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東京殘奧】許家俊任國芬持旗進場 開幕禮後港將展翅高飛

相片由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提供

【體路專訊】2020東京殘奧正式開幕!今屆殘疾人奧運會開幕禮今日(24日)於日本東京國立競技場舉行,港隊由田徑運動員任國芬及游泳的許家俊擔任持旗手下引領出場。開幕禮以「翅膀」及「機場」為概念及主題,寓意世界各國的運動員預備好於未來兩星期在日本的賽場上展翅高飛。

(Twitter @Tokyo2020)
歡迎運動場進場的義工戴上一頂類似「竹蜻蜓」的帽,呼應「機場」主題。(Twitter @Tokyo2020)
(Twitter @Tokyo2020)

因疫情延期一年上演的殘奧開幕禮於當地時間晚上8時舉行,以一連串表演揭開序幕。開幕禮以「我們擁有翅膀(We have wings)」作概念,寓意殘奧選手「不論強風向哪個方向吹」,仍展翅面對人生逆境。75名公眾人士獲挑選參與典禮演出,不過礙於日本疫情仍然嚴峻,部分演出人士改以虛擬形式參與。演出以「Para Airport」、「單翼飛翔」等為主題,表演者包括健全人士、肢體殘障、智障、聽障、侏儒症等殘疾人士。

相片由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提供
相片由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提供

開幕禮中最矚目的運動員進場環節於晚上8時20分開始,首先進場的是難民代表隊,其後為冰島及愛爾蘭,餘下的代表隊按日文拼音順序進場。香港代表團排第134隊入場,由兩名持旗手任國芬及許家俊,以及射箭運動員危家銓作為代表。許家俊及任國芬均對出任持旗手感到榮幸,前者更形容為「人生大事」,兩人亦表示:「希望市民可透過電視直播支持港隊運動員。」代表團團長胡小玲於開幕禮結束後表示:「運動員抵達東京後,積極把握賽前練習時間提升狀態,準備就緒迎戰賽事。我謹代表全體團員感謝香港市民的熱烈支持,期望帶來更多好消息。」

難民代表隊由來自阿富汗的游泳選手Abbas Karimi擔任持旗手。(Twitter @Paralympics)
兩名阿富汗運動員未能參賽,由義工及聯合國難民署代表代為持旗進場。(Twitter @Paralympics)

值得一提,由於阿富汗局勢惡化,該國兩名運動員未能如期出戰殘奧,不過國際殘奧會仍特意安排聯合國難民署的代表持阿富汗國旗進場,以示運動員間的團結。新西蘭就因疫情關係,沒有派出任何運動員出席開幕禮,國旗改由義工帶領入場。運動員進場時,國立競技場看台上的窄螢幕顯示該國的參賽運動員名稱,大會亦安排座位讓已進場的運動員在場內「停機坪」休息。安排與一個月前的奧運開幕禮不同。

東京奧組委主席橋本聖子及國際殘奧委會主席Andrew Parsons致辭後,由日本天皇德仁宣布2020東京殘奧會正式開幕。

(Twitter @Tokyo2020)
(Twitter @Tokyo2020)
(Twitter @Tokyo2020)
2016里約殘奧輪椅網球銅牌得主上地結衣(中)、硬地滾球選手內田峻介(左)及舉重選手Karin Morisaki燃點殘奧聖火。(Twitter @Paralympics)

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殘奧】許家俊任國芬持旗進場 開幕禮後港將展翅高飛

Posted on

【劍擊】吳諾弘下周重投訓練 冀向崔浩然偷師

【體路專訊】東京奧運劍擊代表吳諾弘(Lawrence)今日(24號)聯同藝人林明禎為Descente旗艦店開幕擔任嘉賓。雖然Lawrence現時仍然休假,但就已經急不及待希望於下周重投訓練後,盼能更快進步之外,亦希望向復出的「師兄」崔浩然偷師。

Lawrence今次是首次以運動員身分出席商業活動,他指對此感到非常新鮮,同時感謝Descente的邀請,以及感謝大家的支持,他指對此感到非常震撼。Lawrence以劍擊比賽作比喻:「越多現場觀眾欣賞劍擊比賽,自己都會越興奮,同樣地今天為數不少的現場觀眾也讓他感到興奮無比。」近日亦有不同的香港運動員參與公開活動,Lawrence指這是一件好事,因為能夠讓社會各界藉此認識香港運動員,同時又能夠讓運動員與大眾見面,故在不影響訓練的前提下出席更多公開活動絕對是好事。

活動期間被問到接下來的復操計畫時,他指暫時自己仍處於東奧後的休假,下個禮拜才會重新開始投入訓練,復操後的訓練重點將集中於提升體能狀態。他說:「因為疫情關係,所以暫時未有比賽的時間表。訓練亦暫時以體能為主,希望提升體能後再改善實戰。自己亦會和Nic(崔浩然)及其他隊友一同訓練,而大家都是剛剛復操,所以暫時大家的訓練重心都是環繞著體能為主。」Lawrence又提到自己在東奧的受傷也是因為體能不足而導致,他說:「其實當時已經有加強體能訓練,但比賽時可能因為緊張而令體力下降得更快。」

(公關相片)
(公關相片)

港隊「花美男」崔浩然(Nic)2018年尾退役,今年四月卻宣布重返港隊,提及隊內競爭時,Lawrence指:「絕對是正面的競爭,沒有競爭就不會出現進步,Nic的歸隊能夠提升隊內的整體水平,而多了一名世界級的運動員一同訓練絕對也是一件好事。」Lawrence指前港隊教練汪昌永曾認為他的打法與Nic非常相近,所以在Nic歸隊後會向他請教戰術運用及心態。他指Nic在賽場上都會感到緊張,不過他每次都可以克服困難,故此Nic的回歸能夠讓自己獲益甚多。

被問到對2024年巴黎奧運的展望時,Lawrence提到短期內還是以打進世界排名前十六為主,希望在這三年間可以達成目標,如能達到目標就會覺得自己更加有能力參加巴黎奧運。談到與前十六的距離,他指:「主要都是比賽經驗。自己現在年少氣盛,比賽時都會有衝動的時刻,所以要學會控制自己。在奧運時感受到自己內心團火『好勁』,但若果自己可以學會收放自如就更好。」

今晚亦為殘奧會開幕,Lawrence指自己作為運動員,亦為留意殘奧及關注輪椅劍擊賽事。

圖、文:實習記者羅卓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吳諾弘下周重投訓練 冀向崔浩然偷師

Posted on

【籃球】高比43歲生忌遺孀發文表愛意 湖人贈衣傳承曼巴精神

【體路專訊】2020年1月26日,一場直升機墜落意外帶走了9條生命,其中包括湖人籃球名宿高比拜仁(Kobe Bryant),昨天(23日)是高比的43歲生忌,他的遺孀雲妮莎拜仁(Vanessa Bryant)在IG發表帖文表達愛情,一眾現役球星,退休名宿「指環王」羅素(Bill Russell)以高比前隊友大加素等亦在這天表達對高比的思念之情。

(Credit : Vanessa Bryant IG)
(Credit : LA Lakers twitter)

雲妮莎在社交媒體發佈了一張圖片,是當年高比奪冠後和她擁抱而吻,圖下亦配以「生日快樂,爸爸,我永遠愛你,永恆的愛。❤💔43」高比與雲妮莎在僅僅交往6個月便訂婚,在2001年4月結為夫婦,當時雲妮莎只得18歲,看似草率的決定讓全部人都不看好這段婚姻,高比的家人、隊友、經紀人甚至沒有參加婚禮,雖然20年來他們的婚姻經歷許多考驗,包括03年性侵案及11年一度申請離婚,但他們用愛撐過困難,亦在高比去世後獨力撫養3名女兒,還把曼巴體育基金更名爲Mamba & Mambacita,繼續傳承高比與Gigi的精神。

(Credit : Robert Horry twitter)
(Credit : Carmelo Anthony twitter)
(Credit : LA Lakers twitter)

高比20年生涯都在湖人渡過,可以說高比已是「紫金軍團」的精神象徵,湖人為了致敬這位傳奇,不僅在23日當天上傳了許多高比生涯經典影片及製作了一張20年生涯代表拼圖,讓球迷一次過懷緬高比所留下的回憶,更特意與 UCLAHealth合作,將高比球衣送給新生嬰兒家庭,寓意縱使高比已經離開,但「曼巴精神」永遠長存,會由新生命繼承下去。

高比的一眾隊友包括荷利(Robert Horry)、大加素(Pau Gasol)及來季加入湖人的安東尼(Carmelo Anthony)亦有發文祝賀。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籃球】高比43歲生忌遺孀發文表愛意 湖人贈衣傳承曼巴精神

Posted on

【東京殘奧】殘奧殺到 上屆金牌鄧韋樂第一個出場

【體路專訊】東京殘疾人奧運會終於開鑼!打頭陣是上屆港隊「第一金」的男飛魚鄧韋樂,明(25日)晨8時55分出戰男子S14100米蝶泳初賽,同日還有兩位女子組「千禧後」代表陳睿琳及張可盈參加同級的女子100米蝶泳,賽事即日進行決賽,雖然蝶泳並非鄧的主項,今次亦帶傷上陣(椎間盤問題),但他仍期望突破自己,為港爭光。

鄧韋樂(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提供)
鄧韋樂(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港隊原本派出24人參加東京殘奧,但馬術代表曾靝賜的馬匹腳部傷患未康復,被逼退賽,港隊剩下23人參加8個大項;上屆在200米自由泳為香港奪得「首金」的鄧韋樂,今晨先出戰非主項的100米蝶泳,共有19人參加,分3組進行初賽,成績最好頭8名直入下午5時零4分的決賽,同場有此項目的世界紀錄保持者、英國的Reece Dunn,時間是2019年9月的54秒46。

鄧韋樂雖然只有24歲,但今屆已是他第三屆殘奧,並將出戰4個賽項,包括3個個人賽及1個接力賽,他臨上機前表示:「相對於以往兩屆,今屆最特別是沒有現場觀眾,有點像本地賽的感覺,這反而令我心更定,始終場上有觀眾的話,會令氣氛更緊張。」

上屆里約殘奧奪得200米自由泳一面金牌的鄧韋樂,期望今年能突破自己,將自己的個人最佳(pb)推得更高,今日先在非主項的100米蝶泳第一組初賽亮相,以參賽時間而言,他個人最佳、在2018雅加達殘亞游出的59秒36,在小組6人中排第5,相信要有超水準發揮才能躋身決賽。

陳睿琳(左)、張可盈(右)(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除了鄧韋樂外,兩位「千禧後」S14級女將陳睿琳及張可盈亦力爭佳績,她們同於2003年出世,明日女子100米蝶泳初賽共15人,二人同處第一組比賽;陳睿琳10月才滿18歲,是今屆港隊年紀最細一位,值得一提是陳睿琳於2018年雅加達亞殘運以1分08秒56奪100米蝶泳金牌。世界紀錄保持者、代表俄羅斯奧委會的Valeriia Shabalina,曾於2019年9月游出1分03秒68,將於第二組出場,初賽最佳8人將進入下午5時10的決賽。

除游泳外,明日首天比賽還有女子乒乓球TT11級的單打賽分組賽,上屆里約殘奧奪銅的吳玫薈將於下午12時40分在分組賽首圈對日本的Maki Ito,隊友王婷莛同時間對法國的Lea Ferney。

文:阿徐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殘奧】殘奧殺到 上屆金牌鄧韋樂第一個出場

Posted on

世中運賽期一改再改 港隊90人大軍原定10月出戰

世中運,學界

【體路專訊】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原定派出90位學界運動員,出戰2021年10月16至23日於中國晉江舉行的「第十八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不過國際學校運動總會(ISF)日前與賽會發出聯合聲明,因應疫情而決定把賽事延後至2022年11月26至12月3日舉行,為賽事第二度改期。

世中運為兩年一度的大型賽事,第十八屆比賽原定2020年10月17至24日於中國晉江舉行。不過隨著疫情於2020年3月全球爆發,ISF亦在8月決定把世中運押後一年至2021年10月16至23日舉行。雖然本地過去學年的大部分學界賽事取消,不過學體會在過去數月仍與體育總會完成運動員選拔,將派出歷來最多的90位參賽運動員,出戰田徑、羽毛球、劍擊、體操、游泳、乒乓球及武術共7個項目,當中田徑及游泳各有12男、12女運動員參賽。

然而ISF上週於網頁發表聲明,指考慮到學生運動員及賽事參與人士的安全,在全球受疫情影響下按計劃於10月舉行比賽對各持份者都會帶來一定挑戰,故與賽會達成共識,決定把賽事再度延期,新賽期為2022年11月26日至12月3日。然而下屆賽事原定2022年5月14至22日於法國康城舉行,若如期舉辦,則會出現晉江賽事在下屆康城賽事之後舉辦的情況,但ISF在聲明中卻未提及康城賽事的安排。另外,聲明亦未提及賽事延期後的參賽者年齡限制,未知原定今年符合資格參賽的運動員,來年是否仍符合資格。

兩年一屆的世中運自1974年開始舉辦,港隊在1998年上海賽事首度參賽,當時賽事僅得田徑、游泳及武術3個項目,港隊有蔡曉慧於100米背泳摘下銀牌。學體會於2018年再度參賽,派出32名學界田徑及游泳運動員出戰摩洛哥舉行的第十七屆賽事,掃走2金4銀3銅共9面獎牌。

世中運
2018年世中運於摩洛哥舉行,港隊派出32名田徑及游泳學界精英出戰(圖:體路資料庫)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世中運賽期一改再改 港隊90人大軍原定10月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