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劍擊.專訪】沙士倖存者的頓悟 陳少珊學懂如何去愛

【體路專訪】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個會先來。

2003年3月,陳少珊正快樂無憂地享受暫別賽場後那繁忙而充實的生活,熱切期盼回歸香港劍擊隊大家庭,翌年朝亞運會獎牌進發……但一個撲面而來的噴嚏、一場突如其來的沙士疫情,改變了她的一生。那年,Maria才29歲。

生死有命,陳少珊逃出鬼門關,背上「沙士倖存者」標籤,活到今天。過去17年,每天都是恩賜,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中,她學懂如何去愛,珍惜眼前人,別讓人生留遺憾。

陳少珊,劍擊,體路專訪
走過哀傷,樂觀的陳少珊重新認識生命奧秘。

人人都有責任,保護好自己,個個無病無痛,就最幫得到醫生護士。

由古至今,歷史總在重演。新型冠狀病毒在武漢爆發,極速蔓延至香港以至全世界,人人自危,當年沙士患者重回大眾視線,前香港女子重劍選手陳少珊就是其中一人。Maria近數月不斷接受訪問,即使往事談上千次萬次,仍願意不厭其煩重複分享自己經歷:「傳遞防疫訊息,這是一個使命。面對今次肺炎疫情,我並非Panic(恐慌),而是肉緊。」肉緊,全因她17年前掉以輕心,結果在地獄走了一轉,險賠上寶貴生命。

訪問當天,大家都「全副裝備」,口罩、搓手液、消毒濕紙巾樣樣齊。「人人都有責任,保護好自己,個個無病無痛,就最幫得到醫生護士。我經常喋喋不休地提醒身邊親人朋友,記得做足防疫措施,萬一不幸染病,再傳給他人,這是十分有罪疚感的惡果。」新冠肺炎在港蔓延之初,作為「過來人」的她曾經自動請纓:「我問醫生,自己的抗體是否還有效,可以到醫院幫忙,即使不能走在前線,至少也識得倒屎倒尿,幫病人抺身沖涼、送餐送文件,總之幫到幾多得幾多。」這種大愛精神,是Maria劫後重生的一種頓悟。

陳少珊,劍擊,體路專訪

陳少珊,劍擊,體路專訪
Maria不厭其煩重複分享自己經歷。

提起香港女子重劍選手,大家應會第一時間想到世界盃冠軍江旻憓,其實90年代,陳少珊也是本地女重Icon之一。Maria在中一學期完結,為逃避媽媽安排的暑期班而報玩運動課堂,由於被鄭伊健的陽光檸檬茶廣告中那白袍白褲劍手造型所吸引,從此走上劍擊之路。她讀小學時身邊太多尖子同學,任憑自己再勤力用功,也沒法超越他們的成績,唯獨在劍擊場上,才嘗到勝利滋味,找回信心和自我價值,於是從小已養成一種「劍擊,就是我主場」的優越感。

天份加上努力,陳少珊學劍僅數個月,13、14歲便入選體院少年隊訓練,「那時侯,所有師兄師姊都特別寵我。」Maria 1993年先後參加世界青少年錦標賽及世界錦標賽,成為香港首位全職女子劍擊運動員,1994年起與何嘉麗、張雪麗及張依妮組成香港女重代表隊,並於1995及1997年連續兩屆贏取亞洲錦標賽團體銅牌,1996至1998年香港排名第一。儘管劍擊生涯走上高峰,不過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追求,陳少珊在1998年曼谷亞運獎牌落空後,毅然退出港隊,繼續完成學業,並與好友何嘉麗約定,待畢業及體驗公關工作後回歸「接力」,帶領師妹再逐亞運獎牌夢。

陳少珊,劍擊,體路專訪
陳少珊90年代獲獎無數。(相片由陳少珊提供)
陳少珊,劍擊,體路專訪
陳少珊(左一)與隊友兩奪亞錦賽女重團體賽銅牌。(相片由陳少珊提供)
陳少珊,劍擊,體路專訪
陳少珊(右)與何嘉麗(中)(相片由陳少珊提供)
陳少珊,劍擊,體路專訪
Maria 暫別劍壇完成學業。(相片由陳少珊提供)

沒有氧氣筒幫助,我根本無法呼吸,才驚覺『好大鑊』,今次可能會死。

然而意外無情降臨,一夜間摧毀了Maria整個人生規劃。2003年3月初,當時沙士尚未在社區爆發,陳少珊發夢也沒想過家住的淘大花園危機四伏,心底暗暗嘲笑別人戴口罩:「Who so panic?」更鄙視市民開始搶板藍根:「傻的嗎?」直至3月23日星期天,病毒悄然而至,「那天在淘大樓下吃早餐,有個大嬸向著我『兜口兜面』打乞嚏,真的迅雷不及掩耳……現在回想起來,如果我有戴口罩、如果我即時用清毒用品洗臉、抺手,也許一切都變得不一樣。」可惜,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

陳少珊「中招」後翌日如常返工,依然沒戴口罩,之後開始發燒,去聯合醫院看病,醫生說:「好似喎!」然後著她有心理準備,要一個人獨自面對3周治療。照肺、抽血,輾轉數天後確診,Maria入住瑪嘉烈醫院,病情急速惡化,被送進深切治療部進行急救,第一次感受到接近死神的恐懼,「沒有氧氣筒幫助,我根本無法呼吸,才驚覺『好大鑊』,今次可能會死。入ICU之前,我問護士有沒有病人可以『出得返嚟』?很無助啊!我不停祈禱,甚至打電話給爸爸、媽媽、家姐說對不起,似是永別一樣。」那時侯,陳少珊求生意志直插水底,搶救成功後依然昏迷了一星期,經歷插喉的她說不出一句話。昔日隊友為鼓勵Maria,製作了一段錄音聲帶,當中何嘉麗一句「快點起來跟我再打過,不然這輩子都輸給我。」讓陳少珊「起死回生」:「我明明打贏過嘉麗,她是用激將法!但對好勝的我非常管用。」最終,Maria住了5天ICU,呆在醫院足足一個月,深切體會何謂死過翻生,也徹底明白父母、家人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陳少珊,劍擊,體路專訪

陳少珊,劍擊,體路專訪

陳少珊,劍擊,體路專訪

陳少珊,劍擊,體路專訪

大病過後,回想當初,覺得好羞愧,快近30歲人,連斗零也沒剩給媽媽,內疚得無地自容……

一場大病,骨枯後遺症令Maria運動生命也隨之枯萎,重返港隊夢碎,之後與感情早已出現裂縫的前任丈夫關係更趨惡劣,結果離婚收場。面對接二連三的悲情命運,她堅強地接受,讓時間治癒傷痛,畢竟所有倖存者總有「世上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的感悟。走過哀傷,樂觀的陳少珊重新認識生命奧秘,也作出自我反省:「從小到大,我只為自己定下目標,很自我中心,而且恃寵生驕,港女、大花筒、臭脾氣,口賤、好mean。大病過後,回想當初,覺得好羞愧,快近30歲人,連斗零也沒剩給媽媽,內疚得無地自容……其實,失去生命,做到CEO又如何?賺到大錢又如何?我常常反問自己,以前除了贏過那些劍擊獎牌外,究竟為家人做過甚麼?從來沒有好好侍候媽媽,對家姊又毒舌,那刻,我開始考慮家人,學懂愛護他們,改善彼此關係,知道人生最大責任就是照顧父母,後來爸爸過身,更要愛錫媽媽,她一日未走,我無論如何都『唔俾自己死』、點都會頂住。」

過去17年,陳少珊一直積極工作、生活,2012年在何嘉麗鼓勵下重返劍道,2015年起至今一直參加亞洲劍擊大師賽,並取得不少獎牌,愛情路上也遇到現任丈夫,重獲幸福,「他為人老實,又識打算,對我好好,跟前夫完全相反,我希望大家一直攜手走下去,所以現在的我『好驚死』!」說時笑得開懷,彷似從沒經歷傷痛。

陳少珊,劍擊,體路專訪
陳少珊(右)在好友何嘉麗(左)鼓勵下重返劍擊賽道。(相片由陳少珊提供)
陳少珊,劍擊,體路專訪
(相片由陳少珊提供)
陳少珊,劍擊,體路專訪
Maria自2015年至今一直參加亞洲大師賽,並獲得不少獎牌。(相片由陳少珊提供)

作為前香港精英運動員,Maria對體壇種下不解情意結,2017年加入港協暨奧委員會,擔任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副經理,半年前轉到社企OnBoard任職,進一步幫助香港退役運動員轉型,向職場、商界發展。陳少珊同時兼任劍擊教練,走入社區指導兒童,以英語教劍,讓小孩享受Happy fencing的同時更可提升英語水平。

人生就是這樣,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也總會替你打開一扇窗。刻下的陳少珊,每天都活得快樂、每天都心懷感恩。幸福不是必然,她只盼明天更美好!

圖、文:七言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專訪】沙士倖存者的頓悟 陳少珊學懂如何去愛

Posted on

【劍擊】港隊兵分三路出戰 佘繕妡女重大獎賽闖32強

劍擊, 佩劍, 重劍, 2020東京奧運
佘繕妡(左;Photo Credit:FIE)

【體路專訊】香港劍擊代表隊上周末兵分三路,在歐洲三國分途出戰男、女子佩劍世界盃,以及男、女子重劍大獎賽。其中重劍女將佘繕妡(Kaylin)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的女重大獎賽,從分組賽階段開始過關斬將,最終打入正賽圈32強。

劍擊, 佩劍, 重劍, 2020東京奧運
佘繕妡(Photo Credit:FIE)

香港女重隊今站僅派出佘繕妡及朱嘉望出賽,「一姐」江旻憓則高掛免戰牌。Kaylin及朱嘉望在分組賽分別以5戰3勝和6戰4勝的成績晉級,兩人俱在淘汰賽首圈輪空,朱嘉望在次圈負予主隊劍手下馬,佘繕妡卻連挫匈牙利及俄羅斯劍手打入正賽圈。狀態勇銳的Kaylin在正賽圈64強再以一劍之差的7:6力克中國劍手Zhu Mingye晉級,惟她之後以7:15不敵意大利的Giulia Rizzi,在32強止步。

同場角逐的香港男子重劍隊則以方凱申、吳浩天領軍其餘10名港將出賽。方、吳二人階同周澤軒、黎家俊、何瑋桁及沈豊軒都晉級淘汰賽,當中黎家俊打入第3圈成績最好,方凱申、吳浩天在次圈落敗,餘人俱未能突破首圈。

劍擊, 佩劍, 重劍, 2020東京奧運
歐倩瑩(Photo Credit:FIE)
劍擊, 佩劍, 重劍, 2020東京奧運
香港女子佩劍隊(Photo Credit:FIE)

在希臘雅典舉行的女子佩劍世界盃,港隊派出4人出賽,林衍蕙從分組賽打入首圈淘汰賽隨即止步,在分組賽6戰全勝直入主賽圈的歐倩瑩,則在64強以9:15遭土耳其的Nisanur Erbil淘汰。香港女佩隊及後轉戰團體賽,在首圈以32:45不敵阿塞拜疆,在24隊中以總第20名完成賽事。

劍擊, 佩劍, 重劍, 2020東京奧運
羅浩天(左;Photo Credit:FIE)
劍擊, 佩劍, 重劍, 2020東京奧運
何思朗(左;Photo Credit:FIE)

 

至於原定在意大利出賽的香港男子佩劍隊,由於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肆虐的關係,賽事改在盧森堡進行。以羅浩天、何思朗為首的港隊派出5人參賽,兩人亦不負所託直入主賽圈,前者在64強負予法國劍手無緣晉級,後者擊敗日本劍手先過一關,惟最終在32強被意大利的Luca Curatoli淘汰;另外周頌羲及陳智軒則分別在淘汰賽首圈止步。香港男佩隊之後轉戰團體賽,於首圈以36:45負予英國隊,在23隊中以總第18名完成賽事。

劍擊, 佩劍, 重劍, 2020東京奧運
香港男子佩劍隊(Photo Credit:FIE)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港隊兵分三路出戰 佘繕妡女重大獎賽闖32強

Posted on

【東奧拳擊資格賽.約旦直擊】曹星如今晚撼世界冠軍 倘得勝即奪東奧資格(附直播連結)

【體路安曼直擊】曹星如(Rex)今晚(9日)將迎來業餘生涯最重要一仗,他將於東京奧運拳擊亞洲及大洋洲區資格賽8強,與應屆世界業餘拳擊錦標賽冠軍、烏茲別克的米薩夏利諾夫(Mirazizbek Mirzakhalilov)(33-12-0, 3KOs)上演大戰。倘若Rex成功再闖一關,即穩奪東京奧運資格。

(圖:體路資料庫)
(圖:體路資料庫)
米薩夏利諾夫(圖:體路資料庫)

32歲的曹星如前晚在16強以32險勝塔吉克的薩基索夫,至於他昨日繼續減磅並多作休息,未有前往場館訓練。皆因今戰對手來頭更猛,25歲的米薩夏利諾夫前年在雅加達亞運勇奪金牌,亦在去年亞錦賽及世錦賽豪取兩金,成為今屆賽事的頭號種子,因此Rex要盡快回復體能應戰。米薩夏利諾夫在16強一仗表現出色體能,並向印度的蘇蘭基揮出連環重拳制勝,Rex今次面對世界冠軍級選手,難度可謂直逼奧運決賽,但他上仗在控制距離上佔優,若配合準確時間作出反擊,勢必為香港拳擊一搔56年之癢,再次殺入奧運。

香港時間今晚11時起將展開14場賽事,曹星如將於第10場亮相,若然Rex未能闖關至4強,他仍能在周三(11日)的名次賽爭取成為前6名,躋身東京奧運。假若在名次賽再度失手,5月在法國巴黎的世界區資格賽將成為一眾港將的最後希望。

(Photo credit: Jordan Olympic Committee)

媒體間中會以「奧運入場券」一詞形容奧運資格,但拳擊賽事的「入場券」將會有紙本實體版!亞大區資格賽昨日起,陸續在不同量級決出奧運資格,晉級的選手會被邀請到採訪區,獲頒發一張非正式證書供拍照留念。如Rex成功在未來兩仗內躋身奧運,亦會獲頒這張「真.奧運入場券」作為紀念。

東京奧運拳擊亞洲和大洋洲資格賽直播連結

東奧拳擊亞大區資格賽港隊賽程
香港時間37日晚上11時起開始
男子羽量級(57公斤)8強:曹星如 VS 米薩夏利諾夫(烏兹別克)

曹星如衝奧之途
3
7日晚 16強勝薩基索夫(塔吉克)
3
9日晚 8強對米薩夏利諾夫(烏兹別克)
310日晚 4強戰*
311日下午 6名名次賽**
311日晚 決賽*
*若晉級  **8強戰落敗

圖、文:李子正

資料傳輸由Club SIM提供|器材由Canon提供


國泰航空全力支持體路Road To Tokyo之旅
由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期間,國泰航空將全力支持體路到訪世界各地,直擊香港運動員「Road To Tokyo」之旅,體路「Road To Tokyo」專頁現已面世,立即Click入呢度,一齊 #撐起港隊。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奧拳擊資格賽.約旦直擊】曹星如今晚撼世界冠軍 倘得勝即奪東奧資格(附直播連結)

Posted on

【東奧拳擊資格賽.專訪】「東亞泰拳天后」辭職轉戰西洋拳 歐盈盈無悔為奧運夢付出

歐盈盈

【體路安曼直擊】「練習將近1年,但最後連3回合賽事也未能完成,不禁問自己這1年是不是白費了?」縱使未練成台下十年功,但始終對奧運尚抱希望,而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卻教人感到洩氣。

歐盈盈步往台下時淚流滿面,神情哀傷。

35歲的歐盈盈8年前打泰拳出身,曾在2015年勇奪兩岸四地泰拳錦標賽51公斤金牌,並因為在201718年兩度稱霸東亞泰拳錦標賽,而有「東亞泰拳天后」之稱。去年她毅然投身西洋拳,盼在東京奧運拳擊亞洲及大洋洲區資格賽中,爭取奧運資格一席,可惜在首戰16強期間被拳證兩度讀秒,並在第2回合被終止賽事出局。步往台下時,歐盈盈更是滿臉泛淚,沉澱思緒一晚後接受訪問,心情明顯平伏了不少。

「從來未試過打拳打到喊,近十幾廿年都未喊過,實在很不甘心。當第一次被讀秒時不明白原因,明明不覺得痛,但已經有點怯。去到第二次便想著是否已結束比賽,結果宣佈賽果一刻的情緒就忍不住。」由去年接觸拳擊起已為奧運資格賽鋪路,並不惜辭去健身教練工作,在零收入下全職訓練,連同集訓及比賽成本更花費10多萬元。曹星如在拳擊界的冒起,亦成為歐盈盈如此投入的原因,「佩服他在運動方面的專注,加上在難以培育運動員的香港而言,亦可以有此成就。既然他也是在香港出身,我覺得自己都可以嘗試。」

從泰拳的熟悉領域下改變拳種,步法、戰術等方面需要重新適應,再者在付出後未能保證收獲,因此轉型初期亦受到家人的反對,「他們唔明白點解我要比咁多錢,停工去做件咁『傻仔』嘅事。但我覺得人一世物一世,奧運又唔係每人都有機會去,只係用1年去嘗試,其實又唔算好大犧牲。」盈盈坦言希望全心投入訓練,因此連兼職工作也一度暫停,猶幸她得到家人的理解,並在賽後回應他們的慰問,「這些犧牲是值得的,起碼讓我見識其他國家的選手,了解一下外面世界,不只再侷限於香港。」

歐盈盈的教練阮雲鵬,曾在1994年連續9年成為48公斤級香港冠軍。兩人認識近8年來,盈盈在阮師傅的眼中是最有決心的女徒弟:「香港有很多女孩子對拳擊有熱誠,但半途放棄的人則多的是,沒有決心走得更遠。盈盈是最特別的一人,因為一個拳手如沒有必勝的心態,根本做不來。」見證著她為奧運作出的犧牲,令阮師傅即使放下拳館的生意,亦要堅持遠走約旦為她打氣,「見到她有心有力去做一件事,作為師父的我也要全力支持。」

或許最後沒有完美句號,但作為過來人的阮師傅對徒弟亦有切身感受,「我也經歷過哭的階段,明白付出和結果不成正比的失落感,當刻很難在言語上支持她,惟待她回復心情後再説。雖然盈盈在賽後很快克服過來,但她一直在我心目中是堅強的人,見到她這樣也不禁感到難受。」阮師傅期望盈盈能盡快適應拳擊節奏,改掉以往打泰拳的習慣,並有更多機會代表香港外出參賽,繼而再獲得進步。至於歐盈盈將在5月的世界區資格賽重新出擊,而即使最後能否進軍奧運,她表示仍會留在西洋拳繼續發展:「40歲前體能尚可的話,都會繼續打下去,但始終香港都有其他拳手,盡量看可以打多久。」

圖、文:李子正

資料傳輸由Club SIM提供|器材由Canon提供


國泰航空全力支持體路Road To Tokyo之旅
由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期間,國泰航空將全力支持體路到訪世界各地,直擊香港運動員「Road To Tokyo」之旅,體路「Road To Tokyo」專頁現已面世,立即Click入呢度,一齊 #撐起港隊。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奧拳擊資格賽.專訪】「東亞泰拳天后」辭職轉戰西洋拳 歐盈盈無悔為奧運夢付出

Posted on

【東京奧運】疫情陰霾籠罩攀登測試賽 零運動員出席照完成

Tokyo2020,2020東京奧運,運動攀登奧運測試賽
Credit: Tokyo2020

【體路專訊】運動攀登在2020年東京奧運上首度成為奧運比賽項目,場地搭建工作亦大致完成。組委會日前就舉辦奧運測試賽,惟在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陰霾籠罩下未有運動員及觀眾出席,最終改由工作人員進行測試。

Tokyo2020,2020東京奧運,運動攀登奧運測試賽
位於江東區青海都市運動公園的攀石場(Credit: Tokyo2020)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全球肆虐,將在夏天舉辦奧運的日本亦已有近1,200個病例,死亡個案達14宗,能否如期舉辦奧運成疑。在疫情影響下不少亞洲體育比賽相繼取消,但運動攀登奧運測試賽就在縮減規模下如期於過去週末在江東區青海都市運動公園舉行。雖然在疫情陰霾下最終未有運動員參賽,亦不開放給觀眾到場觀戰,東京奧運組委會仍以另類方法進行測試——由工作人員模擬比賽過程。參與的工作人員均具有一定攀登經驗,部份為當地運動總會的職員,東奧組委會認為由工作人員進行攀登同樣能達到測試比賽運作的效果。

Tokyo2020,2020東京奧運,運動攀登奧運測試賽
Credit: Tokyo2020

其餘近期舉行的奧運測試賽同樣受疫情影響,日本欖球總會早前就宣布原定於4月25至26日舉行,作為七人欖球奧運測試賽的亞洲七人欖球邀請賽將取消。組委會指將在安全情況下採用與運動攀登測試賽相同的形式進行測試,並會與國際奧委會及世界欖球聯盟保持溝通,以決定進行測試的內容。在4月舉行的奧運測試賽項目包括4月4至6日的競技及韻律體操、4月11至12日的場地單車、小輪車及水球、4月14至16日的游泳及殘疾游泳、4月18至25日的射擊、4月21至26日的跳水及排球,以及4月22日的滑板,相信多個項目在現時的疫情下最終都將與運動攀登測試賽命運相同。

另外,日本為阻止疫情擴大,將於周一(9日)起對中國、韓國、香港及澳門旅客實施入境限制措施,包括要求入境後強制隔離14日,並暫停旅客免簽證入境。

資料來源:Tokyo2020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奧運】疫情陰霾籠罩攀登測試賽 零運動員出席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