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Nike全新Pegasus 37 跑者信賴夥伴

Nike全新Pegasus 37 跑者信賴夥伴

【體路資訊】1983年,Nike Pegasus跑鞋問世,旨在「服務每一位跑者」。多年來保持著值得信賴的品質,廣受跑者讚賞。Pegasus歷經多次重大科技革新,通過循序漸進的反覆升級,逐步提升業餘跑者及精英跑者的跑步體驗。關鍵在於對細節的不斷精進,每一代的革新都不是大刀闊斧改造,而是與跑者循序漸進地共同進步,全新Nike Air Zoom Pegasus 37跑鞋也將一如既往地成為跑者信賴的夥伴。

一直信賴Pegasus跑鞋的Joan Benoit Samuelson甚至在2008年與Pegasus共同完成了波士頓的一場關鍵賽事。Pegasus已陪伴她超過30年(在這之前,她選擇的是Daybreak、Odyssey和Althea等經典跑鞋進行訓練)。Samuelson始終選擇Pegasus的原因在於,這款跑鞋可以滿足她的各種需求,舒適貼服、出色回彈、輕盈質感及持久耐用,讓她可以在挑戰中脫穎而出。

Nike全新Pegasus 37 跑者信賴夥伴

Pegasus 37跑鞋的創新和傳承

創新

  • 將一體式全掌Zoom Air氣墊替換為前掌Zoom Air氣墊。(前掌是觸地回彈的主要位置,因此最需要氣墊。)
  • 該氣墊要比Pegasus 36 Zoom Air氣墊厚兩倍多,帶來更顯著的能量回饋。
  • 中底完美結合Air Zoom氣墊和React泡棉。React泡棉比Cushlon泡棉更輕質、回彈、持久。
  • 半透明鞋面帶來羽毛般的輕盈外觀
  • 升級的中足系統使鞋帶更加貼合雙腳。
  • 側面的設計著重突出了前掌的Zoom Air氣墊。

傳承

  • 根據運動員的意見,鞋領在跟腱處仍留有更多空間。
  • 保留橡膠外底上的窩夫狀設計,提供值得信賴的持久性。
  • Pegasus每次的升級革新都在於提升舒適度和貼服性。

Nike Air Zoom Pegasus 37跑鞋將於4月30日起陸續於NIKE.COM及指定NIKE店鋪發售。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Nike全新Pegasus 37 跑者信賴夥伴

Posted on

遇車禍致下半身癱瘓 包山王黎志偉索償勝訴獲賠1632萬元

【體路專訊】9年前在屯門公路遇上車禍導致下半身癱瘓的前亞洲攀石冠軍兼「包山王」黎志偉,早前入稟高等法院向兩名駕車撞倒他的司機索償。法院今日(23日)頒下判詞,裁定黎志偉可獲得由兩名司機共同承擔的逾1632萬元賠償。

現年37歲的黎志偉早前入稟向兩名涉事的私家車司機唐洪國及徐紹輝索償過千萬元,指兩人在交通意外中撞倒自己導致其下半身癱瘓並要依靠輪椅代步。法官包華禮裁定黎志偉勝訴,頒下判詞指三方同意交通意外對黎志偉所造成的損失逾525萬元,加上行動骨架義肢、估計收入損失及其餘損失一共逾2176萬元,但考慮到黎的疏忽亦有導致今次意外,最終裁定兩名被告需向黎志偉賠償75%損失,即約1632.4萬元。

黎志偉(圖:體路資料庫)

 

事發在2011年12月9日,黎志偉指稱自己當時駕駛「棉羊仔」沿屯門公路向西行,駛至接近小欖一段時先被唐洪國的私家車從後撞倒。黎志偉被撞後跌出車外,再被徐紹輝的私家車撞倒。首被告承認撞到黎志偉,但指對方突然切線導致意外,次被告就否認撞到黎志偉。

黎志偉在遇上意外前曾在攀岩世界排名位列第8,並曾奪得亞洲攀石錦標賽冠軍及長洲太平清醮「包山王」。他經歷意外後成為傷殘攀石運動員,2016年在友人協助下成功攀上獅子山,事跡入選有「體壇奧斯卡」之稱的勞倫斯獎中的「最佳體育時刻」2017年12月候選名單,亦被翻拍成《獅子山上》電影。

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遇車禍致下半身癱瘓 包山王黎志偉索償勝訴獲賠1632萬元

Posted on

【港足】恩師覓贊助安排赴韓試腳 孫銘謙:目標先放在K3

【體路專訊】徐宏傑、陳俊樂、茹子楠、杜國榆、梁祐維,近年愈來愈多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小將出外落班,下一位會否是19歲的孫銘謙?和富大埔總監兼主帥馮凱文透露,打算安排孫銘謙和另外3名小將到韓國試腳,有信心「孫銘」能在K2聯賽落班,正等待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減退及繼續尋找贊助。孫銘謙就對外流抱一定期望,目標能在K3聯賽落班。

孫銘謙(右)是馮Sir的子弟兵之一。(圖:體路資料庫)

 

馮凱文與孫銘謙的師徒緣始於中學,後者在前者帶領的拔萃男書院校隊一直擔任主力位置。馮凱文有份創立的凱景上季升上港超聯,中學畢業的孫銘謙隨隊首次在職業聯賽上陣,季後更在對中華台北的友誼賽成為第一位「00後」「大港腳」。凱景降班後,馮凱文與孫銘謙一同轉投衛冕之師大埔,後者繼續獲得不俗的上陣機會。備受讚賞的孫銘謙去年尾入選出戰東亞足球錦標賽的港隊名單,並在不敵日本一仗獲得後備上陣機會。

馮凱文近兩季先後從韓國簽入金玟基、徐相民及金承龍等數名外援,近日透露希望安排孫銘謙、李啟智、劉穎笙及廖智謙到當地試腳:「香港一直都有很多具潛質的年青球員,但只差一個機會和平台。我自從去季凱景後已有和韓國經理人合作,也打算安排他們4個去試腳,看看他們的水平可以去到哪裡。」他指當地聯賽雖然仍未重開,但如果疫情許可及各方面理想的話,希望4人可以在暑假期間到韓國,同時亦正尋求贊助:「我也希望他們能有更好、更長遠的發展,現在幫就幫到盡,其餘都要靠他們自己。」他預計到當地試腳的洗費每人約2萬元。

孫銘謙(左)今季隨馮凱文轉投大埔。(圖:體路資料庫)
孫銘謙在東亞錦為港隊上陣一場。(圖:體路資料庫)

 

在4名「子弟兵」當中,馮凱文預計李啟智、劉穎笙及廖智謙有能力先在K3落班,孫銘謙更足以與K2球隊簽下合約:「他優勝的地方是個人能力,因為我去年曾觀看韓國的試訓,『孫銘』與他們的水平不差太遠。不過經驗和對抗性就有點不足,即使有進步但仍然較差。」馮Sir希望孫銘謙能先在韓國球壇立足,長遠嘗試透過當地經理人的網絡到歐洲二線聯賽效力。

孫銘謙就指,經過近兩季與韓國球員合作及到釜山出戰東亞錦後,認為韓、港的足球風格在於前者較著重體能及將帥間的階級關係:「他們教練和球員的關係沒有那些親近,像金玟基來到時都不太敢與教練開玩笑,階段觀念比較重。另外就是速度和體能都很重要,就連金承龍這個年紀都會跑足全場。」眼見年紀稍大的徐宏傑及陳俊樂外流後的進步,他也對衝出香港抱一定期望,不過不敢將目標放得太高:「之前有兩個98、99年出生的韓國球員在凱景跟操,金玟基說他們在國內也是K3球員,我覺得自己的水平和他們差不多,所以先放在K3吧。」但孫銘謙下學期將升讀中文大學二年級,一旦外流的話將要暫停學業,他亦坦言要再深思熟慮。

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足】恩師覓贊助安排赴韓試腳 孫銘謙:目標先放在K3

Posted on

頂級運動員點休息?瞓覺都有專家教路!

體路冷博士, 睡眠
(網上圖片)

【體路專欄】在新冠肺炎(武漢肺炎)陰霾下,很多人每日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每天擔心著自己或身邊人會否受到病毒感染,導致晚上睡眠質素欠佳。英國一位專門協助奧運級運動員在大賽前能保持良好睡眠質素的生理學家及睡眠科專家Luke Gupta分享了五個技巧,讓大家可以像這些頂尖的運動員一樣享受良好的睡眠質素。

1. 睡覺前讓自己身心平靜

以現時的科技,要接收外界的資訊相當容易,只要打開手機幾乎甚麼新聞都能夠看到,不過這種方便卻是影響到大家睡眠質素下降的原因之一。在疫情下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此大家想知道身邊發生甚麼事亦無可厚非,但這類型的資訊卻令人產生一種高度警覺的感覺,令人難以入睡。因此在睡覺前放下手機,是有助提升睡眠質素的技巧之一,若然在睡前依然感受到壓力,可以選擇看一會電視或看書讓自己放鬆,總比在壓力下迫自己睡眠要好。

2. 在適當的時間睡眠

很多運動員在比賽前一晚都希望早點睡覺,讓他們有充足的睡眠準備迎接比賽,不過若然準備上床睡覺的時候並不感到困倦,這變相有更多時間讓他們擔心,有更多時間躺在床上思考,導致遲遲不能入睡。因此專家建議,除非感到困倦,否則不要嘗試上床睡覺,當人感到昏昏欲睡的時候才躺上床,會更快能夠入睡,並獲得更好的睡眠質素。

3. 讓睡眠時間變得有規律

縱使一天有24小時讓你選擇起床及睡眠時間,但專家指出保持有條理的睡眠時間十分重要。一旦找到適合自己的就寢及起床時間,就要讓它變得有規律,若睡眠的時間產生變化及減少,反映我們的睡眠質素不好。不過專家亦指出,並不是規定要每天準時起床及睡眠,而是應建立一個小時的緩衝時間,讓自己可以多睡一個小時,亦可以早或晚睡一小時。

4. 確保臥室只用來睡覺

專家建議大家都盡可能將臥室用作睡眠,其餘的事情都離開臥室進行,即使無法避免這事情發生,亦要避免床用作睡眠以外的用途。不過若然必須要在床上進行工作,則可在白天時蓋上毛毯,讓床看起來與晚上有點不同。

5. 充足地享受「日光浴」

一般運動員都是白天在陽光下訓練、晚上入黑進睡,令身體有白天與晚上的差異。雖然現時有充足的理由留在家中,但卻減少了人受陽光照射的機會,令身體沒有白天和黑夜之分。因此專家建議即使留在家中,亦要找時間享受「日光浴」,例如在窗邊工作或做運動,確保身體在白天時醒著,而晚上沒有光線時入睡。

資料來源:bbc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頂級運動員點休息?瞓覺都有專家教路!

Posted on

【武漢肺炎】視像訓練拋開傳統思維 排球教練改攻心理層面

視像教學,陳怡,德望學校,排球,武漢肺炎,新冠肺炎
陳怡教練在中學、大學時為排球隊成員,2004年加入香港跳繩代表隊,曾代表港隊出戰世界錦標賽。大學畢業後任職老師及學校排球教練,隨後辭去教師工作,於內地及歐洲流浪兼義教,對教學模式有另一番體會。現時為兩間中學排球教練及跳繩教練。

【體路專訊】不少學校在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而停課的這段時間改用網上視像教學,並讓運動校隊教練進行視像訓練,既助教練於疫情下能有收入,亦避免同學完全停止運動。然而存在空間限制的視像訓練該如何進行又是一個全新課題,德望學校的排球教練陳怡就決定拋開傳統著重體能及技術訓練的思維,轉以平日訓練忽略的心理層面作重點。

視像教學,陳怡,德望學校,排球,武漢肺炎,新冠肺炎

視像教學,陳怡,德望學校,排球,武漢肺炎,新冠肺炎

「現在的小朋友是否喜歡視像課堂?」中學、大學均為學校排球隊成員,現時擔任德望及聖公會鄧肇堅中學男子排球隊教練的陳Sir,嘗試代入學生的角度:「可能10個學生有9個都不喜歡,你叫他坐在這裡聽你講1小時,喂,你有甚麼吸引力?」偏偏他帶領的學生又可以坐著看K-Pop影片或Running Man等綜藝節目1小時,於是他就嘗試成為課堂的編劇與導演:「我設計的課堂每個部份不能太長,要相似但不能重覆,讓他們有期待,但同時又不能讓他們知道會發生甚麼事情,最後就要有彩蛋。」

視像教學,陳怡,德望學校,排球,武漢肺炎,新冠肺炎
陳怡領軍的德望女排去年奪得學界九龍D3總冠軍,今年升上九龍D2組作賽(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陳Sir一個半小時的訓練課堂內容豐富,有談及訓練理論、實踐,也有觀看影片、一同做體能練習、分組討論、即場做問卷等等,每部份的時間都不太長。在疫情前的實體練習,一課訓練包括帶氧、靈活、力量、伸展、基礎動作、陣式、配合及心態,來到視像訓練,身體及動作訓練都似乎難以執行:「始終整個動作相差太遠了,訓練步法、殺波成效不高,也沉悶。至於做體能也沉悶,而且難以透過鏡頭給他們太多意見,做到平日的六、七成已經很不錯。」他認為網絡上有更多示範影片做得更好、更標準、更易參考,因此應善用此資源,他希望能激勵到球員自覺訓練,認為比一同在鏡頭前做有效更多。

視像教學,陳怡,德望學校,排球,武漢肺炎,新冠肺炎
雖然技術與體能訓練在陳Sir的視像教學中並非首要,但他亦會抽一點時間與同學一同做動作

他重新規劃整個視像的訓練時間,減少傳統體能與技術訓練的比重:「傳統訓練內容包括現場感、氣氛、即時性、互動、變化、技術與戰術的實踐,這些都不是在線上能夠做到的,相差太遠了。所以現在是教練發揮的時候,無理由在限制下仍只做傳統一套,反而要善用線上的優勢,嘗試做我們平時忽略的部分,而不是只在線上去彌補體能的不足,這樣永遠不能達到以往的水平。」在排球這項運動中,每次練習時數、場地有限下,大部份訓練都集中在戰術及技術,平日忽略的部份正是心理層面。

視像教學,陳怡,德望學校,排球,武漢肺炎,新冠肺炎
陳Sir於視像教學中善用科技

心理有多重要?陳Sir的答案是與技術一樣重要,然而他認為這並非開賽前花30分鐘就能調節得到的:「心理調整是一個過程,比如我會與球員預測比賽時不同情況,例如預計會贏的比賽輸掉了,或者開局意外落後0:10。嘗試構思與聯想,在腦海不斷重現,漸漸就能應用在比賽時的實況。」然後在經歷起跌與挫敗,就能帶來心理的成長。

陳Sir的視像教學課在心理方面下足功夫,並非單純的從上而下教學,反而給予同學更多發揮空間。比如在課堂中提出「如何建立信心」、「好隊友的特質」、「成功隊伍的定義」等問題,然後把同學分成不同小組討論,之後收集各個答案,最後與同學一同實時投票,了解大家的想法。陳Sir在過程中引導同學思考與探索,讓球員與教練彼此了解,他說:「有時在比賽期間責備完後未有時間安慰或解釋,例如有次比賽在最後階段換走一位不斷開失波的球員,最後雖然贏波,但球員卻可能會一世記住這件事,變成了心結。」只是在賽後忙於檢討、為下次訓練、下場比賽做準備的教練亦有限制,未必能夠顧及得到所有球員的心理層面,現在疫情的這段時間則正好能花更多時間在心理層面上,「作為教練,重視心理層面不止是為了讓球員有更佳表現,而是讓他們能更堅壯地成長。」

視像教學,陳怡,德望學校,排球,武漢肺炎,新冠肺炎

視像教學,陳怡,德望學校,排球,武漢肺炎,新冠肺炎

陳Sir最後以一個旱災的比喻為出席率100%的視像訓練作結:「一班人在旱災時求雨,有人求雨時沒有準備任何東西,有人則在求雨時已拿出水桶,因為他相信真的會下雨。我們相信疫情會完結,但過程中我們是否已準備好?」他說,相信德望女排屬於後者。

視像教學相關報道:
中學推行校隊Zoom體適能課堂 望與全職教練共渡時艱
疫情下的教學與運動日常 小學「全民」視像體育堂一舉多得

圖、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武漢肺炎】視像訓練拋開傳統思維 排球教練改攻心理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