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羽毛球】李梓嘉與大馬羽協破冰 下月勢戰團體亞錦賽

【體路專訊】馬來西亞羽毛球「一哥」李梓嘉月中退出國家隊,轉職「自由人」一事轟動羽壇,後續風波不絕,更遭羽總祭以兩年禁賽令,事件一度陷入僵局,今日(25日)卻峰迴路轉,李梓嘉於社交網站上載與羽協會長諾薩(Mohamad Norza Zakaria)會面照片,文間透露事件或見轉機,他表示正與羽總解決事件,他雖未明確解釋「單飛」前景,但雙方重修舊好,他強調個人成就源於羽總及國家培養,並承諾出戰亞洲團體錦標賽。

男單世界排名第七的李梓嘉月中決定退出馬來西亞國家隊,轉以「自由人」身份征戰羽壇,引羽總強硬回應,羽協會長諾薩上周向他下達為期兩年的禁賽令,禁令過嚴,羽壇及球迷群起聲援。事到今日,危機似有曙光,李梓嘉於個人IG上載夥同家人與羽協會長諾薩會面的合照,他透露正與羽協解決問題,文中強調感激國家培育,明言現時和未來的成就源於「諾薩、羽協及馬來西亞」。李梓嘉續指將出戰下月底於馬來西亞舉行的團體亞錦賽,「期望此結果能團結羽毛球球迷及馬來西亞國民」,文末他再呼籲各界支持羽協及由其培養出的職業球員,「歸根究底,我們始終是一個團隊。」文中李梓嘉未有解釋「單飛」去向及與會長的商討細節,但字裡行間多番強調國家栽培,顯示雙方已經破冰,事件似可迎來「雙贏」結局。

李梓嘉(左一)早前與家人會見大馬羽協會長(中)商討單飛一事。(李梓嘉IG截圖)

2016年出道的李梓嘉現年23歲,他曾於蘇迪曼盃助大馬拿下銅牌,也曾在2018和2020年在亞洲錦標賽的男子團體賽奪得一銀一銅,惟自去年三月贏得全英賽冠軍後成績停滯不前,東京奧運亦於16強早早止步,有指他因薪金過低且未見突破,決心退出國家隊尋求轉變。

李梓嘉下月底勢亮相亞洲團體錦標賽。(資料圖片)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羽毛球】李梓嘉與大馬羽協破冰 下月勢戰團體亞錦賽

Posted on

【北京冬奧】滑雪總會會長專訪 余國賢冀冬奧新星助滑雪推廣

【體路專訊】北京冬奧踏入最後倒數,各國代表亦已進入最後備戰階段。今屆港隊共有3名運動員參賽,為歷屆之最,其中高山滑雪更首次有兩名運動員取得資格。中國香港滑雪總會會長余國賢直指非常鼓舞,對在無降雪的香港推廣這項運動有莫大幫助,期望有更多新秀加入港隊。

若非冬季奧運,可能大眾也未必知道香港亦擁有自己的滑雪運動員。去屆的平昌冬奧,吳一里成為首位代表香港參賽的高山滑雪選手。事隔4年,港隊在即將開始的北京冬奧更得到一男一女的高山滑雪席位,最終由翁厚全(Adrian)及金和曉(Audrey)披上紅色戰衣。過去近廿年見證香港滑雪發展的滑雪總會會長余國賢直言,對有更多運動員出戰冬奧感到非常鼓舞,亦佩服兩人在疫情等困難下仍奮力備戰:「Adrian特意停學兩年去預備冬奧,因為最初仍未夠分取得資格時,要到處參加不同賽事。Audrey的過程亦很艱辛,但她的父母都對她很好,而且教練亦陪著他們到不同國家訓練及比賽。」Audrey前年逐奧中途一度足踝及膝蓋受傷,幸能極速痊癒;去年6月亦提早離港訓練至今,早前在記者會上亦不諱言掛念家人。

余國賢在早前的滑雪隊記者會上,以一身滑雪裝束示人,身體力行推廣。

 

香港屬亞熱帶氣候,代表會降雪的機會微乎其微。要在一個毫無雪量的地方推廣競技滑雪,猶如在尼泊爾宣傳游泳比賽,「雖然香港都有不少人會滑雪,但絕大部分都只是康樂性質,要做到精英化並不容易,始終比賽及純粹玩是兩回事。」余國賢指總會在本地推廣滑雪主要有兩大難處:「首先要機制,因為所有運動在香港最初都不會有政府很多支持;其次滑雪始終是昂貴的項目,香港無雪又一定要飛到外地練習,變相增強了培養小朋友的難度。」滑雪總會雖是港協暨奧委會認可屬會,但現時仍未得到康文署資助。

遠在東歐集訓的翁厚全及金和曉早前以視像接受訪問,並在記者會上與余國賢(中)等總會代表合照。

 

滑雪總會為年青港將提供不同訓練計劃,亦有提供資助運動員到中國內地、日本、韓國、歐洲等地訓練。Adrian、Audrey及教練Marko Rudic現時就正在一個屬總會合作伙伴的波斯尼亞滑雪俱樂部集訓,余國賢則認為可以多與中國內地滑雪場合作,推廣更多滑雪的趣味:「中國有很多滑雪場都不錯,例如四川、上海、北京,甚至大灣區的花都,洗費都不太貴。」身兼黑龍江省政協常委的他直言,選擇擔任當地要職亦正正因為最愛運動之一的滑雪:「滑雪好像香港人奮鬥精神,先看看自己的裝備,再認清目標、挑戰自己,見到道路就好好利用自己的材料去爭取。」

展望將來,余國賢透露滑雪總會與冰壺協會、冰球協會及滑冰聯盟等冬季運動總會一直保持溝通,希望能組成聯盟向政府爭取更多資源:「滑雪始終較難,因為即使室內滑雪場都需要幾萬呎地方。有人建議我到馬灣設立,但始終回報不大,現階段最重要還是吸引人滑雪,再選人去訓練比賽。」滑雪港隊參賽人數創新高後,余國賢亦不諱言對2026米蘭冬奧有憧憬,希望在高山滑雪以外的其他滑雪項目都有香港人亮相。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北京冬奧】滑雪總會會長專訪 余國賢冀冬奧新星助滑雪推廣

Posted on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冬季運動・營養・大揭秘

(圖 : 朱定文提供)

【體路專欄】隨著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即將開幕,越來越多大眾對各式各樣的冬季運動產生興趣,例如滑雪和溜冰等等。在嚴寒下運動,飲食方案有沒有甚麼秘密呢?

由於冬季運動一般在寒冷的中高海拔地區進行,運動愛好者需要長時間暴露在極端的天氣環境,因此體力和熱量的消耗極大,導致肌醣和肝醣大量分解,加速了體液流失,所以在運動前後和運動期間必須及時補充足夠的營養。需特別注意的是青少年正處於生長發育期,他們的營養需求與成年人的營養標準有所不同,多樣化和均衡的飲食可促進成長及為提升運動表現提供充足的能量。那麼,有什麼切實有效的營養補充建議給大家呢?

碳水化合物

相對於成年運動員來說,處於不同成長和發育階段的青少年運動員應根據個人的基本代謝率,來制定個人化的營養補充計劃。在寒冷及高海拔的環境下運動會增加熱量消耗以維持體溫,同時碳水化合物代謝也會隨之增加。因此,對於大多數冬季項目運動員來說,補充肌醣儲備和修復肌肉組織是最重要的。為確保他們在高強度冬季運動訓練後能盡快恢復體力,建議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為每小時每公斤體重1.2 -1.5克(如體重是50公斤,即每小時需要攝取50 x 1.2-1.5克 = 60-75克, 即約1/3個叉燒包)。同時應根據海拔高度調整休息時的熱量補充,即高山時應每天額外補充200 -300卡的熱量。

蛋白質

當處於極端環境時,過度控制熱量或食欲不振的冬季項目運動員常見的問題。他們不應只增加熱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亦應該透過補充額外的蛋白質來防止肌肉組織流失。冬季運動時需要攝取足夠的膳食蛋白質,一般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1.4 -1.7克(如體重是50公斤,即需要攝取50 x 1.4-1.7克 = 70-85克,即約2個叉燒包),而在高強度訓練和/或訓練量增加時更應注意補充蛋白質,可以考慮添加15-20克的蛋白質補充劑,以促進肌肉蛋白質的修復和增強肌肉。

脂肪

在寒冷環境中,脂肪是休息和亞極限運動期間重要的熱量來源。冬季運動員的脂肪攝取量應佔總熱量攝取量的25 – 40% ,一般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1.0 – 1.9克脂肪(如體重是50公斤,即需要攝取50 x 1.0-1.9克 = 50-95克,即約2-3個叉燒包)。而對於不需要控制體重的冬季運動員,脂肪攝取量可再提高一些。同時,進食富含優質脂肪的牛油果、堅果和脂質豐富的魚類可平衡訓練飲食。

在寒冷乾燥的戶外環境運動,汗液流失可能會相對較少,但水份透過呼吸流失和利尿的情況會更為顯著。青少年運動員應根據個人的水份流失狀態(包括汗液)來補充水份,例如觀察早晨運動前的尿液顏色和評估運動時的汗液流失量,更有效地達到適當補充水份的目的。大部分冬季運動受到服裝和場地的限制,運動員的排尿頻率會大幅減少,一些運動員會儘量避免在運動前補充水份,這樣的做法會增加脫水的風險,建議在運動時可以準備一些溫暖的運動飲品,補充流失的水份。

微量元素

冬季運動員對微量營養素有特殊的需求。當訓練強度高、在高海拔和/或寒冷以及熱量攝取受到限制的環境下,需求便會增加。對於青少年冬季運動員來說,尤其應注意鐵、鈣及維生素D的補充。

營養 建議攝取量
碳水化合物 每小時每公斤體重攝取1.2 -1.5克
蛋白質 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1.4 -1.7克
脂肪 每天每公斤體重攝1.0 – 1.9克脂肪
按水份流失狀態補充
微量元素 補充鐵、鈣及維生素D

(營養建議)

對於冬季運動員在不同環境及不同運動項目的營養需求尚需要更多的研究和驗證,以便為他們制定有科學根據的營養指南。除了注意上文提及的營養建議外,特別是青少年運動員、他們的父母和教練應該多了解有關運動飲食營養的資訊。無論如何,青少年運動員的營養考慮應把成長、發育和運動發展放在首位,並將運動表現放在第二位。

參考文獻

  1. Hannon M.P., Flueck J.L., Gremeaux V., Place N., Kayser B., and Donnelly C. (2021). Key Nutritional Considerations for Youth Winter Sports Athletes to Optimize Growth, Maturation, and Sporting Development. Frontiers in Sports and Active Living, 3:599118.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專欄】


孫風華博士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運動科學及研究委員會 委員(2020-22年)
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 助理教授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冬季運動・營養・大揭秘

Posted on

【澳網】歌妮特勇挫哈蕾普 17年生涯終突破大滿貫第4圈

網球, 澳洲網球公開賽, 澳網, 歌妮特, 哈蕾普

【體路專訊】經過63次的嘗試,法國網球女將歌妮特(Alize Cornet)周一(24日)在2022澳洲網球公開賽的女單賽事,終於突破過往從來不曾跨越的門檻 – 大滿貫第四圈。她以6:4、3:6、6:4擊敗兩項大滿貫得主、來自羅馬尼亞的哈蕾普(Simona Halep),17年職業生涯首次打入大滿貫的半準決賽。

網球, 澳洲網球公開賽, 澳網, 歌妮特, 哈蕾普
歌妮特(Photo Credit:Australian Open Twitter)

現年32歲的歌妮特在2006年出道,同年即首次出戰澳網,此後從來不曾缺席這項每年的首項大滿貫。然而,大滿貫第四圈始終是歌妮特一直無法跨過的一幅無形高牆。從13年前的2009澳網開始,歌妮特在四大滿貫都至少一次打入第四圈,偏偏每次都鎩羽而歸。到今年的澳網,已經是這位老將挑戰的第63項大滿貫,這亦僅是她第二次在澳網躋身第四圈。

歌妮特在晉級路上贏過外圍賽晉級的對手,也贏過兩位種子球手包括3號種子的梅古露莎(Garbine Muguruza),來到第四圈,她面對過往4次交手3度贏波的14號種子哈蕾普。歌妮特在第4局的破發,馬上被哈蕾普在下一局的破發抵銷;同樣的情況在第8、9局再出現。來到第10局,領先5:4的歌妮特再度破發,哈蕾普在「無仇報」的情況下先輸一盤4:6。

網球, 澳洲網球公開賽, 澳網, 歌妮特, 哈蕾普
哈蕾普(Photo Credit:Australian Open Twitter)

兩位球手互相破發的情節在第二盤又再出現,這次先發制人的換上了哈蕾普。不同的是,歌妮特在第4局再度打破哈蕾普的發球局,領先局數3:1。眼看宿命終可突破之際,歌妮特的領先優勢剎那間卻消失殆盡,哈蕾普連贏五局,更包括一度連贏16分,以一盤6:3扳成平手。

進入決勝的第三盤,兩位球手都打得比較謹慎,各自保住發球局下打成3:3。此際歌妮特「發力」,在第7局的關鍵時刻再一次破發,在接下來的四局中贏出三局,以6:4再下一城,激戰逾兩個半小時後盤數贏2:1,歷史性打入大滿貫的半準決賽,將會與美國球手歌蓮絲(Danielle Collins)爭入4強。

網球, 澳洲網球公開賽, 澳網, 歌妮特, 哈蕾普
(Photo Credit:WTA Tennis Twitter)

歌妮特賽後說:「今天擊敗她躋身我首個8強是夢想成真,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這很夢幻。比賽打了30分鐘我已經無法思考,我的腦袋已經超出負荷,視線模糊不清,混身都在顫抖。」當前世界排名61位的歌妮特續道:「然而,我猜想在球場另一邊的她情況不會比我好多少,坐在我包廂裡的人在每一分都很支持我。這正是我們打網球、我繼續打網球的原因,如今旅程繼續,我仍是難以置信。」

網球, 澳洲網球公開賽, 澳網, 歌妮特, 哈蕾普
艾加艾利阿森(Photo Credit:ATP Tennis Twitter)
網球, 澳洲網球公開賽, 澳網, 歌妮特, 哈蕾普
施歷(Photo Credit:Australian Open Twitter)

男單方面,去年打入決賽的俄羅斯球手麥維迪夫(Daniil Medvedev),以及9號種子艾加艾利阿森(Felix Auger-Aliassime)都順利晉級,其中後者在打足3小時35分鐘、先落後一盤的情況下,以2:6、7:6、6:2、7:6反勝克羅地亞的「重炮手」施歷(Marin Cilic)晉級,成為史上僅第4位打入澳網半準決賽的加拿大球手。

資料來源:綜合外媒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澳網】歌妮特勇挫哈蕾普 17年生涯終突破大滿貫第4圈

Posted on

【澳網】賽會禁觀眾穿「彭帥在哪」T裇 「女金剛」斥可悲

【體路專訊】中國網球名將彭帥疑遭性侵風波發酵三月,蔓延至澳網賽場,外媒報導澳網賽會禁止球迷於場內身穿印有「彭帥在哪裡」字樣T裇,事件惹網壇關注,前一姐娜華蒂露娃(Martina Navratilova)於社交網站發文評論,直指賽會做法「可悲」(pathetic)。

Twitter截圖

彭帥去年於網絡指控遭中國前副總理張高麗性侵,事後一度銷聲匿跡,儘管她後來公開亮相,但其人身安全仍備受關注。早前一名球迷身穿印有「Where is Peng Shuai?(彭帥在哪裡)」字樣的T裇入場觀看澳網,卻被保安要求更衣或離場。事件於網絡曝光後,有人權組織成員批評澳網做法「不體面」(not cool),儘管賽會表示非常關注彭帥安危,又解釋指守則列明嚴禁球迷身穿或展示印有政治或商業標語的衣著及橫額入場,惟回應未能平息外界不滿,有「女金剛」之稱的前一姐娜華蒂露娃於Twitter轉載新聞,並寫道:「這真可悲。世界女子職業網球協會(WTA)孤軍作戰!!!」文末並附「#彭帥在哪裡」的標籤。(WTA為支持彭帥,決定停辦中國地區賽事)

一石激起千重浪,有維權人士因應事件決定印製更多T裇聲援彭帥,短短兩日即籌得超過12,000澳元(約港幣66,886元);不少球員如大坂直美等早前亦為彭帥事件發聲,認為網壇應持續聯繫彭帥確保其人身安全。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澳網】賽會禁觀眾穿「彭帥在哪」T裇 「女金剛」斥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