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全掌碳板跑鞋HYPER SPEED PRO 為長距離跑手而設

【體路資訊】一直以來,日本專業運動品牌 DESCENTE 堅持以核心科技為原動力,助力跑手暢享極 致的運動體驗。為了滿足兼具專業和日常的多場景跑步需求,DESCENTE 推出首款全掌碳板跑鞋 HYPER SPEED PRO系列,系列融合了頂級性能和舒適跑感,通過全碳板設計為跑手打造全新的跑步享受。

DESCENTE首次將PRO:PEL-D(碳索系統)應用於鞋底,採用全掌碳板結合雙層中底的三明治設計,全掌碳板由六層碳布熱壓成型,長度佔大底總長度約 76%,碳板將時刻給予跑手 能量回饋及推進力,並提供最佳抗扭性能。發泡雙層中底結構,採用超臨界技術發泡材質,更彈更輕便,兼具緩震、回彈和輕量的卓越性能,專為長距離的跑手而設,特別是追求更佳緩衝及高哩數的馬拉松跑手!

鞋面採用繩繡工藝透氣網布,每雙鞋由長達45米馬克線製成,通過 31760 針繩繡固定,在提供輕質透 氣腳感的同時,時刻保持鞋面立體感,為跑手的每一 步穩健全方位支撐。

DESCENTE HYPER SPEED PRO 跑鞋首發配色以充滿現代氣息的灰白色為主色調,配上充滿科技感藍色和橙色。鞋側碳板外露,讓科技生動可見,鞋底部的鏤空箭頭設 計,呼應品牌 LOGO,體現推進寓意。

專業技術與匠心設計的應用,開啟了以往多見於專業跑步裝備的全掌碳板跑鞋的新篇 章 — 將專業級的性能加持,延伸到每一個跑步場景。讓跑手無論是在跑道上,還是在日常的舒適慢跑,都能充分享受的跑步樂趣。 HYPER SPEED PRO系列跑鞋秉持DESCENTE的品牌理念,以設計驅動運動創新,打造動力十足的跑步體驗!

DESCENTE HYPER SPEED PRO系列於9月27日DESCENTE專門店正式發售: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全掌碳板跑鞋HYPER SPEED PRO 為長距離跑手而設

Posted on

【世界七人欖球系列賽】港隊力克愛爾蘭雪前恥 連續兩站得第7

【體路專訊】香港男子七人欖球代表隊在加拿大完成了連續兩站的「滙豐世界七人欖球系列賽」賽事,在第二站的埃德蒙頓中,港隊最終繼上站之後,再以第7名完成賽事。此次征戰加拿大的兩站比賽,港隊所獲得的經驗是無可媲美的。

首日賽事(香港時間9月26日凌晨),港隊在A 組小組賽中先以12:21敗於東道主加拿大,再以5:43不敵首站盟主南非。這兩場的敗陣令港隊需要在最後一場小組賽中迎難以上,以爭取晉級資格。幸好,港隊不負眾望,以70:0 大勝墨西哥,並創下當日最高分數的紀錄,成功躋身盃賽八強。

首日賽事完結後,港隊主帥莊保羅(Paul John)表示:「能夠在加拿大手中奪取兩次達陣得分,以及與南非上演了一場不錯的比賽,這表現算是有所突破。在對戰墨西哥時,我們知道需要取得42分的勝利才能成功晉級,而我們也做到了!南非是一支紀律嚴明且防守嚴密的球隊,因此在八強再度與南非相遇,對港將來說是另一個巨大的挑戰,但也是一個向勁旅學習的難得機會。」

來到昨晨舉行的盃賽8強,港隊雖以0:47 再次向南非稱臣,但港隊並不因此而氣餒,因為南非在這兩週的表現顯然是超班的。南非在決賽中以24:12擊敗另一種籽球隊英國後,再次成為今週系列賽的冠軍,成功二連霸。

敗陣南非後,港隊在排名賽中先以7:21負於德國,失去爭取第5名的資格。但在第7名的爭奪戰中,港隊以21:14擊敗種子球隊愛爾蘭,報回上星期溫哥華站盃賽8強敗辱。

靴貝特(Liam Herbert )以在埃德蒙頓分站成功達陣六次,以及在溫哥華站達陣四次,被評為最有影響力球員。

港隊難得受邀參加國際性的世界系列賽,球隊一如既往地並非只看重輸贏,而是更著重於球隊的成長。今次遠征加拿大的隊伍中缺少了姚錦成、湯麥堅(Tom McQueen)、麥堅力(Alex McQueen)和摩理臣(Raef Morrison)等資深球員,反而促使港隊奮力成長。

所有出征的港將,包括新加入的麥古洛(Callum McCullough )和麥堅尼韋斯(Pierce Mackinlay-West),都在過去的週末中有所獲益。希望今次所得的經驗能夠為港隊打一支強心針,使港隊以最佳的狀態,為即將到來的「亞洲七人欖球系列賽」、「國泰航空/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七人欖球世界盃」,以及爭取衛冕的「亞洲七人欖球錦標賽」作好準備。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世界七人欖球系列賽】港隊力克愛爾蘭雪前恥 連續兩站得第7

Posted on

【全運直擊】林鄭月娥閉幕禮獲授全運會旗 4年後粵港澳再見

【體路陝西直擊】「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今晚(27日)8時在西安奧體中心體育館落下帷幕,港隊以2金5銅共7面獎牌,繼續於大賽之中揚威。隨著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及澳門特首賀一誠從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苟仲文接過全運會會旗,標誌著三地政府將在4年後共同舉辦這項國家級盛事。

今屆陝西全運首項賽事是7月11日的男子U17體操團體預賽,最後到昨日游泳及田徑等賽事的煞科日,78日的賽期一共橫跨3個月。來自全國31個省份、港澳地區以及各行業體協一共派出逾12,000名運動員參加陝西全運。港隊在陝西全運派出169位運動員出戰18個項目,並以2金5銅的成績謝幕。由於港隊悉數運動員最遲已在昨晚離開陝西,因此由5位港隊團部及隨隊人員代為出席閉幕禮。

在各代表團進場後,現場將全運會會旗卸下,並由國家總理李克強宣布陝西全運正式閉幕。其後進行會旗交接儀式,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苟仲文,由陝西省省長趙一德手中接過全運會會旗,交給廣東省省長馬興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由馬興瑞手中接過會旗揮舞,再傳遞給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象徵下屆2025年全運會由粵港澳三地承辦,並播放下屆全運會承辦方宣傳片。閉幕禮最後以5項表演部分,為歷時1小時的儀式作結。

圖、文:李子正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全運直擊】林鄭月娥閉幕禮獲授全運會旗 4年後粵港澳再見

Posted on

【銀牌籃球】銀牌賽戰火重燃 南華滿貫周二晚分途出擊


【體路專訊】本地籃球高級組銀牌賽月初開鑼,勁旅南華及滿貫周二晚(28日)終亮相修頓室內場,前者會於7時舉行的頭場鬥安保漢友,8時40分上演的尾場由滿貫對決康仁福建。

疫情下本地籃壇停擺近兩年,南華大致維持19年甲一冠軍班底,主力惠龍兒、梁兆華、朱亮等仍然在陣,雖然得分後衛蔡再懃轉投滿貫,不過另一後衛余理洋留港超過7年,已獲香港身分證,能以本土球員身分上陣,南華實力不減。此外,南華今季從南青擢升葉耀邦及楊嘉駿,兩位年青內線球員身高手長,有助增添南華板櫈深度。相較南華陣容鼎盛,對手安保漢友則受傷病困擾,上仗漢友雖於首圈擊敗崇德飛鷹,但得分主力趙鍵鋒觸傷右膝,且看隊友能否頂上其空缺,抵擋南華攻勢。

蔡再懃(紅衫)前年助南華重奪甲一冠軍後,轉投滿貫。圖:體路資料庫

至於尾場則有滿貫對康仁福建,滿貫近年銳意擴軍,羅致蔡再懃、方誠義等球星實力大增,惟疫情所限,大增兵後的「綠軍」未曾於正式比賽出場,等待多時,周二晚終能一展身手,與上仗勇挫南青的康仁福建大鬥法。

比賽門票賽前於修頓票務處開售,正價門票$50,學生及長者優惠票$30。

籃球, 甲一籃球, 東方龍師, 滿貫, 慈善賽
滿貫5月底曾友賽東方龍獅,惟當時球員仍然要戴上口罩作賽。圖:體路資料庫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銀牌籃球】銀牌賽戰火重燃 南華滿貫周二晚分途出擊

Posted on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用正向思維 培養Growth Mindset

【體路專欄】東京奧運和殘奧運圓滿結束,香港市民在過去的一個多月深深感受到香港運動員在比賽場上努力拼搏和永不放棄的體育精神。同時,運動員亦為香港人帶來滿滿的正能量、歡欣和鼓舞。

隨着「金牌效應」,家長都紛紛為子女報讀運動訓練班,而且大多都瞄準獎牌項目,例如劍擊、游泳、單車、空手道和乒乓球等等。家長要在眾多運動項目中,選擇適合自己小朋友的一項可不容易,到底學哪一項運動比較好呢?目標是令小朋友將來可以出人頭地、奪取獎牌或為港爭光嗎?

以前,一般家長只在乎小朋友能否獲獎或藉運動項目考入名校,甚至將來能否變為足以維生的工作。可幸的是,隨着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看待運動的價值也在慢慢改變。近年聽到不少家長分享,讓小朋友參與運動訓練,是為了培養個人成長和建立個人特質,例如自信心、專注力、紀律、堅持、誠實、積極、尊重、關懷、團隊精神,以及運動熱誠等等。家長視學習運動為一個終身興趣和有益的群體活動,至於將來奪取獎牌與否,已經不再重要。再者,香港體育發展越趨專業化,體育也逐漸演變為精英運動和普及運動雙線發展。粗略估計,精英運動人口只佔總運動人口的3%至5%,而普及運動人口則佔餘下的九成多。

在體育運動發達的西方國家,其實早於30年前已經提出應該以體育運動培養青少年的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和性格塑造(character building)。當時,美國史丹福大學一位田徑教練Jim Thompson和一班對體育運動充滿熱誠的教練,認為體育運動的目的不只是贏取獎牌,更不應不擇手段地爭取獎牌(win at all cost)。於是,他們一起成立了正向思維教學法聯盟(Positive Coaching Alliance),其教學理念強調Effort (付出努力)、Learning (過程中學習),以及Mistake is OK(容許犯錯)。他們的理念及後得到著名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 的支持,她後來更擔任正向思維教學法聯盟的顧問,與Jim Thompson等共同研究和發展正向思維教學法。

正向思維教學法聯盟 (Positive Coaching Alliance) 早於30年前成立。
(圖片來源:https://positivecoach.org/)

「正向思維教學法」注重教練於每一次訓練和比賽中,抓緊每一個教學時刻(Teachable Moment),並在家長的配合和協助下,讓運動員培養出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而不是固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

Growth MindsetFixed Mindset 的分別

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提倡付出努力,不須太計較成敗,盡量享受過程,不怕做錯,最重要的是在錯誤中學習,並盡快從錯誤中改變過來,適應新的環境、接受新的挑戰。相比之下,固定性心態(Fixed Mindset)的人會避免接受挑戰,因為他們相信,人的能力與智慧大部份都是與生俱來,無論付出多大的努力,都不會有絲毫改變。

成長型心態及固定型心態的分別
(圖片來源:https://fs.blog/2015/03/carol-dweck-mindset)

運動員擁有成長型心態有多重要呢?在訓練時甚至在人生中,我們不免會遇到瓶頸、挫折和失敗,在這些重要關口,能否以積極心態面對和堅持下去,往往是成敗的關鍵。因此,不怕失敗、勇於突破自我,絕對是運動員成功的不二法門。

根據Carol Dweck的概念,要培養運動員擁有成長型心態,學校和運動訓練場所內的導師、教練和家長都要擁有共同的理念,營造環境和氣氛,使運動員建立自己的思考,相信付出努力可以改變與生俱來的限制,成為一個不怕失敗、擅於突破所謂「人類極限」的新一代運動員。

“PISA 2018 Sky’s the Limit” 的研究報告引用了香港中文大學的一個研究(PASS@CUHK),其中特別提到,在華人社會發展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是個挑戰。因為成長型心態著重從錯誤中學習,從而找到屬於自己的新看法或方法,但華人社會普遍存在強烈的學術競爭環境,學生得不到足夠空間放膽嘗試,並害怕犯錯。 縱然是個挑戰,但不等於不可行。抱著成長型心態,近年開始有本地體育機構為正向思維教學法聯盟的合作夥伴,於體育運動中引入正向思維。經過幾年的發展,正向思維教學法漸漸初見成效,亦不時跟理念相近的學校、老師和體育機構分享心得。

於香港體育學院舉辦正向思維工作坊。
體育機構推廣的正向思維品格元素

實現  “Better Athletes, Better People”

體育本是教育的一部份,但因為種種原因,體育運動在過往香港社會的發展路途上似乎被忽略。憑着香港體育界上下一心,香港的運動員於過去二、三十年以成績去證明體育運動對社會的貢獻(佔2021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2.1%),並對人民素質的培養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

藉著香港運動員於東京奧運和殘奧運的精彩表現和成績,筆者希望可以引起社會討論和研究以體教合一的方法,培養擁有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 )的新一代運動員,實現正向思維教學法聯盟的理念—— “Better Athletes, Better People”。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資料來源:

  • Positive Coaching Alliance
  • 香港業餘冰球會
  • 香港冰球訓練學校
  • Hong Kong Monthly Digest of Statistics, August 2021,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HKSAR
  • PISA 2018, Sky’s the Limit, Growth mindset, students and schools in PISA, OECD
  • Dweck (2016), What having a “growth mindset” actually mean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 Dweck, C. (2016),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Ballantine Books, New York, NY

OECD – Yidan Prize Foundation (2020), Growth Mindset Online Workshop: Mindset and WellBeing, Chi-Yue CHIU


文:黃德森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運動醫學在社區委員會委員(2020 – 2022)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用正向思維 培養Growth Mindset