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新型肺炎】公眾溜冰場周五起容許隊際運動 仍未開放公眾使用

溜冰場,冰球,新型肺炎

【體路專訊】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6日)會見傳媒,提到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將大致上維持,不過此前只容許小組指導及訓練的公眾溜冰場將會放寬,周五(9日)起容許多於4人進行隊際運動,人數上限遵照比賽規則。不過除進行隊際運動外,溜冰場仍只容許小組/私人教導,意味仍未開放予公眾使用。

近日本地持續出現源頭不明的確診個案,陳肇始今日宣布適用於餐飲業務及表列處所的規定及限制將大致維持至10月15日,不過會就公眾溜冰場稍作調整,將於周五起放寬至容許進行隊際運動,每個溜冰場上的球員及裁判人數上限,需遵照相關隊際運動的比賽規則。政府指出,在公眾溜冰場進行的隊際運動包括但不限於冰球。

然而調整亦訂明,公眾溜冰場除進行隊際運動外,只容許進行小組/私人教導,且連教練在內,每個小組不得超過4人,意味仍然未開放予公眾使用。另外,政府文件亦指出,公眾溜冰場內可豁免佩戴口罩的情況亦只有淋浴時或「在與其他人保持足夠距離或有效分隔的情況下運動時(不適用於教練/工作人員)」,意味在溜冰場進行隊際運動期間仍需佩戴口罩,這亦與在室內體育處所進行隊際運動時需佩戴口罩的規定一致。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新型肺炎】公眾溜冰場周五起容許隊際運動 仍未開放公眾使用

Posted on

【體路專欄】中國女排 永遠演不完的體育連續劇

(電影《奪冠》劇照)

【體路專欄】這一個多星期看了兩部電影,一部是鄭秀文主演的《聖荷西謀殺案》,另一部是描寫中國女排故事的《奪冠》,片名原本就叫《中國女排》,是體育人都應該一看的故事。看畢後,對於中國女排的故事多了一點認識,再穿插以往為數不多採訪過中國女排的片段,結合起來就是對郎平這位傳奇人物有更深的敬意。

中國女排,奪冠,體路專欄
(郎平微博圖片)

《奪冠》,陳可辛執導,原本是在2020年農曆新年檔期上映,但因為疫情影響,結果要到國慶檔期才上映。原本片中由黃渤飾演陳忠和一角有些戲謔片段,最終因陳忠和強烈抗議而被修改,結果他的名字也被消去。80年代創下「五連冠」偉業的老女排隊員也被隱去名字,只成了1號、2號、3號、4號、5號等,就連傳奇教練袁偉民都變成佚名的中國隊教練,這是比較可惜之處。

片中巧妙地用郎平女兒白浪飾演年輕時代的郎平,重演老女排80年代戰勝日本隊,初次拿到世界盃冠軍的片段,穿插著80年代一群克苦耐勞的老隊員、遇大事有靜氣的傳奇教練袁偉民、中國1978年起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可以說是見證著體育與社會變遷聯繫在一起的美好歲月。

及至中段2008北京奧運,郎平執教美國隊、陳忠和領導中國隊,兩者在決賽相遇,結果美國隊勝出,這些畫面都盡量模仿真實地拍出來。但這部戲的戲肉是自郎平2013年接掌中國隊之後至到2016里約熱內盧奧運的故事,找來了真正的中國女排隊員惠若琪、朱婷、張常寧、徐雲麗去演她們自己。

中國女排,奪冠,體路專欄
(電影《奪冠》劇照)
中國女排,奪冠,體路專欄
(電影《奪冠》劇照)

郎平為了排球捱得一身傷,卻因為老隊員陳招娣2013年臨終執手拜託,她才願意離開美國重返中國女排主帥的崗位。陳招娣臨終說了幾句:「我的比賽就打完了,我要先下場休息,來世咱們再做隊友。我們相信你能給中國女排帶來新東西,我們大家都支持你,回來吧。」

時常覺得體育世界其實和武俠世界相通,恩怨情仇愛恨分明,有情有義一世相隨,代表著人性美好的價值觀。郎平由80年代走到今天,彷彿是由當初一個黃毛丫頭變成絕世高手,然後再由絕世高手變成一代教主,和武俠小說的小子連續劇有異曲同工之妙。正是因為有這位傳奇主角存在,很多女排球迷由80年代起一路追隨,見證這套演不完的體育連續劇一路上演。

《奪冠》這套電影的高潮是2016里約熱內盧奧運的女排賽事,中國隊在小組獲2勝3負驚險晉級、被看低一線的情況下8強以3:2擊敗巴西、4強以3:1贏荷蘭,決賽以3:1擊敗塞爾維亞,完成了旁人眼中不可思議的任務。那一個晚上,小記在巴西現場採訪時先看了巴西對德國的足球決賽,然後隨即走去馬拉簡拿球場附近的馬拉簡拿體育館看女排決賽。觀眾看到的是女排贏得金牌之後的風光,記者看到的是郎平教練和時任隊長惠若琪完場後還要在記者室及混合採訪區接受訪問直到凌晨,事實上她們休息不了幾小時又要直踩至清早受訪轉播回中國,在風光以外的辛酸不足為外人道。

中國女排,奪冠,體路專欄
(電影《奪冠》劇照)
中國女排,奪冠,體路專欄
(郎平微博圖片)

香港人接觸中國女排,可能是過去在紅館觀賞世界女排大獎賽(現在易名為FIVB女排國家聯賽),又或者是4年一度的奧運,彷彿我們也和她們一起成長。中國女排最可貴不是贏得了多少冠軍,而是大家經常談論的「女排精神」,咬緊牙關克服劫難。郎平如何談論女排精神?她曾經在訪問時這樣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人生不是一定會贏,而是要努力去贏。」

日本政府已經明言,來年不惜代價都要舉辦東京奧運,中國女排能否衛冕是未知之數,但可以肯定的是,一班姑娘會繼續玩命般去拚出最好成績。電影中鞏俐飾演的郎平說,她是「60歲心臟(現年實際59歲)、80歲骨頭」,身邊人問「能不能給我留半條命」伴陪親友。明年東京奧運之後,郎平教練會準備退休,內地傳媒新聞也寫過隊中早已有一班年青教練負責制定訓練及計劃,明顯見到郎導部署好未來的情況。由18歲到60歲,一個人的青春有40年以上貢獻給排球,這種堅持想來也太過不可思議了。

文:體記阿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中國女排 永遠演不完的體育連續劇

Posted on

【新型肺炎】本地籃球又煞停 工商盃要戴罩打唔成

(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正當香港籃球迷一心期待本月中將會有工商盃的復賽之際,忽然又傳來壞消息。香港籃球總會副會長羅善行周二(6日)證實,由於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下稱康文署)的洽談不果,對方不同意豁免讓比賽球員無須戴口罩,令本已準備復賽的工商盃又胎死腹中。

羅善行(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羅善行周一(5日)在個人Facebook上發布短片,講述康文署不同意豁免讓參加工商盃比賽的球員無須戴口罩,他直言擔心有關佩戴口罩的安排,以及疫情的發展會影響本地籃球復賽的部署。羅善行今晨受訪時表示:「工商盃的比賽球員來自各個階層和不同職業,坦白說你不知道當中會否有隱形病患者,某程度上要求戴口罩是合理的。不合理的地方則是,工商盃有不同年齡層的球員,你要求60歲以上的球員戴口罩比賽,會否引發呼吸困難,甚至是昏倒等情況呢?」

(圖:體路資料庫)

康文署在上周三(30日)宣布免費戶外隊際康樂場地重開的消息,且進行隊際比賽及訓練時,人數上限將遵照相關運動的比賽規則,意味與室內體育處所一樣獲豁免4人限聚令。康文署當時亦表明,在戶外場地運動期間可豁免佩戴口罩,但在室內場地運動時則須佩戴口罩(相關新聞:【新型肺炎】街場周五重開 訓練比賽每組可多於4人)。對於籃總在上周四(1日)始公布本地籃球復賽的消息(相關新聞:【新型肺炎】疫情緩和 籃總突宣布重啟本地賽事),羅善行強調籃總其實同樣在上周三草擬通告,只是發布較遲。

甲一籃球,滿貫,方誠義
(圖:體路資料庫)

他表示:「我們一直在問康文署是否可以獲得豁免,籃總的比賽小組在周一和康文署進行電話會議,最後得悉將不獲豁免。」羅善行指汲取了早前的經驗後,將工商盃延期的做法將採取逐個月押後的方式,惟羅善行強調籃總實在處於比較被動的位置,復賽與否端視乎疫情的發展,以及香港政府就佩戴口罩的規例。不過,羅善行仍然對在明年3月展開銀牌賽及甲一聯賽感到樂觀。

2021亞洲盃外圍賽,籃球,香港籃球代表隊,李琪
(Photo Credit:FIBA)

另一方面,羅善行透露,由於香港籃球代表隊在下月底就要出戰2021亞洲盃外圍賽,故港隊仍會按照原定計劃進行練習。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新型肺炎】本地籃球又煞停 工商盃要戴罩打唔成

Posted on

【田徑】新「鳥人」贏在起跑線!杜普蘭迪斯自揭後院訓練基地神秘面紗(有片)

杜普蘭迪斯,撐竿跳,田徑

【體路專訊】儘管新型冠狀病毒重創世界體壇,全球運動員過去大半年的訓練受到嚴重影響,但仍難阻撐竿跳天才杜普蘭迪斯(Armand Duplantis)連月來大放異彩。這位年僅20歲的瑞典「小鮮肉」9月17日在世界田聯鑽石聯賽羅馬站,成功飛躍6.15米的高度,一舉打破由烏克蘭傳奇「鳥人卡(布卞Sergey Bubka)保持了26年之久的男子撐竿跳室外世界紀錄,技驚四座!杜普蘭迪斯出身於體育世家,盡得父母優良遺傳,加上擁有「後院訓練基地」,可說贏在起跑線,躋身巨星行列指日可待。

杜普蘭迪斯上月在羅馬鑽石聯賽突破人類極限躍過6.15米的高度,刷新布卡於1994年寫下的6.14米男子室外世界紀績,聲名大噪,隨即被冠以「新鳥人」、「男版伊仙巴耶娃」及「撐竿跳場上的保特」等稱號。「自從他們把規則改為統一的紀錄後(室內室外合併),我就一直感到很混亂。有些人不明白其實我的室內世績已是世界紀錄,所以我要同時創出室外新猷,消除人們的疑惑,現在兩個紀錄都是我的了!」杜普蘭迪斯下一目標已鎖定明年東京奧運會金牌。

杜普蘭迪斯,撐竿跳,田徑

人氣飆升的杜普蘭迪斯可說是為創造紀錄而生,除因個人天賦與努力,原來家中後院竟是孕育這夥超級新星的「福地」。他帶著我們走進位於Louisiana State的老家後院,直指「這是我作為田徑運動員的起點」。這個練習場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院內布滿他從小到大比賽、訓練用過的撐竿,兩旁樹林雜草需要定期修剪,跑道經過2次維修升級。相比起五花八門的訓練器材,這裡渾然天成的鍛練環境更令人羨慕,杜普蘭迪斯介紹說:「這條繩子長20呎,從樹上垂下來,我從小就爬這條繩子,當時用盡全身力量才能爬上去,現在只要單純用手就可以了。」日子有功,簡單一條麻繩就練出「新鳥人」驚人好臂力。

杜普蘭迪斯,撐竿跳,田徑

杜普蘭迪斯,撐竿跳,田徑

不過,美中不足是護墊旁邊就是鄰居的紅磚牆,為免練習撐竿跳時不慎跳上紅磚牆,杜普蘭迪斯無法挑戰高度限極,僅能以技術練習為主,但擁有這片小天地,已讓他可在疫情期間保持狀態,最終躍出人生新高度。「很明顯,這裡的場地並不完善,無法完成我所有的訓練,但在家中後院就有這些設施,我已經非常幸運。」杜普蘭迪斯感恩說道。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田徑】新「鳥人」贏在起跑線!杜普蘭迪斯自揭後院訓練基地神秘面紗(有片)

Posted on

【體路專欄】監獄馬拉松

監獄馬拉松,馬拉松,跑步,體路專欄
Photo Credit : sanquentinmarathon.com

【體路專欄】上月的專欄文章《在囚人士重新上路》談到香港監獄因為空間有限,雖然懲教處為在囚人士安排每日最少一小時運動(球類活動、循環訓練),卻沒有系統性的跑步練習。放眼海外,不少在囚人士在獄中跑馬拉松,在轉捩點上得到鼓舞,更而足以改變人生,即使出獄後,仍繼續他們的馬拉松之路。

以一些美國的監獄做例子,監獄官員相信馬拉松除了是運動,也可以改變生命,42.195公里這個距離有別晚飯後散步或消閒跑,有人能夠僅花兩個多小時完成全馬,也有人要花上超過八小時才能跑畢,完成時間雖然不同,但跑手們的那份堅毅、意志和韌力卻是可敬的。

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一所青年懲教所,2016年所內人員為在囚青年安排跑步練習,將跑步作為一個改過自新的「療程」,並安排他們參加懲教所內的年度馬拉松。其中,因誤殺被判10年有期徒刑的Johnathan,和因搶劫被判入懲教所的Xavier,年僅24歲和20歲,在跑步過程中毅然立志挑戰自己。

馬拉松進行前夕,懲教所特意找來當年里約奧運跑手Alexi Pappas,與他們一同練習並鼓勵他們。馬拉松當日,Johnathan和Xavier的家人都在場,見證他們用自己的汗水完成曾經以為不可能的距離。Johnathan因監禁已錯過很多與家人的時光,如今他已完成3次所內的年度馬拉松,也不時與年輕囚犯分享自己的經歷,而Xavier亦定下了目標,出獄後想做汽車維修員,從新出發。

港人跑馬拉松愛掛上獎牌打卡、po相,但這並不是在囚人士參加馬拉松的原因,甚至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美國聖昆丁州立監獄(San Quentin State Prison)由1852年開始收容囚犯至今,專門收容重犯,對男性囚犯仍然執行死刑,是全加州最古老的監獄。監內的Markelle Taylor,長於破碎家庭,27歲因毆打當時懷孕的女友,導致腹中胎兒死亡,被判二級謀殺罪,要接受無期徒刑。

Taylor覺得跑步能帶他短暫遠離獄中的痛苦,他在獄中參加過4次馬拉松比賽,每次要圍著監獄跑105個圈,皆以首名衝線,時間分別為3:16:07、3:21:19、3:20:19及3:10:42,完成時間絕對不失禮!( 按此 觀看The San Quentin Prison Marathon)

監獄馬拉松,馬拉松,跑步,體路專欄
Photo Credit : sanquentinmarathon.com
監獄馬拉松,馬拉松,跑步,體路專欄
Photo Credit : sanquentinmarathon.com

服刑18年後,Taylor成功申請假釋外出,他獄中的教練Frank Ruona知道他的夢想就是跑一趟波士頓馬拉松,決定為他提出申請,賽會人員知道他的故事後,即使已經過了報名時限,仍願意破例讓他參加比賽,給了他「29739」的號碼布。Taylor掛住這張號碼布以3:03:52完成了他獄外第1個馬拉松、人生第5個全馬。即使過去的人生處於黑暗,自己的將來仍取決於自己的選擇。

美國佛羅里達州一所聯邦監獄裡也有過這樣的一個故事,Jim Deupree因酗酒步入人生低谷,因盜竊及搶劫銀行補捕,先後進出監獄7、8次。他在獄中開始馬拉松生涯,利用跑步的時間思考及祈禱,高峰時在獄中連續12天跑20英里(約32.19公里),故事更獲得跑步雜誌報導。

Deupree希望為獄中馬拉松增添意義,便開始寫信給各個馬拉松賽會提出申請參賽,以跑步為美國癌症協會籌款。10年間,他一共跑了200場比賽,2005年更成功申請參加世界上最大型的紐約馬拉松。信中,他寫道「我每周跑50英里(約80.46公里),目標在4小時內完成」,不同的是,他不會與紐馬37,000名跑手跑在同一賽道上,沒有鳴槍聲,掛著「49997」的號碼布在相同的起跑時間,獨自圍著監獄外圍跑60個圈,以完成一個全馬。

42.195的力量,讓許多生命得到改變。跑步無分時間地點,可喜的是有在囚人士受到馬拉松感染,釋囚後,仍繼續馬拉松之路。我亦希望馬拉松可以影響更多生命,無論是處於人生哪個階段,高潮還是低谷,年輕還是年長,都可以藉著跑步,感受跑步改變人的力量。

順帶一提,監獄馬拉松也有輕鬆的一面!去年有網民組織監獄馬拉松,有一些參加者穿上「囚衣」,圍繞已棄用的英國薩默塞特郡(Somerset)的一所監獄跑55圈,體驗在囚人士馬拉松日常,這100多名跑手完賽後獲得監獄主題獎牌及監獄餐。

.由網民發起的「監獄」馬拉松。

文:張樹槐  達人傳訊董事總經理(原文曾於信報刊登 )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監獄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