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東京殘奧】打完奧運再鬥殘奧 乒乓女王朝五連霸進發

2020東京殘奧,乒乓球
Credit: olympics.com

【體路專訊】疫情關係,到訪日本不如以往容易,波蘭殘疾乒乓球運動員Natalia Partyka是少數短時間內兩度進入東京的人——在8月初鬥完2020東京奧運後,如今則轉戰2020東京殘疾人奧運會。這位四屆殘奧乒乓金牌得主是少數同時出戰奧運及殘奧的運動員,現正於東京朝著殘奧五連霸的目標進發。

現年32歲的Partyka出生時身體沒有右手前臂,但這無礙她投身於乒乓球運動。11歲時她出戰2000年悉尼殘奧的女子10級賽事,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殘奧參賽者,更在當屆賽事取得兩場勝仗。4年後在雅典殘奧上,Partyka的神話故事正式展開,當屆以15歲之齡取得女子10級單打金牌後,她之後連續在2008年北京、2012年倫敦及2016年里約三屆殘奧衛冕,三屆更分別在團體賽奪得1金、1銀、1銅,生涯累積共有7面殘奧獎牌。

2020東京殘奧,乒乓球
Partyka現正出戰東京殘疾人奧運會(Credit: Natalia Partyka Facebook)

Partyka厲害之處除了在殘奧稱霸,更在於她勇於挑戰健全運動員的比賽。她在2004年雅典殘奧封后之後,決定爭奪2008年北京奧運的資格,最終成功一圓「奧運夢」。她憶述那段記憶時指:「取得奧運會資格一直是我的夢想。我的第一次奧運經歷很瘋狂,比賽後在採訪區逗留了接近一小時,因為媒體都對我的故事很有興趣,觀眾也很支持我。」

爭取一張奧運入場券殊不容易,北京奧運卻不是Partyka的唯一一次。這位一直同時出戰健全及殘疾運動員賽事,在健全乒乓球世界排名最高曾達48位的球手,之後連續出戰了2012年倫敦奧運及2016年里約奧運,倫奧時更殺入女單32強賽事。談及同時出戰兩項大型運動會的心態,她指:「出戰奧運對我較為容易,因為沒有壓力,沒有人會期望我能取得獎牌,我可以單純享受運動會。殘奧就不一樣了,對我而言一點也不輕鬆,但我很高興能擊敗對手。」

2020東京殘奧,乒乓球
Partyka在東京奧運選手村「打卡」(Credit: Natalia Partyka Facebook)

剛過去的東京奧運上再次見到Partyka的身影,她於女單首圈直落4:0取下勝利,之後次圈2:4不及埃及選手而止步64強,最終名列33。隨後夥拍隊友出戰團體賽16強,波蘭以場數0:3不敵韓國,Partyka與隊友在首場女雙激戰54分鐘後僅負崔孝珠/申裕斌2:3。東奧之旅結束後,Partyka在Instagram上載了選手村的五環照片,並寫下「東京,兩週後再見。」然後在東京殘奧開幕前再次來到日本,與兩星期前不同的是,今次的對手與她一樣都有身體缺憾,以及她今次是以衛冕球手身份出戰。

奧運「四朝元老」、殘奧「六朝元老」,Partyka於今屆東京殘奧朝第五面個人金牌進發,今日在小組賽以3:1取下第二場勝仗,順利小組首名晉級八強。雖然未知今屆賽事最終成績,但她就明言東京殘奧不會是終點:「我算是老將了,但也不算太老,32歲仍然年輕,年輕得可以繼續打比賽!乒乓球是我熱愛的事情,同時也是我的工作,我還未想到要完結自己的乒乓生涯。」Partyka將於香港時間8月28日上午8時40分出戰八強賽,對手待明日最後一輪小組賽完成後才知曉。

2020東京殘奧,乒乓球
Partyka在東京奧運次圈止步(Credit: Natalia Partyka Facebook)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殘奧】打完奧運再鬥殘奧 乒乓女王朝五連霸進發

Posted on

【東京殘奧】日本最年輕獎牌得主 失雙臂14歲少女榮譽獻亡父

( Credit : Tokyo 2020 twitter)

【體路專訊】2020東京殘奧日前上演女子S2級100背泳決賽,天生雙腿長短不一和失去雙臂山田美幸以14歲之齡勇奪銀牌,成為日本史上最年輕獎牌得主,但在打破紀錄背後,山田美幸為亡父奮鬥的故事更令人感動。

山田美幸在女子S2級100米背泳決賽以2分26秒18奪得銀牌,落後新加坡衛冕冠軍葉品秀9秒。這面獎牌除了是她個人首面獎牌,亦是日本代表隊的第一面獎牌,她以14歲又345天之齡打破了島津良典以16歲在1984年殘奧男子100米奪銅的紀錄。

( Credit : Tokyo 2020)

山田美幸是天生雙腿長度不一,沒有手臂的游泳運動員,游泳的契機本只是為了緩解哮喘,但隨着年紀的增長,她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殘疾,但在水中卻找到自信:「在水中我能以同樣的方式游泳,游泳令我感覺與其他人沒有什麼不同。」在觀看里約殘奧的游泳比賽後,她便有成為殘奧冠軍的想法:「最令人難忘的是,當他們完成比賽時,每個人都在歡呼亦會在採訪中快樂的笑,努力地游泳和競爭實在太有趣了。」花了5年時光去追逐夢想,在山田美幸轉為殘疾程度較嚴重的級別時,成績有了飛躍性的進步,成為世界頂級泳手之一。但在努力背後,默默支持她的還有父親。

打從山田開始學習游泳,她的父親便接送她訓練,即是偶爾未能在賽場親自打氣,但父親總會送山田到車站表達支持,在山田下定決心參加下屆殘奧要進行高強度訓練時,父親雖然擔心女兒的身體狀況,但為了她的夢想,仍然選擇放手在背後默默支持。

( Credit : Tokyo 2020)

然而好景不常,父親在2019年確診癌症,亦在同年逝世。山田在奪銀後表示:「小時候每當說起游泳,他(父親)都會溫馴地說:『我以前是河童(日本傳說生物,據說熟水性擅游)』,如果有天堂,我相信他正在看着我。」山田相信著這一點,儘管身體有極大的障礙,仍盡了最大的努力,獻給父親這面銀牌,她聲音顫抖地說:「我想告訴你,我已經成為了河童。」

山田美幸將會在下周四(2日)出戰S2級50米背泳,對此她堅定地說:「我會盡我所能取得金牌!」

資料來源:綜合外媒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殘奧】日本最年輕獎牌得主 失雙臂14歲少女榮譽獻亡父

Posted on

【足球】昔日金童今冇班落 韋舒亞曾被嘲笑考慮退役

【體路專訊】現年29歲的前英格蘭國腳韋舒亞(Jack Wilshere)日前接受著名體育記者David Ornstein訪問,透露後悔離開阿仙奴及思考自己的未來動向,雖然仍努力尋找新東家,但不諱言亦有退役打算。

被般尼茅夫釋出後,韋舒亞便一直尋找下一支球隊,可惜至今仍為自由身。韋舒亞承認為自己的未來感到擔心,亦有與妻子討論是否應該轉職成為教練,他坦言9歲的兒子亞奇(Archie)開始懂事,並會問自己為什麼不到美職聯或西甲發展,韋舒亞說:「他(亞奇)很愛足球,非常熟悉足球。而且很難和他解釋,他會問為什麼沒有球隊要你,我不知道該怎麼向他解釋。」韋舒亞又提到兒子的朋友會當著他前面詢問,為什麼他的父親沒有工作,質問他父親的足球是不是不夠好,韋舒亞坦言這一切非常艱難。席間他更提到曾經與亞奇朋友的父母正面對質,原因是他被嘲笑為「Jack Wheelchair」(姓氏Wilshere的諧音)。韋舒亞表示,這並不是因為自己被嘲笑,而是因為兒子才如此被激怒。

(Credit : Jack Wilshere twitter)

雖然韋舒亞不斷萌生退役念頭,不過並未放棄尋找下一個東家的想法,而且不介意離開英國。這位前阿仙奴球員指其傷患史難免會令到英倫三島球隊卻步,同時感覺到異國作賽會令他獲得更公平的對待。韋舒亞說:「我此前已經說過我不介意外流。事實上,我希望外流,我想嘗試不同的體驗,我感覺這對我本人、我的人生和家庭都有得益。」他又補充:「在異地重新開始,一個其他球隊、球迷和人們不會覺得「『噢,這是韋舒亞。他遲早就會再受傷。他只會踢五場,浪費投資。』」

(Credit : Jack Wilshere twitter)

韋舒亞在訪問中又憶述離開阿仙奴的決定,直言絕不應該離開「兵工廠」,他指當時與時任主教練艾馬利詳談,對方指球會有意與他續約但他不會在正選陣容中,韋舒亞回憶當時的情況:「我在上一季(17-18球季)便已經證明了自己,當時我可能做了一些草率的決定。那時我致電經理人並告訴他我們要離隊了。」追溯韋舒亞上一次為英格蘭出賽時已經是2016年,他曾以為自己在29歲時仍會為英格蘭披甲:「以前人人都告訴我,在28,29歲時你會達到生涯的黃金時期,我亦覺得我會。我以為自己會一直為英格蘭上陣及為一直頂級球隊效力。」

資料來源:綜合外媒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足球】昔日金童今冇班落 韋舒亞曾被嘲笑考慮退役

Posted on

【十五屆全運】國務院批准粵、港、澳承辦2025年全運會

【體路專訊】中國國務院辦公廳今日(26日)公布,批准廣東、香港及澳門承辦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今次將是2008年北京奧運馬術項目,以及2009年東亞運動會後,香港第3次有份舉行大型綜合運動會。

國務院辦公廳表示,籌備和舉辦的經費主要由廣東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區政府、澳門特區政府自行籌募,中央財政給予一次性定額補助。辦公廳亦表示,國家體育總局及三地政府要嚴格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規定,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充分利用現有場館設施,嚴格預算管理,節約辦賽成本,嚴格控制規模和規格,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特首林鄭月娥指,香港能夠與廣東及澳門共同承辦全運會,是繼香港在東京奧運會取得歷史性佳績後,一項提振香港體育發展的重大舉措。她又感謝中央政府的信任和支持:「由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全運會意義重大,符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構築休閒灣區和塑造健康灣區的目標。」

陝西全運

港將下月出戰第十四屆全運會。(圖:體路資料庫) 

2025年全運會將是第十五屆全運,今屆全運則會於9月15日在陝西省西安市開幕。香港以往曾協辦2008年北京奧運馬術項目,翌年辦東亞運動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十五屆全運】國務院批准粵、港、澳承辦2025年全運會

Posted on

【東京殘奧】陳浩源回應「帕運」譯名:殘字本身不負面

陳浩源
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提供

【體路專訊】「2020東京殘疾人奧運會」今日(25日)正式開始比賽,開幕前網上一直有就Paralympic Games中文名稱應譯作「殘奧」還是「帕運」作討論。本地新聞媒體《立場新聞》今日就譯名一事訪問將出戰東京殘奧輪椅羽毛球的香港代表陳浩源,後者指譯名對他而言並非大問題,並認為「殘」字本身沒有負面意思。

據《立場》報道,現時世界排名第二、有望於東京殘奧爭奪獎牌的香港輪椅羽毛球運動員陳浩源,回應有關譯名問題時指:「殘奧就是殘疾人士奧運會,不過大家覺得個殘字好負面(negative),其實個人認為該字本身並無負面(negative)意思,因為我們身驅有殘缺,但我們並非殘廢。」他指如果自己被叫作殘疾人士,覺得屬中性,沒有任何不敬意思;但如果被叫作殘廢人士就是負面。陳浩源希望告訴公眾,「只要有一個公平的平台,我們是殘而不廢。」故他認為並非一定要以音譯,把殘奧會叫作帕運,譯名對他而言並非大問題,反而重點是希望透過今次有電視台直播殘奧比賽,在不同運動平台展現傷殘人士的價值。

Credit: Twitter @Tokyo2020

根據國際殘疾人奧委會(International Paralympic Committee)網站的資料,殘奧會一詞Paralympic由希臘語介詞「para」(旁邊)及「Olympic」組成,意指Paralympics是一個平行(parallel)於奧運會的運動會。Paralympics在香港譯作殘奧,在台灣則取音譯為帕運或帕拉林匹克運動會。

今屆東京殘奧展開前,有網民撰文指出「殘奧」一詞翻譯得不好,認為原稱並無殘疾意思,故應如台灣音譯「帕運」。文章獲多間媒體轉載,亦有媒體隨後以「帕運」或「帕奧」取代殘奧。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亦在社交媒體指留意到有市民就殘奧會名稱表達意見,明白現時名稱有改善空間,日後將繼續聽取相關意見及積極考慮易名的需要。

香港殘奧會
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Facebook截圖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殘奧】陳浩源回應「帕運」譯名:殘字本身不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