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田徑測試賽】楊文蔚回歸「師妹」更搶鏡 鄧伊程1米77刷新PB

田徑,季前測試賽
左起:周君穎、鄧伊程、楊文蔚

【體路專訊】楊文蔚回歸!這位香港跳高紀錄保持者經歷近2年養傷後,今日(20日)終於在「季前田徑測試賽2021」上復出,以短程起跑跳出1米62。不過女子跳高比賽以鄧伊程最搶鏡,今日成功躍過1米77,刷新個人最佳成績(PB)。

田徑,季前測試賽

隨著疫情緩和,今年首項本地田徑賽事「季前田徑測試賽2021」於今周末舉行,亦是香港田徑總會繼去年尾後再度舉辦比賽。賽事繼續閉門上演,並執行防疫措施如進場入士需填寫健康申報表、運動員除熱身跑步及比賽外均需佩戴口罩等,而徑項賽事以4人一組隔線道進行、田徑項事則只設4次試跳或試擲。

田徑,季前測試賽

田徑,季前測試賽
楊文蔚今日復出

首日焦點落在楊文蔚身上,這位港隊跳高代表2019年5月時右腳阿基里斯腱斷裂,休養近2年後終在今次比賽上復出。不過楊文蔚今日僅以3步短程助跑起跳,最終在1米55、1米59及1米62均一跳過桿後,在1米65三次試跳失敗,以第6名完成賽事。

田徑,季前測試賽
楊文蔚以短程助跑

田徑,季前測試賽

田徑,季前測試賽
復出首跳輕鬆過桿

楊文蔚賽後心情大好,並指自己已大致康復、恢復受傷前的水平:「太久未有比賽,都有一點緊張。暫時還在進行短程練習,練習內容及表現都與受傷前相若,現在需要減重。」她指在受傷期間對跳高有新體會:「受傷時許多練習不能跳,過程中反而對技術有更多理解。今日表現不過不失,做到自己目標。」她期望在5月恢復全程起跳,並會以今年尾的全運會作為目標,但強調「最重要健康,無病無痛!」

田徑,季前測試賽
周君穎
田徑,季前測試賽
鄧伊程

與楊文蔚同場作賽的「師妹」鄧伊程及周君穎則分別在比賽中做出PB。鄧伊程今日成功跳過1米75已刷新2019年做出的個人最佳(1米73),隨後挑戰1米77時亦在第三跳成功過關,最終雖然未能越過1米80,但仍把PB推前4厘米。周君穎則在跳過1米69後直接挑戰1米75,最終在第三跳成功,同樣刷新個人最佳。

田徑,季前測試賽

21歲的鄧伊程最近轉當全職運動員,她賽後指因練習無須再周車勞頓,治療及休息較以往好,故此今日都期望自己能做出PB。提及接受全職訓練的目標,她則指:「早前因疫情而未有場地訓練,因此決定轉全職。許多人會覺得全職後要有好成績,但我不想給自己太壓力,練得好、比賽跳得好就可以。」她指短期目標希望跳過1米80,以及希望參加今年底的全運會。

田徑,季前測試賽

「季前田徑測試賽2021」明日將上演第2日賽事,男、女子跳遠香港紀錄保持者陳銘泰及俞雅欣將分別登場。

相關報道:張宏峰調整心態望再突破 呂麗瑤「順其自然」衝奧

圖、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田徑測試賽】楊文蔚回歸「師妹」更搶鏡 鄧伊程1米77刷新PB

Posted on

【Junior・專訪】蔡穎怡:我溜故我在

【體路 X Junior】刻板印象,意指人類對於某些特定類型的人、事、物的一種概括看法。滑板?是反叛的街童活動;滾軸溜冰?是輕鬆的小孩運動;這些也許就是大眾對滾軸運動的刻板印象。但香港城內仍有不少滾軸運動員正在奮鬥,即使贏了全港冠軍、全國冠軍榮譽咁大件事都無人講,不過他們不會輕易放棄。原因很簡單,是對運動的愛,也是對項目的責任。

滾軸溜冰,一雙鞋下4個滑輪,雙腿主人一轉一跳,溜冰鞋隨音樂升起,各樣花式在場上呈現眼中。蔡穎怡6歲首次接觸滾軸溜冰,慢慢就沉醉於當中的花式項目。「父母最初是想我做運動變得健康,但當我參加過比賽、發現可以穿著裙扮子靚就覺得很吸引,又能認識很多朋友,於是便繼續玩下去。」溜過小學、中學和大學,到預備戴四方帽的一天,她意識到留下來溜下去在香港並非主流,「有些師姐讀完大學、鬥完最後一次比賽後會為掛靴感到高興,我很奇怪她們似乎不太喜歡溜冰。當時的標準似乎是畢業後就不再踩,但我不想跟隨她們的步伐,而且出外比賽更發現原來整個世界都不一樣。」如是者,蔡穎怡便成為了香港首位職業花式滾軸溜冰運動員。

是首位,也是唯一一位。苦無同伴之餘,蔡穎怡於2012年更與舊教練分道揚鑣,在本地難覓新師下唯有將目光放到海外,到不同地方跟隨當地冰會訓練,沒料如此一著卻令她眼界大開,也不感孤單。「雖然我並不真正屬於他們的隊伍,但他們仍會當我是成員一份子。即使我回港以後也繼續和我聊天,練習上有問題也可以直接提問,所以我經常也說是個溜冰大家庭。」

溜而優則教 培育新血

然而,滾軸溜冰自上世紀8、90年代曾經流行後,在香港就一直未再沒得到大眾注目,不僅新血銳減,也與資助相距愈來愈遠。同時,城內「請勿進行滾軸溜冰」的告示隨處可見,腳下之輪甫踩在地上已見保安驅趕,加上疫情之下連正規滾軸溜冰場亦要關閉,「其實視乎你肯不肯去找地方,像外國封城時亦有選手在停車場和馬路旁練習。上帝關了一扇門,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所以不會完全沒有方法的。」樂天知命故不憂,哪裡有空地,哪裡也可是蔡穎怡的訓練場,就算得不到與「港隊代表」相稱的支援,也沒有撲滅她心中那團火。「只要能達到目的,過程不是一個問題,而我的目的就是去比賽。或者『衰啲講句』,只要你有獎,在別人眼中就是刻苦地去克服困難。」

說到獎項,蔡穎怡在的確首屈一指。35次全港冠軍、全國賽金牌、亞錦賽銅牌,她的獎盃櫃裡收藏了各大小比賽的戰利品,滾軸生涯至今已逾15年,但仍未想過放棄。「除了還喜歡和仍有東西想挑戰外,看到這項運動現時後繼無人就有種使命感,像被滾軸溜冰選中了我一樣。」由初出茅廬時每組數十人一同出賽,到如今的香港公開賽對手單手可數,既是無奈也是可惜,加上資源愈少,教練、推廣也愈少,對新一代的吸引力自然遠不及其他運動,難吸新血又令提升地位的競爭力愈見低落,花式滾軸似是陷入惡性循環。但也正因如此,她近年溜而優則教,希望「被選中的自己」可為滾軸溜冰選出新人,「一直埋怨都沒用,反而想去自己創造條件,沒有隊友就教人再建立隊伍,沒環境、沒氣氛的話便去建立。」

不比較 只管向自己方向走

作為香港花式滾軸「一姐」,蔡穎怡亦曾經獲體院資助訓練,但著實難以完全支持生計。再經歷一整年疫情令賽事甚至訓練停擺,她眼見身邊的體院運動員朋友仍得以繼續練習,也只一笑置之,「沒比較就沒痛苦,愈計較就只會愈不開心,所以不會太有不公平的感受。我覺得只要能夠生活就可以了,社會每天都在變,只要做的事是順著我的方向去便可。」社會在變,但「有成績才有資源」這定律卻一直未變。雖然蔡穎怡強調一切獎項都不能定義她的成就,但成績這回事仍自有其作用,「像單車般要有這麼多世界冠軍才有一個單車館,我們甚麼都沒有,根本冇牙力,連在溜冰場加建上蓋都難,始終有成績才能爭取更多東西。」

「我常說,我溜故我在。有滾軸溜冰才有蔡穎怡。」由畢業後「反傳統」繼續穿上溜冰鞋,到捱過一人之境,蔡穎怡在這條溜冰路上總是撥著大霧默默地覓去路。也許對她、對整個花式滾軸界來說,成功不必我在,功成自然有我,「如果我對這運動有貢獻,可能100年後都有人記得我,但更重要是這項運動在香港是否仍然存在。」

蔡穎怡檔案
出生日期:23/6/1989
項目:滾軸溜冰(花式)
曾獲獎項:
2019年全國輪滑錦標賽女子成年組單排賽冠軍
2012年亞洲輪滑錦標賽女子單人綜合季軍
35次全港冠軍

文:麥景智
圖:李子正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Issue#47

Sportsroad Junior

SportsroadJunior,Junior47

Sportsroad Junior》為全港首本月刊學界體育報,創刊號於2016年1月隆重出版,內容涵蓋全港各區學界體育賽事,現時派發據點超過全港200間中、小學。我們正陸續增加免費派發的學校數目,如學校有興趣訂閱本刊,請電郵至 junior@sportsroad.hk,或填寫網上訂閱表格,並留下負責老師、班級數目、所需訂閱數量等資料,我們會盡快回覆及安排,謝謝你對《Sportsroad Junior》的支持。

我們目前亦設有以下公眾派發點:油麻地Kubrick書店尖沙咀YMCA會員服務部修頓室內場館票務處麥花臣室內場館九龍灣Mega Ice元朗區體育會沙田體育會大埔體育會北區體育會荃灣球星羽毛球專門店,數量有限,派完即止。另外,我們亦有個人訂閱服務,詳情可按此瀏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Junior・專訪】蔡穎怡:我溜故我在

Posted on

香港手球代表謝永輝網誌:當個斜槓族 職涯新趨勢

謝永輝,手球,香港運動員網誌

【運動員網誌】自法國回港已經半年多, 每次見到朋友都會被問:「你依家返緊咩工呀?」 這句話在香港等於問候語,已經取代了「你好嗎?」面對這個問題,學生時代大條道理說畢業才打算,畢業第一年就說先找找方向不著急,畢業第二年我就去了法國工作假期,到現在回來了,踏入第三年,已經避無可避,好像真的是要找一份工作。

究竟要找一份什麼工作?任性的我告訴自己起碼要找一份有興趣的工作,要不然上班會渡日如年。大家可能已經覺得我這個想法太天真,那裡會有一份不沉悶的工作?又有什麼工作是不會不斷重複的?

我想當紀律部隊,身邊有紀律部隊朋友說早幾年與晚幾年分別不大, 都建議先嘗試自己想做的事情,試過再投考也未遲。當然也要冒著投考失敗的風險。我想一直當手球教練,但市場之細,根本不會有足夠的教練工作,即使執教兩三支球隊,一星期五天,都只佔用了放學後晚餐前兩、三個小時,其餘時間就需要找其他工作。做健身教練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我卻在面試時說明希望繼續執教手球及出席香港隊晚上的訓練,老闆當然不會考慮我荒謬的要求,在黃金時間不能工作,那僱用我的價值在哪裡?最後我自己作出總結,除非放棄當手球教練或者放棄出席訓練,否則不會有人會僱用我。

謝永輝,手球,香港運動員網誌

謝永輝,手球,香港運動員網誌

時間慢慢過去,我開始找到一份又一份我認為適合的工作,並將它們拼在一起。這個模式被稱為「斜槓族」,意思是沒有一份全職工作,但會身兼多職的人。在之前年代根本沒可能有這種工作模式,通常都是找一份穩定工作,福利好,起碼生活有保障。但撞上疫情,經濟停擺,即使以前的鐵飯碗都突然變得不再穩定,即使行業本身有多蓬勃,受疫情影響,自己隨時都會被裁掉。

不知那來的運氣,不同的興趣慢慢變成工作機會。過去一年在法國剪片的經驗,有人會找我幫忙,也有人會請我當他們的私人健身教練,也有學校希望我繼續線上教學。我甚至申請了做外賣員,有空時就去工作一下,當享受一下開車的快感。有時間有興趣就去工作,正因如此,我卻不斷吸收各方面的知識。如何令剪片技術更好、如何去做線上訓練、如何設計更適合的訓練計劃等等。 雖然每天都做著重複的工作,但因為身份不斷轉換,感覺又不像重複,總保持著新鮮感。

謝永輝,手球,香港運動員網誌

現在當斜槓族絕對是人生一個投資,可能我過一段時間最後也是找一份全職工作,又有可能做斜槓族比全職工作更好,誰能說定。

現時我還想從自己感興趣的方面吸收新知識, 因為有興趣所以想學更多。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手球代表謝永輝網誌:當個斜槓族 職涯新趨勢

Posted on

【港超聯】疫情下球場半滿掛紅旗 朱志光:難得並非生死戰也有如此人數

【體路專訊】港超聯今日(19日)的「宿敵大戰」為本地聯賽寫下歷史,於旺角場以3101的人數掛起代表全場爆滿的紅旗,成為疫情下另一次全場爆滿。傑志與東方龍獅這對冤家季內第3次碰頭首度未分高下,各有丹恩奴域及艾華頓入球各一言和。兩隊主帥均稱今仗並非聯賽生死戰,並希望不只「東傑」才有巨大號召力,球迷能在往後的比賽繼續入場。

東方的球迷區移至大鐘底。

傑志對東方的這場大戰早在周中已掀起氣氛,預售門票早早售罄令不少球迷今日提早到旺角場排隊購票。排頭位的球迷在即場門票開售前5小時已到達花墟,其後到黃昏更有近200名球迷排隊。足總在7時10分、即開賽前50分鐘掛起紅旗,宣布全部門票已經售罄,繼周日傑志作客流浪再次全場爆滿。儘管如此,在疫情令座位減半的情況下,最終入場人數只有3101人,不過已屬近季新高。港超聯疫情前的最後一次「爆棚」已是2016至17球季煞科戰,對賽雙方同樣為傑志及東方。傑志今仗下半場有丹恩奴域再在對方身上入球領先,但被艾華頓的「世界波」追和,最終在3101人見證下以各一言和。

朱志光

傑志首循環小勝東方1球,今仗卻被對方逼和,但主教練朱志光不認為是失掉兩分:「對方是班霸來的,跌了兩分?不是吧!今場是榜首大戰,見到大家都不想輸而有點保守。如果我們領先後沒有犯錯也許可以1:0完場,但比賽就是比賽,球員的紀律性已經很好。」東方追和的一球是艾華頓右路大位「笠」死王振鵬,正正是朱志光口中的犯錯:「我們看了艾華頓幾屆,知道他的踢法,所以操練時都提點要讓他落底線,可能球員比賽途中心急起來便被他推大位。」

談及今仗「扯紅旗」,朱志光直言希望藉此令更多人留意本地足球:「我覺得今仗都頗緊湊,球迷都應該享受的,而且今仗不是生死戰或淘汰賽,有這個人數都很難得。但希望不只是東方傑志才有這個吸引力,其他比賽都可以更多球迷。」旺角場上一次掛起紅旗正是傑志2017年煞科戰反壓東方奪冠一仗,他笑言自己不是算命佬、不能評論是否奪冠吉兆,但認為聯賽兩次面對東方的成績已算滿意。

李志堅

東方主教練李志堅則直言落後下追和對球隊聯賽的未來非常重要,但認為今仗並非生死攸關:「聯賽3循環『流流長』,即使這兩仗我們沒有失分都不代表可以穩定下去。我亦向球員說今仗不需要孤注一擲,當然取勝是最好,但不需要太大壓力,如何調動和休息才是重點。」射手盧卡斯今日不入名單,入球功臣艾華頓尾段傷出要抬離場,李志堅坦言傷病問題一直困擾球隊:「艾華頓受傷當然擔心,但我要強調任何一個球員受傷都會擔心。事實上傷病是好大困擾,你見到我們數個外援都受傷,希望艾華頓傷勢不要太嚴重。」對於今日的球賽氣氛,「堅Sir」稱早預期今仗會有可觀人數,並希望每場本地球賽都有更多人關注。

在擔架上的艾華頓完場後眼泛淚光。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疫情下球場半滿掛紅旗 朱志光:難得並非生死戰也有如此人數

Posted on

【壁球主席盃】再吹冷風!劉子均勇挫葉梓豐 明撼黃祉謙爭冠

壁球,主席盃,劉子均
劉子均(香港壁球總會相片)

【體路專訊】壁球主席盃今日(19日)上演4強賽,男子組吹起「冷風」,3號種子劉子均成功「以下犯上」,局數3:2擊退頭號種子葉梓豐;4號種子黃祉謙則3:1力挫2號種子梁子軒晉級。女子組冠軍則會由前2名種子何子樂及廖梓苓爭奪。

葉梓豐連續兩日均受惠於對手退賽而不戰勝,今日4強賽才正式在這項比賽中登場,迎戰3號種子劉子均。兩人甫開賽即展開激戰,劉子均在先失7:11下連贏兩局11:8、11:9反先,惟第四局手執「賽點」未能乘勢追擊,輸10:12令比賽進入決勝局。不過劉子均在決勝局表現較佳,終以11:7結束這場55分鐘的激戰晉級,明日將與黃祉謙爭奪冠軍。賽事4號種子黃祉謙則與梁子軒打足67分鐘後以3:1(11:8、11:6、11:13、11:7)取下勝利。

壁球,主席盃,黃祉謙
黃祉謙(香港壁球總會相片)
壁球,主席盃,何子樂
何子樂(香港壁球總會相片)
壁球,主席盃,廖梓苓
廖梓苓(香港壁球總會相片)

女子組4強方面,頭號種子何子樂直落3局11:8、11:6、11:7擊退3號種子湯芷穎晉級。另一場賽事則由爆冷晉級4強的非種子球手陳善鈺挑戰2號種子廖梓苓,後者憑較佳表現以3:1(11:9、11:13、11:8、11:9)取下勝利,將與何子樂爭奪冠軍。

主席盃決賽將於明日(20日)舉行,下午4時將先上演女子組決賽,男子組決賽緊隨其後。香港壁球總會將進行網上直播。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壁球主席盃】再吹冷風!劉子均勇挫葉梓豐 明撼黃祉謙爭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