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為跑友嚴選10款運動型口罩

運動口罩

【體路專題】因為疫情,全球人類生活節奏被打亂,跑友亦都一樣。疫情初期還可以叫大家「忍腳」,但其實跑友們仍是會想盡方法去跑,就算戴著口罩流滿汗還是想跑。有跑友如今選擇天未光清晨又或中午烈日下練跑,只為該時段最少人跑。大家在疫情下要暫時過著一段「孤獨」生活,只能一個人運動。這次為大家揀選10款運動型口罩,看看哪一款適合你。

1. VENT呼吸過濾訓練面罩

美國製造,同時擁有過濾及防護功能的訓練面罩,可提供3種模式的呼吸訓練,更可調校6級阻力。經Nelson Laboratories測試,能過濾PFE 0.1um達99%以上。配合cryotech散熱科技和吸濕濾芯,適用於室內及室外如踩單車、跑步、舉重等訓練,即使空氣質素差仍能保護肺部健康,維持運動表現,惟官網貼出於2019年6月發表的測試報告未有提及細菌過濾效果。

售價:US69.99(約$542港元)

官方網站:https://www.trainingmask.com/

運動口罩
網站截圖

2. BUFF運動濾芯口罩

早在戶外運動界聞名的西班牙品牌BUFF,其頭巾產品就連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的山中伸弥教授都曾公開稱讚,呼籲日本民眾跑手疫情期間在戶外跑步時使用其頭巾作口罩阻隔飛沫,加上物料透氣輕薄,不影響做運動時呼吸。早前更推出運動口罩,三層結構,濾芯達致BFE 98%,每個濾芯可使用24小時,產品預計8月在港發售。

售價:£23.71英鎊(約$234港元)不連濾芯

官方網站:https://www.buff.com/buff-filter-mask

官方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uff.HK

運動口罩
網站截圖

3. Mizuno冰涼觸感口罩

在跑界有不少粉絲的Mizuno,跑鞋品質毋庸置疑,其推出的運動口罩以泳衣物料製作,柔軟有彈性,貼合臉部輪廓,特別強調快乾及散熱效果,可以手洗重用。共推出20個款式,用以配襯效果一流,官方於6月推出時更每人最多限購6個。然而,雖然外型吸引,但未有阻隔細菌功能。

售價:1,320日圓(約$95港元)

官方網站:https://special.mizunoshop.net/

運動口罩
網站截圖

4. YONEX VERYCOOL抗菌運動專用口罩

羽毛球知名品牌YONEX亦因疫情加入抗疫口罩戰團,推出抗菌運動口罩,有黑、灰、粉紅、粉藍四色選擇,物料冰涼舒適,可以機洗。但生產商已強調,YONEX口罩只能基本阻隔細菌,未能過濾病毒。

售價:$80

官方網站:https://www.yonex.com/news/general/verycool-face-mask-reusable-mask-with-cooling-technology/

運動口罩
香港羽毛球代表謝影雪(左)使用的正是YONEX口罩(圖:體路資料庫)

5. UNIQLO AIRism抗菌口罩

UNIQLO的AIRism系列特點為輕盈涼感,疫情下於日本當地推出防菌口罩。除了有一般日本口罩常見的99%防花粉功能之外,採用三層結構,可阻隔飛沫,BFE 亦達99%,更可阻隔90%紫外線,達至防曬效果。口罩提供3個尺寸,適合男士、女士、小童不同臉型需要,但目前只限日本地區發售。

售價:990日圓(約$71港元)(一套3個)

官方網站:https://www.uniqlo.com/jp/ja/contents/feature/airism-mask/

運動口罩
網站截圖

6. DECATHLON輕便運動口罩

推出時主要為單車運動人士而設,可以過濾PM 2.5空氣中的細微顆粒,面料採用透氣物料。之前在香港DECATHLON亦有出售,但目前在其網站搜尋已經下架,中國內地及台灣則仍有出售。

售價:人民幣¥49.9(約$55港元)

官方網站:https://www.decathlon.com.cn/zh/p/sport-mask-light-blue-s8/_/R-p-165731?mc=8398132

運動口罩
網站截圖

7. Under Armour運動專用訓練口罩

以UA高效能運動物料製造,即使配戴全日或進行運動訓練都可維持舒適感。外層防水、透氣;內層加入PROTX2技術抑制細菌生長,同時能迅速排走汗水,保持口部衛生。耳掛採用Iso-Chill織物,增加舒適感,亦可調整鼻樑位置,配合不同臉形使用者。

售價:US30美元(約$232港元)

官方網站:https://www.underarmour.com/en-us/ua-sportsmask/pid1368010

運動口罩
網站截圖

8. New Balance醫療級三層式口罩NB Face Mask V3

New Balance在運動界別中就像中流砥柱,能按步就班為社會各界貢獻,難怪一直有大量忠實粉絲。在疫情期間New Balance曾為醫療界提供100萬個口罩,其後更與醫療機構一同研發可重複使用的三層結構日常使用口罩NB Face Mask V3在市場推出。採用TPU、絨面聚酯纖維織物、聚氨酯過濾海綿及尼龍編織物料為面料物料,三層達致醫療級別,可機洗。

售價:US24.99美元(約$193港元)

官方網站:https://www.newbalance.com/making-ppe-face-masks/?ICID=404_REDIRECT_NEW#style=MSK003NB&size=M

運動口罩
網站截圖

9. Respro UltraLight 運動防護口罩

Respro幾乎是口罩界的始祖,為英國品牌,專門製作阻隔有害污染微粒子的運動型口罩,主要銷售對象為經常面對沙塵滾滾的駕電單車人士。其濾芯可阻隔更細的污染物微粒子,比一般PM 2.5防塵標準更高。

售價:£46.99英鎊(約$464港元)

官方網頁:https://respro.com/store/product/ultra-light

運動口罩
Credit: Respro Twitter

10. 口罩架DIY

最後一款要介紹為成本最低的一款,雜貨攤有售,約幾元至十元一個,口罩架並非有特別過濾功能,只為增加口罩內空間。有跑友將其DIY置於外科口罩內,用號碼布扣固定其位置。口罩內空間增加,能避免汗水沾濕口罩,影響口罩的防護效果。

售價:$5 – 10

運動口罩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為跑友嚴選10款運動型口罩

Posted on

【港足.專訪】為香港足球做檢測(二) 李德能:菁英盃有獨特價值

【體路專訪】香港足球總會新一份五年計劃最近獲政府及馬會答應繼續資助,這份計劃更多著墨於青訓,有指標,亦有路線圖。資深球評人李德能在他的新作《我的香港足球綠皮書》中,亦用了不少篇章討論青訓,更比對過冰島、德國、日本、比利時甚至印尼的模式和經驗,書中提出的16項建議,第一項就是建議將菁英盃「打造成香港球壇的一個特別品牌,名符其實地為球壇培養明日精英」,《體路》特別與李德能對談,探討何以在云云錦標賽之中,他會特別看重菁英盃。

理文奪得上季菁英盃冠軍。(圖:體路資料庫)

李德能指出,這個創辦只有五屆的盃賽,今季共有39場賽事,佔球季比賽量的三分一,要捧盃,球隊需要打九場比賽,難度並不比任何盃賽低,理應是受到重視,但偏偏圈內圈外都較為輕視這項錦標,令菁英盃的上座率亦低於其他比賽。

對於這現象,李德能認為「是令人惋惜的,我認為菁英盃的獨特作用並沒有好好發揮。」菁英盃比賽,每隊在任何時間都需要有最少三名U22的球員在陣,每季就有最少30名青年球員可以有9場頂級比賽的機會,李德能強調,與高水準和富經驗的球員同場比賽是新人成長的最佳方法,「真係有錢都買唔到」。

受到肺炎疫情影響,富力R&F及愉園今年2月在將軍澳足球訓練中心閉門作賽。 (圖:體路資料庫)

他又指出,從前的半職業預備組之所以成為新球星溫牀,正是由於年輕球員會與甲組腳同場練習,同日同場比賽,報章的球賽預告,會注明「頭場預備組」,這就真正發揮到「預備」青年球員上甲組的作用。

李德能希望見到半職業的預備組可以復活,在成事之前,他認為菁英盃亦可以發揮類似作用。他更建議,為菁英盃爭取贊助,為每場比賽雙方的U22球員設一個專屬獎項,所需要的資源不多,但對年輕球員的鼓勵很大,亦有助公眾和球迷認識一眾新人。

他在書中有這樣一段寄語:「希望各球會真能領會菁英盃的寓意,不單將這批有潛質、有意願的年輕球員視為苖子,更加能夠珍而重之,指望早日收成,如此一來,就需要給予他們多點灌溉,多點培育,尤其是要多點機會,才能收到『春華秋實』的美滿成果。」

《我的香港足球綠皮書》- 李德能
多謝《體路》給予機會討論香港足球的問題。寫《我的香港足球綠皮書》,花了18個月時間,大部份是學習,做資料搜集,做研究比對,目的不是要成一家之言,而是希望做一份議程和參考資料,引發更多人一起探討,提出可行的建議。綠皮書就是一份諮詢文件的意思,我沒有多少真知灼見,但我相信集思廣益。歡迎大家指正。

有興趣的話,可以按此網上訂購。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足.專訪】為香港足球做檢測(二) 李德能:菁英盃有獨特價值

Posted on

Descente全新COOLING RUNNING系列帶來夏日清涼快感

Descente

【體路資訊】日本機能運動服飾品牌Descente推出全新COOL RUNNING系列,致力滿足跑手於炎夏訓練的各種需求,為各位跑手打造兼備功能性、日式美學專業跑步裝備。

全新登場的COOL RUNNING系列備有輕薄外套、運動T恤及運動短褲等,當中運動T恤以ACTIVE運動剪裁帶來透氣度和靈活性十足的極佳性能。此外,T恤採用涼感JACQUARD物料,加強散熱與透氣屬性,特別適合炎熱夏季訓練時穿著。更令人驚喜的是T恤肩側兩邊配上反光膜設計細節,提升夜間跑步的安全性,助跑手們無憂暢跑,超越自我極限。

COOL RUNNING系列中另一主推單品就是採用F360 Descente經典版型的輕薄運動外套。獨突剪裁專為肩頸的靈活性而設計,預留足夠的運動空間以保證良好的舒適性。物料採用水溶紗物料Venti-Grid,物料加工後形成天然孔洞,促進跑步訓練時空氣的流動,持久乾爽舒適,助各位Movers輕巧展開全新運動體驗,探索潛能邊界!

Descente

此外,為一眾熱愛運動女生專屬打造的WOMENS LINE亦同樣推出全新COOL UNNING系列。系列備有Sports Bra、運動T恤和運動短褲及Leggings等單品,設計顏色上均採用白色及藍色夏日專屬色調。而物料亦與男裝系列一樣採用較輕盈的水溶紗 Venti-Grid,給予運動無束縛體驗,搭配透氣網面與反光印花,輕巧且排汗,功能性與型格兼備,適合各種體型線條女生跑步時穿着,暢動無阻,盡情感受透氣清爽!COOL RUNNING系列備有男、女裝,並於Descente專門店發售

資料來源:Descente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Descente全新COOLING RUNNING系列帶來夏日清涼快感

Posted on

【立法會選舉】再多一人參選體演文出 李錦添建議申辦2036奧運

【體路專訊】選舉事務處晚上公布,今日(23日)全日共接獲2份立法會選舉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參選表格。除了下午曾會見傳媒的港協暨奧委會副會長霍啟剛外,亦有報稱擔任物業管理的香港旅遊及文化發展協進會會長李錦添。

根據選舉事務處的資料,李錦添擔任物業管理並報稱政治獨立。他擔任會長的香港旅遊及文化發展協進會上月向政府發公開信,建議向中國中央政府提出申辦2036年奧運、覓地興建奧運村,並將香港體育學院改成香港體育大學。旅遊及文化發展協進會過去數月亦曾建議將香港演藝學院升格為香港演藝大學、建造「香港影視城」及成立文化旅遊發展局等。

參選今屆體演文出界選舉的還有香港網球總會前主席周小龍,以及港協暨奧委會副會長霍啟剛。體演文出界上屆由馬逢國以1389票擊敗獲809票的周博賢而成功連任,今屆共有4268名合資格選民,投票日將於9月6日舉行。

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立法會選舉】再多一人參選體演文出 李錦添建議申辦2036奧運

Posted on

登山漫畫隨地倒湯掀爭論 行山到底應有甚麼禮儀?

山與食欲與我,行山

【體路專訊】日本登山美食漫畫《山與食欲與我》最近一話講述女主角與友人一同行山,並在山上煲水煮杯麵,剩下麵湯時想要在地上挖洞埋起來待它自然分解,結果被其他行山人士斥責。漫畫在網上引發爭論,網民紛紛就隨地倒麵湯的行為是否正確提出見解。

山與食欲與我
按此觀看《山與食欲與我》(漫畫截圖)

《山與食欲與我》是日本漫畫家信濃川日出雄的作品,自2015年起連載,講述經常行山的27歲上班族主角日日野鮎美時在山上所見所聞。漫畫透過主角帶讀者遊走日本的山脈,還有大量美食,真的看見都流口水。連載最近由主角回憶起昔日行山時的往事,當時她尚未有許多登山知識,有次與朋友一同到御岳山(136話),在山上煲水煮杯麵,食完後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剩下的麵湯,鮎美提出挖個洞埋起來,讓麵湯在土壤中自然分解,引來另一位登山人士斥責,責罵她們「不懂禮儀就不要在山上用餐!」結果鮎美道歉後就把剩下麵湯都喝光。

山與食欲與我
在山上煲水煮杯麵(漫畫截圖)
山與食欲與我
打算把剩下的麵湯「活埋」(漫畫截圖)
山與食欲與我
結果遭到其他登山人士斥責(漫畫截圖)

漫畫這一幕被分享到討論區後,隨即引來網民熱烈討論。有人指出在山上不應胡亂拋棄垃圾,而且多鹽的麵湯會污染山林及影響植物生長;亦有人指出野生動物會記住廚餘的味道,之後就會出現在附近找食物。但亦有人唱反調,指自己和許多人一樣都會隨地倒掉;也有人指在山上開闢空地及擺放桌椅本身跟倒麵湯的行為差不多,都是順著人類方便去改變山林,是五十步笑百步。至於到底應如何處理剩下的麵湯,有人就提出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法:倒進水樽帶回家,反正行山一定會飲完一樽水,不怕無器皿裝載。

山與食欲與我
網民各有不同意見
山與食欲與我
有人提出可行解決方法:倒進水樽帶回家棄置

不過亦有網民「錯重點」,指出斥責鮎美的行山人士行為更沒禮貌,認為他欺善怕惡,如果對方是壯漢的話應該就不敢出聲。事實上「自己垃圾自己帶走」早已宣傳多年,雖然香港的郊野公園現時仍設有垃圾箱,但行山愛好者仍會鼓勵大家自行帶走垃圾,因為野生動物會翻倒垃圾箱尋找食物,或令牠們誤食塑膠袋,垃圾翻倒至環境四周,亦會引來衛生問題。所以,莫說不要留下固體垃圾,液體垃圾(麵湯)更不應留在山野。

其實,行山禮儀又豈止以上這個。隨著近日疫情漸趨嚴峻,這段日子絕不建議大伙兒走到山上,今次就列出香港行山人士最常出現的行山禮儀問題,只要人人做多一點,愛護山野,香港的郊野自然會更美更好:

一、不要邊行山邊大聲聽收音機/播歌

山野中最自然的聲音是來自山林,鳥聲、昆蟲聲、流水聲、風吹過的樹葉聲,甚至是感受著自己身體走動的呼吸聲。難得遠離煩囂,希望各人都能享受郊野的一切,亦尊重其他行山人士,真想要聽歌的話,請自備耳機,保持山林寧靜,不要騷擾其他人。

二、不要破壞郊野草木

近日有行山人士發現有人在樹幹上畫上標記,以確認路線。其實劃破樹皮的行為本身會破壞樹木,影響其生長。亦有行山人士每次上山會折斷樹枝用作行山杖,其實山上一草一木皆有生命,既不應帶走,更不應破壞。大部分行山人士及山賽也會使用繫絲帶方式記認路線,山賽工作人員更會安排在賽後拆走絲帶,將遺留在山上的人為物品減至最少。行山人士也要避免「爆林」,因為破壞樹木會令水土流失,有機會造成山泥傾瀉。

郊悠遊,大欖涌水塘,千島湖清景台,行山,郊遊
圖:體路資料庫

三、尊重野生動物

不時有行山人士會表示在山上遇見野豬、牛、猴子,甚至赤麂和大蠎蛇,有人會走近拍照打卡、拍片或餵食,其實這都是騷擾牠們的行為,可能會改變動物生活習性。請記住,人類居住的地方是城市,走進郊野後,我們都走進了野生動物的家,不要作出任何騷擾牠們的行為。遇見牠們時想要拍照最好要相距一段距離,萬一遇見大蠎蛇更不要走近,蠎蛇在香港屬受保護動物,與牠們保持距離避免牠們誤以為受攻擊,可以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四、尊重其他行山人士

行山打卡似乎已成為港人指定動作,不少著名山野位置假日總是人頭湧湧,例如獅子山「獅頭」、飛鵝山自殺崖、大東山跳板石、黃牛石城、良田坳等,但部分位置險要,避免長時間佔用位置,排隊打卡要注意禮讓,免生意外。

同時要留意的是並非所有山野地理位置都適合打卡,例如位於西貢黃竹角嘴、香港世界地質公園地標鬼手岩,已經歷多年海蝕形成如今自然風貌,郊遊人士爬到上面拍照會有倒塌危險。至於,在大東山上的爛頭營為英殖時代建築,有近百年歷史,但仍不少有行山人士會十數人一同爬到屋頂打卡,當年的建築結構未必能夠負荷,同樣有可能倒塌,行山人士每人都應出一分力,盡力保持山野原來的大自然面貌。

五、不要生火及吸煙

留下火種有機會造成山火,燒毀山林,每年因掃墓或乾燥引起的山火,讓山野位置都需要經過長時間才能復原。吸煙人士留下的煙頭除可能造成火災,煙頭亦會成為山野垃圾,破壞環境和野生動物的居所。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登山漫畫隨地倒湯掀爭論 行山到底應有甚麼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