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東京殘奧】足球小將殘奧篇?動漫角色齊集短篇動畫推廣殘疾運動(有片)


【體路專訊】2020東京殘奧現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未知各位讀者是否對殘奧項目有更深入的了解?其實除了看殘奧比賽,亦可以透過觀看動畫來認識殘疾運動。日本放送協會(NHK)自2018年開始,推出了一共12集著名漫畫家創作的《Animation x Paralympic:誰是你的英雄?》系列短篇動畫,由動漫角色推廣殘疾運動及傷健共融的信息。

常說日本以繪形繪色的動漫聞名,因此當得悉日本為今屆奧運會及殘奧的主辦國,外界已期望當局會在宣傳這兩個大型運動會時加入動漫元素。最終日本亦實現大眾的期望,NHK於2018年開始播出一共11集,每集長約5分鐘的《Animation x Paralympic:誰是你的英雄?》系列短篇動畫,推廣殘疾運動。

(Photo Credit:nhk.or.jp)
(Photo Credit:nhk.or.jp)

動畫由多位知名漫畫家所創作,其中介紹5人制盲人足球的第一集就由《足球小將》作者高橋陽一所創作,描繪日本盲人足球隊對巴西的比賽,橋段及畫風相信會令不少動漫迷感到親切。部分集數亦出現經典動畫角色與日本殘疾運動員的聯乘,如《烏龍派出所》兩津勘吉大戰日本女子盲人門球隊,以及《網球優等生》、《飆速宅男》的主角丸尾榮一郎及小野田坂道分別與日本殘疾運動員國枝慎吾與川本翔大較量等。

短篇動畫藉著動漫角色講解殘疾運動的比賽項目特點,同時向觀眾傳遞正面訊息。比如講述輪椅籃球的一集則描繪了《灌籃少年》主角森佳與輪椅籃球女生相遇後,對籃球有所領悟的一段,令觀眾在運動層面以外的生活態度都能有所啟發。

(Photo Credit:nhk.or.jp)
(Photo Credit:nhk.or.jp)
(Photo Credit:nhk.or.jp)

11集短篇動畫現時可於NHK網站免費收看,不過部分集數就會於2021年12月31日下架。

資料來源: 綜合外媒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殘奧】足球小將殘奧篇?動漫角色齊集短篇動畫推廣殘疾運動(有片)

Posted on

【學界】游泳限一人一項兼取消接力 乒乓精英賽下月底展開

【體路專訊】新學年即將展開,停擺近兩年的學界賽事亦將慢慢重燃戰火。不過受疫情及限聚令影響,新一年的比賽會有不同措施以合乎政策,其中游泳比賽只會舉辦個人賽事,每名運動員亦只能報名一項;港九區多項球類賽事則由A、B、C Grade改成Senior及Junior。另外,乒乓球精英賽確定會於下月30日展開,11月初上演決賽。

每名泳將今年只可報名一項比賽,前年何肇倫的3金2紀錄畫面暫不復見。(圖:體路資料庫)

 

經過上個學年幾乎完全絕跡後,各項學界賽事可望在疫情放緩下於新學年重啟。新界各區的游泳比賽本周初已開始接受報名,6區賽事將於10月內舉行。不過現時康文署游泳池只能容納人數上限的50%,學體會亦為今年賽事推出特別報名安排。

港九及新界區游泳賽事只會舉行個人項目,並只舉行計時決賽,所有接力賽事取消。每間學校可為每個項目填報兩名運動員,惟每名運動員只可能加一項。港九區游泳會取消升降班制度一個學年,但仍會頒發各獎項。學體會特別提醒,或會因泳池可容納人數而調整比賽人數,每項最終可能只接內每校一人參賽,呼籲負責老師將實力較佳之運動員填於運動員編號一。

(圖:體路資料庫)

另外,港九區多項球類及團體賽事年齡分級亦會在本學年調整,當中籃球、男子足球、男子手球、欖球、七人欖球、投球及排球將由A、B、C Grade改成Senior及Junior。上述各項與沙排、越野、劍擊團體、女子手球、曲棍球及壁球團體賽會在有關具接觸性運動的防疫措施放寬至少3星期後重啟。

精英賽方面,乒乓球精英賽已確定會於下月30日上演首日中學組男單初賽,11月7日在調景嶺體育館舉行各項十六強至決賽。學體會早前已宣布會復辦田徑精英賽,日前再公布更多詳情。D1賽事首6名、D2頭2名及D3各區的冠軍學校將獲邀參加暫定明年5月舉行的精英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學界】游泳限一人一項兼取消接力 乒乓精英賽下月底展開

Posted on

【東京殘奧】銅牌戰再負俄軍 輪椅劍擊港隊無緣頒獎台

余翠怡(左)、吳舒婷(中)、鍾婉萍(右)(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體路專訊】香港輪椅劍擊隊與獎牌擦身而過!由余翠怡、吳舒婷及鍾婉萍組成的港隊,今午(27日)於「2020東京殘疾人奧運會」女子重劍團體賽銅牌戰上,以34:45再度向俄羅斯殘奧會稱臣,以第四名完成賽事。港隊明晨(28日)10時將轉戰花劍項目,繼續爭奪獎牌。

東京殘奧女子重劍團體賽原本有8隊參加,先分成兩組進行小組賽,每組前兩名晉級四強賽。港隊上屆2016年里約殘奧奪得重劍團體賽銀牌,不過當時的B級成員陳蕊莊已退役,今屆港隊由鍾婉萍夥拍A級的「五朝元老」余翠怡及吳舒婷出戰。

余翠怡(左)(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吳舒婷(左)(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鍾婉萍(左)(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女重團體世界排名第3的港隊,與世界排名第2的俄羅斯殘奧會、第8的波蘭及日本同組。在東道主退賽下,港隊於小組賽先以45:40勝波蘭,後以22:45負俄軍,小組賽錄得一勝一負,緊隨兩戰全勝的俄羅斯殘奧會以次名出線四強。不過港隊之後遇上另一小組首名烏克蘭,力戰下以27:45惜負,未能繼去屆後再闖決賽。

港隊於銅牌戰再遇另一場四強賽不敵世界「一姐」中國的俄羅斯殘奧會,跟小組賽一樣,港隊面對實力強頑的俄軍,一直找不到攻破對手的缺口,由打頭陣的余翠怡先以1:5見負,俄隊乘勝追擊,最大差距曾領先港隊足足12分的35:23,港隊最終以34:45告負,未能報小組賽一敗之仇,無緣站上頒獎台。

女重團體賽決賽由中國對烏克蘭,中國以40:17大勝對手奪得金牌。

余翠怡(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三位港隊劍手明日(28日)早上10時將轉戰花劍個人賽,其中第五次出戰殘奧會的余翠怡為2004雅典、2008北京及2012倫敦殘奧A級個人賽金牌,上屆里約殘奧則取得銀牌。

女子花劍個人賽跟重劍一樣,都是一日過的比賽,早上10時先進行分組賽,中午展開16強至4強淘汰賽,銅牌戰在下午5時進行,A級決賽於晚上6時半舉行,緊接是B級決賽。今屆殘奧的A級比賽共有17人參加,包括上屆三甲劍手,衛冕的中國榮靜、亞軍的余翠怡及季軍來自匈牙利的Zsuzsanna Krajnyak ,預計戰況十分激烈,余翠怡共有5場小組賽,吳舒婷有4場;而B級共有14人,鍾婉萍共有6場小組賽。

明日共有19名港將出戰7個賽項,包括以上屆BC4個人賽金牌梁育榮為首的硬地滾球,明日展開一連八日的首天小組賽,梁育榮的混合BC4級個人賽共有24人參加,分開6組進行小組賽爭入31日的八強戰及四強戰,銅牌及金牌戰將於91日舉行,粱育榮明午3時在E 組首戰將對俄羅斯殘奧會的Sergey Safin,混合BC3級個人賽的何宛淇首場分組賽對南韓的Kim Hansoo

按此瀏覽余翠怡個人檔案

按此瀏覽吳舒婷個人檔案

按此瀏覽鍾婉萍個人檔案

相關新聞:

【東京殘奧】輪椅劍擊港隊四強惜負 稍後轉戰銅牌賽
【東京殘奧】小組一勝一負 輪椅劍擊入女重團體四強
【東京殘奧】余翠怡不敵里奧冠軍無緣爭牌 明轉戰團體賽
【東京殘奧】輪椅劍擊余翠怡過關斬將 2點10分爭入4強
【東京殘奧】「五朝元老」余翠怡出場 望「福地」爭佳績
【殘奧懶人包.輪椅劍擊】鬥智兼鬥力 一文睇清輪椅劍擊玩法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殘奧】銅牌戰再負俄軍 輪椅劍擊港隊無緣頒獎台

Posted on

【東京殘奧】香港人繼續撐 殘奧港將IG指南

【體路專訊】東京奧運掀起運動熱潮,不少香港市民都在IG追蹤運動員表達支持及緊貼最新消息,雖然大家都希望繼續支持殘奧運動員,卻一直苦無渠道亦找不到運動員的社交網站帳戶。因此《體路》搜羅出幾位港隊代表的IG,分享運動員在賽場外的另一面,認識不一樣的殘奧港將。

余翠怡:IG @yuchuiyee 

(截自yuchuiyee IG)

作為香港「輪椅劍后」,余翠怡在賽場上得到無數榮譽,過去4屆殘奧共奪得7金3銀1銅的驕人成績無人能及,原來在賽場外,她亦樂於在IG上分享多姿多采的日常生活。現時有2.4萬位追蹤者的她是香港殘奧運動員最多「粉絲」的一位,除了分享比賽照片或疫情期間的訓練片段,她亦會分享運動員以外的生活,例如她喜愛與朋友行山,常常分享與大自然的合照。余翠怡更不吝嗇在IG發表自己的心情和看法,例如在疫情間運動員的心態調整,亦發揮自身影響力呼籲大眾關注殘奧運動員,前一陣子奧運她亦被電視台邀請擔任專業評述員作劍擊解說。余翠怡更釋心製作了一系列的精選限時動態,有興趣的讀者記得多加關注。

陳浩源:IG @danielchanhoyuen Facebook: 陳浩源Daniel Chan

(截自danielchanhoyuen IG)

被譽為輪椅羽毛球界「李宗偉」的陳浩源現為世界排名第2,今屆東京殘奧首次將輪椅羽毛球納入比賽項目,他終於得以圓夢首次登上殘奧舞台。IG有3千多追蹤者,Facebook則有8.4萬個讚好的他不時記錄自己備戰到出戰殘奧的心態和過程,更勇於在社交媒體為殘疾運動員發聲,積極爭取運動員福利及港人支持。

何宛淇:IG @hoyuenkei

(截自hoyuenkei IG)

社會流行斜桿青年(Slash)一說,意指有多種職業身份的人,香港硬地滾球運動員何宛淇亦是其中一員。大眾或許只認識她作為運動員的一面,但原來她在IG上更是一名美食博客及客席講者,她除了會在IG分享個人生活外,亦特意開設@wheelchairvseatinginhk分享各種美食,正如簡介中所言「揸住輪椅·食勻香港」,關注何宛淇的讀者除了留意硬地滾球,更可跟着美食指南「食好西」,可謂一舉兩得。

部分其他殘奧運動員IG:
馬術 鍾美娟 @fleur_schrader98
游泳 許家俊 @max.hui.520
輪椅劍擊 吳舒婷 @ting_justine
輪椅劍擊 鍾婉萍 @irene.cyp
硬地滾球 梁育榮 @leung_yukwing
硬地滾球 謝德樺 @kingtwt65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殘奧】香港人繼續撐 殘奧港將IG指南

Posted on

【十五屆全運】香港可辦單車劍擊馬術? 經費及出入境如何解決?

【體路專訊】中國國務院辦公廳昨日(26日)公布,同意香港、澳門及廣東省承辦4年後的第十五屆全運會。全運會是中國國內最大的綜合運動會,即將舉行一屆就有34個大項賽事,港隊亦有171名運動員競逐18個決賽項目。但如果香港有份舉辦全運會的話,有機會承辦哪些項目,又有甚麼問題?

香港曾在2008年協辦北京奧運馬術賽事,翌年曾主辦過東亞運動會。當年的東亞會有22個項目賽事,包括田徑、游泳、足球、籃球、單車、賽艇及滑浪風帆等,其中比賽場地包括九龍公園游泳池、將軍運運動場、紅館、大球場、京士柏曲棍球場、南華會及赤柱水上活動中心等不過全運會的比賽項目遠比東亞運多及仔細,以今屆為例就有34個大項,當中包括現代五項、沖浪及划艇等。

2017年全運會由天津主辦。(圖:體路資料庫)

 

這次承辦第十五屆全運的地方包括港澳及整個廣東省,代表廣州、深圳、珠海及東莞各市均有機會舉辦賽事。過往全運不時會跨市甚至跨省舉行,上屆全運雖然天津主辦,但射擊及激流比賽則由洛陽協辦。今屆全運就由整個陝西省舉辦,場館遍佈西安、咸陽、延安及漢中市,近日再傳出劍擊移師天津市舉行。事實上,單是廣州早在2010年已經主辦過亞運,今次與港澳合辦只有全國運動員的運動會,明顯是要配合大灣區的發展方向,那香港這彈丸之地又可以主辦甚麼比賽?

將軍澳單車館(圖:體路資料庫)

自2009年至今,香港的大型體育館及比賽場地數目增長不少,包括將軍澳香港單車館、亞洲博覽館、翻新後的維多利亞公園游泳池,及至2023年亦預料有啟德體育園落成。啟德體育園內有一個可容納50000人的主場館、可容納約10,000名觀眾的室內場館及5000觀眾的運動場。論可舉辦賽事的地方確有不少,但全運會是關乎各省面子及可獲得的體育資源,歷來各屆均用用盡所有方法去爭取獎牌,相信輕易要取得大項的主辦權都不會是件易事。

亞博是2017年劍擊亞錦賽比賽場地。(圖:體路資料庫)

港隊在天津全運取得2金7銀7銅,當中大戶來自場地單車及劍擊。恰巧港隊的這兩個項目都能在剛過去的東京奧運取得獎牌,雖然「女車神」李慧詩極大可能屆時已經退役,但男子花劍金牌得主張家朗到時仍屬大熟大勇之齡,加上兩項都是香港一直以來的強項當局或可能爭取主辦而令港將有機會在主場爭奪獎牌。場地方面,將軍澳單車館多次舉辦場地單車世界賽,軟硬件配套非常充足,加上粵澳缺乏相近場地,料可由香港主辦。啟德體育園的室內場館及曾舉辦亞錦賽的亞博亦能有條件舉辦劍擊賽事。

其餘賽事方面,香港當年協辦奧運馬術時,場地賽及越野賽場分別由香港體育學院運動場,以及雙魚河鄉村會所及香港高爾夫球會改建而成。以此經驗加上賽馬會在馬壇地位,或可爭取全運會馬術落戶香港。至於啟德體育園可舉辦的賽事就較為難以估計,因為類似的主場館及室內場館於廣東省亦有不少,要視乎香港政府如何與粵澳政府協商。

啟德體育園的工程料於2023年完成。(圖:體路資料庫)

除了場地問題,經費及出入境亦是一大問題。國務院辦公廳的公文提到,「籌備和舉辦的經費主要由廣東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區政府、澳門特區政府自行籌募,中央財政給予一次性定額補助。」根據大陸《騰訊網》報道,2009年山東全運的投資達2000億元人民幣,被稱為「最節儉全運」的2013年遼寧全運亦花費約8億元人民幣。究竟港府需承擔多少費用將是一大關鍵。

另外,由香港及澳門出入廣東省,與在中國國內各省穿梭所需的證件及程序不同。由香港到澳門雖然只需身份證,但仍屬「出境」的一種,出入廣東省更需要用上回鄉證。同樣地,中國公民出入港澳亦需申請俗稱「雙程證」的往來港澳通行證。屆時如何處理三地運動員的出入境問題亦是當局需要解決的事。

不過,如今距離2025年仍有4年時間,屆時的香港樣貌會是如何實屬未知,以上一切可能也是言之尚早。

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十五屆全運】香港可辦單車劍擊馬術? 經費及出入境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