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東京奧運】林立信奪場地障礙個人賽入場券 香港馬術總會明夏落實參賽名單

林立信(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香港馬術總會周五(11日)公布,香港馬術代表林立信(Patrick)早前在西班牙的貝赫爾德拉夫龍特拉(Vejer de la Frontera)舉行的世界盃CSIO3*賽事,獲得了2020東京奧運場地障礙個人賽的參賽資格,成為繼何誕華之後第2位拿下東奧入場券的香港馬術代表。

(圖:體路資料庫)

林立信達標的賽事於上月下旬在西班牙的貝赫爾德拉夫龍特拉舉行,Patrick與其座騎Claron CR表現出色,以僅得4個罰分的佳績,確認獲得奧運場地障礙個人參賽資格。另外4名香港場地障礙騎手包括鄭文傑、賴楨敏、梁巧羚及黎嘉怡亦將積極爭取在明年6月21日前取得東奧場地障礙個人參賽資格。香港馬術總會將於此限期後,選出最終代表香港出戰明年東奧的代表騎手。

(圖:體路資料庫)

現年37歲的林立信是香港馬術的元老級奧運代表,早在2008北京奧運已曾代表香港作賽,他當年是港隊唯一躋身第3圈的代表。翌年,林立信出戰全國運動會分別在場地障礙個人賽和隊際賽披金掛銅,另外在2010廣州亞運會亦是港隊拿下場地障礙隊際賽銅牌的功臣之一。Patrick去年底在12月參加2019亞洲錦標賽亦有上佳表現,亦奪得場地障礙團體賽金牌,以及馬術三項賽個人賽、馬術三項賽隊際賽銀牌。

馬術,2020東京奧運,國際馬聯,障礙賽個人賽,鄭文傑
何誕華(圖:體路資料庫)

除了林立信之外,何誕華與其座騎Tayberry早在今年年初已經確認獲得東京奧運三項賽個人參賽資格(相關報道:

【東京奧運】何誕華如願奪三項賽入場券 鄭文傑截止前遭爬頭失資格);另一方面,曾靝賜、謝佩婷和鐘美娟亦獲得2020殘疾人奧運會的參賽資格,將代表香港出戰。

資料來源:香港馬術總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奧運】林立信奪場地障礙個人賽入場券 香港馬術總會明夏落實參賽名單

Posted on

【體路專欄】戴口罩運動等於「高原訓練」(Altitude Training)?

體路專欄,運動科學,ericpoon

【體路專欄】近期疫情反覆,其間需佩戴口罩。坊間甚至有指這做法等同「高原訓練」(altitude training),但又是否真的有根據?

何謂「高原訓練」?

高原訓練又稱「低氧訓練」(hypoxic training) ,是指在低於正常水平面(sea-level)氧氣含量的環境下作練習,過往在高水平耐力運動(如長跑、公路單車和三項鐵人)十分流行。簡單來說,高原的空氣比較稀薄,氧氣分壓(partial pressure)下降,故身體需要製造比平常多的紅血球(red blood cells)和血紅素(hemoglobin),以提升攝氧效能應付環境所需。當運動員經過一段時間適應高原環境後,血液帶氧能力上升,回到平地比賽時表現自然更優勝。理想的高原訓練應在海拔1800米至2300米間進行,最少持續一至兩個月才有顯著心肺改善效果。不少歐美、非洲國家,以至中國內地皆設有高原基地供精英運動員訓練。

體路專欄,運動科學,ericpoon

與佩戴口罩的分別?

然而,佩戴口罩運動雖然會因吸氣阻力增加,而令運動時的攝氧量減少,但其實空氣中的氧氣分壓並沒有改變(即空氣並非變得「稀薄」),因此並不足以刺激身體內的血紅素和紅血球。過往坊間亦曾流行一種「訓練面罩」(training mask),聲稱這類工具可模仿高原低氧訓練,增強心肺功能。可是國外研究指出,它對提升最大耐力表現的作用有限。原因如下:
(i)面罩的確能訓練呼吸肌群(如肋間肌和橫隔膜),令呼吸時吸入的氣體增加。然後,這些額外的氣體大多只會停留在氣管和胸腔間,內裡的氧氣未必能真正滲透入肺部內的血管,繼而帶到全身肌肉用作釋放能量。
(ii)若刻意用力呼吸,亦會令胸腔上下擺動增加,有機會影響跑步節奏和流暢性。
(iii)佩戴面罩也會令運動強度減低,對建立跑速沒有幫助。
(iv)正如上文指出,身體需要連續長時間處身低氧環境才會有高原生理效果,短暫佩戴面罩作用有限。

綜合上述分析,佩戴口罩跑步雖然或能帶來高原訓練的辛苦「感覺 」,但訓練效果卻不能相提並論。大家必須量力而為,循序漸進,以免發生意外!

參考文獻:
Porcari, J., Probst, L., Forrester, K., Doberstein, S., Foster, C., Cress, M., & Schmidt, K. (2016). Effect of Wearing the Elevation Training Mask on Aerobic Capacity, Lung Function, and Hematological Variable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 Medicine, 15(2), 379-86.

撰文:Eric Poon(運動科學博士生,認可體能訓練專家 NSCA-CSCS,運動生理學家 ACSM-EPC)
原文請按此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戴口罩運動等於「高原訓練」(Altitude Training)?

Posted on

【香港足夢・李樂謙】年少志高目標衝出香港

【體路專訪】香港,一個千多平方公里的石屎森林,容納了近800萬人,也蘊藏著近800萬個夢想。為香港在綠草場上灑熱血,是葉鴻輝、陳晉一、鍾貝琪、馬澤純、李樂謙、高栢齡,和所有足球員的夢想。但在球場以外,他們與大家同樣在獅子山下18區奮鬥。英雄總從無處來,是他也是你和我;他們的故事,也是你我的故事。

披上紅色戰衣,無分年齡大小。4位港隊「前輩」各有香港故事,兩位小將縱然年紀輕輕,也能娓娓道出屬於自己的足球章節。每人的足球路開端各有不同,李樂謙小時候接觸足球緣於身體一個小毛病,「因為我有少許哮喘,爸爸又不想我服藥,於是帶我去游水和踢波令身體強壯一點,之後因為能與人合作互動、較有趣開心,所以選擇了足球。」從強身健體到興趣盎然,他從5歲半開始就在成長路上追逐足球。

細說著爸爸以往常花時間帶他踢波,元朗大多數球場也留下過腳毛,但始終有一個是最重要、最特別,「有一次在安興街踢波,怎料有位教練過來問有否興趣加入區隊,當時也沒想太多,有波踢就去踢。」入選區隊後似乎一切順利,卻因身型而旁落港青選拔。幾經艱苦,李樂謙終於由落選到正選,去年的亞少盃外圍賽亦有隨隊遠征新加坡。

面對東道主一仗,港隊在補時得到十二碼,出任左閘的他一射中鵠「絕殺」對手。「教練在賽前會議指派我主射也有點驚訝,因為我不是經常做劊子手,而且又不是特別好,可能是我夠冷靜吧。」最終港隊未能出線,但其通訊軟件大頭貼至今仍是那記極刑的照片,「雖然當時沒有表現出來,但其實內心很興奮。」隨隊出征過後,李樂謙更明白港隊背後的意義,也更想將目標放得更遠──到外國效力職業球隊。

虎豹駒有食牛之氣,這是李樂謙的香港故事。

圖:Brian Ching
文:麥景智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Issue#46

Sportsroad Junior

Sportsroad Junior》為全港首本月刊學界體育報,創刊號於2016年1月隆重出版,內容涵蓋全港各區學界體育賽事,現時派發據點超過全港200間中、小學。我們正陸續增加免費派發的學校數目,如學校有興趣訂閱本刊,請電郵至 junior@sportsroad.hk,或填寫網上訂閱表格,並留下負責老師、班級數目、所需訂閱數量等資料,我們會盡快回覆及安排,謝謝你對《Sportsroad Junior》的支持。

我們目前亦設有以下公眾派發點:油麻地Kubrick書店尖沙咀YMCA會員服務部修頓室內場館票務處麥花臣室內場館九龍灣Mega Ice元朗區體育會沙田體育會大埔體育會北區體育會荃灣球星羽毛球專門店,數量有限,派完即止。另外,我們亦有個人訂閱服務,詳情可按此瀏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足夢・李樂謙】年少志高目標衝出香港

Posted on

【棍網球】S&C教練特製針對性訓練餐單 助港隊發揮最大長處

棍網球,香港棍網球代表隊,S&C教練
黃思瀚為香港男子棍網球代表隊成員,同時亦為香港棍網球總會肌力與體能訓練教練

【體路專訪】上文介紹過肌力與體能訓練(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簡稱S&C)教練的工作,今次繼續請來香港棍網球總會的S&C教練黃思瀚(Wesley),談談其職務如何實際地為香港棍網球代表隊帶來益處。

相關文章:S&C教練淺談隊中角色 宏觀微觀兼顧的橋樑

S&C教練並不等同私人健身教練,後者一般協助受訓對象改善體態,S&C教練卻是針對球會或有一定水平的運動員,其主要職責包括:

1. 為球隊製定周期性的健身訓練計畫,以提升運動表現。計劃要讓球隊打法切合教練目標,並透過科技記錄球員數據,讓教練團評估球隊狀況。

2. 減低運動員受傷的機會,如透過製定訓練計劃強化運動員的身體,並避免訓練強度太大落差而引致傷患。

3. 擔任球隊的橋樑,與主教練、球員、球隊醫生、物理治療師等溝通,令球隊運作事半功倍。

棍網球,香港棍網球代表隊,S&C教練

S&C教練的工作如何實際為球隊帶來好處?作為香港棍網球總會的S&C教練,同時為香港男子成年代表隊成員的Wesley就提到,訓練的關鍵是要能夠「應用」到場上。他以自己為例:「我在大學時修讀運動科學,當時也會到健身室訓練,覺得身型健碩一點後,力量也會較大,打球表現也會更好。但接觸S&C的系統性訓練後,才真正能針對運動所需要運用的肌肉作訓練,之後在場上的速度才有明顯提升。」換句話說,個人健身或許只能做到籠統地提升力量或速度,如何把力量與速度的提升應用到球場上,從而令打球表現提升,就屬於S&C的範疇。

棍網球,香港棍網球代表隊,S&C教練
相片由香港棍網球總會提供

然而S&C教練的職責並非只為提升運動員的個人表現,而是要考慮球隊整體發展方向,因此Wesley要不斷與主教練溝通,只有知道主教練對球隊風格的期望後,才能定下相應的訓練計劃。就香港隊而言,訓練就要既助球隊提升力量,同時又兼顧到速度,Wesley指:「香港隊如一般亞洲球隊一樣,身型不及歐美國家的運動員,在棍網球這項可以衝撞的運動中,力量會較為輸蝕。因此我們一方面要提升基本力量,同時又要保持到速度的優勢。」他提到,如果沒有S&C教練,多數的球隊教練會自行在訓練中加入體適能元素,但效果自然會打折扣。

棍網球,香港棍網球代表隊,S&C教練
香港隊球員身形不及歐美國家球員(相片由香港棍網球總會提供)

除了為球隊訂立訓練計劃之外,S&C教練亦要在臨場發揮功能,比如在比賽時記錄表現以助之後作數據分析。Wesley分享自己以S&C教練身份隨隊出外集訓與比賽時的日常工作:「每次到達外地,首要協助球隊適應當地的氣氛與飲食,觀察他們的休息、食量是否足夠,或者訓練量是否合適而讓他們發揮得最好,甚至可能要在酒店做基本的體能測試。」大至因應球員狀態而為教練提供排陣建議,小至住宿的打點,Wesley都會盡量為球員安排好,「比如說球員睡眠質素差,就要為他找出原因,可能是因為枕頭太薄,我們就為他多加一個。睡得不好看似小事,但如果是到外地比賽3星期,對球員的影響就很大。」Wesley看似細微的從旁協助,卻讓球員能無後顧之憂地作賽。

棍網球,香港棍網球代表隊,S&C教練
相片由香港棍網球總會提供

S&C教練另一職責是減低球員傷患的機會,Wesley在日常訓練以致隨隊外出時都會要求運動員透過運動自覺強度(Rated Perceived Exertion)來自我評分,從而了解運動員的身體狀況,避免訓練量及強度太大落差而引致傷患。其次Wesley會透過有系統的訓練強化棍網球運動所用到的相關肌肉,助港隊成員避免不必要的傷患,如筋腱發炎、拉傷、扭傷等,Wesley指:「監察球員的訓練量,藉數據記錄容易受傷的隊員,以及容易受傷的位置,就能以訓練應對。」一直記錄的數據顯示棍網球港隊近年傷患情況持續改善,Wesley謙指不能說是他和另外幾位S&C教練的功勞,當然這是球隊上下共同努力的成果,但串連起所有人的正正就是S&C教練。

圖、文:何子淵(部分相片由香港棍網球總會提供)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Issue#46

Sportsroad Junior

Sportsroadjunior46

Sportsroad Junior》為全港首本月刊學界體育報,創刊號於2016年1月隆重出版,內容涵蓋全港各區學界體育賽事,現時派發據點超過全港200間中、小學。我們正陸續增加免費派發的學校數目,如學校有興趣訂閱本刊,請電郵至 junior@sportsroad.hk,或填寫網上訂閱表格,並留下負責老師、班級數目、所需訂閱數量等資料,我們會盡快回覆及安排,謝謝你對《Sportsroad Junior》的支持。

我們目前亦設有以下公眾派發點:油麻地Kubrick書店尖沙咀YMCA會員服務部修頓室內場館票務處麥花臣室內場館九龍灣Mega Ice元朗區體育會沙田體育會大埔體育會北區體育會荃灣球星羽毛球專門店,數量有限,派完即止。另外,我們亦有個人訂閱服務,詳情可按此瀏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棍網球】S&C教練特製針對性訓練餐單 助港隊發揮最大長處

Posted on

【港超聯】傑志簽前西甲中場 「超援」巴爾拿:同鄉隊友對香港只有好評

【體路專訊】港超聯衛冕之師傑志今日(10日)宣布,簽入巴塞隆拿青訓產品、曾效力愛斯賓奴及華歷簡奴等西甲球隊的中場巴爾拿。這名符合港超聯「超級外援」資格的31歲中場於視像記者會上透露,來港前曾詢問兩名同樣來自西班牙的新隊友意見,亦有特意觀看本地聯賽賽事,會全力協助傑志在今季取得成功。

巴爾拿透過視像記者會與傳媒見面。(畫面截圖)

 

傑志今午宣布簽入出任中場中的巴爾拿,成為陣中第6名外援。巴爾拿早在上月25日已經抵港,隔離14日期間亦不時在個人社交網站上載健身的短片,並在新型肺炎病毒檢測呈陰性後今日正式向球隊報到。因疫情關係未能舉行記者會下,傑志改為巴爾拿舉行網上視像發布會。不過巴爾拿的英文水平一般,回答記者問題時大多只能「一句起、兩句止」。他指對加盟傑志感到榮幸,會全力為球隊爭勝:「我會盡全力在各方面幫助球隊,希望球隊可以取得成功並與隊友一起享受球季。」

在朝鮮球隊或被禁賽下,傑志來年大有機會出戰亞冠盃分組賽,巴爾拿指亞洲賽是其中一個吸引其加盟原因,來港前亦有留意本地聯賽:「我來港前看過數場聯賽及盃賽,加上經理人在秋天向我提及今次機會後,我也詢問過Manu(加維蘭)及Dani(丹尼)的意見,他們對這個城市和這球會只有好評。」他又透露隔離14日期間感覺良好,非常期待球季重開後落場比賽。

傑志總教練朱志光就透過球會表達對巴爾拿寄予厚望,認為這位西班牙中場可帶領球隊更上層樓:「巴爾拿是一位攻守兼備、且富領導能力的中場球員,他擅長控制球賽的節奏,亦有豐富的比賽經驗,期望他能以身作則,在場內場外為隊中年輕球員樹立好榜樣,加速他們的成長。」巴爾拿將穿起37號球衣作賽,並透過球會解釋原因:「這是我初登職業賽場時穿的號碼,因此對我有獨特的意義,感謝隊友把它讓給我。」穿著37號的小將唐曉峰將改穿36號。

現年31歲的巴爾拿出身自巴塞隆拿青訓,但未從為一隊上陣下於同市死敵愛斯賓奴出道。效力4季後,巴爾拿轉投華歷簡奴,及後曾效力格蘭納達、澳職的墨爾本勝利及希臘超聯的艾杜美圖斯,於墨爾本期間亦曾在亞冠盃上陣。曾在西甲及澳職效力的他符合今季「超級外援」資格,並與基爾頓、加維蘭、朴俊炯、蘇沙及杜馬思組成傑志的外援名單。值得一提,蘇沙及杜馬思即將夠期領取特區護照,可以本地球員身分註冊。

文:麥景智
圖:傑志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傑志簽前西甲中場 「超援」巴爾拿:同鄉隊友對香港只有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