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肌腱炎,好難醫?

【體路專欄】「我傷咗條筋!」相信對於常做運動的朋友而言,這句說話應該並不陌生。不過,筆者發現仍然有不少人混淆「筋」和「韌帶」。一般人稱的「筋」,其醫學名為「肌腱」,是肌肉連接骨頭的部分;而「韌帶」則是連接骨頭與骨頭之間,其彈性一般比肌腱堅韌。當我們運動時,肌肉反覆的收縮會經肌腱把力量傳到連接的骨頭,令關節活動。這一拉一放的動作,使肌腱承受著一定程度的拉扯力、剪力或擠壓。

蒼天造萬物很玄妙,正因為肌腱承受著不同程度的拉扯,其纖維組織在正常情況下並沒有大量血管,否則當受拉扯或擠壓時,血管便很容易受破壞。反過來說,若肌腱受到超越正常的負荷而造成組織撕裂或引起發炎,其缺乏供血的「先天性」特質便會使肌腱的復原能力比預期的時間長。

新冠病毒疫情期間,不少運動設施都關閉了。隨著近期確診數字回落,設施重開,不少市民開始進行「報復式運動」,令運動量在短時間內一下子激增。試想像,如果大家好像超級跑車般高性能,能夠輕而易舉地從零加速到一百的話,固然問題不大。但以一般人而言,若長時間缺乏運動下突然又打波又健身,很容易出現肌腱急性拉傷。如果拉傷的程度不太嚴重,只要配合適當的消炎方法、相對休息和漸漸受力的大原則去治療,一般需時約四至六星期左右應可痊癒。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醫學,體路專欄
筆者在「中大運動醫學日2020」的講座中,與市民大眾分享肌腱炎的小知識。

然而,不少肌腱炎個案並不是處理得如此順利的。一般人都會以「腫」、「痛」的準則去判斷自己是否痊癒,但在運動醫學的層面卻並非如此。「腫」和「痛」在急性發炎期會比較明顯,通常在受傷後兩至三星期左右消散。正如前文提及,肌腱的供血能力不算充足,其需要的修補和重整期相對較長。不少人誤以為沒有「腫」和「痛」,就可以一如既往地回復原本的運動,但事實上受傷的肌腱根本尚未復原。這樣一來很可能會造成慢性勞損,二來由於未復原的肌腱能承受的拉力有可能大打折扣,再次出現急性拉傷的機會亦都大大增加。

如肌腱出現慢性勞損再加上急性拉傷的話,其復原時間可能會長達六至十二星期,甚至更長。假如治療系統有序,醫者和患者都有耐性讓肌腱在良好的環境去修補和重整,重返賽場的日子理應指日可待。但是,對運動愛好者來說,好幾個月的時間的確有點漫長。不少喜歡運動的朋友,甚至職業運動員,都未能捱過這些日子,或由於種種因素(如怕停止運動會越來越肥胖、接二連三的比賽期等等)而失去應有的耐性,最終卻反而害了自己。

除此之外,隨著肌腱慢性發炎,有部份纖維組織出現老化的跡象。近期醫學研究認為這些老化的組織不能完全回復正常的模樣,令患者和醫者在治療方向出現不少迷思。不過,運動醫學界現時普遍都認為治療方針不應只在「減痛」或「消炎」,反而更應著眼於增加肌腱負荷的能力(tendon load capacity),透過於治療中加入具針對性、主動式的運動處方,令受傷的肌腱隨著由輕至重、不同的受力模式、拉扯程度等等去加強其負荷的能力。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醫學,體路專欄
運動處方治療:當右腳半蹲時,小腿肌腱作離心性收縮((eccentric contraction),亦同時把左腳向外移動,兼具訓練動態平衡的作用。

近期運動醫學界亦嘗試運用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platelet rich plasma injection)、體外衝擊波(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等治療方法去刺激「先天性」供血不足的肌腱,促進組織再生機能,這些治療在一些臨床研究上曾經顯示有某程度的作用。值得留意的是,這些治療並不能取代針對性、主動式運動處方治療,增加肌腱負荷的能力。而有些研究更認為結合兩者(被動式刺激治療後加上主動式運動處方)可能比單一方法(被動式刺激治療或主動式運動處方)更為有效。不過,醫學文獻推陳出新,相信未來會繼續有更多學者發表更新、更有效的治療方法。當然,每個患者都有其強處弱項,患者應聽從醫囑,才能接受個人化和有效的治療。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專欄】

參考資料:
Cook JL, Rio E, Purdam CR, et al. Revisiting the continuum model of tendon pathology: what is its merit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Br J Sports Med 2016;50:1187-91.



文:李偉俊博士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香港運動醫學及運動科學學會委員(2020-22年)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肌腱炎,好難醫?

Posted on

【香港50系列賽】本地越野賽重啟 黃美欣破紀錄封后

香港UltimateChampions越野跑.香港50系列賽,越野跑

【體路專訊】因疫情影響已有一年沒有舉辦的越野跑活動終於重啟!第一場2021香港Ultimate Champions越野跑比賽 25公里 – 香港50系列賽 – 香港西部已周日(11日)圓滿舉行,本地跑手鄭家盛及黃美欣分獲全場第3及女子組冠軍,因而獲得世界Skyrunning冠軍賽參賽資格。

賽事由城門水塘出發,經龍門郊遊徑、川龍林道,由大帽山一側到禾塘崗、下降200米到荃錦坳後登上香港最高的山峰大帽山,再沿麥理浩徑第八段攀到四方山、越過富有挑戰的大城石澗,最後回到終點城門水塘。

香港UltimateChampions越野跑.香港50系列賽,越野跑,黃美欣
黃美欣

最終法國選手Guillaume Perrot以2小時13分39秒奪得總冠軍,打破Vlad Ixel的賽事紀錄,將紀錄時間縮短了超過6分鐘。香港選手黃美欣則以2小時46分40秒的好成績衝線奪得女子組冠軍,同時刷新Wendy Porterfield所創紀錄,把舊績推前8分鐘,另一本地精英跑手鄭家盛就以2小時20分30秒奪得全場第三。

香港UltimateChampions越野跑.香港50系列賽,越野跑,鄭家盛
鄭家盛

黃美欣賽後表示:「因為這是一年多以來的首場正式比賽,覺得很開心。賽事防疫措施做得很好,我們比賽前後及距離起終點100米內都戴了口罩,比賽前也做了新冠檢測以及量體溫。我希望沒有疫情以後可以繼續比賽。」

資料來源: 動感亞洲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50系列賽】本地越野賽重啟 黃美欣破紀錄封后

Posted on

【港超聯】飛馬復仇反勝理文 傑志謝家強地標戰輕取晉峰

【體路專訊】港超聯今日(11日)上演兩場賽事,分別由榜首的傑志主場迎戰晉峰,以及理文硬撼天水圍飛馬的「三哥」爭奪戰。主場出戰的理文上半場憑列斯奧先開紀錄,不過換邊後防守不集中下被達施華連入3球,結果被反勝3:1。飛馬季內首次擊敗理文之餘,亦以4分繼續領先對方、暫時穩坐第3名。傑志在頭場就有丹恩奴域取得2球,加上何振廷「開齋」以3:0輕取晉峰。

尾場在將軍澳運動場上演3、4位對決,賽前踢少一場、落後1分的理文有金承龍及顏樂楓受傷,前者更不入大軍名單;飛馬就以強陣出擊,達施華、山度士及孫銘謙在前線攻堅。主隊開賽12分鐘先開紀錄,洛迪古斯接應角球二傳,隊長列斯奧小禁區內力壓對手頂入。交出助攻的洛迪古斯其後亦有機會,不過其近門頭搥被梁興傑回身撲出。飛馬在中段開始取得愈來愈多攻勢,先有古安奴在越位情況下幾乎逼得列斯奧「擺烏龍」,再有山度士的快射被袁皓俊救出,理文保持一球優勢完半場。

達施華無人看管下頂入。

達施華快射成3:1。

換邊後飛馬大舉反擊,早段有黎格爾入楔快射被袁皓俊救出,前者之後在禁區內頭搥攻門又中楣彈出。理文受壓下後防多次失誤,誤傳及解圍不佳等經常在後場出現,包括袁皓俊一次出迎解圍不遠被達施華射空門,不過不中目標。飛馬61分鐘換入羅曉聰,此子落場7分鐘後便交出助攻,傳中予達施華尾柱無人看管下頂成平手。被追和後的理文一度再次強攻飛馬,不過亞哥斯達及洛迪古斯的射門先後逃不過梁興傑的十指關,洛迪古斯另一腳勁射又擊中門柱,更埋下輸波伏線。達施華83分鐘先在禁區內快射成2:1,5分鐘後再把握沙普夫及列斯奧連環失誤上演「帽子戲法」,最終飛馬反勝3:1繼續坐穩聯賽第3名。

郭嘉諾(右)

飛馬管理層即場宣布,有落場的球員獎金將會加碼。飛馬面對理文遇到三連敗後,終由首次對碰的1:5變成今仗反勝3:1,主帥郭嘉諾直言非常開心:「之前對理文都是表現好但輸波,所以今次的戰術是先想不輸,始終不想輸第4次。上半場有幾球都被袁皓俊救走,不過達施華夠好運,行過都有波到腳。」他又稱今仗與對方主帥陳曉明有很多戰術上角力,值得球迷重溫整場比賽:「我從他身上都學到很多東西,有時候當我擺陣後他又臨場有轉變也令我很吃力,但我很享受這種與其他教練在腦筋上的角力。」

飛馬賽後領先理文4分,確定暫時可坐穩第3名,不過郭嘉諾未將球隊放在爭標行列,直言希望下季增強人腳後再望爭標,又稱從沒希望證明自己甚麼:「今日贏了理文也不代表立刻能做到甚麼,我也想慢慢改善球隊,希望可以繼續下去。球隊的確一直有很多事發生,很多更衣室內外的事我都控制不到。我唯一可做的是令球隊氣氛一直好下去,希望做得幾多得幾多,暫時也很順利的。」

在香港上演首個「帽子戲法」的達施華就直言功勞不止其一人,整隊在落後下的鬥志及拼搏都非常重要,全隊的互信亦十分強。至於理文將帥就沒有受訪。

何振廷射成2:0。
羅碧芝

頭場方面,傑志以強陣迎戰暫排「尾二」的晉峰,當中丹尼、巴爾拿、丹恩奴域及羅拔圖等老將繼續正選,新加盟的謝家強及久休復出的陳晉一先列後備。丹恩奴域開賽12分鐘便接應加維蘭的傳中,於尾柱撞入成1:0。傑志之後未有放鬆,羅拔圖頂中柱後不久便有何振邦撞入至領先兩球。原本擔任第4球證的羅碧芝在飲水時間後頂替何煒昇,是她在上月底性別歧視風波後首次出任主球證。傑志換邊後始「嘆慢板」,最終在65分鐘靠加維蘭搏得十二碼並由丹恩奴域操刀射入,維持30戰果完場。

陳晉一
謝家強

陳晉一及謝家強先後在6685分鐘入替,當中後者是去年10月球季煞科後首次在正式比賽上陣,直言再次踏足賽場的感覺良好:「超過6個月後再次上陣,很開心可以有少許比賽時間,希望下場可以再踢多一點。」這名曾為南華贏得聯賽冠軍的中堅如今為宿敵上陣,笑言已沒有太大感覺:「如果南華還在港超的話可能情況更差,但這就是足球,轉會是很正常的事,沒有太大感覺。」早前曾有指他已領取特區護照,但謝家強今日稱仍在等待英國當局處理其放棄該國護照的申請:「我當然想快點領取護照,足總都給了一封信我幫助加速程序,希望可以趕及在世盃外前完成。」

傑志主帥朱志光就指謝家強相對較年輕,加上技術踢法都適合球隊。談及取得傑志生涯首個入球的何振廷,朱志光稱已預料對方很快入球,近仗的表現及信心都不俗:「但要貫徹水準才可,如果只是『霎眼嬌』就無用。一大堆人讚完你後就無影無蹤,『個頭自己飄起』,所以年青球員都對自己有要求。」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飛馬復仇反勝理文 傑志謝家強地標戰輕取晉峰

Posted on

【競走】程小雅日本20公里賽奪亞 6月轉戰西班牙爭東奧資格

程小雅,20公里,競走
程小雅(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第60屆全日本競步輪島大會今日(11日)假石川縣輪島市舉行,香港代表程小雅出戰女子20公里競走項目,最終做出1小時33分58秒的成績,在4名參賽選手中排名第2。

這天是東京奧運男子50公里競走比賽的日本代表選拔賽,當中加插了女子20公里賽作為特別賽事,並有4名女將參加,寓賽於操的港將程小雅以1小時33分58秒完成,名列亞席,比冠軍選手河添香織(1小時33分51秒)慢7秒。這位香港紀錄保持者現計劃於6月前往西班牙角逐20公里競走賽,力爭東奧入場券。

由於疫情關係,程小雅去年底在日本「鎖國」前已赴東京,進行14天隔離,今年1月1日出戰「第69回元旦競走大會」10公里賽,以45分36秒取得第5名,同時刷新PB(個人最佳成績)。她賽後繼續留在日本訓練,2月21日出戰神戶上演的日本競走錦標賽,以唯一海外選手身分於女子20公里競走名列全場第3,成績1小時36分29秒。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競走】程小雅日本20公里賽奪亞 6月轉戰西班牙爭東奧資格

Posted on

【大專田徑】黃子圖刷新1500米大專紀錄 王珞僖負腰傷挑戰高欄奪銅

黃子圖(右)

【體路專訊】大專周年陸運會今日(11日)在聯校運動中心舉行首日賽事,浸大的黃子圖與理大謝俊賢在男子1500米決賽一同打破大會紀錄,前者更以3分59秒69改寫大專體育協會田徑最佳紀錄。謝俊賢則以4分03秒03屈居亞軍。至於2018年青奧銅牌得主王珞僖在負傷出戰男子110米欄下,以15秒39奪得季軍。 

謝俊賢

香港三鐵代表、黃子圖在今屆大專田徑賽出戰1500米及5000米計時決賽,他在非主項1500米決賽首組出發後一直保著前列位置,並於最後1圈拉開優勢奪冠,除了打破張海傑在2013年的大會紀錄(4分04秒67),更刷新劉德龍在2005年世大運的大專體育協會田徑最佳紀錄(3分59秒74)。理大謝俊賢則在第3組出發,早段他便拉開距離,但在體力不繼下於末圈縮窄優勢,最終以4分03秒03奪亞。

中大黃卓寧於女子1500米決賽領先下,在最後200米被港大曾曉彤超越,終以4分57秒42摘銀。

黃子圖賽後透露今年初受手部韌帶受傷困擾,直至上周才卸下手托練習,但打破紀錄對他而言並不意外:「疫情期間沒有比賽,在體院訓練三鐵時會加設速度特訓,亦不用因比賽而設訓練強度上限。本身預計約4分鐘完成,但不算十分肯定,因為之前試過最後1圈『爆偈』。」專注於長途訓練的他,透露去年12月曾跑出快於5000米港績時間(14.50.78),並期望下周能打破孫鎮傑在兩年前造出的5000米大會紀錄(15分0秒20)。至於謝俊賢表示早段時間分段不恰當,因此在後段「爆偈」,亦認為分組比賽下較難發揮實力。

王珞僖

至於首度代表理大出戰大專賽的王珞僖,在男子110米欄計時決賽受腰傷所困不時撞欄,最終以15秒39屈居中大馮建晞及港大趙柏賢奪得季軍。這位2018年青奧銅牌得主賽後坦言失望,更曾擔心自己未能完成賽事:「傷勢最嚴重時,彎腰用手碰膝頭已感疼痛。今日都是盡力出賽,未試過跑這麼慢的時間,但始終是首次代表理大比賽,好像有份使命感推動自己。」 

已升上成年組的王珞僖近半年來,一直嘗試適應由短欄轉高欄的節奏。疫情期間遇上封場,他會帶著膠欄在行人路練習,而暫時最佳成績是上月在系列賽造出的14秒56,並表示仍有很大進步空間:「感覺就像打機由簡易模式轉到困難模式,一切都重新開始,以往在青年組贏過的獎項都不重要。我跨矮欄時很少炒欄,但初接觸高欄時連1個都跨不到,幸得師兄張宏峰的鼓勵,亦會跟我分享轉高欄的心路歷程。」

圖、文:李子正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大專田徑】黃子圖刷新1500米大專紀錄 王珞僖負腰傷挑戰高欄奪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