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Red Bull 3 Peaks三項極限挑戰賽延期明年2月舉行

Red Bull 3 Peaks三項極限挑戰賽

【體路專訊】因應本港公共衛生問題的最新發展以及聽從政府建議,由香港遊艇會與Red Bull合辦、原定於12月12及13日舉行的「Red Bull 3 Peaks三項極限挑戰賽」,將延期至2021年2月6及7日舉行。已經報名的隊伍可按此查詢最新賽事資訊。

今屆「Red Bull 3 Peaks三項極限挑戰賽 2020」增設「海岸賽艇組別」,讓各海岸賽艇健兒都可以一嚐三項極限挑戰賽的滋味。賽事分兩天進行,首日供公開組及海岸賽艇組別的健兒組隊參賽。第一天的賽道相對較短,全長為50米游泳、12公里划船及5公里越野跑,讓初嚐極限挑戰賽事的參加者一試身手。翌日賽事則讓浮獨木舟的精英組隊大顯身,參與挑戰組劍指冠軍寶座。比賽內容包括50米游泳、25公里划船及10公里越野跑。

Red Bull 3 Peaks三項極限挑戰賽

Red Bull 3 Peaks三項極限挑戰賽

比賽賽道主要設在南港島區,讓參加者可以擁抱大自然,作賽同時欣賞本地獨特的地貌與山徑。賽道分成三站,參賽者要完成整個賽道,先游泳到第一站,取得懸浮獨木舟後共同划往指定地點;到達後隊中兩位隊員要離開船隻跑上賽道的山峰,再跑下山會合船上隊員,共同划往第二站;如此類推,直至完成第三站後衝線,首名衝線隊伍為勝。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Red Bull 3 Peaks三項極限挑戰賽延期明年2月舉行

Posted on

【學界】港九游泳擬明年5月補賽 D1田徑賽期減至2日

學界,學界港九區,新型肺炎

【體路專訊】香港學界體育聯會昨日(2日)公布多項港九地域賽事的賽期,其中原本被取消的學界越野、游泳等就擬於明年4至5月補賽,惟游泳賽事將於觀塘游泳池舉行,並由過往的2個比賽日減至1日;原定明年3月舉辦的學界田徑賽期亦會由3日減少至2日。

學界
學體會截圖

隨著教育局早前宣布,因應疫情而安排中、小學於12月2日起暫停面授課至聖誕假,學體會遂決定取消原定12月中旬展開的學界羽毛球及乒乓球精英賽,同時取消2021年1月1日至2月19日的中學學界比賽,隨後復賽安排待1月中旬再公布。

學體會昨日亦為一眾學界運動員帶來新消息,於網頁內上載一份最新港九區比賽時間表。時間表中落實原定2021年3月舉行的港九區D1至D3組田徑比賽賽期,不過各組別賽事將由以往的3個比賽日減至2日,預料參賽人數或賽制將有所改動。另外,其中3個D3組比賽更是兩日分別在不同場地比賽。

學界,學界港九區,新型肺炎
港九學界田徑賽賽期由3日減至2日(學體會截圖)
學界,學界港九區,新型肺炎
越野賽於4月補賽(學體會截圖)

另外學體會亦擬定於明年為部分今年因疫情而取消的2020-2021學年港九區賽事進行補賽,落實的包括在4月舉辦原定上學年上演的學界越野比賽,不過D1組賽事將從香港高爾夫球會移師至大欖郊野公園大棠段舉行,其餘組別則維持在香港仔水塘舉行。原定9月至10月舉行,因疫情而取消的港九學界游泳比賽,則暫定於2021年5月於觀塘游泳池舉行,各組別賽事將從以往的2個比賽日減少至1日,不過賽期與地點仍有待落實。以往港九區田徑賽首日賽事為初賽,次日賽事則為決賽,料今個學年縮減賽期後,參賽人數及賽制將有所改變。

學界,學界港九區,新型肺炎
游泳比賽5月補賽(學體會截圖)

其他暫定舉行的港九區賽事包括於2月至3月期間為學界壁球隊際賽進行補賽,以及4月至5月為學界劍擊隊際賽進行補賽。學界室內賽艇暫定於4至5月舉行,保齡球及射箭則會在5月初上演。

學界,學界港九區,新型肺炎
壁球團體賽暫定2至3月補賽(學體會截圖)
學界,學界港九區,新型肺炎
劍擊比賽暫定4月至5月補賽(學體會截圖)

資料來源:香港學界體育聯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學界】港九游泳擬明年5月補賽 D1田徑賽期減至2日

Posted on

【港超聯】仍未獲批豁免 周末足總盃確定延期

【體路專訊】足總今早(3日)召開董事會會議,主席貝鈞奇會後透露正向政府爭取採用9月家居隔離的復賽模式,望當局體諒足球員需要比賽下盡快批准球會使用球場練習及比賽。足總晚上宣布,星期六及下周日的4場足總盃分組賽將延期上演。

足總昨日已宣布業餘及女子聯賽暫時兩周。(圖:體路資料庫)

 

政府周一宣布收緊防疫措施,當中「限聚令」重新收緊至二人一組,市民使用體育處所時亦不能多於二人一組活動及全程佩戴口罩。當局其後再宣布關閉大部分康樂設施,包括隊際運動的免費及收費場地,位於將軍澳的足球訓練中心亦關閉兩星期。足總昨日又宣布甲、乙、丙組及女子足球聯賽暫時兩周,但港超聯一直未有消息。據了解,足總日前與8支球隊召開緊急會議,會上各球隊均同意重回9月、上季復賽時的家居隔離模式。

上季港超聯9月在「隔離泡泡」下復賽。(圖:體路資料庫)

 

足總主席貝鈞奇出席今早董事會會議後表示,至今仍未獲政府回覆會否容許球隊使用球場練習及比賽,但認為球隊亦需要時間復操,所以對未來4場足總盃分組賽如期舉行並不樂觀。他指已向政府提出採用家居隔離模式復操,並希望球隊能在原本訓練的球場繼續操練,比賽場地則沿用現時起用的球場。貝鈞奇指足總正一直與康文署及民政事務局溝通,但仍需由衞生署審視方案並得到政務司司長張建宗首肯才可獲豁免:「我們的球員也需要踢波,而且一直也很自律,這些日子都沒有球員確診。」另外,他亦透露會上已同意一旦比賽閉門的話,由足總負責今個月所有賽事的直播費用,預料花費大約40萬元。

到晚上7時,足總發新聞稿指仍與政府就舉行比賽在溝通磋商階段,宣布4場足總盃分組賽延期舉行。足總盃分組賽原本在星期六開始,頭場由理文迎戰天水圍飛馬、尾場則是傑志硬撼東方龍獅;下周日就有晉峰對標準流浪及愉園對冠忠南區。

傑志對理文一仗是開放觀眾席後最多人入場的一場。(圖:體路資料庫)

 

本地足球比賽自年初爆發首波疫情後於1月中停擺,到2月中即使重開比賽亦只安排在將軍澳足球訓練中心及將軍澳運動場閉門上演。新球季在疫情稍緩下開始,但足總當時仍未開放觀眾席予球迷入場。直至11月5日,足總宣布獲政府部門許可,由該周末起開放最多75%觀眾席座位讓球迷入場,至今共上演18場比賽,當中最高入場人數是開季首週傑志對理文的聯賽,有1775人進場。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仍未獲批豁免 周末足總盃確定延期

Posted on

運動心理學淺談(38):好玩 = 不認真?

【體路專欄】運動帶來的益處多不勝數,但根據美國近年的全國青少年體育理事會統計,全國雖然有超過6,000萬18歲或以下小朋友參與有組織運動(organized physical activity),每年卻會有超過30% 小朋友退出,而青少年時期退出的人數更多達70%。 

一直而來,研究小朋友正面運動體驗及參與運動的專家寥寥可數。有鑑於此,美國運動心理學家Amanda Visek於這範疇作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發現小朋友將「有趣味」或「好玩」作為參與有組織運動的首要原因。故而言之,當運動體驗變得乏味,他們便會選擇退出。

不過,「有趣味」或「玩」是一個難以捉摸的概念。一般人聽到「玩」,就會直接聯想到不尊重教練或不認真對待訓練。「小朋友訓練時只顧著玩,主要跟朋友聊天,不就在浪費時間?不認真,就不要參加了。」許多家長及教練會為此反駁。

也許大家對「玩」,及保持小朋友長期做運動動力的概念不夠清晰。

Visek最近研發出「樂趣整合理論」( Fun Integration Theory),透過概念圖去確定小朋友對「玩」的看法和堅持參與運動的決定性因素。她把答案分成類別,再判斷它們的相互關係,然後量化每個元素的重要性、次數和可行性。

概念圖包含81個「玩」的元素,元素可分為四個大類別,包括場景、社會元素、內在元素和外在元素:

場景:訓練、比賽
社會元素:團隊裡建立的友誼、團隊儀式
內在元素:技術上的進步、有努力嘗試
外在元素:正面的教學環境、擁有比賽體驗、漂亮的球衣

Visek於141位年齡介乎9-19歲的足球員實驗中,測試男女對「玩」的看法會否隨著年齡和運動水平而有所不同。初步結果顯示,不論性別、年齡層(9-13或14-19歲)及運動水平(業餘、出外參賽),足球員對「玩」的概念都幾乎一樣,排名頭三位的元素包括:(i)有努力嘗試、(ii)正面的團隊氛圍、和(iii)正面的教學環境。雖然Visek的研究暫時集中於足球項目,不過「玩」似乎對小朋友來說,並不是大家所想的「不認真」,而是以上所提及的元素。

運動心理學家建議青訓教練可將以上的實驗作參考,評估球會 / 體育機構對培養小朋友運動興趣的方法是否有改善空間,有需要時候可考慮進行介入:例如,於訓練裡跟小朋友進行小組討論,找出他們參與該運動的不同原因,並嘗試於不同場景加插更多他們認為有趣味的元素,提升及保持他們運動參與程度。

參考文獻:

Visek, A., Achrati, S. M., Manning, H., McDonnell, K., Harris, B. S. & DiPietro, L. (2015). The Fun Integration Theory: Towards sustaini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port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12(3): 424-433.

Visek, A., Mannix, H., Chandran, A., Cleary, S. D., McDonnell, K. & DiPietro, L. (2020). Toward understanding youth athletes’ fun priorities: An investigation of sex, age, and levels of play. Human kinetics, 28(1), 34-49.

Visek, A., Mannix, H., Chandran, A., Cleary, S. D., McDonnell, K. & DiPietro, L. (2018). Perceived importance of the fun integration theory’s factors and determinants: A comparison among players, parents, and coaches. Sport science and coaching, 13(6): 849-862.

文:盧綽蘅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副主席(活動與課程)
美國應用運動心理學會(AASP)註冊顧問、Inner Edge 運動心理學公司 (www.inneredge.com.hk) 顧問、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運動員表現提升小組委員會委員。於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教育大學擔任客席講師、兼職講師。最新書籍:《運動心理學 – 建立自信,盡展所長》(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https://reurl.cc/d0yVrV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HKSSEP)作為本地唯一的專業學會,致力推廣具科學論証的運動心理知識及結合應用經驗,亦希望成為學術及前線同行的溝通平台,共同發展運動心理專業。HKSSEP由在本地大學中從事科研的運動心理學學者,及在不同前線機構(如香港體育學院等)的運動心理專家成立及主理。今後我們希望透過體路的平台,繼續跟廣大讀者交流,歡迎在我們的Facebook專頁留言。最新課程報名連結:  https://bit.ly/38CwSK3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運動心理學淺談(38):好玩 = 不認真?

Posted on

【單車】前BMX港隊代表車禍身亡 父母盡捐愛兒器官

單車, BMX, 周建樂

【體路專訊】前BMX港隊代表周建樂周一(30日)凌晨在元朗朗樂路遭遇嚴重交通意外,在駕駛一輛電單車時與一輛的士發生猛烈相撞,阿樂及其女友當場倒地,頭部重傷命危。阿樂在屯門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3天後,至周三(2日)下午3時25分不治,終年27歲;至於其24歲任職護士的姓黃女友情況仍然危殆。

周建樂在中學時期開始接觸BMX,閒時會自行前往訓練場練習,也到過韓國受訓。阿樂約在10年前受香港前BMX代表、曾經連贏5屆亞洲賽的王史提芬啟發,轉戰BMX競速項目,過去曾代表香港出戰BMX競速項目國際賽。

阿樂生前為人樂於助人,其父母在愛兒不幸辭世後,決定盡捐其身上可用的器官,遺愛人間。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單車】前BMX港隊代表車禍身亡 父母盡捐愛兒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