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棍網球】香港女隊克羅地亞賽奪銅 李孟瓊當獲選MVP

【體路專訊】克羅地亞馬提亞棍網球盃於10月1至3日舉行,香港女子代表隊力戰下勇奪季軍,隊中主將李孟瓊更獲選為最有價值球員(MVP)。

今屆馬提亞棍網球盃設男、女子組賽事,參賽隊伍來自奧地利、捷克、英國、德國、愛爾蘭、瑞士、斯洛文尼亞及塞爾維亞等歐洲棍網球勁旅。港隊派出15人的女子代表隊參加,成員包括:廖曉恩、周旨程、謝惠琪、伊藤衣子、李孟瓊、史卓妍、夏梓敏、何靖怡、俞雅程、劉仲如、韓卓怡、林嘉慧、麥內利、謝芷彤及胡嘉汝。

香港女子隊在小組賽分別以4:39:1擊敗捷克LC Jizni Mesto及奧地利Graz Gladiators,雖以4:91:12不敵德國Munchen及捷克LCC Girls,但仍以第4名成績晉身準決賽。港隊及後在4強戰以1:10負於捷克LCC Girls手下,最終轉戰季軍賽以8:4擊敗捷克LC Jizni Mesto奪得銅牌。

港將李孟瓊(右二)獲選最有價值球員。

港隊總教練Jenifer Marrosu賽後表示:「我們能夠利用不同的進攻和防守來適應不同對手的比賽風格。隊員李孟瓊在每局的控制方面更無懈可擊,從控球開始對隊員已經非常有利。雖然隊員回港需要隔離2周,但我覺得今次比賽經驗是非常值得,因為隊員自2019年亞太盃後已再沒有出賽。教練團都好感激每位球員為了這次比賽的付出,我們都好享受整個比賽的每一秒。」

獲選最有價值球員的李孟瓊表示:「很興奮可以獲選這個獎項,因為球隊已經一整年沒有比賽,但大家都沒有鬆懈,沒有一起操練的日子,我們都會跟隨教練給予的指示進行各項體能訓練,正因這些訓練才讓大家可以應付3日合共7場的比賽,而今次比賽取得銅牌正好給予我們一個經驗,並為明年的世界錦標賽作好準備。」

資料來源:香港棍網球總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棍網球】香港女隊克羅地亞賽奪銅 李孟瓊當獲選MVP

Posted on

【體路專欄】老「馬」有火

【體路專欄】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掀起各行各業淘汰賽,旅遊業更長期站在懸崖邊緣。不過小弟認識一位旅行社老闆兼跑友,他能本著永不言敗的馬拉松精神,「疫」流而上。

我倆的友誼從2016 年開始,當年我首次參與DMZ國際和平馬拉松,賽道位於兩韓邊境的非軍事區。由於交通不便,決定跟團貪其一條龍服務,當時所報的是專門營辦馬拉松旅行團的美和旅遊,因而結識了其掌舵人萬德明(Martin)。

由夜總會到旅行社

73歲的Martin在業内浸淫逾40年,入行經歷相當特別。在70年代,手握中學沙紙已經非常吃香,他當年修讀酒店及餐飲管理文憑,一畢業就晉身陸海通集團旗下六國飯店(現稱:六國酒店),在芸芸部門中,偏偏選了去夜總會擔任服務生,他笑言皆因人工豐厚,月薪高達700元,相比酒店部文員僅得200元。

他端了幾年盤子後,自知發展空間有限,再度半工讀進修旅遊課程,由於夜校大部分老師均出自航空業,故學習之餘亦賺到寶貴的人脈。意想不到的是,在風馬牛不相及的夜總會,居然令他獲得實踐機會。當時有班喜愛旅遊的豪客,得知Martin修讀旅遊,便提議由他代爲策劃行程,而報酬就是請他一同遊埠。

知識與經驗兼得後,他在1981年開辦旅行社一圓創業夢。當年入行門檻低,繳交10元商業牌照費即可開業,本地旅行社如雨後春筍,推出各種廉宜東南亞套餐攻佔市場。他則以批發商形式經營台灣團,形容生意多到無停手,兩年後更從朋友手中承接美和旅遊以擴充業務。

Martin(左一)與跑友參與黃金海岸馬拉松。

跑出新賽道

Martin勇於突破的創業精神,更令美和展開全新賽道——馬拉松旅遊。

他回想20年前,其中一名團友恰好是香港樂華長跑會會長方生,當年該跑會首次計劃跑出香港,參與奧克蘭國際馬拉松。Martin在方生青睞下,接下第一單以馬拉松為主題的旅行團,替40位跑手向大會報名參賽並策劃行程,算得上是本港首個外地馬拉松旅行團。團友一試難忘,Martin之後陸續出團,多次帶領團友體驗各地馬拉松特色,成功將跑步融入旅遊,後來更成爲樂華名譽會長。

隨著馬拉松愈趨普及,馬拉松旅遊由配菜變成美和的招牌菜,幾乎全港跑會出外參賽都向他報名,公司在8年前更擴大版圖,開放予街客報名,推動更多香港人感受外地馬拉松的樂趣。公司每年平均開辦70團,覆蓋超過20個國家、80個城市,當中以廈門最受港人歡迎,皆因路線夠平坦,容易創出「個人最佳時間」(PB:Personal Best),Martin稱高峰時曾出動9部遊覽車才能容納所有團友。

有一次Martin在團友鼓勵下,跟大隊在台灣火燒島跑Recovery Run,結果一跑便不能自拔。過往站在起點和終點為跑手打氣的他,在2008年首次以選手身份,落場參加廈門國際馬拉松當中的10K賽事,一班團友變爲戰友。令人佩服的是,他「入坑」之際已步入樂齡階段,但一跑便不停步地參加了逾20場長跑賽事,現時仍堅持每日跑3K,即一年共跑約一千公里。

Martin向我細説當年創業經歷。

疫情下的堅持

對跑者而言,跑步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惜一場世紀疫症突襲全球,各國實施入境限制,無數賽事無奈取消,外地馬拉松頓時變成遙不可及的事。

Martin嘆道,對上一次帶團已經是去年1月台北馬拉松,其後疫情拖累3月至12月的賽事一概被腰斬,一眾跑手大失所望。他把所有相關費用全數退回,更坦言生意從未試過如此嚴峻,每月要承擔3萬多元固定支出,但有支出、無收入,這情況已經持續一年有多。

美和陪伴跑者38載,雖然Martin不斷「燒銀紙」,卻從未打算放棄旅行社,盡力開源節流,全因背後有一班跑友鼓勵。鬥志是跑馬拉松必不可少的精神,其實營商亦然,儘管疫情籠罩各行各業,但陰霾下仍有不少如Martin般的勇者,心存一團火,朝著終點勇往直前。我期待他日疫情減退後,Martin可以再帶領小弟跑出香港。

文:張樹槐  達人傳訊董事總經理
(本文曾於信報刊登)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老「馬」有火

Posted on

屈臣氏田徑會周年大賽近3千人次參與 程小雅勉勵得獎者堅持追夢

【體路專訊】屈臣氏田徑會周年大賽 2021(下稱「周年大賽」),剛於 10 月 1 至 3 日假灣仔運動場舉行,是疫情近兩年以來香港首個大型田徑比賽,吸引超過 2,800 人次參與 33 個項目。

周年大賽於 2009 年首次舉行,獲香港田徑總會評定為認可賽事,被譽為本地最高水平的青少年田徑賽事,旨在推動本地青少年田徑運動的發展,為他們提供一個較高標準的競技平台,發揮潛能, 盡展所長。屈臣氏田徑會多年來孕育不少田徑精英,超過 1,000 名會員,當中 52 名運 動員及教練為香港田徑隊成員。

賽事分成男女子組,並按年齡分成 6 個不同年齡比賽組別。根據每組別的比賽標準, 賽事共設有 13 個徑賽項目、6 個田賽項目及 2 個接力項目1,藉此全面提升田徑項目整體水平。為進一步促進兒童田徑發展,自 2012 年起大會更舉辦兒童競技賽,規格參照 國際田聯兒童田徑發展模式進行。

大會更邀得東京奧運香港女子競走代表程小雅出席活動,程小雅自 2014 起成為屈臣氏田徑會運動員,在參與東京奧運後首度亮相本地田徑賽事,為周年大賽最佳運動員獎,於活動中肯定和鼓勵得獎者在運動道路上堅持追夢,為港爭光:「我鼓勵大家繼續放膽於體壇振翅高飛,努力爭取佳績,遇到困難千萬不要退縮,我們要堅持追尋自己的夢想,勇於嘗試。」

最佳運動員獎項名單:
女子組(招慧欣 U20、李敏慈 U18、李紫桃 U16、林姸彤 U14、馬凱淇 U12、田曉澄 U10)
男子組(梁德洋 U20、周凱揚 U18、陳睿浲 U16、王諾弘 U14、劉愷榛 U12、陳澤邦 U10)

破香港紀錄項目:
男子 U20 鐵餅(1.75 公斤) - 黃君豫 45.79 米(舊紀錄:44.34 米)
男子 U18 400 米欄(0.838 米) - 曾健豪 54.57 秒(舊紀錄:55.16 秒)
男子 U18 三級跳遠 - 張永樂 14.49 米(舊紀錄:14.45 米)

資料來源:屈臣氏集團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屈臣氏田徑會周年大賽近3千人次參與 程小雅勉勵得獎者堅持追夢

Posted on

【港足】U23再召24人集訓 張健峰身兼兩戰談備戰

【體路專訊】香港U23足球代表隊今日(4日)在將軍澳足球訓練中心再度集訓,備戰月內在日本舉行的U23亞洲盃外圍賽。主教練張健峰指今輪集訓名單並不代表預料月中公布的決選名單,會再視乎球員狀態挑選,並強調極希望能召入東方龍獅「大港腳」前鋒孫銘謙,惟仍會再與對方球會商討。至於明日將戰首仗的「香港U23」則於今早作最後備戰,同樣擔任主帥的張健峰指已有20人名單,但球員狀態仍然未足。

繼8月底一輪集訓後,U23港足本星期再召集24名球員集訓3天。今輪集訓相比個多月前的25人名單有多個變動,其中效力東方的「大港腳」孫銘謙缺陣,惟召入傑志的趙聡悟、港會的奧利華及南華門將錢兆琛等。球隊今午在將軍澳足球中心開始首課操練,除明晚出戰的晉峰3名球員外,其餘21人均有出席,不過傑志的潘沛軒及東方伍家揚因傷未有落場。

張健峰(左)
趙聡悟
孫銘謙(圖:體路資料庫)

 

U23港足主教練張健峰透露,今次集訓名單並非球隊的最終名單,會再在未來兩星期作微調:「始終距離出發還有多場比賽,好像潘沛軒及伍家揚都於周末受傷。說沒有名單腹稿就假的,但會有些微調,也要再看看狀態。」他指兩次集訓的目標均希望讓所有球員有共同概念,了解各項戰術及死球部署等:「但今次集訓比較特別,強度不能太大,畢竟球員都有球會比賽,也想大家互相了解情況。」

本輪名單只有陳晉一一名「大港腳」,另一名已有大隊經驗的適齡球員孫銘謙未見蹤影。張健峰解釋,自己極希望能選入這名東方前鋒,不過要再繼續與球會商討:「始終今次比賽並非在國際賽期,正常都是球會行先,但我也有和盧比度溝通過,相信球會是支持的。會溝通到最後一刻,我都想有好結果。」他形容孫銘謙紀律好,是隊友的好榜樣,對球隊非常重要。至於首次入選的17歲小將趙聡悟,張健峰指對方有狀態有表現,有一定機會入選。U23港足決選名單預計本月17日公布,隨後兩日再有訓練,20日出發到日本備戰23日對柬埔寨一仗,5日後再對日本。

黎培基
張俊軒
畢頓

另外,同樣由張健峰擔任主教練的「香港U23」今早亦在FTC操練,備戰明晚首仗菁英盃賽事。這支由足總成立、足總副主席霍啟山出資的港超聯新軍日前設立社交媒體帳戶,但一直未正式公布球員名單。據了解「香港U23」的公關及傳媒聯絡工作由球隊自行負責,部分傳媒獲通知今早操練時間。報道指球隊今早只有12名球員出席操練,包括黃浩然、陳靜謙及郭子堦等3名「超齡球員」。另外從今次U23港足集訓名單亦可以部分端倪,謝家榮、張俊軒、黎培基、林樂賢、黃智康、袁世傑及李藹軒均為「香港U23」球員。

張健峰在港隊操練前指,球員狀態只有67成,但看得出球隊有勝利慾望:「我接受到他們有失誤再改善;這樣才能進步,但不能夠一直出現失誤。」他透露球隊將有21名球員,明日一仗將有20人預備上陣,據了解剩餘一人為仍待辦妥轉會文件的傑志借將畢頓。

張健峰指雖然朱偉鈞(圖)在東方較少機會,但仍希望能召喚這名鋒將,認為對球隊攻力有作用。

U23港足24人集訓名單:

守門員 盧兆崎(標準流浪)、謝家榮(香港U23)、錢兆琛(南華)
後衛 林衍廷(標準流浪)、亞歷斯祖(東方龍獅)、張俊軒(香港U23)、潘沛軒(傑志)、葉卓文(晉峰)
中場 鄭子森、余在言(標準流浪)、伍家揚(東方龍獅)、奧利華(港會)、黎培基、林樂賢、黃智康、袁世傑(香港U23)、鄭進泓(冠忠南區),陳晉一、趙聡悟(傑志)、邵昀俊(晉峰)
前鋒 朱偉鈞(東方龍獅)、李藹軒(香港U23)、畢頓(傑志)、林樂勤(晉峰)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足】U23再召24人集訓 張健峰身兼兩戰談備戰

Posted on

【康文署劍擊賽】鄭曉為封后榮升「香港一姐」 冀全運成績展現女花的努力

【體路專訊】香港女子花劍隊早前於全運會驚喜殺入團體賽4強,雖然最終緣慳獎牌,但表現仍讓人留下深刻印象。幾位港將周日轉戰本地賽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公開劍擊錦標賽」,最終由鄭曉為於港隊內戰中奪得冠軍。賽後她再談及全運的表現,指當時抱著做到最好的心態應戰,盼讓外界看到女花的努力。

鄭曉為
符妤名

張家朗於7月勇奪東京奧運男子花劍個人賽金牌,令男子花劍港隊關注度大幅提升。另一邊廂,女花港隊雖然關注程度相對不及男花,但港將鄭曉為、關渝澄、符妤名及范琳娜亦在全運會打出不俗成績,在8強賽逆轉浙江隊,一劍制勝下42:41獲4強資格,惜之後4強及銅牌戰分別告負,未能站上頒獎台。

關渝澄
范琳娜

4位劍手過去周末出戰本地賽事,爭取更佳本地排名及亞運資格。參與全運的港將關渝澄及范琳娜率先於16強交手,前者以15:11取下勝利。鄭曉為則在8強以15:8淘汰關渝澄,再於4強15:3勇挫廖文希,隨後決賽遇上符妤名亦以15:9取勝,勇奪今次賽事冠軍,其香港排名亦在今次比賽後從第二升上第一。

小將莊韻諺8強以15:11擊敗張楚瑩,後於4強11:15不敵符妤名
符妤名(左)

25歲的鄭曉為回顧早前的全運團體賽,指本抱著試陣心態出戰:「明年亞運參賽人選未定,今次想嘗試一下這個新組合,沒有特別期望要取得甚麼成績。我不覺得我們的實力比對手差,只要發揮得好就可以贏她們,整個比賽大家都有盡力搏盡,沒有甚麼遺憾。」於8強賽「守尾門」為港隊逆轉的她指,當時未有想著一定要贏,只本著做到最好的心態去打:「東京奧運後多了許多人關注,所以我當時覺得,無論我是否追到,只要我有用力去追,都應該會有人見到。所以我要盡力1分1分打,整個過程要給自己一個交代,亦可以讓大家看到我們好努力,最後真的追得到是bonus。」

2010年以15歲之齡首戰亞運即奪得女花團體賽銅牌,鄭曉為隨後兩屆亞運未能參賽,不過現時香港排名第一的她有望明年杭州亞運再度為港出戰,她希望全運的經驗能夠讓團隊成長與磨合,從而預備出戰亞運。個人目標方面,她則指:「今次全運令自己感受到心態有進步,以往是練習時打得不錯,但到比賽時心態總會影響表現。現在期待亞運會,首先希望能參加個人賽,然後能夠作一點突破。」

廖文希(左一)奪得今次賽事女花季軍

在3年前轉為全職運動員的鄭曉為,亦言會以男花隊友作目標:「我覺得男花對我們是一種激勵。之前無人會覺得我們可以取得世界盃等國際賽的獎牌,後來不止張家朗做到,Nic(崔浩然)和Ryan(蔡俊彥)都有,再到他們能夠獲得奧運團體賽資格,好像奇蹟一樣。我們一同練習,既然他們做得到,我希望我都能夠做到,會以他們作為目標。」

提及未來比賽計劃,鄭曉為指暫時最快的國際比賽為12月的世界盃法國分站,如賽事順利舉行,港隊大有機會前赴參賽,且有機會留在歐洲集訓,預備明年一系列在歐洲舉行的賽事。

相關報道:
何思朗奪冠勉隊友轉全職爭佳績 林衍蕙捱過低潮女佩封后
張家朗缺陣無減賽事星味 崔浩然連挫隊友奪復出後首冠
傑青江旻憓缺陣 連翊希一劍致勝封后 方凱申挫隊友奪冠

圖、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康文署劍擊賽】鄭曉為封后榮升「香港一姐」 冀全運成績展現女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