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數碼娛樂領袖論壇開幕 數碼港一連三日有電競體驗區

【體路專訊】在數碼港舉行的2021數碼娛樂領袖論壇(DELF)今日(10日)正式開幕,以「無極限競賽:數碼娛樂 突破界限」為主題,解構數碼娛樂的嶄新科技、商業模式及價值鏈如何超越現狀。今屆DELF舉辦一系列電競賽事及表演賽、創新展示、遊戲體驗、工作坊、表演項目以及創投演示等,並將以混合線上線下的創新形式呈現,其中下星期日(12日)將有樂齡電競體驗日,以及哈利波特:魔法醒覺 Yesports 最強巫師對決(亞洲盃)決賽。

一連三日的DELF今日起在數碼港舉行,並打造以「海陸空」為主題的無極限競賽,帶領參加者上天下海,一同感受超越界限的電競體驗。首日先舉行多場分組論壇,講者包括前華特迪士尼、華納兄弟以及夢工場動畫製作人和工作室總裁霍文東博士、UM 美國創新部主管Adam Simon、網易電競總經理趙明義及Naffiti聯合創辦人陳奐仁等,亦隨即展開「海」、「陸」、「空」、「藝術科技」及「體育科技」數碼娛樂體驗區。

2021 FAI 香港競速無人機公開賽及Talon Esports粉絲見面會就會於明日(11日)舉行,翌日則會上演哈利波特:魔法醒覺 Yesports 最強巫師對決(亞洲盃)決賽,以及政府資訊科技專業人員協會(GITPA)及機電工程署(EMSD)職員工會FIFA 電競比賽。

論壇舉行的3日期間,公眾只要於數碼港商場單一消費滿港幣$100即可入場參與體驗專區,數碼港亦會提供免費由旺角、金鐘及堅尼地城出發的穿梭巴士,詳情請參閲以下網址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數碼娛樂領袖論壇開幕 數碼港一連三日有電競體驗區

Posted on

【冷知識】乒乓球拍為何曾規定兩面一紅一黑?新增顏色全因蘇慧音?

運動冷知識,冷知識,乒乓球,乒乓球拍,蘇慧音

【體路專欄】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球拍在拍類運動中是最重要的工具,所以球手會特別訂製最適合自己的球拍,外觀與顏色也會別出心裁配搭一番。不過乒乓球運動以往是例外,當網球和羽毛球可以在球拍網印上圖案、拍框有不同顏色,偏偏乒乓球拍卻有一段長時間規定兩面必須一邊紅色、一邊黑色,何以要有這樣的硬性規定?

圖:體路資料庫

根據國際乒乓球聯會的文件記載,其實早在1983年之前,乒乓球拍並沒有顏色限制,只規定球拍兩邊拍面必須使用同一種顏色,所以當時其實有藍色或綠色拍面的球拍。不過70年代後期,乒乓球拍的膠皮開始出現不同設計,不同膠面擊球後產生的旋轉與速度也截然不同,長膠與防弧膠等拍面的誕生令擊球變化及打法較以往更多。當時就開始出現兩邊完全不同膠皮的球拍,由於球拍兩面顏色相同,回擊效果卻完全不同,令對手難以猜測到底是以那一面回球、回過來的是甚麼球,結果往往在感到被欺騙下失分。

圖:體路資料庫

當中不得不提中國的蔡振華。這位名將在1981至1985年間曾奪4面世界錦標賽金牌,左手橫拍兩面攻結合弧圈球打法的他,球拍兩邊膠皮顏色相同,性能卻完全相反,更善於快速轉換拍面擊球,令對手猜不透其打過來的球。最經典的就要數到1981年世錦賽男子團體賽決賽,中國在場數4:2領先匈牙利「叫糊」之際,第7場比賽由蔡振華上場鬥Gabor Gergely。當決勝局打至15:15時,蔡振華連續5次發球,對手都未有猜到是球拍的那一邊,結果連續5次判斷錯誤,其中4個接發打落網或出界。結果蔡振華以21:15奠勝,為中國取下冠軍。

如未能觀看影片,請按此

運動冷知識,冷知識,乒乓球,乒乓球拍
蔡振華(影片截圖)

為了避免讓透過球拍「欺騙」對手成為取勝手段,國際乒聯在1983年修改規例,訂明球拍兩面的顏色必須不同。不過顏色不同的定義過於廣闊,為免出現顏色相近的爭拗,國際乒聯至1985年進一步修訂球例,規定球拍兩面必須為一邊鮮紅色,另一邊則為黑色。除了球拍兩面顏色不同,球手亦容許在比賽開始前檢查對方的球拍膠面,故此現在已能透過顏色去判斷對手的回球方式。

東京奧運後新增四種顏色

不過球拍兩面一紅一黑的規例,在經過36年後再度被修訂。國際乒聯早前宣布自2021年10月1日起放寬球拍顏色的限制,當中一面仍然規定為黑色,但紅色一面能以粉紅色、紫色、綠色或藍色等4種顏色膠面代替。

運動冷知識,冷知識,乒乓球,乒乓球拍
2021年11月於美國休士頓舉行的世界錦標賽上,不少球手採用新顏色的球拍膠面(Credit: WTT)

增加球拍可選用顏色的提議由香港乒乓總會及國際乒聯器材委員會,於2019年的國際乒聯周年大會上共同提出。乒總主席余國樑當時接受媒體訪問指,轉變球拍膠皮顏色的想法是受到港隊年輕隊員啟發,認為球拍顏色可以與髮色及衣著作配襯:「乒乓球拍的紅與黑已經很多年了,我們一直在思考有甚麼可以吸引更多年輕人打乒乓球。香港隊的蘇慧音曾經把頭髮染成了粉紅色,如果球拍的顏色也能有更多變化,年輕人對此也會更有興趣。」余國樑續指本來希望兩面的膠皮顏色都能改變,惟因擔心「撞色」,故最後建議保留黑色。

蘇慧音,2020東京奧運,乒乓球
蘇慧音出戰東京奧運前把頭髮染成粉紅色(圖:體路資料庫)

當時有超過75%的國家代表投票贊成增加球拍面可以選擇的顏色,故國際乒聯通過膠皮顏色的改革,並在球拍面一邊維持黑色,以及球的顏色不容改變的兩個前設下研究其他可以選用作為拍面的顏色。國際乒聯透過排除法去決定可用的顏色,第一步就是在顏色列表中剔除與球拍黑面及乒乓球球顏色相近的顏色。

運動冷知識,冷知識,乒乓球,乒乓球拍
國際乒聯就增設的球拍顏色作研究(Credit: ITTF)

隨後就以「實戰」來測試其他顏色,國際乒聯請來兩位球手在不同的環境下對打,包括以自然光做背景的場地及室內燈光比賽場地,藉此再剔除部分顏色選項。國際乒聯同時把打算新增的顏色造成球拍樣本,在2019年的T2鑽石聯賽現場詢問頂尖球手意見。當時德國的奧運銀牌得主Dimitrij Ovtcharov就曾指出:「現時參加的比賽多以白色球作賽,故球拍的顏色要適合去打白球,黃色也許就跟白色球太接近了。」

運動冷知識,冷知識,乒乓球,乒乓球拍
國際乒聯把新顏色的球拍膠面做成樣本,在2019年的T2鑽石聯賽供球員試用(Credit: ITTF)

經過多番剔除後,國際乒聯最後得出粉紅色、紫色、綠色及藍色這4種新顏色,並希望乒乓球拍的顏色有更多選擇之下能展現這項運動的多元化。不知道之後我們有沒有機會看到染了粉紅色頭髮的蘇慧音,拿著粉紅色膠面的球拍打球呢?

按此瀏覽更多運動冷知識文章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冷知識】乒乓球拍為何曾規定兩面一紅一黑?新增顏色全因蘇慧音?

Posted on

運動醫學研討會探討科技創新體育發展

【體路專訊】第七屆 學生學術會議暨亞洲運動醫學聯會研討會於 12 月4至5日 假香港科學園進行。隨著科技技術如人工智能、雲端、區塊鏈及大數據分析應用加速發展,為配合未來運動醫學及科學之長遠發展趨勢,本年度研討會以「運動科技創新發展 邁向運動醫學及科學新一頁」為主題,探討創新科技在體育教育發展、提升運動表現及推動醫療健康三大方向中的應用。兩日研討會舉辦 1 節學術研討會、3 個分享環節及 4 個專題討論,吸引接近 100 位本地及海 外學生參與論文報告,接近 600 名運動愛好者及專業人士參與。

容樹恒教授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主席容樹恒教授表示:「近年有不少與運動創新科技 相關的研究及發展,提升運動趣味及競技運動成績。有見及此,香港運動醫學 及科學學會希望作為一個橋梁,並首次以運動科技為研討會的主題,將研究人 員、技術開發團隊及用家(如運動員及教練)連結,互相交流。兩日活動亦刻意 作出安排, 涵蓋精英運動員、體育教育及市民大眾,全方位探討發展方向。這 次活動只是開始,我們期待舉辦更多不同與運動科技相關的活動。」

以下為三個重點專題討論撮要:

應用運動科技 支援體育發展

相信大家都同意體育教育除培育運動技能外,還強調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正 面的價值觀及態度。在專題討論中,香港教育大學 健康與體育學系 高級講師 I 甘偉強(Kevin)表示,科技在體育應用已開始多年,簡單至運用不同電子量 度儀器進行體育課堂,甚至應用 STEM Education 讓學生在體育課中應用科技 來學習,提升學與教效能。香港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體育)王慶宜(Annie)亦表示,教育局積極支持推動體育與「STEM」教育之融合及培養學生 恒常參與體能活動的習慣。現時,不少中小學已把科技應用於體育課及相關的 體能活動中。NEX Inc. 共同創辦人宋安來(Tony)及香港欣學教育科技有限 公司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黃慶凱(Howard)在現場分享如何透過運動應用程式 將運動遊戲化及運動科技裝置協助體育課堂進行,將運動科技融入學生的生活中,達致運動生活化同時亦提高其趣味性。

利用運動科技 提升運動表現

運動科技能為教練及運動員提供更有效率訓練並兼具提升競技運動表現的能力。 足球教練陳婉婷認為,運用科技量度訓練數據,有助教練了解運動員狀態, 更有效率地制定比賽策略與運動員溝通。香港棍網球總會體能總教練黃思瀚(Wesley)表示認同,並分享在棍網球中如何應用穿戴式科技 GPS 分析訓練 及比賽,協助教練作更準確的訓練安排。香港欖球總會水平發展幹事(女子欖 球)袁健濠(Andy)表示,香港欖球訓練亦運用攝影儀器,有系統地進行數 據量度,分析結果可供運動員、教練、裁判及運動防護員或物理治療師使用。 香港體育學院賽艇總教練白勵(Chris)則分享賽艇作為對生物力學要求偏高

的水上運動,會在艇上裝置不同記錄儀器,透過整合所收集的運動數據如心率、 艇速及 GPS ,分析當中與訓練成果的關係,從多角度了解運動員狀態。香港初創企業 RaceFit 行政總裁麥君恆(Graham)則表示公司研發運動套裝,透過 人工智能(AI)及物聯網(loT)科技,把所得的數據會被傳送到雲端運算平台上運 行的程式進行全面分析,指出運動員在力量、耐力、靈活性、協調能力及平衡 力需改進的領域。

運動科技發展 推動醫療健康

運動科技除了提升競技運動的能力,對於推動醫療健康亦非常有幫助。近年大 眾對健康的關注度及運動知識提升,除了懂得閱讀 BMI 數據,更會留意自己的 體脂百比例及基本代謝率等數據。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行政總監黃永森(Sam) 在論壇上分享生物電阻抗分析(BIA)在健康及體能上的應用,並如何透過 科技將其應用在社區層面。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系主任湯啟宇教授(Raymond)及團隊與 7 個復康中心,16 位治療師共同研發出智能家居 AR 實時 復康指導訓練系統,讓有需要人士可在家中接受有效的治療。另一生活化科技 為智能發熱織物,KnitWarm 共同創辦人郭志雄(Stanley)認為香港溫差日夜不 同,冬天外出要帶大量衣服會比較不方便,有見及此研發了智能發熱織物,輕 巧方便,可隨著溫度而作出改變,非常實用。

資料來源: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運動醫學研討會探討科技創新體育發展

Posted on

ASICS GT-2000 10支撐科技全面升級

【體路資訊】乘著秋季跑步熱潮,日本專業運動品牌ASICS特別推出以現代科技打造、集舒適與支撐性於一身的全新GT-2000 10鞋款,由起步一刻已為跑手護航!

ASICS一向以專業運動科技聞名,GT-2000 10採用全新LITETRUSS技術代替以往的中足穩定系統,位於鞋款內側位置提供高度支撐,有效防止跑步時足弓過度內旋的情況,為跑手提供升級穩定性和支撐度。而中底方面,材質更新至耐用且彈性十足的FLYTEFOAM PROPEL,配合前後掌注入的GEL緩震膠,全面提升回彈力與緩衝性,跑手可感受到柔軟緩震效果和靈敏的足底觸感,全方位支撐著您突破每一步界限。

中底加入3D支撐結構設計,GT-2000 10中底頂部可以更大程度的變形,大大增強緩震效能,同時不失穩定性;男女款結構亦根據步伐差異而有所區別,照顧不同需要。

 

鞋面設計一反傳統縫合,採用工程針織結構,儼如第二層皮膚一樣包裹足部,舒適度倍增外,其貼心的拉伸和加固設計更有助穩定步伐,提高支撐穩定性。外底選取可持續物料LITE RUBBER,相比大底材料更輕身堅固,擁有極高耐磨性。

全新一代GT-2000 10 男女裝設多種配色,各種更新更全面支撐雙腳,讓你舒適享受每一個跑步旅程!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ASICS GT-2000 10支撐科技全面升級

Posted on

【棍網球】女子冠軍聯賽Rubies最後15秒絕殺 Phoenix

(Photo credit : SP Sporty Photory )

【體路專訊】香港女子棍網球超級聯賽女子冠軍聯賽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上周六假英皇佐治五世學校進行了2場賽事,當中焦點大戰Rubies硬撼Phoenix,最終Rubies在完場前40秒內連下兩城,以1球之差險勝。

(Photo credit:SP Sporty Photory )

Rubies及Phoenix兩強相遇,Phoenix由許嘉希開賽5分鐘率先射入一球。Rubies隨即全力反撲,麥內利在Face off中取得控球權後,由區伊琪助攻孫凱平兩人組合接連射入2球,Phoenix許嘉希在第一節最後30秒接應Ito Kinuko射球,將比分拉平至2:2。

其後雙方繼續拉鋸,Phoenix林嘉慧狀態大勇,第2節射入3球,冀為球隊拉開比分。不過Rubies同樣有區伊琪坐鎮,和鄭心悅在第二節各射入一球,半場過後Phoenix 反超一球5:4。值得一提,Rubies新晉球員鄭心悅在本場共1入球2助攻,表現亮眼。第3節兩陣各入2球,Phoenix維持領先一球的優勢。

(Photo credit:SP Sporty Photory )

最後一節,Phoenix許嘉希開場即射入一球,以為勝券在握,惟Rubies及時大爆發,在最後3分鐘由孫凱平接應鄭心悅助攻拉近比分,並由麥內利在最後40秒射入追平比分。在剩餘的時間,Phoenix奪得最後一次Face off的控球權,但因失誤讓Rubies 麥內利有機可趁,最後15秒再入一球助球隊反勝Phoenix。Rubies在短短的40秒內將比分追平至反勝一球9:8。

同日另一場賽事,PFL Cubs以16:0大勝Raptors。

(Photo credit:SP Sporty Photory )

資料來源:香港棍網球總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棍網球】女子冠軍聯賽Rubies最後15秒絕殺 Phoen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