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審計報告】足總文件錯漏百出 議員批「字眼同審計報告唔同都無問題?」

【體路專訊】立法會帳目委員會今日(5日)就審計報告中有關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資助的部分作第2次公開聆訊,委員繼續就足總管治提出多個問題。帳委會主席石禮謙及公民黨陳淑莊均不滿足總提交的文件不完善,後者批評足總高層未有發現內部文件與審計報告有差異,但卻同意審計報告的內容;前者亦指足總將問題「簡單複雜化」,需要在星期一(8日)召開第3次聆訊。

袁文川(立法會直播截圖)

 

審計報告揭發足總的審計委員會由2015年起4年均沒有開會,傳媒日前再發現時任委員會召集人是董事許國定,惟後者未有回應報道。帳委會聆訊上繼續有多名議員對審計委員會的問題提出疑問,當中民建聯何俊賢指有3年的足總年報中出現「足總的賬目經財務小組及審計委員會確認」字眼,質疑是否真確。足總總幹事袁文川再度解釋當年審計委員會的情況,指2015年足總董事會改選後重新委任委員任召集人,但15至19年均未能組成委員會。

足總去年選出部分新任董事,右二為許國定。(圖:體路資料庫)

 

陳淑莊就以足總向帳委會提交的2017至19年委員會名單質問袁文川:「名單上寫明審計委員會的『召集人』是許國定,為何審計報告上寫『有主席但無開會』是沒有問題?作為一個這麼有資歷的總幹事,很難相信他會弄錯資料。」袁文川其後被多番追問後承認疏忽:「我承認忽略了審計報告和這份文件的差異,可能對字眼不太執著。」主席貝鈞奇就指自己在董事會上多次提及,以往在足總網頁的網料誤導:「以前一直都有錯誤,許國定是召集人而不是主席,我都譴責過同事這樣是誤導別人的,承認是我們攪錯。」

陳淑莊又質疑足總指本年度審計委員會已開2次會議,但另一份足總提交、列出由2018年7月至今會議日期及議程等的文件中,審計委員會一欄完全空白。袁文川承認文件有錯漏,指委員會在去年12及今年2月各召開過一次會議。陳淑莊亦指出,民政事務局對足總的撥款中有近9成均用作支薪「相當誇張」,足總就透露行政總裁溫達倫年薪超過250萬元、主帥麥柏倫年薪介乎150萬至250萬元,機構管治總監胡子慶就收取過百萬元年薪。陳淑莊要求胡子慶出席下次聆訊。

胡子慶(有線《新聞刺針》截圖)

 

帳委會主席石禮謙於開始足總部分的聆訊時特別提到,很難接受足總提交的文件中很多標示為「機密」:「如果你們說是機密也要解釋,而且無論如何都要答問題,如果我們不滿意䪨話是有權傳召你們交文件的。萬一你們覺得如此機密,我們都會考慮和決定是否能幫我們撰寫報告。」陳淑莊就形容足總回覆男足世界排名的答案「非常有啟發性」:「只表示國際足協在2006年增加成員國、改變計算方法,但沒有給予排名的答案。」體育專員楊德強就解釋,秘書處的問題是男足最高世界排名,所以足總回答1996年的90位,但同時亦補充計算方法有所不同。

去屆港超聯冠軍大埔(綠衫)及冠忠南區(紅衫)為其中兩支征戰頂級聯賽的區隊,惟大埔日前因贊助商問題棄戰今季餘下賽事,下季能否續戰港超聯亦是未知數。(圖:體路資料庫)

 

另外,審計報告亦有就地區足球資助計劃提少不少問題及建議,梁繼昌指對部分區隊過去5年均至少有1項表現目標未達標,仍繼續得到民政事務局撥款感到奇怪。體育專員楊德強解釋,未達預期的目標大多是與上季相比的聯賽名次,以及主場賽事平均人數:「但每年每組的競爭水平都有分別,而且有些區隊因區內球場問題要跨區作賽,令觀眾都要跨區打氣。如果球隊不達標的話,局方都會跟進及查詢情況。」他又指部分球隊因球場維修未能分配場次,令訓練時數與目標有些微落差,局方亦有作出勸喻,並會檢視4項表現目標。楊德強又以中西區為例,指部分地區難以覓地興建11人草地球場,惟梁繼昌明言希望局方「加把勁搵地起場」。

梁繼昌、何俊賢及謝偉俊分別都提及18支區隊在得到撥款時沒有競爭,民政局回應指機制一向均由區議會與區隊合作,同時部分區隊已成立多年並有一定基礎,「太多球隊變動都有機會影響區隊對社區凝聚力。」石禮謙其後指出,區議會經過去年11選舉後與官員合作明顯有分歧,擔心影響地區運動發展。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指,會繼續與區議會做好普及運動工作:「我們都不希望運動中談太多政治,也看到18支區隊發揮重要的凝聚力,未來都希望與議會及地區更多合作。」

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審計報告】足總文件錯漏百出 議員批「字眼同審計報告唔同都無問題?」

Posted on

【國歌法】三讀通過將成新法例 大律師料某程度減球迷噓國歌

【體路專訊】立法會今日(4日)三讀通過《國歌條例草案》,並在下周五(12日)刊憲後正式生效。政府在這條法例草案的立法理據中提及,違反法例的個案可能涉及在足球比賽中噓國歌的「身份不明確的肇事者」,換言之當局立法的原意亦包括針對球迷噓國歌的行為。然而,若球迷在球賽前奏國歌時採取不同方式表達訴求,又是否一定會墮進法網?《體路》找來大律師黃宇逸及法政匯思成員、同為大律師的黃海榕就各種情況,根據草案內容稍作分析。

圖:體路資料庫

 

根據政府向立法會提交的《國歌條例草案》,違反此條例的罪行可分為兩大類,其一是「不當使用國歌」,其二是「侮辱行為」,當中球迷在奏國歌時的行為最有機會觸犯「侮辱行為」罪行。「侮辱行為」的罪行包含多種行為,包括「公開及故意以任何方式侮辱國歌」、「意圖侮辱國歌,而公開及故意(a)篡改國歌歌詞或國歌曲譜;或(b)以歪曲或貶損的方式奏唱國歌」及「意圖侮辱國歌,而故意發布以任何方式侮辱國歌的情況」等。草案第6(8)條就列明,「侮辱」是指「損害國歌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和標誌的尊嚴」。任何人如犯「侮辱行為」的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萬元及監禁3年。

(圖:體路資料庫)

噓國歌或舉「BOO」字標語

黃宇逸認為噓國歌及舉「BOO」字標語基本上均會觸犯法例,因為發出噓聲已合符「公開及故意以任何方式侮辱國歌」:「即使是舉『BOO』字亦只是換個方式去表達,除非你舉出特別原因,例如說你的家鄉噓是等如歡呼,解釋又被接納,否則基本上一定會觸犯。」

黃海榕就指,國歌法第4條有訂明奏唱國歌的禮儀:「雖然這條或許只是指引性條文,但檢控時亦有可能會將其考慮在內,所以噓和舉『BOO』都有可能觸犯此法例。」

圖:體路資料庫

舉政治標語或旗幟

兩名大狀對這類行為意見不一,當中黃宇逸認為舉標語或旗幟未必構成侮辱,但或會違反第4條的奏唱國歌禮儀:「第4條的條文未有列出後果,所以似乎即使違反此條都沒有民事或刑事後果,政治意義比法律意義大。」

黃海榕就認為部分標語的爭辯空間較大:「若球迷舉的是『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等純粹表達政治訴求的標語,而非針對國歌尊嚴的話,就會有多點爭拗空間,但其實仍有一定風險。」至於「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等標語,她認為更敏感,亦有機會被當局認為是港獨,所以有機會犯法。

圖:體路資料庫

背向球場及國旗

即使球迷只背向球場而沒有發出噓聲或做手勢,兩名大狀均認為有機會構成「侮辱」。黃海榕認為風險雖小,但並非完全沒有:「因為法例列明要舉止莊重,如果你背向球場是有意思要表達的話,執法人員都可能會拘捕你,但在法庭上爭拗是否真的令尊嚴受貶損的空間就較大。」

黃宇逸則同樣認為,雖然有機會因而被捕,但能否定罪則屬疑問:「因為侮辱的定義太闊,它的『尊嚴』都可以很脆弱,所以執法及檢控均有機會認為是侮辱,但當然法庭會否在毫無合理疑點下定罪就是另一回事。」

 

美式足球員Colin Kaepernick(中)2016年在NFL賽前奏美國國歌時單膝下脆,以抗議警察欺壓黑人和種族歧視。近日美國的「Black lives matter」示威中亦有示威者及警察以同樣方式悼念被警察跪頸致死的黑人George Floyd。(網上圖片)

單膝下跪

美國有運動員曾以單膝跪國歌的方式抗議,若有球迷甚至運動員在香港以同樣方式表達意見,黃宇逸認為仍有機會觸犯國歌法,原因同樣是「侮辱」的定義過闊及不確定,「所以可能真的是『留返同個官講』。」黃海榕就認為存在灰色地帶,因為即使是要表達訴求,但並非如同舉中指等其他動作。

國歌法,噓國歌,黃宇逸,黃海榕,港足
黃宇逸

 

不過兩名大狀均指,國歌法某程度上限制言論自由,甚至有機會受到司法覆核挑戰。黃海榕指,基本法第27條及香港人權法案第16條均保障港人有言論及表達自由:「但國歌法的條文寫得很闊,而且不單不容許做某些行為,甚至會要求你做某些行為,我認為有機會抵觸這些條例。」

黃宇逸就表示,雖然當局立法原意是希望堵截有人以噓國歌等方式表達對政權的不滿,但仍有可能被人從憲法角度挑戰:「 一來『侮辱』的定義太不確定,有可能違反任何侵犯人權的法律條文都要有法律確定性的憲法原則;二來亦可指條例不合比例地限制言論自由。」不過黃海榕亦指出,司法覆核需時不短,法庭也可以採用補救解釋方式令條例可用合憲方式解讀;黃宇逸就以1999年吳恭劭燒國旗案為例,指當時吳恭劭終審判決敗訴,要挑戰國歌法的勝算亦難以預料。

國歌法,噓國歌,黃宇逸,黃海榕,港足
黃海榕

以禁蒙面法為例 立法或減少噓國歌行為

至於立法後會否成功減少噓國歌等行為,黃海榕認為會有一定影響,因為市民擔心觸犯定義頗闊的刑事罪並不出奇:「但我相信仍然會有人覺得自己有機會無罪,或不甘心受制於這條法例而繼續用這些方式表達意見。」有份代表梁國雄及岑敖暉就《禁蒙面法》申請緊急臨時禁制令的黃宇逸就以該案為例,認為訂立國歌法在現時社會環境有機會是火上加油:「我們當時在聆訊更曾說是『用火水救火』,但當然若從後果論來看,禁蒙面法以高壓行為打壓是達到預期目的。我相信國歌法某程度上都會達到類似效果,因為一般市民未必覺得值得因這樣宣洩而犯法。」

他又特別指出,國歌法與禁蒙面法一樣,比其餘經簡易程序審訊罪行的檢控時限較長,國歌法的檢控期限為警方發現或知悉有關罪行的日期起計1年,或干犯罪行的日期起計2年。

圖:體路資料庫

 

球迷噓國歌的情況最早發生在2015年,其後每逢港足主場賽事奏國歌時,幾乎均有球迷報以噓聲或舉「交叉」手勢。有傳媒早前曾統計,過去3年至少有13場港足賽事中有球迷噓國歌。國際足協過往多次就噓國歌情況處罰足總,後者累計被罰至少48萬港元。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國歌法】三讀通過將成新法例 大律師料某程度減球迷噓國歌

Posted on

【田徑】世界田徑總會公布 更新東京奧運資格獲取詳情

新型肺炎, 田徑, 世界田徑總會, 2020東京奧運

【體路專訊】世界田徑總會(World Athletics)周三(3日)公布了經過更新的2020東京奧運參賽資格獲取詳情,當中包括兩個截止計算運動員成績的時間。

(via Shutterstock)

國際奧委會(IOC)在今年3月下旬宣布,因應新型肺炎全球大流行的關係,東奧延遲一年至明年7月23日至8月8日上演。世界田徑總會周三的聲明提到,在今年4月6日被暫停的運動員爭奪東奧資格賽期,將於今年12月1日重啟,運動員依舊會透過在比賽,或是世界排名兩個途徑來獲取東奧入場券。

新型肺炎, 田徑, 世界田徑總會, 2020東京奧運
世界田徑總會位於摩納哥的總部(Photo Credit:World Athletics.org)

值得留意的是,馬拉松和50公里競走賽事的截止日期為明年5月31日,其餘所有賽事的截止日期則為明年6月29日,在2019年資格獲取期間已經達標的運動員,將保留其東奧資格。

新型肺炎, 跑步, 馬拉松, 波士頓馬拉松
(Photo Credit:Boston Athletic Association Facebook)

世界田徑總會特別提到,在去年多哈世界錦標賽以前10名完成賽事的男、女子馬拉松跑手,以及在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5日期間於世界田徑總會金級馬拉松賽事得前5名,及於馬拉松主要系列賽(東京、波士頓、倫敦、柏林、芝加哥和紐約)得前10名的跑手都可自動獲得參加東奧的資格。

新型肺炎, 田徑, 世界田徑總會, 2020東京奧運
(Photo Credit:Olympic.org)

在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期間於世界田徑總會白金馬拉松和金級馬拉松賽事得前10名的跑手,亦同樣可以參加東奧。在接力賽方面,於去年世錦賽未獲得東奧資格的隊伍,若果在明年5月於波蘭舉行的世界田徑總會接力賽得前8名,亦可獲得東奧入場券,剩餘的名額則會按世界排名作出分配;每項接力賽只會有16支隊伍可以參加。

競走, 程小雅, 亞洲競走錦標賽, 亞洲田徑總會, 2020東京奧運
程小雅(圖:體路資料庫)

在香港田徑代表中,目前以參加20公里競走的程小雅最有機會出戰明年的東京奧運。截至3月底的世界排名,程小雅排在32位,只要她在截止計算時排名前60位之內,即可以取得東奧參賽資格。

馬拉松、50公里競走
賽事成績計算日期: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5日 / 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21個月)
世界排名計算日期:2018年12月1日至2020年4月5日 / 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22個月)

10,000米、20公里競走、7項及10項全能、接力賽
賽事成績計算日期: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5日 / 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6月29日(22個月)
世界排名計算日期: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5日 / 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6月29日(22個月)

其他賽事
賽事成績計算日期: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4月5日 / 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6月29日(18個月)
世界排名計算日期:2019年6月30日至2020年4月5日 / 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6月29日(16個月)

資料來源:綜合外媒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田徑】世界田徑總會公布 更新東京奧運資格獲取詳情

Posted on

【大專籃球.專訪】教大女籃期待齊心向前 不完美的畢業句號

(左起:李欣樺、布皓菻)

【體路 X Junior】這1年的社會動盪及新冠肺炎疫情,令不少學界賽事被逼取消。與中學學界不同的是,大專賽事是學界生涯的真正尾聲,錯過便不再復返。香港教育大學女籃成員李欣樺(Aidan)及隊長布皓菻(布冧)沒想到去年的大專盃小組賽,竟成為學界生涯的告別戰。未能親手劃下學界生涯句號,猶如一份「爛尾」的劇本,也用不上此前的鋪塾。

教大女籃14位成員之中,今年連同5位正選將有8人畢業離隊,包括在今年坐穩正選席位的李欣樺。Aidan在教大首兩年讀副學士時因未獲得正選,心裡不斷冒出負面想法:「中學比賽可能有1、2個主力便可帶動全隊,大專賽則要靠團隊合作去贏。當時以為自己實力不差,中學都有打過D1,但上到來卻不被重用,那種落差感很大。」後來因為錯過錄取通知,而在第3年未能升讀大學,但她仍會回到球隊擔任助教,帶領比自己年紀更大的師姐時,心理壓力也不斷上升。

苦待4年終坐穩正選 疫情再度施以痛擊

Aidan在第4年重返教大,並在成龍盃首度正選上陣,卻緊張得把戰術通通忘記,顯得心神恍惚,「打完比賽後自己喺度喊,覺得辜負咗教練嘅期望,然後嗰年再冇打過正選。」畢業年的暑假,她意識到再不努力便會浪費光陰,加上今年陣中沒有女甲隊員,因此想證明團隊默契能成為她們的致勝關鍵,「以往是大家傳球給女甲的主力,今年我們就互相鼓勵多出手。當每人都有發揮機會,不再依賴個體,這才算是籃球。」

不過Aidan在暑假遭受肩膊脱臼,最少需養傷3個月,亦錯過成龍盃比賽。養傷期間她仍不忘練習,不斷獨練射球重拾手感,直到在11月的大專盃復出,更重奪正選席位。Aidan在迎戰職訓局及中大兩場小組賽均有上陣,表現亦比1年前大有改進,可惜天意弄人,大專盃最後因疫情而無奈取消。眼見今年的上陣時間去到新高,但仍然不幸地緣盡賽事,「即使前4年情況有多差,但今年是最後一年,因此一定是最失望。今年大家不只再是工兵,亦可以更享受比賽,這點亦十分遺憾。畢業後或會自然地放下興趣,始終要工作而沒時間打球,所以大專生涯對球員是十分寶貴。」

用最美好的距離享受籃球

教大在最近5年只有1次打進大專盃4強,其餘則在第5、6名之間徘徊。隊長布皓菻坦言實力不足是主要因素,其次是心態問題:「以往團隊精神不如今年突出時,有時我們會看不起自己,覺得不夠競爭力,所以決心上總是差少許。今年大家都很想擺脱第6,並會在不同方面共同努力。」球隊改革的關鍵,有很大部分是教練宗銘達在2年前的加入,除了在場上的合作,他在場外亦維繫隊員的關係,「現在的戰術會更全面,每人可用其長處來發揮合作。而且以前我們比賽後很少全隊一起吃飯,今年他託Aidan約大家賽後要叫齊隊員吃飯,彼此關係親密了很多。」

大專女籃的實力分野較大,中游份子要一躍而上不容易,Aidan認為在這個獨特身份,是最能夠享受籃球的位置:「我們了解自己的實力,不會將目標設得太高,但太低又缺乏挑戰性。中段位通常有一定實力,亦都享受到一定的樂趣,不一定要奪冠才會滿足,做到自己的要求都可以是一種成功。」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但以這個意想不到的形式結束,「布冧」仍未想到如何接受現實:「對於失去比賽仍然沒太大實感,始終在身份上仍未正式畢業,還見到隊友們。不過最有感覺的一刻是,見到台灣還有學界比賽,但我們剛開始便完了。」回想5年來的種種經歷,她坦言今年未能帶領球隊走到最後,是學界生涯的唯一遺憾,「若我重獲這些失去的機會,都不會再追求甚麼成績,只是想求個結局。萬一以後都不再打球,那上年的學界便是人生最後一場正式比賽。」

圖:Lampson Yip/Clicks Images
文:李子正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Issue#43

Lampson Yip/Clicks Images

 

多年為大專院校運動比賽擔任攝影師,今年在疫情下進行《畢業運動員補完計劃》,利用相片為學生運動員填補失去的一年。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大專籃球.專訪】教大女籃期待齊心向前 不完美的畢業句號

Posted on

【足球】陳偉豪考慮參選立法會 冀為運動員發聲

陳偉豪, 立法會, 立法會選舉, 足球
(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立法會將於9月進行換屆選舉,不過在去年區議會民主派大勝下,這次立法會相信會有重大變化。近日在功能組別的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別出現新名字─香港足球隊前隊長陳偉豪。

陳偉豪, 立法會, 立法會選舉, 足球
(網上圖片)

陳偉豪過去沒有從政經驗,不過在2014年「雨傘運動」前政治冷感的他,在當年多次親身到佔領區體驗,提高他對政治的看法。去年6月,《逃犯條例》修訂風波引來滿城風雨,連續兩星期有過百萬人上街遊行,陳偉豪亦有參與其中,上街表達對《逃犯條例》以及政府的不滿。

在接下來的立法會選舉,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別的選民數字比上屆升幅超過四成,現時該界別代表馬逢國年屆65歲,加上早前接受林大輝於節目訪問時自認對體育並不熟悉(相關報道:業界代表馬逢國認不熟體育界 同意成立獨委會研究鳳凰計劃),因此要求他交棒的聲音甚大。

陳偉豪, 立法會, 立法會選舉, 足球
霍啟剛(左)(圖:體路資料庫)

在1998年起連續四屆當選的霍震霆的長子霍啟剛近日轉趨活躍,是接棒的大熱人選。不過近日陳偉豪的名字亦出現在「選戰」當中,他坦言基於朋友的提議,正考慮參選,冀望為運動員爭取合理的權益,不過前題是要先看業界的商討結果。陳偉豪回覆《體路》查詢時表示,現時尚有許多事情仍未清楚,稍後時間再作回應。

陳偉豪, 立法會, 立法會選舉, 足球
區諾軒

前港島區立法會議員區諾軒透露,早前曾與陳偉豪商討參選事宜並給予意見,他指:「陳偉豪能夠代表到體育界的心聲,體育界入面有很多問題,只有業內的人才知道。」被問到會否擔心作為職業運動員的陳偉豪對體演文出其餘三個界別了解不足,區諾軒指:「以我所知陳偉豪很樂意與其他界別人士接觸,從來都不會有一個人能夠精通四個界別,但我認為民主派中有文化界的人士,能夠擴闊陳偉豪於文化界的視野,並組成一個團隊彌補他的不足。」

陳偉豪於疫情期間與香港飛馬提早解約,除了足球員身份外,他曾於電影中客串,現時亦有擔任足球評述員,並將在今年8月出版書籍。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足球】陳偉豪考慮參選立法會 冀為運動員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