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施政報告】體育政策僅得一段 另研發展石澳水上運動中心

【體路專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於立法會宣讀延遲一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當中全文167段中只有1段共113字直接屬「體育」範疇。特首指會促進啟德體育園的營運機構與體育界協作,進一步推動體育運動普及化、精英化和盛事化,並為香港培育更多體育人材,提升專業水平。另外會研究在石澳發展水上運動中心及加強建設單車徑。

林鄭月娥原定上月發表施政報告,但因要上京商討惠港措施而延遲一個月。她今早到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提出多項與中國大陸有關金融、創新及防疫等政策,以及「躍動港島南」、交通運輸及建造業等建議。不過在全文167段、3萬多字的報告中,僅得一段、113字是在「體育」政策之下。林鄭月娥指政府「銳意發展文化和體育,提升香港成為令人嚮往的國際大都會」。按目前工程進度,啟德體育園可望於2023年完工。當局會促進營運機構與體育界合作,利用園內設施進一步推動體育運動普及化、精英化和盛事化,同時為香港培育更多體育人材,提升專業水平。

另外,林鄭月娥亦提及啟德發展區內全長13公里的行人及單車共融通道會分兩階段建造,首階段7.5公里預計於2023年落成,餘下5.5公里將在2025年後啟用。此外,13個大型海濱發展項目亦會融入單車徑設計。新提出的「躍動港島南」計劃中,政府指會研究在已復修的石澳石礦場以公私營合作方式發展水上運動中心,為運動員和愛好水上活動人士提供先進的訓練設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施政報告】體育政策僅得一段 另研發展石澳水上運動中心

Posted on

【港超聯】12球員採法律行動追討賠償 批富力「不尊重合約精神」

【體路專訊】富力R&F退出港超聯事件餘波未了,雖然已有不少球員在港超或甲組球會落班,但部分球員與舊會的合約問題仍未解決。12名前富力球員決定入稟勞資審裁處,追討原合約期內的薪金。有份追討的林恩許批評舊會不尊重合約精神,形容若對方能亳無後果地解約是「瘋狂」。受委託的律師行則發聲明指,相信富力會「做正確的事」。

富力10月中完成上季復賽後突然宣布退出香港聯賽,陣中球員其後曾到足總求助及諮詢意見,但當時已有球員指幫助不大。到新球季開始後,陸續有球員到新球會落班,包括續戰港超的盧均宜、林衍廷、方栢倫、馮慶燁及林恩許,以及轉戰港甲的麥富城及陳嘉宝等。不過轉會並不代表與富力的合約問題已解決,據悉只有7名球員接受富力提出的賠償方案。

富力(白衫)在上季煞科戰與東方互交白卷,亦是該隊最後一次比賽。(圖:體路資料庫)

 

另外12名球員近日已委託律師行協助向富力追討欠薪及賠償,據悉將會在月內向球會提出申索,勞資審裁處則會在一個月內舉行聆訊。該批球員發表聲明,指對富力「出乎意料地退出港超聯感到震驚」,並一直嘗試與球會接觸,但未能從富力一方得到正面答案。他們又表示富力多次回覆說法不一致,並只曾在本月13日收到富力代表律師的書面通知,指已在10月14或15日解約。

聲明續指與富力簽署的合約列明球會退出任何足總聯賽的話,球員有權追討餘下合約期的所有薪金,「但現時富力在違約及違反勞工法例下,拒絕支付全數款項」。他們又透露獲球會告知,富力地產董事長李思廉直接參與有關球會和向球員支薪的決策。受委託的高葉律師行亦發聲明,強調僱主需在合約完結後7日內向僱員支付所有款項,否則有機會是刑事罪行,相信富力會「做正確的事及向所有人支付應得的款項」。

林恩許轉會後未曾為富力上陣。(圖:體路資料庫)

 

其中一名有份採取法律行動、已為新球會東方龍獅上陣的林恩許對最終要與舊會對簿公堂感失望,惟批評對方並無尊重合約精神:「合約就是合約。如果你能在沒有任何後果地解約或不履行合約的話,那一份合約除了將球員綁在球會外,還有甚麼意義?對我們還有甚麼保障?這完全是瘋狂。」他又指若早知富力會退賽,簽約前必定會再三考慮,又強調在疫情影響各行各業下,絕不希望有其他人遇到同樣情況。

祖亞昆(右)(圖:體路資料庫)

 

近日本地球壇亦有另一宗球會被追討欠薪事件。效力港超前球會夢想FC兩季的西班牙外援祖亞昆,早前向國際足協(FIFA)追討夢想逾一年的欠薪,月前獲判勝訴並可獲賠80萬港元。夢想當時以港菁的會籍角逐,今季則易名為景峰出戰港甲。景峰因此事被罰在未來3個轉會窗禁止註冊新球員,但由於今季港甲要求每仗至少派兩名U22球員上陣,該會未有相關球會下決定退賽兩季。

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12球員採法律行動追討賠償 批富力「不尊重合約精神」

Posted on

第四波疫情爆發 Red Bull 3人籃球賽兩度延期下終取消

【體路專訊】在第4波新型肺炎疫情陰霾下,原定於本月28日展開的「Red Bull Half Court三人籃球賽2020」,周二(24日)宣布取消。

Red Bull Half Court 3人籃球賽(前身為Red Bull Reign)本應在今年8月開打,惟因應當時本港公共衛生問題的發展延至10月舉行,但上月疫情尚未受控,因此賽會再度宣布延期,至本月舉行。

本以為疫情已經逐步回穩,賽會日前宣布賽事將於本周六(28日)展開,惟近日本港爆發第4波疫情,周二(24日)錄80宗確診,總結過去3日共221宗確診個案,賽事主辦方終在今日宣布賽事將會取消。賽會表示是次的決定並不容易,畢竟團隊一直致力為本地球員打造更多美好的街頭籃球賽體驗,但見基於運動員的安全為首要考慮,希望公眾能夠理解在目前的狀態。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第四波疫情爆發 Red Bull 3人籃球賽兩度延期下終取消

Posted on

【體路專欄】《男排女將》刺激體育風氣

(Viutv圖片)
【體路專欄】本星期開始,一套名為《男排女將》的本地體育劇集在ViuTV播映,由歌手鄧麗欣(Stephy)聯同組合MIRROR成員陳卓賢(Ian)、Anson Lo、組合Error成員肥仔、193、新人顧定軒等等聯合演出。此劇是由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一班熱愛排球的年青人因身高問題遭到原有球隊放棄,但遇上香港前女子排球隊大槌手蔣家瑜(鄧麗欣飾),在她的指導下慢慢成長,故事原型是女教練葉鳳儀帶領的力臻男子排球隊,用數年時間便由丙組晉升至甲一組別。每一次有體育作品出現都會刺激該項運動短時間內掀起熱潮,今次劇集會否令到排球運動突然間受人關注?

力臻排球隊在葉鳳儀教練(中)領導下打上甲一。(力臻男子排球隊 官方圖片)

由於鄧麗欣和陳卓賢本身都是打排球出身,在劇中打排球的畫面可以說是手到拿來。反而比較著意的是20集故事中,看到一班年青人如何透過體育成長。首集劇情,見到新人顧定軒不斷要求鄧麗欣指導他排球技巧,到後來隊內選拔賽時得到Stephy點撥反敗為勝,從而開啟他們組隊的機緣。原有球隊的教練因為看不起一班副選球員身材矮小,認為只有身型高大的人才可以在排球場上有所發揮,這番說話刺激了張競康King(顧定軒飾)和一班隊友離隊,然後自立門戶,輾轉找到Stephy和他們組成球隊「力圖」,慢慢從丙組成功打上甲組。

(Viutv圖片)

「力圖」,意指Little,象徵著這班不被人看好的年青人。故事原型,其實是來自2006年成立的力臻男子排球隊。他們在女教練葉鳳儀領軍下,數年間由丙組晉升至甲一組別站穩陣腳,葉鳳儀這位前香港隊自由人正是Stephy飾演的蔣家瑜一角的原型。體育劇集的主要橋段,多數是有潛質的主角如何透過訓練成長,教練和隊員之間的互動及衝突,面對強敵發揮不屈不撓的精神和意志,這些都是戲劇吸引人的元素。

本地電視界別自70、80年代開始起飛,無線自1967年以「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名義推出免費電視廣播服務,此後面對麗的電視(82年易名為亞洲電視)、佳藝電視(1975至1978年)競爭,去到今代本地對手是有線電視及旗下奇妙電視、NowTV及ViuTV、港台電視。但如果以推出本地劇集為主的電視台去計,主要仍是無線及ViuTV。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體育作品在本地影視史上算是冷門系列,由70年代無線引入日本女排劇集《青春火花》,東洋魔女蘇由美及魔鬼教練馬志的故事風麾一代觀眾,並且提升了排球運動在大眾心中的形象,之後較出名的可能有動漫作品《足球小將》、《男兒當入樽》,真人電視作品則有千禧年後的《戀愛自由式》、《桌球天王》、《尖子攻略》,還有單車電影《破風》、體操電影《翻滾吧,阿信》,當然少不了張家輝那套《激戰》直接刺激大眾去認識MMA,可以見到體育影視作品的威力極大。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每一次有相關的體育影視作品推出,都會直接刺激那個年代的青少年留意該項運動,甚至投放時間學習,可以說這些作品是推廣一項運動的最好宣傳。不過,綜觀多項體育作品都會有一些漫畫化的表達形式,最佳例子莫過於周星馳電影《少林足球》,那些魔幻射門特技比起《足球小將》更為誇張,基本上是博君一笑的格局。

(網上圖片)

眾多體育影視作品都是非常勵志,刺激年青人努力追夢,但在現實香港社會從事體育行業,實際情況可能比起戲劇更加艱辛。單是現在第4波疫情進襲香港,不少教練及體育界人士都擔心生計受損,擔心各項活動又要取消,擔心再次手停口停,而政府愛理不理的態度卻是令人憂心。如果觀看體育作品是要激勵自己努力去打逆境波,那麼這場逆境波要打足一年以上甚至更長時間,而且疫情影響下連室內運動都要再被禁止,到底如何激勵自己再次面對漫長的困境?市民努力防疫,但現實環境總是眾多意外發生,當一眾年青人連做運動的機會都越來越少,如何讓他們透過訓練去磨練心志?看著新劇集上演,只望能夠從中得到啟發,找到動力再去面對殘局。

文:體記阿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男排女將》刺激體育風氣

Posted on

【Junior】爆發力型運動員餐單 營養師:多吃蛋白質

sportsroad junior, junior#45, 營養師

【體路 X Junior】為了讓身體時刻保持最佳狀態,運動員每日的飲食都按照專業養營師所設計的餐單進食,但事實上運動員的餐單到底有多「清淡」?其實對於不同類型、不同年齡的運動員,每日的飲食清單都有不同。今期《Junior》請來香港體院學院高級運動營養主任蕭沛霖(Frankie),為我們帶來「爆發力」型運動員的每日飲食餐單。

sportsroad junior, junior#45, 營養師

sportsroad junior, junior#45, 營養師

在體院內有不同項目的運動員,Frankie大致分為「爆發力」與「耐力」兩種類型。前者除了短跑(100米、200米)、游泳(50米、100米)外,一些球類如欖球(間歇性爆發)及短途場地單車(凱林賽、爭先賽)的運動員都屬於「爆發力」型。由於這類型的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肌肉遭到撕裂、破壞的程度會較多,因此他們餐單中所含的蛋白質會相對較豐富。

sportsroad junior, junior#45, 營養師

早餐方面,麵包及粟米片能夠為運動員提供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讓他們有足夠的能量進行早上的訓練。蛋類及奶能夠為運動員補充蛋白質,幫助肌肉生長,而且奶類含有豐富鈣質,可以鞏固骨骼,同時能夠為運動員提供足夠的水份。

Frankie特別強調要在訓練前2小時進食,他解釋道:「由於食物需要時間消化才能轉化為能量,如果食物未完全消化的情況下進行訓練,會對運動表現帶來影響。進食後,大量血液會流到腸胃幫助消化,如果在未完全消化下做運動,大部分血液都會流向肌肉,令腸胃的血液循環變差,導致營養素未能完全吸收,甚至有機會出現腸胃不適的情況。」

sportsroad junior, junior#45, 營養師

上午訓練後,Frankie建議運動員應盡快進食午膳,補充訓練流失的營養素。午餐的餐單有1碗半至2碗飯、4安士肉類、1碗菜、1個水果及1杯飲料(水、湯、果汁、茶),他指:「午餐主要是補充作用,肌肉會在訓練的過程中撕裂,蛋白質能夠幫助修補。不同類型的蔬菜及水果可以提供不同維他命,有助增強免疫系統。」至於食材的烹調方法則沒有限制,唯一注意是盡量減少油份,而在下午的訓練前,Frankie認為可以進食1杯乳酪,為接下來的訓練作準備。

sportsroad junior, junior#45, 營養師

由於晚餐的作用與午餐相同,均是為補充訓練期間流失的營養素,因此餐單的份量亦相同。不過都有專為運動員而設的「宵夜」,Frankie指出:「飯後肌肉的合成速度會增加,但在晚飯後至翌日清晨有一段很長時間沒有營養補充,身體會偏向將蛋白質分解,影響肌肉生長。因此會建議需要增加肌肉的運動員可以在睡前1至2小時食蛋白質豐富的宵夜,以免蛋白質流失。」

sportsroad junior, junior#45, 營養師

注:以上餐單為1天兩節練習的運動員而設,並以65公斤重的運動員為例,每日需攝取約110.5克(約1.7g/kgBW)蛋白質及455克(約7g/kgBW)碳水化合物。

圖、文:彭淬祺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Issue#45

Sportsroad Junior

Sportsroad Junior》為全港首本月刊學界體育報,創刊號於2016年1月隆重出版,內容涵蓋全港各區學界體育賽事,現時派發據點超過全港200間中、小學。我們正陸續增加免費派發的學校數目,如學校有興趣訂閱本刊,請電郵至 junior@sportsroad.hk,或填寫網上訂閱表格,並留下負責老師、班級數目、所需訂閱數量等資料,我們會盡快回覆及安排,謝謝你對《Sportsroad Junior》的支持。

我們目前亦設有以下公眾派發點:油麻地Kubrick書店尖沙咀YMCA會員服務部修頓室內場館票務處麥花臣室內場館九龍灣Mega Ice元朗區體育會沙田體育會大埔體育會北區體育會,數量有限,派完即止。另外,我們亦有個人訂閱服務,詳情可按此瀏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Junior】爆發力型運動員餐單 營養師:多吃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