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學界乒乓球精英賽】單打決賽同演「拔萃內戰」 羅嘉杰稱王陸思妤封后

【體路專訊】「2021-2022年度全港學界精英乒乓球比賽」今日(11日)於調景嶺體育館決出中學組冠軍,男、女子單打決賽均爆發「拔萃內戰」,最終拔萃男書院的中一小將羅嘉杰以3:0勇挫隊友李翰文封王;拔萃女書院的陸思妤則激戰5局後3:2險勝同校師妹李卓潼奪冠。

女拔陸思妤
女拔李卓潼

今屆學界乒乓球精英賽只舉辦單打賽事,今日上演中學組單打的16強至決賽,女子組決賽由兩位女拔球手李卓潼及陸思妤同室操戈。首局李卓潼入局較快下迅速先取11:4,陸思妤隨後連贏12:10及11:8反先。李卓潼於第四局從落後下追上,以12:10扳平,不過決勝局卻在領先下失機,最終由陸思妤以11:9取下比賽,總局數以3:2勝出。

驚險奪冠的陸思妤賽後指成績超出預期:「始終自己已經中六,練習時間較少,今次未有以第一名作目標,能夠晉級決賽已經心滿意足。自己技術上較決賽對手下風,所以相對打得放鬆一點,抱住搏對手的心態打。」陸思妤亦認為冠軍別具意義:「今次是自己首次打中學學界精英賽單打,以往小六時曾取得亞軍,6年後取得第一名,證明自己進了一步。」陸思妤特別感激教練鄧國基的指導及家人的支持,之後將以協助學校奪得港九D1中學校際賽冠軍作目標,完成賽事後就會專心預備應考文憑試。

陸思妤賽後感謝教練鄧國基(右)從小到大的指導

男拔羅嘉杰
男拔李翰文

男子組決賽亦上演「拔萃內戰」,由力爭衛冕的李翰文鬥小將羅嘉杰。兩人互有攻守下合演激戰,不過關鍵球處理以羅嘉杰稍佳,最終連贏11:7、11:9及11:9,直落三局取下冠軍。中一的羅嘉杰賽後指:「今次是自己的第一個比賽,本身只以前三名為目標。第一場比賽的表現未算理想,但教練叫我放開慢慢打,就越打越順,決賽贏在心態。」羅嘉杰特別感謝教練蔡漢銳的指導,這位港青小將指之後會以恒生學界盃前三名作目標,長遠盼向全職球員方向發展,成為香港隊代表。

左起:男拔教練鄧家駿、李翰文、羅嘉杰、教練蔡漢銳

男單季軍戰方面,台山商會中學的黃家而以3:0(11:7、11:9、11:4)擊敗聖若瑟書院的鄭智聰;協恩中學的王曉琳則以3:1(11:9、11:3、9:11、11:5)擊敗林大輝中學司徒詠怡,取得女子組季軍。

台山商中黃家而
聖若瑟書院鄭智聰
協恩王曉琳
林大輝中學司徒詠怡

2021-2022年度全港學界精英乒乓球比賽成績(只列前八名)

中學男子單打
冠軍:羅嘉杰(拔萃男書院)
亞軍:李翰文(拔萃男書院)
季軍:黃家而(台山商會中學)
殿軍:鄭智聰(聖若瑟書院)
第五名:麥淞瑋(喇沙書院)
第六名:甄正彥(皇仁書院)
第七名:梁偉南(趙聿修紀念中學)
第八名:施宇浚(張祝珊英文中學)

中學女子單打
冠軍:陸思妤(拔萃女書院)
亞軍:李卓潼(拔萃女書院)
季軍:王曉琳(協恩中學)
殿軍:司徒詠怡(林大輝中學)
第五名:羅心怡(協恩中學)
第六名:方心愉(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
第七名:馬一心(培僑書院)
第八名:林婧彤(將軍澳香島中學)

圖、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學界乒乓球精英賽】單打決賽同演「拔萃內戰」 羅嘉杰稱王陸思妤封后

Posted on

【劍擊】山頂廣場辦劍擊賽 香港劍校校長黃贊:讓小朋友有另類比賽經驗

【體路專訊】周六(11日)不少年輕劍手雲集山頂廣場,出戰由香港劍擊學校主辦、一連兩日舉行的「山頂廣場挑戰盃」,角逐各個分齡組別的花劍及重劍冠軍殊榮。談到在山頂廣場舉辦賽事,劍校校長黃贊表示希望藉此讓年輕劍手吸收另類比賽經驗,並冀望小劍手們未來能夠繼張家朗後再次踏上奧運頒獎台。

受疫情影響,運動員近兩年出外參賽變得困難重重,對於年輕運動員而言更甚。有見及此,香港劍擊學校於山頂廣場舉行「山頂廣場挑戰盃」,讓5-12歲的年輕劍手以團體賽形式作賽,吸收比賽經驗,黃贊指:「劍校成立20年,過去培育出不少現時出名的劍手,如張家朗、崔浩然、蔡俊彥等,我們從小已經帶他們四出參賽吸收經驗,惟過去兩年因疫情未能出外,我們亦不可以太被動,所以在這公開地方舉辦比賽,讓小朋友有另類、新鮮的比賽經驗,讓他們感受在公開場合下比賽的壓力,將來他們出戰大型比賽便能盡快適應。 」

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副主席李忠民亦有出席,並鼓勵年輕劍手要努力訓練,在2028年洛杉磯奧運為港出戰。

隨著張家朗在東京奧運奪金,黃贊成立劍校的第一個夢想已經實現,他直言接下來要向第二個夢想進發:「第二個夢想是要發掘更多奧運獎牌運動員,當然這條路不容易行。由我們在2002年成立,到張家朗踏上奧運頒獎台是一段很長時間,所以要從小開始培育年輕劍手。」

家朗奪金除了實現劍校首個夢想外,同時在香港掀起一股劍擊熱潮,黃贊坦言近期越來越多小朋友接觸劍擊,不過當中「有機亦有危」:「多小朋友接觸劍擊當然是好事,但都要向他們強調不是為獎牌而打劍,最主要看他們是否真的熱愛劍擊運動,如果他們喜歡這項運動,自然會努力練習。」黃贊指希望小朋友透過劍擊培養正確的個人品行,同時學懂在面對困難時如何堅持。

香港劍擊學校校長黃贊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山頂廣場辦劍擊賽 香港劍校校長黃贊:讓小朋友有另類比賽經驗

Posted on

恒生「新一代」乒乓大比拼 《體路》X 乒總之友周日網上直播六場決賽

【體路專訊】2021恒生「新一代」大比併周日(12日)於決賽日假歌和老街乒乓球中心舉行決賽日,雖然受疫情影響,球迷未能到場觀戰,不過《體路》及香港乒乓總會(乒總之友)將在Facebook聯合直播六場決賽,大家記得為球員線上打打氣!

恒生「新一代」乒乓大比拼自1998年開始舉辦,為9歲或以下小朋友提供初踏賽場的機會,讓他們感受比賽氣氛,藉此提高他們對乒乓球運動的興趣,並從中學習體育精神。今屆賽事經過多輪比賽後,明日來到決賽日,將決出男、女子組共3個組別單打冠軍。

周日(12日)決賽直播詳情如下:
下午 2:30 女子C組(7歲及以下組)
下午 3:00 男子C組(7歲及以下組)
下午 3:30 女子B組(8歲組)
下午 4:00 男子B組(8歲組)
下午 4:30 女子A組(9歲組)
下午 5:00 男子A組(9歲組)
*直播時間或有更改,視乎大會比賽時間而定。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恒生「新一代」乒乓大比拼 《體路》X 乒總之友周日網上直播六場決賽

Posted on

adidas Dame 8採用全新Bounce Pro中底科技

【體路資訊】  adidas將推出全新Damian Lillard簽名籃球鞋款Dame 8,採用adidas全新Bounce Pro 革命性中底科技,提供出色緩震、支撐性能及完美回彈力,致敬 Damian Lillard 的奮戰精神及絕殺能力。

Damian Lillard在上賽季常規賽上場時間排名全聯盟第一,跑動總距離相等於完成8場馬拉松,體現Damian Lillard堅韌的意志以及磨煉的決心,亦是不懈訓練的成果。拳擊是他日常訓練的重要一環,透過刻苦的訓練全面提升體能狀態,展現Damian Lillard「能贏我的只有我」的拳擊精神。

為致敬 Damian Lillard 的奮戰精神,最新推出的Dame 8 籃球鞋全面升級科技配置,讓球員把握每個關鍵時刻,Dame 8 採用adidas率先應用於籃球鞋的全新Bounce Pro 中底科技,呈獻突破性的雙密度設計—足底柔軟,提供舒適腳感,外側堅固,提升穩定性能。升級外底結構在內側加入波浪紋路,提供急煞與起步所需的精準抓地力,外側的閃電紋路提供強勁抓地力,助球員俐落轉向或進攻,外底上精心設計的細縫帶來更流暢舒適的穿著體驗。鞋底加入Y形抗扭片,讓球員在高強度比賽中也能確保落地時的穩定性,有效防側翻及抗扭轉,隨時保持最佳狀態。

Dame 8首發配色4th QTR K.O.以Damian Lillard經典的絕殺時刻為靈感,型格灰黑配色與搶眼紫黃色對比配搭展現Damian Lillard 前衛風格,後跟印上「DAME」字樣,鞋墊上飾以Damian Lillard向對手揮手告別的剪影,展現他在關鍵時刻掌控比賽的自信氣勢。

adidas全新Dame 8籃球鞋於12月15日(紫黃配色GY0383)及12月21日(灰黑配色GY0379)起於adidas香港官方網上商店發售。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adidas Dame 8採用全新Bounce Pro中底科技

Posted on

【Ceci私語】想好好記住這喘氣的感覺

【體路專欄】假期完結,回復正常訓練一個月有多,剛剛完成了一個訓練循環,這星期是恢復週。這陣子的訓練有點苦,連飲水都有甜的感覺,所以也終於有了讓自己休息的念頭。(雖然自己也悄悄溜去做Pilates,但畢竟是低強度的活動,應該不影響恢復!)

每次跑步有寒風拂面,都會浮現一個喘氣的畫面,這是冬訓的感覺。自小心肺功能比較差,從前玩「捉伊因」,如起步首5秒跑不掉,多跑10數秒必會被拿下。中學體育選修科的實習體能試全滿分,光剩下1英里跑小組尾二,在我後面的相信是主項鉛球的女同學。一輩子未跑多過4,000米的我,有次冬訓跑3,000米計時,時間並不快,跑完足以叫我待在洗手間半小時。所以冬訓在我詞典中是人間地獄的代名詞。

因前兩年復康,今年重嘗儘管冷風颯颯卻汗如雨下的滋味:那些,好不容易走到陰頂,全身放軟散落於地,腦袋空白大口呼吸,兩頰脹紅熱氣蒸臉,雙手撐膝鐘響即跑,的感覺。但今年卻比前些年享受,是沒有過多的思考只管埋頭地衝的純粹,這久違的拼命的喘氣感覺是訓練的滿足感,那些痠痛在提醒我仍然有許多空間進步,起碼我有試過把自己推得遠一些,像是給自己再次存在於這田徑場的証明。

文:楊文蔚(女子跳高香港紀錄保持者)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Issue#54

Sportsroad Junior

Sportsroad Junior》為全港首本月刊學界體育報,創刊號於2016年1月隆重出版,內容涵蓋全港各區學界體育賽事,現時派發據點超過全港200間中、小學。我們正陸續增加免費派發的學校數目,如學校有興趣訂閱本刊,請電郵至 junior@sportsroad.hk,或填寫網上訂閱表格,並留下負責老師、班級數目、所需訂閱數量等資料,我們會盡快回覆及安排,謝謝你對《Sportsroad Junior》的支持。

我們目前亦設有以下公眾派發點: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太子閱讀時代書店尖沙咀YMCA會員服務部修頓室內場館票務處麥花臣室內場館九龍灣Mega Ice元朗區體育會沙田體育會大埔體育會北區體育會荃灣球星羽毛球專門店,數量有限,派完即止。另外,我們亦有個人訂閱服務,詳情可按此瀏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Ceci私語】想好好記住這喘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