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壁球】葉梓豐因傷掛拍 回望生涯有遺憾無後悔

【體路專訊】28歲的香港壁球「一哥」葉梓豐昨(31日)於社交媒體宣布「掛拍」,結束9年職業生涯,成為過去兩個月內第3位退役的港將。這位兩屆亞運團體獎牌得主指自己因傷而未能打出百分百水平,故是時候退下來,並感謝在壁球路上一直支持及幫助自己的身邊人。

葉梓豐於2013年成為職業球員,9年生涯16次打入職業壁球協會(PSA)賽事決賽,並取得7項錦標,最高世界排名曾達21位。葉梓豐在職業賽以外的賽事亦有亮麗成績,包括於2014年仁川亞運與隊友取得團體賽銅牌,2017年與隊友於世界團體錦標賽奪得銅牌後,2018年雅加達亞運再進一步取得團體銀牌。

港隊近年因疫情而失去不少比賽機會,葉梓豐與隊友去年展開長達大半年的海外集訓,並於年尾的亞洲錦標賽奪得亞軍,成為繼歐鎮銘及李浩賢後第3位站上頒獎台的男子港將。惟今年葉梓豐受傷患影響而錯過不少賽事,並於昨日在社交媒體宣布在傷患影響下「掛拍」,寫下長文訴心聲。他指自己「幸運」可以成為壁球運動員,為夢想而奮鬥、向著目標去衝,更有幸可以穿上港隊球衣拼搏,一路經歷「有血有汗,五味雜陳,全部都一一烙印喺心上」。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Yip Tsz Fung 葉梓豐(@yip_tszfung)分享的貼文

談及傷患影響而令自己未能發揮最佳水平,葉梓豐指雖「遺憾未能夠更上一層樓」,但仍能無愧於心地講:「面對挫折我努力過、付出過,遇到困難嘅時候拼盡全力,沒有後悔。」他指生涯有目標未能達成或許正是遺憾美,「但係重點係每一次嘅經歷都係一個學習嘅過程。回頭一望,作為運動員得到的畢生受用,而且遠比得到嘅獎牌數目、世界排名更重要。」葉梓豐最後向家人、女友、教練、隊友、香港壁球總會、物理治療師及醫生等於球員路上支持及幫助他的人致謝,並謂期待帶著運動員的經歷作出新嘗試。

港隊早前於7月底先有女將廖梓苓宣佈退役,隨後李浩賢亦在8月的香港錦標賽後正式「掛拍」,葉梓豐為兩個月內第三位退役的港隊主將。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壁球】葉梓豐因傷掛拍 回望生涯有遺憾無後悔

Posted on

【美網】細威次圈挫「二姐」續寫傳奇 「這是我的全力!」

【體路專訊】今月將滿41歲的前「一姐」莎蓮娜威廉絲(Serena Williams)再次發揮本色,周四(1日)在美網女單次圈以盤數2:1擊敗現任「二姐」干達維治(Anett Kontaveit),證明自己仍然寶刀未老,甚至有力再次挑戰世界前列。

干達維治(左)(圖:US Open Twitter)

曾奪23座大滿貫女單冠軍的「細威」早前宣布以美網作告別戰,首圈輕鬆過關後,今仗硬撼來自愛沙尼亞的2號種子干達維治。「細威」首局與對手互保發球局並鬥到「搶七」,亦靠強勁氣勢先贏7:6(7:4)。不過干達維治的發揮越見起色,第2盤靠「破發」一舉領先3:0,「細威」雖一度「破發」但仍以2:6被對手扳平。

(圖:WTA Twitter)
(圖:US Open Twitter)

「細威」在第3盤憑早段打出20的優勢,再次拉開比分下以62再贏1盤,最終她在全場5度「破發」下贏盤數21,續寫傳奇之旅,下一圈將對澳洲球手湯美雅洛域(Ajla Tomljanovic)。「我也是個相當好的球員。」「細威」賽後坦言在無壓力作賽下,感覺實力正全面回歸:「這是我的全力,我喜歡向難度挑戰。最近我練習質素十分好,但之前的比賽都表現一般,不過在美網的比賽中,感覺狀態終於回來了。」這位6屆美網冠軍亦揚言已不再期望以獎項證明自己:「我現在當勝利是額外獎勵,我已經毋須再證明自己,同時亦沒東西可以輸,感覺自1998年後我已經沒再抱著這個心態比賽了。」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美網】細威次圈挫「二姐」續寫傳奇 「這是我的全力!」

Posted on

【賽馬會青少年記者培訓計劃】JSR完成曼巿之旅 千金難買夢劇院採訪體驗

「足」動潛能交流團於「雙紅會」前留影。

【體路專訊】兩位第9屆香港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培訓計劃(JSR)學員吳芷晴(阿芷)和劉晉翎(Ava),完成為期七日的「足」動潛能交流團採訪之旅。兩位隨軍記者直入曼聯奧脫福球場的心臟地帶,坦言曼巿採訪體驗「多多錢都買唔到」!

兩位JSR學員除了隨團走訪曼徹斯特社區外,更把握難得機會成為英超「雙紅會」曼聯主場對利物浦的座上客,見證曼聯以2:1力克對手取得今季英超聯賽首勝。兩位JSR學員坦言走入奧脫福,不論為「朝聖」還是採訪,實在無價。

「足」動潛能交流團於「雙紅會」前留影。
賽前訪問曼聯球迷,令Ava 受到當地足球深厚的文化底蘊所觸動。

Ava表示,雖然自己作為利物浦球迷,但以記者身份走訪奧脫福球場讓自己有多一種面向感受這場「雙紅會」:「日前能夠走入曼聯球員的更衣室,已經是畢生難得的機會,加上開賽前和球迷訪問時,看到球迷賽前已經熱血地高唱會歌,充份被深厚的文化底蘊所觸動。」而阿芷亦表示:「能夠在奧脫福球場和曼聯足球學校總教練Mike Neary進行訪問,也是人生難得的『成就解鎖』。」

阿芷(右一)表示,在奧脫福球場進行訪問也是人生「成就解鎖」。

請留意計劃的Facebook及YouTube專頁及網頁,重溫兩位學員在英國曼徹斯特的報導

Facebook
YouTube Channel
香港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培訓計劃 – 習作分享

資料來源:香港賽馬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賽馬會青少年記者培訓計劃】JSR完成曼巿之旅 千金難買夢劇院採訪體驗

Posted on

【游泳世青賽】麥世霆輸0.12秒屈居「梗頸四」 莫思騏200蝶排第五

【體路專訊】第八屆世界青年游泳錦標賽周三(31日)續在利馬上演,港隊新星麥世霆在男子100米蛙泳決賽游出1分02秒92,僅僅以0.12秒之差屈居波蘭泳手之後排第四名,未能成為何詩蓓後第一位世青獎牌得主。15歲小將莫思騏就在女子200米蝶泳決賽游出2分15秒16以第五名作結。

麥世霆周二先在100蛙初賽游出10246,刷新1517歲分齡紀錄晉級準決賽,再在晚上以10265觸池,總成績第三名殺入決賽,比前兩名選手分別慢0.81秒及0.19秒。相隔廿四小時,麥世霆再在決賽亮相,完成首50米位列第五名,隨後被波蘭的Filip Urbanski趕過。最終麥世霆以1分02秒92衝線,比Urbanski僅慢0.12秒屈居第四名,時間則比杜敬謙於2018年寫下的10191香港紀錄慢約1秒。冠、亞軍分別是奧地利的Luka Mladenovic及塞爾維亞的Uros Zivanovic。

港隊過往曾於2013年一屆憑何詩蓓於女子100米及50米自由泳取得一金一銅,今次麥世霆的成績已突破男隊在世青賽的最佳名次(劉紹宇201550背的第10名)。

麥世霆(圖:體路資料庫)

另外兩名男將就分途出戰,當中衛恒恩在男子200米個人混合泳游出20531,排第14名未能晉級決賽。出戰男子200米自由泳的何承燁就以15480排第22名,同樣未能晉級。

上周在香港錦標賽刷新200米蝶泳港青紀錄的15歲女新星莫思騏就連戰三項,先在200蝶以21447的時間排第2名入決賽,慢首名的意大利Paola Borrelli 0.18秒。不過她在決賽就游出21526排第五,近兩秒之差緣慳頒獎台。莫思騏在800米自由泳就以92406排第17名;再與張心悅、衛恒恩及何承燁出戰男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合力游出40967排12名。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游泳世青賽】麥世霆輸0.12秒屈居「梗頸四」 莫思騏200蝶排第五

Posted on

精英運動員慈善基金賽馬會動感校園計劃 新學年活動展開 9.7截止報名

【體路專訊】由精英運動員慈善基金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精英運動員慈善基金賽馬會動感校園計劃」自2016年起致力推動學校體育發展。計劃冀透過推廣充滿趣味的專業運動訓練及全人發展活動,為校園注入活力及正能量。其中2022/23學年活動啟動禮周二(30日)假馬鞍山保良局雨川小學舉行,為新學年的「動感校園」、「動感社區」 以及新設的「動感學院」計劃活動揭開序幕。

新學年的「動感校園計劃」第1期課程將於10月3日至明年1月19日舉行,報名截止日期為9月7日,其後「動感社區」及「動感學院」計劃亦會相繼展開。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名譽會長許晉奎先生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在過去6年對『動感校園』及『動感社區』的支持,更在未來3年繼續捐助並加入『動感學院』新元素,配以各項活動,使『動感計劃』能夠繼續讓小朋友及社會上各年齡層人士受惠。

動感校園教練示範新興運動「疊杯」玩法。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則指表示:「健康的體魄需要從小開始鍛鍊,體育的熱情也要自小開始培養因此我們積極於學校推廣體育,並為學界提供更多支持。『動感校園』正正為我們恆常在學校推廣,體育運動的工作增添動力,更貫徹了政府在推動體育普及化方面的政策,讓年輕一代對運動產生興趣。我要再次感謝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和精英運動員慈善基金多年來致力推動體育發展,亦感謝賽馬會的慷慨支持,更要多謝各位校長和學校代表的參與和指導。」

動感校園教練兼退役精英運動員李振豪示範空手道並邀請陳念慈主席一同參與。

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主席陳念慈女士介紹計劃時表示計劃至今已惠及逾26萬名學生,有助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及身心健康:「『健康社區』是馬會慈善策略範疇之一,馬會一直透過多方協作,將富有趣味性的創意元素注入運動,積極鼓勵不同階層、背景的市民一同參與。是次計劃能透過各種有趣的『動感課堂』及特別活動,鼓勵社會上不同年齡層的人士參與體育活動,貫徹馬會秉持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的宗旨。」

一眾嘉賓參觀保良局雨川小學的劍擊訓練場地。

承接『動感校園』的成功,2018 年推出了『動感社區』計劃,於各區舉辦多個適合長者、婦女及家庭的體育課程,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社區體育活動。除了正在合作的 6 區民政處外,來年觀塘區及黃大仙區等亦會新加入『動感社區』的大家庭。至於新增設的『動感學院』計劃,目的是透過提供延續性的中階運動訓練課程,讓年輕一代對運動產生興趣之餘,並持之以恆繼續接受訓練,從而為精英體育項目提供更大的人才庫。

如欲查詢或需進一步了解「動感校園計劃」報名程序,歡迎致電2688 0486與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聯絡。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精英運動員慈善基金賽馬會動感校園計劃 新學年活動展開 9.7截止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