直檢視疫情情況,相信不久將來可以重開泳池等設施。

另外,食肆每枱人數及公眾地方聚集人數由4人放寬至8人。政府亦宣布中、小學分階段的復課安排,當中中三至中五學生會先在本月27日復課、小四至中二則會在6月8日復課、K3至小三就會在一星期後復課。

武漢肺炎, 新型肺炎, 運動場
室外健身設施將在星期三重開。(圖:體路資料庫)

 

政府上月底已經宣布分階段局部重開康文署的陸上康樂設施,明日會先重開戶外羽毛球場、運動場跑道、健身設施及網球場等,羽毛球場、壁球場、乒乓球室/枱、香港單車館單車賽道等室內設施就會在下星期一(11日)重開。不過,其他早前關閉的康樂設施,例如公眾游泳池、泳灘、足球場、籃球場、門球場、兒童遊樂設施等就仍然關閉。

雖然公眾泳灘仍未開放,但不少市民已在過去的長假期到各泳灘享受陽光。

 

(持續更新)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新型肺炎】限聚令放寬至8人 健身中心星期五有條件重開

Posted on

【體路專欄】體壇半邊天

香港體育學院,李翠莎
香港體育學院院長李翠莎博士(Trisha Leahy)(後排左五)與到訪香港體育學院的財政司司長及運動員合照。

【體路專欄】在恒生銀行工作時因行方積極參與推動香港的體育發展而有幸認識不少運動高手;同時也有很多機會接觸體壇的幕後推手,本欄亦已先後介紹過多位。但論到香港體育界發展具舉足輕重的地位,不能不提到香港體育學院院長李翠莎博士(Trisha Leahy)。

雖然是外籍人士(愛爾蘭裔),Trisha講得一口流利廣東話,是香港體壇上最有影響力的女性。在她領導的12年間,體院成績輝煌,為香港的精英體育創下佳績無數,2018亞洲運動會及亞洲殘疾人運動會更破記錄分別獲得46及48面獎牌。作為香港最大的運動員培訓機構的舵手,Trisha絕非紙上談兵之人,甚至可說是業餘高手。她在樂施毅行者賽最佳時間紀錄為19.5小時,屬當屆名列前茅的隊伍;長跑方面,半馬的最佳成績是90分鐘,絕對是「快腳」。愛好運動的Trisha亦喜歡參與越野跑、公路單車、三項鐵人、瑜伽及舉重等等。

Trisha在香港及國際不同的領域上的公職繁多。除了與體育和教育相關之外,她的公職中有不少是推動女性權益和平等共融的。作為香港體育界少數的女性領袖,談到運動場和職場上的性別平等問題,Trisha表示作為一個公共機構,體院在這方面做得不錯。體院中超過三分之一的董事局成員和高層管理層均為女性。 而在體院旗下的精英運動員中,女運動員佔比為45%,接近半邊天,距離奧運會運動員男女各半的比例亦不算遠。Trisha 認為這個課題涉及管理者在制度和人才培育等多方面的考慮,體育界內以國際奧組委為例,已備有周全的多完化共融策略。

Trisha本身是心理學專業,她認為一些固有對男女領袖異同之處的看法來自心理學長久以來側重分析兩性的分別,常忽略其共通之處。例如固有的觀念是女性較有溝通、解決難題和凝聚能力,而男性則較以目標為本,較有主導能力。但她指出近年的研究顯示,作為領導者,男性和女性的共通點遠多於不同之處。

香港體育學院,李翠莎
香港體育學院院長李翠莎博士(Trisha Leahy)在瑞士參與越野賽,以為會盡享綠野山巒的風景,但景致不似預期,遇上冰封禿土,但仍以笑臉應對。

至於在業餘運動員的層面,以長跑為例,單從跑步風氣的盛行,在大小賽事和跑會上已可見女士們的參與愈來愈多。這個並不是香港獨有的現象。世界田徑總會去年發表了一份報告,統計了從1986年到2018年全球193個國家七萬個長跑賽事的數據,報告指出在2018年女性跑者數目佔比50.24%,首次超越要了男性。雖然只是輕微的0.24%,但亦意義不凡,因為1986年的女跑手佔比只是20%。在香港,根據田徑總會的數據,2006年香港馬拉松半馬及全馬男女比例為8:2及9:1,去年則為7:3及8:2,雖然比10多年前增加,但「師姐」大軍比例仍不算高。

浸會大學體育及運動學系的雷雄德博士指出,社會文化、時尚風氣和經濟效益的推動令女性積極參與運動,香港的女運動健兒愈來愈多。雷Sir認為政策的推動其實亦擔當重要的角色。以美國為例,1972年的教育法修正案明確指出不容許性別歧視,帶動了社會多層次的變化,推動了女性受教育及參與各種活動的機會,大大增加了女性參與運動的數目。 此後民間參與增加、體育明星出現,提供了一個契機讓運動產品工業興起,引導更多各方面的經濟效益,相輔相成以至近年來女性參與業餘及職業體育更為普遍。

世界田徑總會報告亦有另一項有趣的數據 — 女性跑者佔比最高的前五個國家依次為冰島、美國、加拿大、愛爾蘭及澳洲,報告歸納這些都是性別平等度高的國家。至於女跑手佔比最低的國家則是南韓、意大利、印度、日本及最低的瑞士。耐人尋味的是報告只表示對瑞士和意大利位列「五低」很意外,並沒有進一步分析和性別平等的關係,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推敲一下個中原因。

現代的女運動健兒可能較難想像性別平等和跑步有什麼關係,但其實近在20世紀60年代,就算是在較自由開放的美國,女性連參與馬拉松都被禁止。1967年Katherine Switzer勇闖波士頓馬拉松成為爭取女性運動權益的先鋒,誠如她所說,當年的波士頓馬拉松並不單改變她的生命,也改變了無數女性的生命。

文:張樹槐  恒生銀行行政總裁高級顧問
(本文曾於信報刊登 )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體壇半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